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实践观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之实践范式探析*

2017-01-12张春秀

关键词:人学客体范式

张春秀, 孙 琳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科学实践观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之实践范式探析*

张春秀, 孙 琳

(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研究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核心。 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存在着以社会哲学范式为代表的社会本位和以人学范式为代表的个人本位分歧, 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和谐兼顾、 并行发展。 实践范式以科学实践观为理论基础, 扬弃现有研究范式, 强调以实践为基点, 确立社会和个人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坚持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相统一的方法。

科学实践观;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范式

0 引 言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往往表现为由方法论和具体方法技术等构成的体系, 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论, 就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研究方式、 研究过程和研究技术。 范式不仅作为世界观和普遍观念存在, 还作为“分解真实世界复杂性的方法”存在。[1]2可知, 范式既具有方法论内涵, 也同时包括方法论所赖以建立的哲学基础。 某一研究领域一旦确立了相对稳定的研究范式, 就意味着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对该学科和专业应坚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达成共识, 拥有共同的理论框架和思维路径。 研究范式的成熟推动着理论研究进步, 而理论研究中遇到的危机和挑战又需要以研究范式为核心的方法论去突破。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实现科学化, 必须确立科学的研究范式。 科学实践观视野下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 就是要对现有研究范式进行扬弃整合, 以求摆脱瓶颈, 研究创新,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众多, 如以文化学视角去审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范式[2]以及由质的研究方法拓展而来的质的研究范式[3]教化论范式[4]、 对话范式[5]、 人本主义范式[6]等。 在众多范式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社会哲学范式[7]和人学范式[8]。 社会哲学范式的立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立足社会本位, 侧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本质, 教育方法倾向于他律性的“施加论”; 人学范式的立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9], 立足个人本位, 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 教育方法倾向于自律性的个人“建构论”[10]。 前述研究范式主张各异, 但寻根究底是对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所强调某一具体层面的阐释深化。 例如, 对于人本主义范式中的“人本”, 万光侠从与“物本”相对的角度, 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11]; 吴琼则从与“人本”相对的角度, 强调“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着力点。[12]两种理论所选取的参照体不同, 但它们的“人本”都表明了人学范式以人为本及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等内涵。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研究中社会哲学与人学范式最具挈领性, 应该进行着重分析。

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产生, 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满足主体意识形态领域价值需求为本质的教育实践, 社会与个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价值主体。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社会需求, 即通过教育使主流意识形态为社会成员所接受, 达到教育人民、 统一认识、 凝聚力量等目的;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个体需求, 即社会个体通过教育实现意识形态社会化, 为主流意识形态所容纳, 适应社会, 顺应社会发展方向, 实现更全面的个人发展。 可见,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包含着社会与个人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达成共识的诉求, 这种诉求在不同历史阶段针对特定问题, 凸显特定方面, 导致相应研究范式出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定历史时期, 社会哲学范式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对凝聚力量来实现革命和建设成功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个体的民主性、 个性化需求日益提升, 人学范式关注人自由全面的发展[13]更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各有所长, 人学范式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人的发展需要这一目的性价值, 社会哲学范式则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社会柔性管理和控制需要这一工具性价值。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 即便在社会政治控制管理成为强势需要的历史时期, 个人融入社会为社会所接纳的政治需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实现的基础和保障, 若社会与个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没有达成协商与共识, 没有自由选择和自愿接受, 便不会有任何一种意识形态能内达于心, 外践于行。 即便依靠暴力强行推广, 也必终将遭致人民反抗和摒弃。 同样, 即便在主体性得到强化与个人需要凸显的现代社会, 如果忽视社会之于个人而言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脱离社会价值单纯谋求个人发展, 也必然使个人被悬置于远离生活实践和社会环境的抽象概念中。 可见, 绝对的社会哲学范式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广阔的群众基础, 沦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绝对的人学范式也会在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政治功能同时, 模糊思想政治教育与普通教育界限。 一旦思想政治教育失去特殊性, 也必将丧失其存在的价值。

当今时代, 社会进步的价值目标和具体表现之一, 都是个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对于个人发展而言的基础支撑作用也日益强大, 和谐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属性, 社会与个人的和谐是应有之义。 这就意味着传统范式或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 或者强调目的性价值, 都不足以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在现阶段的使命。

