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校对到审校:浅析新形势下报纸文字检查的转型升级

2017-01-12文/高

中国记者 2016年12期
关键词:检查人员差错版面

□ 文/高 翔 郑 雨

从校对到审校:浅析新形势下报纸文字检查的转型升级

□ 文/高 翔 郑 雨

作者认为,新形势下传统校对必须向审校转变,即:校正报纸内容的差错从细节之处入手,着眼解决文字和版面上的技术性差错,并以此为起点进行延伸,针对具体内容进行把握,防止重大差错出现。

舆论环境 审校 细节

编者按《中国记者》近期组织刊发了多篇新形势下防止“把关权”丢失,做称职的编辑,以及建立新型防错纠错机制的文章,得到同行共鸣。本期选发襄阳日报社两位作者的文章,欢迎来稿交流探讨。

一、校对缘何要转型、如何转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行业的校对工作,指的就是以原稿为唯一依据来核对校样,分辨二者的异同:同则不改,异则以原稿为准对校样进行订正。它的作用在于保证原稿的真实性及其价值在出版过程中不被损害、破坏。

审校,同样既可指一种工作内容,又可指从事这种工作的专业人员。审校工作,指的是文字检查者凭借自身储备的知识或其他权威资料来判断原稿中的是非,确认其“是”就通过,确认其“非”就提出质疑,进行修改,或者请编辑解决。在审校时,审校者既要校文字、标点、内容、版面形式上的是非,更要校政治、舆论导向上的是非。

随着舆论环境的发展变化,传统的校对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闻工作的需要,报纸校对正在转化为审校。审校的内容在多方面出现了拓展。除了文字上的差错,审校还需要具备其他多项能力。

首先,需要具备判断报纸内容、观点正误的能力。

现在,校对在审阅稿件时,一般不再只是简单核对原稿进行文字检查,而是直接研判新闻内容,进行网络校对。审校需要直接判断相关内容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是否存在导向错误等。一旦遇到相关问题,审校就应该与编辑甚至值班总编辑及时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其次,审校需要具备预判报纸相关内容影响力大小的能力。

当前新媒体急速发展背景下的舆论环境具有迅速性、复杂性、灵活性、交互性等特点。一个很小的新闻事件,经过网络发酵传播,就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全国性热点,形成极大舆情。这种舆论环境的巨大变化,促使新闻媒体必须更加注重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而审校作为内容的把关人,则需要提前预判报纸相关内容可能产生何种以及会产生多大的社会效应。对于一些敏感、暂时不宜见报的稿件,审校要向作者和总编辑等提出建议,商量相应稿件是否改发其他形式或者暂不发。对于普通稿件中蕴含的某些重大、敏感信息,审校应该及时甄别发现,并提请编辑甚至总编辑向原作者及相关部门核实相关信息准确性,共同评估发布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决定是否发布、选择什么方式发布、怎样发布。

第三,审校需要具备统筹把握版面全局的能力。

在新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单独看某个版面上各篇新闻报道,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这些报道在版面布置上不妥当,或者在内容上组合不当,就可能产生负面社会效应,有时甚至会产生较严重的导向错误。例如,有时版面上会出现将领导人的报道与其他报道不合适地摆放在一起的情况,或者出现负面内容过于集中的情况,或者不同的新闻报道在观点、内容等方面出现冲突的情况,等等。这就要求审校在工作时具有全局性眼光,善于统筹把握整个版面的内容,从而保障相关版面在整体布局上不出现导向性错误。

今天的校对要转型升级为“审校”,就要求既核检新闻内容的细节,又兼顾版面的整体;既修改文章的字词、标点、语法逻辑等文字错误,又要甄别、修订文章的时间、人物名称、地名等内容错误,更要有政治意识,甄别文章的政治导向正误。与传统校对只是按原稿核对校样的工作相比,今天的审校显然需要发挥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属于一种更具创造性的劳动。

新媒体时代,校对转化为审校是新闻工作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针对工作内容的新变化新需求,报纸文字检查人员就必须积极转型,在进一步提高文字素质,成为文字专家的同时,还要积极拓宽知识面、查询面,成为杂家,更要加强政治学习,增强政治鉴别能力和舆情研判能力,成为“政治家办报”的一员,从而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审校的版面既不出现一般性文字差错,也不出现常识性内容错误,更不出现导向性问题。

二、从具体细节入手杜绝重大差错

事实上,在近些年出现的各类重大虚假新闻、舆论导向错误的新闻案例中,错误绝大多数出现在文章内的某句话、某个词语等细微之处。

例如,2010年7月7日西部某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智者的声音》的评论文章。文中有句话说某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就因为这句话,导致股市产生剧烈波动,群众议论纷纷。后经调查发现,这句话系记者在某论坛采访时,对演讲者的演讲内容理解和文字表述有误,值班编辑审稿不严,导致出现重大差错。这篇新闻评论也成为当年十大假新闻之一。

