中学生数学学习中提出问题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2017-01-12江苏省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 方 芹
中学生数学学习中提出问题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江苏省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 方 芹
一、问题的提出
经研究表明,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对高中学生来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一个重要前提.陶行知早在《每事问》一诗中就写道:“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把发明创造的起点,归结于“一问”.[1]意思是指科学创造源于提问,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是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研究当前学生提出问题的已有能力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策略提供参考.
二、理论基础
目前对问题的认知分类,主要理论来自美国学者布卢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即教育目标应从学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进行分类,形成相应的目标,对认知领域的目标,分成由低到高的6级水平,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将布鲁姆认知分类学和问题能力分类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具体内容见表1,表2:
表1 布鲁姆认知分类学
评价按照准则和标准对某事物的性质做出判断的能力,在情感领域做出评价的能力探究圆周率π的近似值
表2 提出问题水平的分类
分析:(1)知识和理解类问题属于低水平问题,是对已有的事实性知识的记忆、识别、陈述、归纳、描述等,属于记忆的呈现,这些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对课本或知识的学习而解决,无须深入研究即可获得,培养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简单比较能力.
(2)应用和分析类问题是中等水平问题,要求学生去主动发现并且思考问题,能将课本知识转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综合和评价类问题属于创造性范畴的高水平问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包括对知识体系的把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三、研究方法
本调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另一部分是对老师的访谈,以了解学生“提出问题”的现有能力.
1.问卷编制
确定研究变量,根据问卷编制一般原则和学生实际,参考布鲁姆认知分类学,编制好调查问卷,分为选择题和客观题.
2.数据收集
在市区的两所中学,包括一所重点中学和一所普通中学的初一到高三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出240份调查问卷,收回205份,有效问卷184份,其中初中64份,高中120份,有效率89.8%.共收集学生所提问题210题,其中初中100题,高中110题.
四、资料整理和分析
1.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
分析:(1)从认知类型上分析(表3),知识类型的问题初中生占45%,高中生占29%;理解类型的问题初中生占30%,高中生占30%;应用类型的问题初中生占10%,高中生占17%;分析类型的问题初中生占10%,高中生占18%,综合类型的问题初中生占4%,高中生占4%;评价类型的问题初中生占4%,高中生占4%.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多数水平分布在知识和理解类型上,其次是应用和分析类型,只有个别学生能够提出综合和评价类型的问题.初中生对数学学习还只是停留在对课本识记上,而且问的问题也大多是就事论事,很少通过深入钻研、独立思考后提出一些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高中生在经过高一层次数学学习后,应用和分析类型的问题有了提高,分别比初中生提高了6和8个百分点.
表3 认知水平分类
(2)从问题的呈现角度分析(表4),“是什么”型问题(低水平),初中生占75%,高中生占59%;“为什么”型问题(中等水平),初中生占20%,高中生占34%;“怎么办”型(高水平),初中生占8%,高中生占7%.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绝大多数分布在“是什么”型问题和“为什么”型问题,学生只是会问:“这题怎么做?”“这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他们想知道的只是答案而非方法,“怎么办”型问题较少,缺乏创新精神.
表4 提出问题能力分类
(3)从问题的实质角度分析(表4),呈现型问题(低水平)初中生占75%,高中生占59%;发现型问题(中等水平)初中生占20%,高中生占34%;创造型问题(高水平)初中生占8%,高中生占7%.高中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绝大多数是呈现型问题,其次是发现型,只有个别问题处于创造性水平.学生提问的问题多数是习题中解答不了的问题,很少有进一步拓展探究的问题.
2.调查结果及分析
表5 问卷题目统计
分析:(1)数学学习兴趣对提出问题能力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初中有高达72%的学生喜欢学习数学,而到了高中却只有43%,下降了30%,高中生对数学兴趣一般或不喜欢数学的却占43%和14%的,说明随着数学课程的深入,随着数学教学内容的不断加深,难度的增大,以及数学的学习能力的不同,学生对数学学习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对数学没有学习兴趣了.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提问频率,经常提出问题的初中生占16%,高中生占12%;很少提出问题的初中生占27%,高中生占35%.说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影响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学生提问积极性的降低会影响提问水平的提高.有兴趣了才会去深入的思考,提出具有一定层次的问题.没兴趣自然不会提出高层次的问题.
(2)问题意识对提出问题能力的影响.提问的必要性认识出现两极趋势,虽然初中占70%、高中占61%的学生认为提出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但13%初中生和10%高中生认为提出问题没有必要,32%的初中生和25%的高中生认为提出问题重要,更有37%的初学生和29%的高中生认为解决问题重要,说明在平时学习中高中学生虽然明白有问题就应该问,可是他们更在意的是问题的解决,以知道答案为目的,没有重视把问题经思考后形成有水平的问题提出来,很多学生认为会不会提问无所谓.[3]学生缺乏主动提问的意识,所以提出问题的能力一直没有得到提高.
(3)问题的来源窄对提出问题能力的影响.在调查中,有47%的初中生和54%的高中生不提出问题是因为不知道怎么问,发现问题的来源很窄,主要是来自习题(初中生59%,高中生68%);其次是教材(初中生19%,高中生17%);再次是来自例题(初中生13%,高中生10%);最后是来自现实生活(初中生占9%,高中生占5%).问题的来源集中在习题上,显得单一.学生很少利用课本、课外参考资料,去巩固书本知识、扩充知识视野、发现新问题;很少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从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使得学生的问题能力得不到提高.
(4)师生关系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影响.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已经认识到让学生提问的重要性,有38%的初中生和34%的高中生认为老师给的提出问题的机会很多,可是从课堂实际情况看到提问的学生并不多,连回答问题的学生都不多.因为学生有问题时将近一半学生由于胆怯,害怕被老师或者同学笑话而不提问,有问题,去询问老师的初中生有30%,高中生少至26%,超过60%的学生选择和同学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提出问题的学生,及时而恰当地给予表扬,多用欣赏和赞美的语言,善待学生问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那么就能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打消学生的种种顾虑,积极提问.
五、讨论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之所以低,是因为许多学生觉得没有问题问,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为提高发展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应具有亲和力,从外界环境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提出和探讨问题的氛围,应鼓励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大胆质疑,对学生的质疑、好问、多问、深问、怪问,应持肯定的态度;对不善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应鼓励并认真帮助他分析问题;对好问却抓不住要点的学生,应耐心引导;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应鼓励其大胆创新.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诱发学生问题意识
学生必须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才能使其思维积极活跃,产生疑问.所以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中的例题,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利用探索式教学模式,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思索问题,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演示教学.
3.创造多种提问机会,发展提出问题技能
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或讲述自己的观点,那么教师可以在课下组织几位同学共同探讨,使他们在小范围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另外,也可让学生将问题写到卡片上交给老师.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提问,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4.优化认知结构,消除提出问题的障碍
学生的问题能力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的,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把新知识同化和顺应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一个比较丰富的认知结构是问题产生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手段将新旧知识整合、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体系.学生只有具备了优化的认知结构,才能从综合的角度提出问题,也才能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因此,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六、总结
调查结果说明现在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显示了较低的提问能力,虽然高中生提出问题能力比初中生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停留在较低层次,综合相关影响因素,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技能,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平等地与学生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然而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创新教育的起点,意在改变学生只知道“学答”的习惯和现在的教师教育灌输模式,以唤起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望,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2.潘文清.关于学生提出问题情况的调查[J].调查研究,2005(10).
3.欧健.对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