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腹部创伤伤口感染中的应用
2017-01-12张杰林龙英王家兴
张杰,林龙英,王家兴
经验交流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腹部创伤伤口感染中的应用
张杰,林龙英,王家兴
负压封闭引流;腹部创伤;伤口感染
手术切口部位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医院感染的一种主要形式。大量数据表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占医院感染的比例达到10%及以上,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预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操作简便、节省人力、减少材料消耗、能实时准确测量引流物的量及观察引流的性状、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能减轻患者痛苦、明显缩短疗程。2014年5月—2016年6月,我院采用VSD治疗腹部创伤术后因腹部组织缺损无法行一期缝合出现伤口感染25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8~69岁,平均40.6岁。患者均为腹部创伤术后出现的因腹部组织缺损无法行一期缝合出现伤口感染,感染时间为创伤后3~7 d,伤口大小为(3~10)cm×(2~5)cm。均有发热,体温37.5℃~39.0℃,血常规白细胞介于1.2×109/L~2.1×109/L之间,细菌培养阳性。
1.2 材料Vacuseal材料为高分小聚合材料聚乙烯醇组成的医用泡沫材料,有较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质地柔软而抗张力强,为创面封闭的主体。多侧孔引流管为18多侧孔硅塑引流管,管径0.5 mm。生物通透粘贴薄膜美国3M公司生产,具有良好的透氧、透湿性,防水而且防止细菌入侵。负压吸引装置使用负压引流瓶,维持负压在-60~-80 kPa。
1.3 方法首先对创面清创,选择相应大小的Vacuseal材料覆盖,进行封闭负压引流治疗。7~14 d后根据切口情况行二期缝合或植皮。
引流管均为自制(消毒中心用常规吸引管高温蒸煮),根据切口长度每隔1 cm剪一直径0.5 cm的侧孔,保持侧孔不在同一方位。拆开(部分或全部)皮肤缝合线,生理盐水、双氧水及甲硝唑冲洗。予切口常规换药,1~4次/d。持续负压引流组根据切口长度及感染层次,决定引流管放置的位置和长度。切口污染严重或切口长度较长(>10 cm)的分别在肌层和皮下脂肪层与肌层交界处各放置一根引流管,感染轻或切口长度不长的(<10 cm)只在皮下脂肪层与肌层交界处放置一根引流管。引流管远端由油纱包裹,引流管近端由切口1∶1上方或下方穿出。无菌敷料覆盖,再用切口薄膜封闭切口及负压引流装置持续引流。整个过程注意无菌操作。负压吸引管保持负压-5~-8 cmH2O,持续抽吸,或直接用胃肠减压器与下端连接,保持负压吸引。负压宁低勿高,24 h不间断,每隔1~2 d换药1次。
2 结果
25例全部治愈。其中12例负压封闭引流治疗1次,创面直接愈合。7例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2次,植皮后治愈。6例负压封闭引流治疗3次,行Ⅱ期切口缝合治愈。患者在治疗期间对负压封闭引流耐受良好,无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该技术于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所首创,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经过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和积极发展,已成为处理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并逐渐被推广和普及[1]。
VSD材料的特点:⑴是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质软,多孔而富有弹性,能够尽可能远的有效传导负压,并且造成创面全方位都具有负压刺激性。⑵对人体无害,无组织刺激性,无免疫活性,无皮肤致敏性,是目前已知的与创面组织和皮肤具有最佳相容性的材料。⑶半透性薄膜密闭创面是维持负压的保证,具有“分子阀门”效应,创面中坏死组织分解的腐臭气体能够渗透到薄膜外,而膜外的空气、细菌不能进入创面内,创周被覆盖的皮肤也可正常呼吸[2]。
我院对25例严重腹部创伤术后发生腹部切口并发症的患者,在急诊或非急诊情况下采用VSD。负压对切口的“向心”拉力[3],有别于传统的纱布引流填塞所致的“离心压迫”。利用持续高负压吸引彻底清除创面及腔隙内的渗液,保证了创面洁净,彻底引流,避免局部渗液积聚,加速组织消肿,改善局部循环,刺激肉芽组织健康、快速生长,促进罹患组织的修复,有利于感染创面早期修复。5~7 d移去Vacuseal材料,观察创面清洁、干燥、血供丰富,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无水肿、渗液及异常分泌物。与传统方法比较,持续负压吸引可以使切口边缘始终处于良好的对合状态,而开放换药的切口间距大,对合不良。负压吸引二期处理的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换药次数、材料消耗及抗生素用量及费用明显降低,病程缩短1/3~1/2,总费用降低[4]。