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国篇
——以“三个认识局限”为考察对象*
2017-01-12吴戈
吴 戈
(海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58)
试析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国篇
——以“三个认识局限”为考察对象*
吴 戈
(海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58)
黑格尔重要著作《历史哲学》对于东方世界古典文化的尖锐批评引起极大争议, 本文试图以《历史哲学》及德国古典哲学体系为基础, 以中国篇为切入点, 以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为手段, 以“一种立场, 三个局限”的基本观点为核心, 分析其成因。 就其文献本身, 理清黑格尔究竟以怎样的视角看中国文化, 并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以客观地评价黑格尔的正确观点及其认识局限。
黑格尔; 《历史哲学》; 中国; 认识局限
德国著名的古典哲学大师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也许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的《历史哲学》由其学生爱德华多·干斯整理出版, 自问世以来, 不仅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研究黑格尔哲学系统的入门书籍, 对于史学的研究也是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 黑格尔以其哲学体系解读人类历史, 高屋建瓴的阐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对于历史研究来说,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真正读懂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就连黑格尔问题的研究者们对此书之见识仍有不少分歧, 这也正是黑格尔的伟大之处。 笔者处于历史研究初始阶段, 与黑格尔问题的研究者相比, 犹似仰望泰山之高, 不敢品评, 只能以己之寡闻陋识, 聊以愚管。
对于我们来讲, 关注最多、 讨论最频繁、 争议最多的, 就是中国篇。 总其大较, 黑格尔在中国篇中对于中国的评价并不令人愉悦, 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激烈的讨论。 对于一部伟大著作的识见, 一定是“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者以为, 有此分歧之原因, 是因为各个学者对其切入角度的不同所致。 从什么角度解读这部巨著, 是需要思索之处。 作者所切入之角度, 这里不妨将其做一个概括, 即“一种立场, 三个局限”。
“一种立场”指首先需要审视清楚自己所站立场, 人在追求客观性的同时无法完全摆脱主观性的束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都有自我主观因素, 那么到底站在何种立场上看这部中国篇, 相信每个人的选择是不同的。 作者以为对于中国篇的研究和讨论更宜在单纯学术的立场上就学术问题本身, 以科学之态度谈学术, 而不宜扩大其所涉及范围, 这是我们对黑格尔《历史哲学》之尊重, 更是对我们自己之尊重。 这里着重介绍“三个局限”, 这三个局限, 都可以称作认识的局限。 我们可以结合《历史哲学》之中国篇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1 理解的局限
对黑格尔古典哲学理解的局限, 是造成极大分歧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其一,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展示通过自然、 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 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 它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 所以黑格尔对历史的运动和发展过程的观点建立在辩证法之上。 这里要提到一个引起巨大哗然的论断, 就是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原理》中阐述的:“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 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 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1]82这受到了极大的批评。 不妨先搞清楚一个问题, 就是黑格尔是如何认识历史的。 从绪论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历史的概念:“观察历史的方法, 大概可以分为三种: ①原始的历史。 ②反省的历史。 ③哲学的历史。”[2]1当我们深入其中时大概可以了解为什么黑格尔认为印度的《吠陀经》算不得历史, 为什么黑格尔对于历史充满了批判的态度, 但这并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 重点在于对于“哲学的历史”这一概念, 黑格尔认为是历史在不断变化, 而变化来自于“对峙”。 文中提到:“哲学告诉我们, ‘观念’向前进展到一种无限的‘对峙’。”[2]9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 即没有对立, 就没有发展, 没有发展就没有变化。 在中国篇开篇就提到:“中国很早就已经进展到了它今日的情况; 但是因为它客观的存在和主观运动之间仍然缺少一种对峙, 所以无从发生任何变化……客观性和主观自由的那种统一已经全然消弭了两者间的对峙, 因此, 物质便无从取得自己反省, 无从取得主观性。”[2]123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并非毫无变化。 由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在19世纪欧洲史无前例的暴风骤雨剧变之中形成的, 对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极具敏感性, 也对其有大量的思考。 与欧洲的这一时期相比, 中国两千年所呈现出的状态与当时之欧洲相比, 的确是极其稳定的。 我们由此可判断所谓的“中国本质上没有历史”, 并非说中国没有“原始的历史”, 而是中国没有在黑格尔“哲学的历史”概念下的“历史”, 这并不矛盾。
