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甘肃陇西云阳板为例

2017-01-12姬玉珠

关键词:陇西县陇西云阳

姬玉珠

(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文 化 与 艺 术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甘肃陇西云阳板为例

姬玉珠

(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从2005年始,我国逐步开展非物质文化保护事业,成绩斐然,尤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保护工作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陇西云阳板是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2010年申报成功以来,在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且其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普遍性。文章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陇西云阳板;传承;保护

我国自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和保护的速度却不及在全球化、现代化浪潮下优秀传统文化消失的速度。我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无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能够体现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品。但存在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独特性、多元化的体现,所以对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应及时关注并积极开展保护工作。本文以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陇西云阳板为研究对象,分析该项目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人的行为方式为主要传承途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基本特征。”*徐艺乙:《非遗保护:民众参与至关重要》,《中国文化报》2014年7月28日,第8版。社会历史中的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实践的主体,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着的客体,因而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所必需的土壤。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农业为主,与之相匹配而派生出形形色色的民间传统文化,而现代社会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依附于其中的民俗活动、民间信仰等民众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也逐渐消失。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陇西云阳板在其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一)生存环境的“变异”

陇西云阳板是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全县范围内朝山盛会中的一种祭祀舞蹈。陇西地处黄土高原农作区,长期干旱少雨,农业生产一直以来都处于靠天吃饭的窘境,人们只能将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寄托于上天,寄托于神灵,因此给各种祭祀娱神活动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且生生不息。人们选择在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一方面是由于这一天在佛教中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此时大面积的农作事务已开始,大家一同祈求丰收,表达美好愿景。儒释道等不同的宗教信仰在这里实现大融合,人们只管敬神,不问宗教派别,只是磕头烧香,以求得心愿的达成,因而在农历四月初八这一佛教节日中,出现了极具道教特色的云阳板,以一种祭祀娱神的方式活跃于整个庙会期间。云阳板并非在一个地方进行固定的演出,而是有其特定的行进路线,虽然这个路线由于城镇建设发生过一些小变动,但行进方向和所要停留的重要地点都未发生改变,基本延续传统路线:从北门外的雪祖庙起身,去北坛祭佛后进北门(保昌)、穿腰门(清安)、出西门(静安),最后上仁寿山。

近年来,随着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土地和农业的依附力减弱,不再把庄稼收成看作是全部的生活来源,青年人也不愿再过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外出打工。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网络媒体的发展,这个本来相对封闭的西北小镇接收了大量新鲜的外来文化,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娱乐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传统意义上的节日、民俗活动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同时,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去,云阳板的传承在人员上青黄不接,以致无法组织大规模的表演,目前也仅剩两三个云阳板表演队,且表演动作套路大部分失传,从原有的72套减少到现在的24套。现存的套路也由于老一辈面对无人接班的尴尬情景无心认真传授、徒弟辈无心认真学习而渐趋简单化,云阳板的生存环境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异”。

(二)管理制度的“虚设”

在对陇西云阳板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资金和传承人管理制度两方面。

1.资金管理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6-09-12,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343073。《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抢救、研究、宣传、教育、展演展示和资料实物的征集收购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016-09-12,http://www.gs.xinhuanet.com/news/2015-04/06/c_1114876667.htm。关于陇西云阳板的资金管理方面,目前公之于众的文件材料只见于陇西县文化馆2010年5月的《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中“资金投入情况”记录:“1994年以来,县政府投资15万元,对云阳板进行挖掘整理改编。县文化局投资3万余元,在每年庙会期间对各村社云阳板表演队进行资助。县文化馆投资5 000元,对云阳板原始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陇西县文化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2010年5月)。对于之后的专项资金设立、资金投入和资金使用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文件,资金制度不够公开、透明。

2.传承人管理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二)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三)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6-09-12,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343073。从云阳板传承人处了解到,张映奎老先生现年已83岁高龄,近年来一直生活在外地,因而无法参加任何云阳板的传承活动。显然,云阳板的传承保护工作面临严峻的问题。

(三)宣传上的“误导”

1.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改编的问题。受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传统文化被排挤或忽视而淡出人们的生活,但传统文化其实并不是完全消逝,“传统的东西作为‘遗迹’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间。”*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陇西县文化工作者认识到,云阳板能够突出体现陇西地方的文化特色,在对外宣传中不失为一张合适的“名片”。在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来临之际,陇西县文化馆对云阳板进行了舞台化改编及MTV《云阳板敲得满天笑》的制作。一直以来,陇西县文化馆将其作为一种对云阳板的宣传保护形式,列入云阳板项目申报书中“已采取的保护措施”栏目中,这是很不合理的。在对已退休的陇西县文化馆前馆长常孝林的访谈中得知,他曾是当年搜集、发掘和整理云阳板各种资料并进行改编的主要带头人。常老先生文学专业出身,在文化馆工作期间写了许多剧本,对云阳板的改编选择了适应舞台化的表现方式。云阳板起初的表演方式是遵循八卦图阵,由64名队员共同完成。进行舞台化改编后,人员不变,不同的是在表演队员中首次加入女性队员(云阳板是一项隆重、盛大的祭祀舞蹈,原先没有女性参加),这无疑偏离了这项古老的民俗活动特有的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因为云阳板并不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表演的,是专为四月初八这一民间节日期间娱神所用。