在吸出渗液的同时使创面缩小,创腔壁内陷,材料逐渐退出后,腔壁紧密闭合,防止了残余脓肿及死腔的形成。开放换药使伤口处于暴露状态,有交叉感染的风险。而生物透性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氧透湿性,防水隔菌,能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薄膜的透明性便于观察切口炎症消退情况,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方便患者淋浴。VSD可保持5~10 d不需要更换敷料,减轻了频繁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接受VSD治疗的患者中,无全身和局部的不良反应,其安全性是肯定的。与常规换药相比,在局部创面或创腔冲洗和清创后使用VSD,能缩短修复时间,消除了已有的感染,为创面的二期缝合和植皮等后期处理创造了条件。
如何有效使用负压封闭引流,现根据我们的经验介绍相关注意事项:(1)早期合理应用。对有明显适应证的患者早期使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而对创面小、无明显感染或无严重感染威胁的,经济情况不佳的患者,则要权衡利弊,不应盲目滥用。(2)调整负压在50~60 kPa,若负压>80 kPa,可引起出血,但若负压<20 kPa(150 mmHg)(1 mmHg=0.133 kPa)时,基本无效[5]。(3)引流物黏稠、坏死组织多时,可致引流管阻塞,应及时更换引流。必要时可置入静脉输液管,每日间断滴注0.9%氯化钠溶液冲洗[6]。(4)加强引流管护理,注意引流管接头及生物透性薄膜贴封的密闭性,以免漏气,负压消失。如发现漏气,则揭膜后重新消毒更换。(5)要防止发生负氮平衡,因为每天吸出的渗出物中含大量蛋白,在创伤条件下的易发生高代谢反应,应注意监测、计算并及时补充营养需要[7]。(6)根据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局部及全身可能出现的感染[8]。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VSD技术的应用和护理配合为促进创面愈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应用前景。该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9]。
[1]肖良宝,胡军,查国庆,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急性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4):364-366.
[2]陈锦锋,张兰,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预防腹部Ⅲ类切口感染中的运用[J].四川医学,2014,35(2):173-175.
[3]孙士锦,李英才,张连阳,等.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腹部切口感染[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0,37(4):235-237.
[4]林翔海,杜锐锋,陈焰,等.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护论坛,2011,18(11):159-160.
[5]Caínzos M.Review of the guidelines for complicated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an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are they applica⁃ble today[J].Clin Microbiol Infect,2008,14(6S):9-18.
[6]Morykwas MJ,Faler BJ,Pearce DJ,et al.Effects of varying levels of granulation tissue formation in experimental wounds in swine[J]. Ann Plast Srug,2001,47(5):547-551.
[7]孙士锦,李英才.负压封闭式技术在创伤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J].国外医学骨科分册,2002,23(4):198-200.
[8]Fieischmann W,Becker U,Biechoff M,et al.Vacuum sealing:indi⁃cation,technique,and results[J].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1995,5(1):37-40.
[9]刘利东,王艳,李瑞莲,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0,32(21):3929-3030.
R631
A
1007-6948(2017)05-0557-02
10.3969/j.issn.1007-6948.2017.05.027
攀钢集团总医院长寿路院区普外科(攀枝花617000)
张杰,E-mail:qqjiejiejiejie@163.com
(收稿:2017-06-26 修回:2017-08-30)
(责任编辑 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