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嵌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017-04-10余维臻
余维臻
(浙江树人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教 育 与 教 学 管 理
应用型本科院校“嵌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余维臻
(浙江树人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价值定位与政策取向的必然要求。如何把创新创业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和实践经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进行再认知,在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特征以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从创造、创新到创业的“嵌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嵌入递进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创”战略部署以及为推动经济转型提供创新型人才支撑的有力抓手,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从2002年教育部确立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以来,各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先后于2010年和2012年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迫切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精准把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特征与趋势,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在2016年度举行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座谈会上,专家及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表示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效果与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还有不少差距,表现在高校教育理念滞后、重视程度不够、定位不准、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以及教师意识与能力欠缺等*陈文娟、姚冠新、任泽中:《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2期,第44-45页。,亟须建立一个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国内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本借鉴国外的理论体系,以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为代表的知名院校为“标杆”进行模仿与学习,主要有创新创业核心素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创新模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项目驱动模式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等主流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还处于国内外的比较分析、应用探索阶段,未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普适性推广价值的教育体系。很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强调形式,缺乏对内在规律的研究,不能针对学校层次构建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因此,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及教育规律入手,试图构建“嵌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关系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是创新者主动对现实事物进行创造或改变,实现创新活动的价值,具有主动性与过程性的特征。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约束下对机会的识别,整合各种资源,利用和开发机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并创造价值的过程*胡剑锋、百里清风、商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建设研究》,《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年第2期,第31-34页。。国际上并没有创新创业教育的提法,只有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在我国“双创”的国情下提出的概念。从各高校的开展情况及相关理论研究来看,目前对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把创新教育等同于创新创业教育,狭义上认为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及创造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广义上认为是培养创新素质、提升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活动。第二,把创业教育等同于创新创业教育,狭义上认为是培养商业机会识别能力、市场洞察力以及根据机会采取创业行为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最终促进创业行为的教育过程;广义上认为是以培养创新性、开拓性等综合素养的教育过程。第三,把创新创业教育当成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以理解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为基础,着重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创业意识、能力、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入与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并非创业项目教育,更不是创办企业教育,不能简单地用开办公司的数量、经济指标去衡量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成效*曾水英:《创新创业教育: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内容》,《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第10期,第7-8页。,它是一种融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及专业教育于一体的全新教育理念与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奠定良好基础的新型教育思想、理念与模式*刘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问题与改革路径探析》,《高教学刊》2016年第10期,第31-32页。。其核心是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能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非简单的创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史宗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年第1期,第18-20页。;目标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双创”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需要,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二)创新、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创新与创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创新不拘泥于资源的约束,积极尝试,勇于开拓,更多的是思维层面的创造;创业是在社会各领域创造新的岗位、事业或企业,更多的是行为层面的价值创造。另一方面,创业的核心是创新,有了创新思维和意识,加上对商业机会的把握与实践能力,更容易成功创业。同时,创业不是观念或思维的创新,而是行为的创新。因此,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及行动化的“外显”方式,创新是创业的基础与核心的“内隐”条件,但创新并非一定要创业,创业并非一定要创新。创新创业教育既不等同于创新教育,也有别于创业教育,更不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它不仅嵌入了创新与创业教育,而且在理念和内容上超越了原有的创新与创业教育*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第4期,第5-7页。。
(三)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再认识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不是项目培育,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这既是起点,也是落脚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已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而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曹扬、邹云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科学文摘》2012年第4期,第89-90页。,也是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的有力助推器*樊丽明:《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10期,第83-87页。。因此,有必要将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二、“嵌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核心理念
本文以浙江树人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基础,提出“嵌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这是一种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追求全新的价值取向,包括以下五个核心理念。
一是普及化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种下创新创业的种子”。这不仅是当下的政策导向,更是“双创”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层次化理念。第一层次为普及化教育。将创新创业精神和理念嵌入到学校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中,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做好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准备,培养具有良好创新创业素质的社会公民。第二层次为嵌入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把专业特长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接受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创业心理个性化培养,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自谋职业,成为岗位的创造者。第三层次为创业目标导向教育。对那些具有较强开拓意识和领导才能并将创业作为职业目标的学生进行特殊培养,将他们打造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三是特色化理念。普及化并非忽视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及个性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也并非范式化,而是特色化。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目标、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以及学生的整体特征,从“知识”(技术、商业模式创新与创建企业相关知识)、“能力”(实践能力、捕捉时机能力与领导力)和“思维”(问题导向、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三个层面六个维度制定培养方案,形成独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这也是学校与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四是过程化理念。创新创业教育是逐步递进的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在学习认知与实践训练中有一个接受、感悟、内化及外化的过程。创造、创新、创业涵盖了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大部分内容:创造强调新颖性,创新是在此基础上关注经济价值,这两者侧重思维层面;创业是把创新的项目与想法付诸实践,侧重行为层面,将经济收益作为重要的结果导向。它们是上下游逐步递进的关系,是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不同阶段的体现。