这一改编在中国第四届艺术节中的确引起了很大反响,云阳板以其恢弘热烈的场面提高了知名度,但改编后的舞台化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作为一种宗教祭祀活动的初衷,同时许多精粹的舞蹈动作也为了更加适合舞台表演而进行了简化和改编,虽然这样的形式很吸引人,但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破坏,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同时也给人们一种误导,使云阳板失去了其本身依托于民间信仰的神秘之感、庄重之感,成为一种热烈的大型文艺表演。传统在这一刻被消解,狂欢之后没有人知道云阳板背后蕴藏的巨大的传统文化内核。

2.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问题。根据非遗保护工作的具体要求,陇西县文化馆在与教育系统的合作中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面向陇西一中广大师生开展宣传工作,与陇西一中音乐教师合作,以中国第四届艺术节上的云阳板表演为蓝本,对云阳板进行改编,并在学校艺术节中进行表演。但一则这样的宣传与合作方式极少,二则青少年们不可能通过看一次表演就能真正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不知道自己在现阶段的社会角色下如何去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甚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都还很陌生。非遗保护的各项制度要求有其深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家乡本土文化,树立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怀有保护传统文化的紧迫感,而不仅停留在观看一般节目的表演上。

二、保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一)重构必要的生存环境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6-09-12,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6-05/17/content_350157.htm。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从过去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环境中仍然可能继续存在、发展,并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挥作用。政府要在保护工作中积极引导,让民众意识到云阳板虽已不再是物质生产之必需,但确是精神生活之必要,还要尊重传统文化的内涵,让民众知道传统云阳板悠久的历史渊源、神话传说以及重要地位,唤起民众的文化自觉,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适合的社会环境。

(二)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

目前,“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比较普遍,因为祭祀礼仪、民间习俗作为非遗项目与经济发展看上去并无直接关联,这些项目在历史上就不走市场,所以即使申报成功,也很难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申报成功后很容易被束之高阁。因此,完善非遗保护的管理制度刻不容缓。在管理制度中评估和监管体制的建立尤为重要。体现在资金的监管中,包括省级非遗专项资金的审批、管理、使用和监督,政务的公开与透明;体现在传承人审核制度中,包括对传承人的评定、监督、年审及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贡献、成绩、传承能力的考核,对不合格或基本失去传承能力的传承人进行替换以及重新评选等。

(三)加强对非遗的本真宣传

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中,应以“最少干预为原则”,尽量保持非遗项目的“原汁原味”。因此,应停止对改编后的云阳板的继续宣传,以减少对民众的误导。同时要强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和博物馆的社会宣传作用。陇西电视台可充分发挥其在陇西县人民中的重要影响力,专设文化栏目。如广州电视台曾在2005年每周播出一集《羊城度度有段古》,每集5~6分钟,以“讲古”说书的形式介绍广州特有的民俗事象、传说和民间故事,通过媒体展现仍然存在于当代城市中的传统文化遗迹,让民众重新发现并引起关注和兴趣,从而为传统民俗事物及活动构造新的生存空间。要发挥陇西县博物馆这一文化平台的作用,举办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展览,展示相关民间物品、图片、文字和图表,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以最直观、生动的方式还原非遗项目,让民众看到“真正的”云阳板。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6-09-12,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343073。《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文化、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因地制宜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活动,传播、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代表性传承人可以采取走进学校、社区等方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016-09-12,http://www.gs.xinhuanet.com/news/2015-04/06/c_1114876667.htm。在与校园的合作中,县文化馆可以挑选合适的时间,邀请传承人以及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传统文化知识。节假日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观摩云阳板的练习和在庙会中正式的表演,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接触和感受云阳板及其背后盛大的朝山庙会,切身体会家乡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热爱乡土文化,并意识到保护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金菊爱)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otect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Taking Longxi Yunyang Board in 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JI Yuzhu

(HistorySchoolofNanjing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46,China)

Our country has taken steps to protec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ince 2005, and has sinc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at the national level. However,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at the municipal and county levels hasn’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and its protection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For the Longxi Yunyang board which succeeded in its bidding for the Gansu provincial intangible heritage project in 2010, there exist many issues in its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that are typical and universal. Based on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unyang board; inherit; protect

2016-10-12

姬玉珠,女,甘肃临洮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10.3969/j.issn.1671-2714.2017.02.012

猜你喜欢

陇西县陇西云阳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四(1)小鹰中队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施策略——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
那个叫云阳的孩子
陇西县节水灌溉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湘剧《云阳壮歌》剧本研讨会
一组馆藏藏式铜佛造像研究初探
2017年7月26—27日陇西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关于陇西县退耕还林现状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