在这一案例中,如果仅看文章标题是看不出明显问题的,标题“智者的声音”,既不涉及敏感内容,又无任何文字或语法错误。所以,仅仅靠值班总编浏览标题来排查重大差错,对发现此条及这类虚假新闻就无法奏效。只有当文字检查人员把自己的工作角色定位为“审校”后,才会在一篇长文中精准发现这句话是很关键、内容很敏感的话。也就会进一步追问,这个市如果被确定为第五个直辖市,为什么其他媒体没有报道?内容如此重大的消息,其新闻来源是否确切?即便该市真的被确定为直辖市了,由一家地方报纸首先在一篇评论中发布消息是否合适?具备这样的置疑和追问意识并向文章作者、权威部门进行核实,这一虚假新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字检查人员从事的审校工作,具有其他新闻工作岗位难以替代的作用。而文字检查人员要想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杜绝重大新闻事故出现,就必须从细节入手,既要注意订正每个字、每个词存在的技术差错和每句话存在的语法错误,也要注意考察文章的字里行间是否存在立场、观点、方法上的谬误,或者引发“蝴蝶效应”的敏感内容,同时还要从宏观出发,考察整个版面是否存在排版布置不当、可能引发导向错误的情况。

三、审校“细节”,要做到五个“必查”

校对要转型为审校,其工作方向应该是既从报纸的整体层面把关,又要在微观层面仔细查找内容的错漏,必须非常“细”,不放过对任何一个细枝末节的研判。

我认为,需要在五个方面做到“必查”,用职业敏感来校正各种差错,杜绝重大差错出现。

第一是对重大、敏感内容,做到必查其来源及准确性。

例如,对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姓名、职务、排序等要细致查看,遇到不明确的要查证清楚。对于送审与否产生疑问的稿件要了解其送审程序。对于可能引发民众广泛关注,成为网络热点的稿件,审校要向原作者及相关部门询问其稿件信息来源是否权威,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并评估稿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

第二是对自己不认识或拿不准的字词、易错字词和成语等,做到必查词典。

一些词语,如“差强人意”“具体而微”“首当其冲”等,很容易用错;一些词,如“饕餮”“忽悠”等,其含义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一些新词汇,如“给力”“宅男”等,也被收录《现代汉语词典》,有了规范的含义。因此,审校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勤翻字词典,对于易错字词、陌生字词,一律应当核查准确。

第三是对自身的知识盲点,做到必查网络、书籍资料,搞清准确含义和规范用法。

除了上网查,另一方面可以向同事、原作者及专家请教,从而避免出现一般知识性差错甚至严重政治性错误。

例如,某报登载了一篇文学作品,作品中有一个叫“毛拉”的人做出了一些可笑的事情。文字检查人员在审校这篇文章时心中就应该打个问号:一般文学作品在使用化名时,常用“张三”“李四”或“小明”“小王”这样的名字,为什么这篇文章要用“毛拉”这样一个听起来比较生僻的化名呢?该化名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含义?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或查找网上资料都可以知道,“毛拉”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对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二是我国新疆地区某些穆斯林对阿訇的称呼。所以该作品对这个词的用法十分不妥。

第四是对文章中出现的单位名称、地名等,要查证核实其规范称呼。

现在,大多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行政区划、道路等名称,在网上也很容易找到确切称呼。当出现这些内容时,文字检查人员也应该进行查证,并向原作者和相关单位请教、核实。例如,当某个行政村或者某条道路,在网上完全查找不出其相关内容时,审校就应该高度警惕,向原作者和权威部门核实,了解其正确的称呼。笔者在一次审校稿件时,看到某个版面出现了三十多个当地企业的名称。笔者一一查找核实,发现其中两个企业的名称写法出现了错误。

第五是对 文章中涉及的数据要进行验算,存在疑问的要查证。

审校在文章中遇到相关数据时,首先应该进行大致验算,从而发现文章中可能存在的数据错误。

例如,一篇报道环卫工人的新闻稿件中称:“他从事环卫工作30年,扫帚就用坏了1万多把。”30年一共是10900多天,平均一天用坏一把扫帚,这显然不太合理。又比如,一篇报道某市“民营企业百强”的新闻稿件中称:“2016年某某市民营百强营业总额为1032亿元,较2014年的1102亿元下降6.9%。”通过计算可知,实际上该市民营百强2016年营业总额较2014年下降了6.35%。

实际上,当前纸媒文字检查人员要面对的差错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有的还很隐蔽。新媒体时代,报纸文字检查人员从事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审校工作,即报纸文字校正和内容及形式的审查工作。这对文字检查人员提高职业素养,拓宽知识面,拓宽关注事务的广度深度等方面提出挑战,在工作中应从大局着眼、细节入手,最大限度地减少一般性差错,最大可能地杜绝重大内容事故发生,完成从传统校对向新型审校转型,保证整个报纸和所属新媒体内容的精品形象。 (作者高翔是襄阳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郑雨是《襄阳日报》出版部审校、编辑)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

猜你喜欢

检查人员差错版面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中早读的有效安排策略讨论
准确把握“双随机、一公开”内涵
提高用电检查人员反窃电能力的途径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版面撷英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版面“三评”看得失
假装检查人员(约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