追根到底, 如果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不能响应时代召唤而准确定位, 就难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根本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 更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路问题。 诚如经典作家所言, 社会进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 就其所处的时代而言“有它存在的理由”, 但是当更新、 更高条件出现, 它就会过时或者失去存在理由。[14]270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出现及其转换就是如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的迫切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须在现有认识和实践水平之下对已有范式扬弃并实现转换。

2 科学实践观是实践范式的理论基础

“检验范式总是在解决难题不断失败而引起危机以后才产生的”[15]533, 实践范式的出现就是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出现危机的必然产物。 实践范式以科学实践观为理论基础。 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精髓, 它在科学理解和阐释实践基础上, 解决了旧哲学中主体和客体割裂、 社会与个人对立的难题, 构建了人类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真实解放道路。 科学实践观不仅实现了哲学观的革命性变革, 也创建了全新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范式的理论基础。

2.1 实践消弭主体与客体之分立

马克思批评旧唯物主义“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 唯心主义则仅仅发展实践“能动的方面”, 他们均未从实践中去认识和理解事物, 对“真正现实的、 感性的活动”漠不关心。[16]503正因为对实践的不当理解, 导致主体与客体在旧有哲学思维方式中, 或者互无瓜葛, 或者不分彼此, 再或者互相否定; 而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实践消弭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立, 认为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共生, 彼此限定, 互相作用, 并在实践中消解矛盾。

2.1.1 主体与客体皆源于实践过程

马克思认为“不仅在客体方面, 而且在主体方面, 都是生产所生产的”[16]16, 人只有通过对象性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在创造客体的同时才能成为主体, 同样任何事物也只有进入主体实践范围内才能够成为主体的对象性客体。

2.1.2 主体与客体相互限定对方

主体从来不能摆脱客体对象对自身力量的约束。 “对象如何对他(主体)来说成为他(主体)的对象, 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16]191相反, “被抽象地理解的、 自为的, 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 对人来说也是无”[17]220。 本身既不是对象又没有对象、 只具有主动性或者处于受动地位的存在物是不存在的。 认识主体时必须以其面对的客体为参照, 而认识客体时则要考虑主体的实存状况。

2.1.3 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相互转化

主体在实践中不断的将自己的价值目标等内在因素物化在客体之上, 使客体产生满足主体价值需要的变化。 同一个实践过程中, 主体通过对客体认识地加深, 自我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也得到提升。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16]500是同一个实践过程中的两个侧面, 这两个侧面的存在基于主体(人)是主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客体也是受动性(对象性)和客观实在性的统一。

2.1.4 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在实践中不断消解

实践中主客体之间并非总是琴瑟相合, 不仅存在着主体改造客体时产生负效应危及主体生存的问题, 也存在主体受制于客体甚至为客体所“奴役”的情形。 这些问题产生于主体的实践活动中, 也在更高水平的实践中获得解决, 实践是解决前进中问题的必然出路。

2.2 实践奠定社会与个人统一之基础

个人与社会是人类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科学实践观视野中, 社会与个人在发展、 存在、 价值取向等方面, 都是实践基础上的对立统一体。

2.2.1 社会与个人在实践中同步发生、 同步形成

马克思援引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等科学资料, 认为人与社会发生的突破点就是劳动, 劳动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超越所从中来的自然成为世界之核心。 也正是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同一过程中, 创造了“个人”所从中来的社会。 在此意义上, 马克思认为: “社会结构和国家”恰恰是从“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16]524, 可见社会与个人从产生伊始就通过特定的实践存在方式维系在一起, 实践构成社会与个人相统一的本源性基础。

2.2.2 个人与社会并非孤立的存在

个人兼具个体性和社会性。 马克思认为越往前追溯历史, 个人就越表现为从属于整体的社会性存在。[17]6同样, 社会也并非以与个人相分离的孤立既成性存在, 社会就是个人所生存其中的人的世界。 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 基础, 作为社会存在基础的人总是要表现为具体的个人, 社会天然包含了个人层面, 是个人以一定形式的有机结合。 个人在表现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着社会, 社会则在实现进步的实践中成就个人发展。

2.2.3 社会与个人始终是衡量人类发展的两种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根据个人发展对社会依赖关系的不同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即人的依赖性、 独立性和个性自由发展阶段[17]52, 这三个阶段中人对社会的依赖程度不同, 但是个人的进步总是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 从未割裂。 马克思从社会性的个人发展视角解释社会发展, 也从个人的进步视角考察社会发展, 社会与个人相统一是科学实践观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