五是嵌入化理念。与专业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这一理念已基本形成共识,关键是如何融合、克服障碍,实现两者无缝对接。“嵌入”是融合的核心方式,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增加几门关于创新创业的课程,更需要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视角去评估现有的教育观念和日常运行范式,思考并重构专业教育体系,使之贯穿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三、“嵌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的确定取决于把创新创业教育放在怎样的位置*衣俊卿:《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10期,第12-14页。。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教育方法的变革与教学内容的增减,更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黄伯云:《特色发展:大学办学之理念》,《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1期,第3-6页。。这种认知既源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价值发现,更源于时代所赋予其的历史使命*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论析》,《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3期,第54-58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必须包含“核心利益相关者”追求的价值目标,结合浙江树人大学的实践,笔者拟定以下具体目标:一是育人目标。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递进教育,培养具有良好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社会公民、自我岗位创造者及创新型的创业者。具体到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创造自身的价值。二是服务地方目标。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服务地方经济,推进地方“产学研政企”的深度融合,以行业学院、实训基地等为平台,与当地政府、支柱产业、知名企业及资深人士等开展深度合作,构建特色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三是学校发展目标。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构建具有特色的创新型教学服务型大学,引领一流民办高校建设。
(二)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是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包含课堂内的课程教学与课堂外的实践训练,决定培养目标能否达成和达成的程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明确教育目标和理念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构建“嵌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学体系(见图1)。该体系注重分层、分段和分类逐步递进的教育过程,包含课堂内的理论知识和课堂外的“实践训练”两大系统。其中,理论知识涉及普及通识教育和专业结合嵌入型教育两个模块,实践训练涉及创新创业模拟和实战训练两个模块。
图1 “嵌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循环图
第一阶段:普及通识教育。以创造教育理念与方式面向全校学生开展通识型的创新创业启蒙教育,在大一和大二进行。通过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论坛以及校友的励志创业经历分享等,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通过公共必修课与选修课,开设创意思维与方法、创业学、大学生KAB创业基础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营造容易产生创意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创造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
第二阶段:嵌入专业教育。为改变现有各学科专业教育相对封闭的局面,需要构建“嵌入式”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思想嵌入各个专业。一是课程渗透,从创新创业教育视角重新审视专业课程。二是独立设课,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嵌入创新创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可联合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共同设置特色化的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三是模块方向选择,在设置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基础上,以行业学院为载体,根据学生的志趣与特长,提供不同方向的模块选择。通过开发多样化的创新创业课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嵌入专业教育,达到“普及化”“特色化”的教育目标。这主要在大二和大三进行。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教育,基本可以实现培养具有“良好创新创业素质的社会公民”这一层次目标。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从创造性思维转向创新应用的主要载体,以第二课堂为平台,打造多层次、多途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与基地。一是训练平台。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和课外科技活动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体验平台。根据学科专业统筹设立相应的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如沙盘模拟训练、商务运营和企业竞争实验室等,为竞赛、创业项目等提供模拟训练。三是见习基地。通过见习与实习,让学生加深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挖掘创业能力。这主要在大三和大四进行。通过前三个阶段的训练,基本可以实现培养“岗位创业者”的人才目标。
第四阶段:实战训练。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众创和科技园等实践基地,对前期训练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免费为学生提供资金、技术、财务和场地支持,提供相关政策、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等咨询服务,为毕业后顺利创建新公司进行试运营。这主要在大四进行,目标是培养自主创业者,与前期已经通过孵化的项目、合作企业等形成互动,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从创造、创新到创业的分层递进式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欲望和提升商业运作能力,从而把创新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创新产品与项目。
(三)运行与保障体系
借鉴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结合浙江树人大学实际,笔者认为可从组织保障、激励机制、师资建设和评价体系四个层面形成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构建学校、二级学院和学生不同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学校层面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成立领导管理中心,负责制定与协调内部教育体系的有效运行、整合外部资源支持内部体系;二级学院层面可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整合校内教师和企业业师组成创新创业教学师资队伍,并以此为平台开展校内、校外和校企合作的实践、项目及竞赛等;大学生层面可成立创新创业协会,辅助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通过课堂教学平台、课外实践平台以及孵化创业平台等,落实具体教育项目(见图2)。
图2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组织结构运行图
2.激励机制。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各参与主体的长效激励机制。首先,政学企“三位一体”的合作互动机制是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深度合作和有效互动,将创新思想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行为。其次,通过制度创新鼓励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如教师参与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在职称评定和考评等方面给予倾斜。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将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等折算成学分替代毕业论文。最后,通过制度建设吸引、建立与维护校企合作基地与创业导师队伍。
3.师资建设。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高校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打造一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首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通过培训、学习访问与经验交流等途径提升业务能力,培养专业素养与创业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其次,聘请优秀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业师或指导教师,重点引进一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4.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的基础。首先,要创建与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时滞效应”相匹配的评估方案,兼顾当前及未来的评价效果,形成模块化的评价体系。其次,要探讨应用型本科“嵌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标准,改变单一的以学习成绩来评价效果的封闭式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重视实践参与、项目设计、岗位创新、创业参与率以及创业成功率等指标。学校要与合作企业、就业企业等共同搭建管理平台,让外部企业参与到评价中来,从而构建起教学质量评估、学习效果评估和人才质量评价相结合的常态化评价运行机制。
本文试图构建“嵌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借鉴。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因素有很多,如不同的区域特征、文化氛围等都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行为与结果,本文也是基于浙江树人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探索过程的经验总结,还未得到充分的实践检验与论证。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特征与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并开展多案例、大样本的实证研究,以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注:本文为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省级实践教育基地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浙江树人大学教学方法改革项目(2015JA1001)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毛红霞)
Constructio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Embedded ProgressiveType”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YU Weizhen
(ManagementSchoolof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5,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new norm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value positioning and policy orientation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How to pus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a higher level is an important issue facing the colleges. Through review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this paper reconsiders th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positioning,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t constructs an “embedded progressive typ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from creation, innovation to entrepreneurship,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develop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mbedded progressive type
2016-12-20
余维臻,男,浙江天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
10.3969/j.issn.1671-2714.2017.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