其二,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有一套独特且完备的不同于“普世意义”的名词体系, 使得我们对其正确涵义的理解存在极大难度。 这些抽象的哲学范畴名词十分佶屈聱牙, 给最基本的翻译工作都造成极大的困难。 1857年, 英国人约翰·西布利将《历史哲学》译成英文出版, 然而, 英文版存在巨大缺陷。 王造时先生认为:“英文译本中许多的紊乱, 就是由于译者‘ 要把原著变成真正的英国文式, 来与大众相见, 以致损失原著的优点, 亦非所计 ’。 然而校阅下来, 就可以知道他所损失的不但是原著的优点, 而且造成极大的紊乱。”[2]471王造时先生以“观念”一词为例。 德文中的Idee一词, 英译为Idea, 中文译为“观念”, 两者都不准确, 在黑格尔的哲学意义上这一词有“理想”的成分, 但翻译成“理想”又有诸多不妥之处。[2]471中国篇中有这样的描述:“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实体的东西’以道德的身份出现, 因此, 它的统治并不是个人的识见, 而是君主的专制政体。”[2]123这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含义, 王造时先生在翻译时曾经陷入到极大的纠结之中, 它源自德语常常由形容词变为名词, 为中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英译往往在形容词后面随意加字, 例如“原则” “元素” “阶段” “因素” “成分”等, 都脱离了原文的涵义, 黑格尔的哲学中, 很多名词都有一定的涵义, 是不能随意乱用的。 所以王造时先生在中译版中, 一律加以“东西”二字, 也就是说“实体的东西”或“历史的东西”与“实体”或“历史”是完全不同的, 虽然“东西”二字不够雅驯, 但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这不仅给翻译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也给我们的阅读理解造成极大困难。[2]472再比如“宪法”一词, 对于国家大法、 政体、 宪章, 黑格尔都统称为“宪法”。 另外, 在中国篇中“原则”与“道德”的涵义, 也值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仔细研究。
2 文化差异的局限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局限, 也造成了一定的认识偏差, 此处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认识的偏差是双方向的。
黑格尔生活的时代大约在中国的清中期, 彼时的中国, 文化上以“宋明理学”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为核心, 强调的是“等级”观念和“正统皇权”思想。 (这里有两点需要讲明: 一则是黑格尔讨论的是清中期之前的古代中国, 我们需以当时之中国为对象, 切不能超越这个范围; 一则是这里不管讲等级制度, 还是宋明理学, 只讨论其本身, 都不对其做褒贬评价), 而黑格尔哲学的文化背景在西方“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 强调“自由”“平等”“民主”“权利”, 再加上本身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这就造成了诸多观点之冲突。 这里举两个例子。
其一, 在中国篇中讲到中国的法制时, 黑格尔认为:“一切合法的关系都由各种律例确实地加以规定; 自由的情调——就是一般道德的立足点因此便完全被抹杀了。”[2]133,143这里道德的立足点的涵义在其《法律哲学》中有精准的涵义, 就是“主观性”的自己决定, 对于“善”的自由判断。 黑格尔认为的人类道德“自由的情调”是人“主观性”的观念。 这里, 我们可以充分看到中国与西方世界“道德观”的不同, 当时中国的道德观念主要还是等级观念如“君臣父子”和“伦理”, 而哲学观的目标并非是对“自由”“理性”的讨论, 而是对“天”“理”“心”关系的认识。 人生观也和西方强调的个人自由发展不同, 如“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强调社会责任高于个人追求, 社会责任就是人生目标。 在谈到刑罚时讲到:“各种刑罚通常是对肉体的鞭答。 对于我们, 这简直是加在荣誉上的一种侮辱; 在中国就不同了, 荣省感还没有发达。 一顿笞打原是极易忘怀的, 但是对于有荣誉感的人, 这是最严厉的刑罚, 这种人他不愿意他的身体可以随意受人侵犯, 他有比较细致的感觉的其他方面。 中国人就不一样, 他们认不出一种荣誉的主观性, 他们所受的刑罚, 就像我们的儿童所受的教训。”[2]133,143我们几乎可以看到这完完全全是“人本主义”思想的倾向和对非“人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不解, 这是黑格尔对中国“等级”观不全面的认识, 他并没有去试着理解这种“观念”中的合理部分, 所以对中国传统社会中“荣誉感”的认知存在一定偏颇, 有失公允。 这是在中西方文化之间巨大差异之背景下所造成的对于某些事物基本认知的不同, 因而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笔者以为, 在此背景之下对于事物存在认识的差异, 是非常合理的, 讨论孰是孰非, 没有任何意义。
其二, 对于所谓“中国人爱撒谎”的言论:“他们以撒谎著名, 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撒谎。 朋友欺诈朋友, 假如欺诈不能达到目的, 或者为对方所发觉时, 双方都不以可怪, 都不觉得可耻。”[2]136众所周知, 欧洲的骑士精神里, 就有一条美德是诚实, 而中国也有守信之美德。 这里着重解读“撒谎”。 中国文化中, 对于谎言的认知的确有其复杂性, 单纯的以某一道德标准衡量就会导致认知的局限, 中国的文化在宋明以后趋向内敛, 那么对于一个不善言辞的民族来说, 内心的真实想法往往不会流于话语, 有选择的、 隐晦的表达是十分常见的, 这对于追求个性自由、 坦率的欧洲人来说, 却是难于理解的。 这就是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黑格尔在他的评价标准里, 对古代中国的一些批判虽不能说完全正确, 但大体有其理, 所以我们有必要正确的理性的看待因为这些差异而形成的黑格尔对于中国的评价。
3 评价的局限