2.3 实践构建现实与理想之通途

人既生存在现实之中, 也构建着理想社会。 人不仅遥望理想, 还探索现实通往理想的道路, 实践就是现实通向理想的通途。 实践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社会的现实本质, 是人实现自我主观目的性活动的根本途径。 实践所开创的发展空间, 使人和社会具有了天然的超越有限、 接近理想、 实现理想、 走向无限的能力。

2.3.1 实践具有现实性

人的实践和人的存在本身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 即以现存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为存在和活动的前提, 人和人的社会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也不可以改变和选择所面对的社会现实。 个人必须将创造自我和社会的实践扎根于现实之中, 否则只能沦为抽象可能或者纯粹不可能。

2.3.2 实践具有理想性

马克思认为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在于人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自由自觉的劳动”, 这种劳动使人具有待定性、 形成性和历史性, 使个人和社会获得持续性的进步和日益全面的发展。 也正是这种个人对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追求, 才使人类总能不断超越现有的实践水平, 迈向更高层次的文明。

2.3.3 实践是沟通现实与理想的通途

人类在立足现有世界同时, 总是在不断探求着理想的“应有世界”。 与以往哲学不同的是,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并未将人类的脚步止于理念世界, 人的实践本性决定他(们)最终会以“物质的力量”[16]11, 即实践来践行自己的理想, 使理想世界转化为超越现实的更美好的现实世界。 正是通过实践所构筑的桥梁, 人类走向不断超越现实, 接近理想王国, 即“自由人的联合体”的通途。

科学实践观所确立的主体与客体、 社会与个人、 理想与现实在实践基础上相统一的核心内涵, 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坚持的基本哲学理论原则, 是开创新研究范式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论基点。

3 科学实践观下的实践范式内涵

确立以科学实践观为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的实践范式, 就意味着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确立以现实问题为基点的研究起点、 确立社会和个人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遵循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3.1 实践范式以实践为研究基点

科学实践观强调“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16]544, 而非用观念来解释鲜活的实践。 这就为我们开创了将理论问题还原于实践本身、 以实践为研究基点的方法论, 即始终以实践为研究和服务对象、 以实践为理论来源、 以实践为研究导向的理论研究范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实践范式应以实践为研究和服务对象。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在繁荣背后存在尴尬, 即研究者不断构建更加完善的理论, 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如沈壮海教授所说的“新问题” “真问题” “大问题”, 甚至“老问题”[18]。 难以说服彼此形成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低效就不足为怪了。 实践范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必须始终解决现实问题, 着眼于提升实践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才能欣欣向荣。 相反, 远离现实的研究只能沦为文字游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实践范式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理论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理论研究的丰富内容和不竭资源, 必须将理论研究扎根于教育的现实土壤, 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理论滋养;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实践范式以实践为研究导向。 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研究的方向, 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就是研究的重点, 始终存在的问题就是研究的难点。 实践范式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始终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落脚点和归宿, 以构建超越现实的理想模型为努力方向。

3.2 实践范式确立社会与个人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同时符合上述 “新” “旧” “真” “大”等特征的问题, 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为了谁”的问题。 毛泽东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和原则性的问题[19]857,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 才能针对特定主体、 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需要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实践。 以科学实践观为理论基础的实践范式, 就是在实践视域中论证并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其存在本身就是以满足社会与个人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范式。[20]

科学实践观确证社会与个人是实践基础上的对立统一体, 社会不是抽象的虚幻存在, 但社会需求不等同于个人需求的简单相加。 个人总是属于特定社会, 但总是保有个性化、 独立性的需求。 实践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不仅兼顾到社会与个人需求的不同, 还要看到社会与个人的统一。 进步是社会恒久的需求, 在具体历史环境中寓含具体的内容, 当然其中恒久不变的内容始终是人的发展。 当代中国, 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核心, 民生成为历任政府关注的焦点。 同时, 在促进个人发展时, 必须将个人命运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之中, 使个人“能够与时代同步伐、 与祖国共命运、 与人民齐奋斗”[21]632。 所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与个人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代表整体的社会和代表部分的个体价值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兼顾和协调动态生成中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促进社会与个人的和谐发展, 无疑是现阶段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最适宜道路。