对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国篇整体评价, 有一定局限性。 黑格尔是有局限性的, 这不需要讨论, 再伟大的人, 都不能脱离其时代的局限, 这一点连黑格尔自己都有着清醒认识:“就个人来说, 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 哲学也是这样, 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 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 这与妄想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代, 跳出罗陀斯岛, 同样愚蠢。”[1]122有时代的局限, 才有思想的局限, 马克思对其批判的继承与发展就已经说明了他的局限。 黑格尔终究没有到过中国, 也没有经历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以让世界对中国之认知更加深刻的时代, 那么对于中国的认识和描述也难免有“妖魔化的成分”, 比如出生没有门第差别, 宁可自杀也不杀他人等等。[1]138但是综其全篇可以看到, 黑格尔对于史料把握之准, 对于古代中国问题认识之深刻, 对于某些事实批判之犀利, 在那个时代下的欧洲, 已经体现出极高的水平。 这种深刻认识不胜枚举, 我们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他对于中国文字的认知为例。
他认为中国文字对于科学的发展会起到阻碍作用。[1]139这听起来貌似让人难以接受, 我们需要仔细分析。 中国文字的确伟大, 也许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文字, 没有几个国家的文字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水平极高的艺术价值。 然而, 如果单纯就近代科学的发展而言, 其实有弊端, 即其学习和表达的难度过高。 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 几乎来源于图像和符号, 这使其充满想象力, 但缺乏逻辑性, 特别是缺乏跟语言的关联性, 即黑格尔所说的“文字和语言分了家”, 所谓缺乏一种正字拼音方法使文字与语言联系起来。 拉丁字母是二十多个字母不同的排列组合, 简便, 易于学习, 中国文字则需要认知几千种符号, 再各种排列组合, 可能会有八九万之多。[1]140-141这使得学习中文的难度极大, 所以在中国古代, 只有极少数人精通文字, 中国人对于各典籍的研究动辄就要花上一生的时间, 是很平常的事, 但是近代科学的快速发展要求更多的人要用更短的时间去学习和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字与语言。 这种文字的复杂性就会阻碍更多的人用更简便的方式来学习汉字, 从而阻碍科学发展。 在黑格尔逝世100年后,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朝着简便和更富逻辑性的方向发展。 民国时期的“白话文”运动、 共和国以后汉语拼音的引入和简体字的流行都旨在让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发生更多的逻辑关联, 降低汉字、 汉语的学习难度。 在100年前远在德国的黑格尔敏锐的意识到这一问题, 这不得不说是真知灼见, 必然能够被称之为伟大的观点。 另外, 他对中国古代医学和自然科学的认识也称得上鞭辟入里。 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评价中国篇, 我们不必拘泥于纠正黑格尔对于中国的某些认识和某些事实把握的不准确性, 他并不是考据学家,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黑格尔怎样从他的哲学体系的视角来分析和评价中国, 并从中获得怎么样的启示。 从这个角度看, 中国篇的确是值得研究与借鉴的关于中国的伟大著作。
“三个局限”是作者对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国篇从一个侧面、 一个切入点的不成熟解读。 站在今天的角度读《历史哲学》, 其基本观点已经并不是推陈出新, 而哲学发展到今天, 黑格尔的观点也的确体现出了时代局限性, 但这并不妨碍黑格尔的伟大和《历史哲学》这部著作的学术价值。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黑格尔依旧是难以企及的高峰。 作者之见, 更显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只能算是尽己之能, 做了一点力之所及的研究罢了。
[1] [德]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M]. 范扬, 张企泰,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2] [德]黑格尔. 历史哲学[M]. 王造时, 译.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
AnalysisoftheChapterofChinainHegel’sHistoricalPhilosophy——ACaseStudyon“ThreeCognitiveLimits”
WUGe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In the Hegel’sHistoricalPhilosophy, it is very controversial for the sharp criticism of the classical culture of the Oriental world.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seHistoricalPhilosophyand classical philosophical system as the foundation, takes “Chines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takes the philosophical research method as the means and the basic standpoint of “one position and three limitations” as the core to analyze its causes. In terms of the literature itself, it is necessary to sort out what kind of perspective Hegel looks at Chinese culture,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objectively and completely evaluating Hegel's correct view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limitations.
Hegel;HistoricalPhilosophy; China; cognitive limit
1673-1646(2017)06-0087-03
2017-07-21
吴 戈(1990-), 男, 硕士生, 从事专业: 历史文献学。
B516.35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7.0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