3.3 实践范式采用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互补的研究方法

“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 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22]427科学实践观以实践使主体与客体、 理想与现实、 社会与个人等获得实现统一的桥梁, 与之相适应的方法论必然在研究方式和方法上体现这些矛盾的统一。 其中社会与个人相统一的价值取向是关键, 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范式必然确立方法论上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有机统一。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 整体主义通过揭示整体的本质属性达到解释具体事物的目的。 然而, 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极端整体主义者将社会整体视作超越并且脱离个体的神秘实体存在, 个体则是毫无自主性、 完全受制于外力掌控的被动性机器。 整体主义者在认识方法上侧重于综合, 重视社会宏观层面研究; 而个体主义侧重于从事物的基础层次上对之进行解释。[23]35极端的个体主义只追求个别的认识, 认为社会可以还原为个体, 不存在相对独立的社会整体, 从而否定普遍性社会规律获得的可能性。 个体主义强化了个人的主体性, 使个人沦为脱离社会历史的抽象和神秘存在。 与此相一致, 个体主义者重视分析方法, 却导致分析过程中个体所构成的整体功能被忽视。

实践范式下, 作为个体的个人和作为整体的社会不仅“同步发生、 同步形成、 同步演进”, 而且也是“内在相关、 互为条件和相互关照” “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共变过程”[24], 很容易揭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各执一端的片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致力于意识形态领域人与社会整体的和谐共存、 互促共进, 整体研究与个体研究都不是与研究内容相符合的唯一方法。 诚如黑格尔所说, 从个体进展至普遍和以普遍性出发经过特殊化(分类)达到个体(定理)[22]413, 整体研究与个体研究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 我们既需要从作为个体的现实的人出发到社会整体的考察方法, 亦需要从社会整体出发到具体个人考察进路, 二者必需取长补短, 才能更好的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与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综上, 以科学实践观为理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强调: 理论研究要立足实践、 服务实践, 以实践为基点; 理论研究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社会与个人需求为目的, 确立社会与个人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理论研究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全面实现, 坚持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配合互补的研究方法。 当然, 实践范式的内涵尚需研究者进一步发掘, 相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必将在众多学人努力之下不断推进。

[1] [美]尤瓦娜·林肯, 伊冈·古巴. 自然主义研究: 21世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M]. 杨晓波, 等, 译.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

[2] 郑忠梅, 秦在东. 文化视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5): 16-17.

[3] 王东强.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范式危机和转向[J]. 教育学术月刊, 2009(11): 27-29.

[4] 陈宗章, 尉天骄.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型的“教化论”审视[J]. 学术论坛, 2011(2): 68-71.

[5] 胡军良. 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换[J]. 教育评论, 2007(4): 46-50.

[6] 吴琼. 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0(8)(中): 8-11.

[7] 张澍军. 德育哲学引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8] 张耀灿.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 思想教育研究, 2010(7): 3-6.

[9] 褚凤英, 张宜美. 现实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出发点[J]. 探索, 2006(3): 99-101.

[10] 张耀灿.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 思想教育研究, 2010(7): 3-6.

[11] 万光侠. 论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2(5): 10-13.

[12] 吴琼. 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J]. 学校党员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0(8)(中): 8-11.

[13] 刘海春, 吴之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范式: 形成、 困境及出路[J]. 2016(11): 44-48.

[1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5] 刘放桐.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1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8] 沈壮海. 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2): 40-46.

[19]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20] 王秀阁. 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向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5): 129-134.

[21] 胡锦涛.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P].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22] [德]黑格尔. 小逻辑[M]. 贺麟,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23] 欧阳康 张明仓.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4] 欧阳康. 在个体与类之间保持张力——略论人学研究的对象域及其学科特点[J].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4): 162-173.

ThePracticeModelResearchon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UnderScientificPracticalView

ZHANGChunxiu,SUNLi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 China)

Research model is the cor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ology. Now there is a divergence between society-based standard and individual-based standard in the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harmony and parallel development of instrumental value and purposeful value. Practice model is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practical view, abandoning the current research models. It emphasizes the integrated value orientation of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and sticks to the unity methods of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scientific viewpoint of practi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model

1673-1646(2017)06-0090-06

2017-10-21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项目: 实践思维方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研究(GH-13058); 中北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专项支持

张春秀(1975-), 女, 副教授, 博士, 从事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G641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7.06.018

猜你喜欢

人学客体范式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花农精神:教育学就是人学——李保均长篇小说《花农》简评
浅议犯罪客体
北人学没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