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溪县桂峰村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价值

2017-01-11胡志明

海峡教育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祭祖祠堂家训

■ 胡志明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家书屋、广播电视网络、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文化内涵越来越“新颖”,农民文化生活越来越“时尚”。不过,深入乡村,不难发现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文化建设内容与农民实际文化需求脱节,各种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优秀传统文化缺位,等等。

本文就笔者在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驻村蹲点期间的观察,谈谈家训文化、耕读文化、祠堂文化、祭祖文化等传统文化样式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桂峰村家训

一、传承家风家训,引领文明乡风

家训,是家中长辈关于治家教子的训诫。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期的“五经”开始,传承下来的家训数不胜数。其中世人比较熟知的有:周公《诫伯禽书》、诸葛亮《诫子书》、颜之推《颜氏家训》、唐太宗《诫皇属》、包拯家训、朱熹《朱子家训》、袁采《袁氏世范》、朱柏庐《治家格言》等。这些家训著作蕴含着丰富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历代先辈通过家训告诫子孙后人如何立身处世、持家治业,这既是对家训这一传统文化样式的肯定,也是利用家训文化建设优良家风的持续实践,其本身亦是一种家庭文化建设和对家训文化的传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化建设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农村亦是由一个个普通家庭聚集组成的。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农村的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一个个家庭的家风文化建设,只有每个家庭的家风建设好了,农村文化建设才会有根基、有成效。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家风建设,重视传统家训在家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习近平主席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开展当代农村文化建设千万不能遗忘了家训文化的存在,不要忽略了家训文化的价值作用,要积极发掘和充分利用家训文化,建设好家风,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优秀的家风家训能够引导村民自觉地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履行法定义务,在乡村社会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好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新风尚。

传承家风家训,建设农村文化,我省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14年,福建省委文明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省妇女联合会就联合编纂出版了《福建家训》,并安排专项资金配发到全省的农家书屋,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得到广大村民的喜爱。尤溪县桂峰村历来重视家风家训,传承历代祖辈的家训,民风淳朴。从第一次修族谱开始,桂峰村就把家训写进了族谱,历次重修都未落下。后来村里搞文化建设,更将家训全部摘录制作成字幅悬挂在祖庙、祠堂,时刻提醒每一个村民不要忘了祖辈的教导,学会立德修身、勤俭持家、睦亲礼法。现实生活中,村民常常把祖辈的家训挂在嘴边,学习家训中的为人处世道理,利用家训教育子女、处理家庭关系和家庭事务。村里的干部在处理村中事务时也不忘祖辈的家训,经常利用家训调解一些家庭矛盾、邻里纠纷。

村前梯田

农村文化建设要善于发掘家训这一文化样式价值,特别要发挥其在家风建设、道德教化以及维护乡村秩序等方面的效用。利用好家训、建设好家风,有助于提高村民自身的道德素养,增强村民对乡村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和谐淳朴的乡村氛围,涵养乡土文化,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传承家风家训,要重引领,树典范。每镇重点抓好几个村,每个村着力抓好若干户,发挥典型的带动辐射作用。传承家风家训,要重展示,建载体。除了在村里的公共场所悬挂家训外,还要指导每户家庭以镌刻、镶嵌、墙绘、摆台、牌匾等表现形式在家居显要位置展示家训。也可以通过举办朗诵、书写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村民的参与热情。传承家风家训,要重深入,促长效。农村不缺优秀文化,也不缺好做法,农村文化建设缺的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持续传承的具体实践。传承家风家训,建设农村文化,要持之以恒。

二、传承耕读文化,倡导自立自强

耕读,即农耕与读书相结合。“耕”,可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是为生存之本;“读”,可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是为教化之路。在传统农耕社会,通过“耕”百姓可以致富,通过“读”可以接受教育。在我国很多农村的建筑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对联。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关于耕读结合的主张。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提出“要当穑而食,桑麻而衣”。清初理学家张履祥的《训子语》提出“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耕读不是简单的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文化传统。

耕读文化是传统社会中以乡村为空间、以家庭为单位,村民自发耕种与读书相结合的教育习俗与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样式,耕读文化的内涵丰富。耕读文化提倡勤俭生活,因为勤俭是居家的根本,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只有勤俭才能保证生活的不匮和做到量入为出,维持长久生活。耕读文化倡导勇毅刚强的品格,因为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勇毅刚强、敢于担当,遇到逆境才能坦然面对、不屈不挠。耕读文化提倡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因为只有善于吸收各种文明成果,才能不断进步。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读文化正在被慢慢抛弃,特别是村民对耕作和读书的认识越来越浅显和功利,“种地不致富”“读书无用”等观念慢慢流行,很多耕地被抛荒,杂草丛生,不少适龄学童弃学打工,村民也不爱阅读、学习。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努力倡导耕读文化,重塑宜耕宜读的农村田园生活方式。

祭祖大典

桂峰村历来重视耕读,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历史上出了很多读书人。据族谱记载,明清两代有进士3名、举人12名、秀才412名。这些读书人,为村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也传下了崇文尚学的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桂峰村走出去的读书人有数百人之多。为了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村里把这些读书人或写进族谱,或在祖庙、宗祠张贴历年大学生名录,悬挂“父子举人”“兄妹硕士”等牌匾;还设有专门的奖学基金,奖励每年新考上的大学生;修复了村里的玉泉书斋,经常组织小孩举行私塾开蒙礼、农田采摘、收割稻草等活动;建立耕读文化展览室,让小孩感知耕读文化,让青年人感受耕读文化,让中年人感悟耕读文化,让老年人感怀耕读文化。

祭祖大典·颂祭文

当前,在农村建设中传承耕读文化,不仅仅是为了单纯地传承,而是要从耕读文化中寻找新的启示,从传统耕读文化中找出适应现代生产生活的新因素。除了传统的耕种养家、读书为官,在工业化和社会转型加速推进的今天,对“耕读”应有新的解读。“耕”不仅仅局限于农业耕种,而应理解为各种勤劳生产;“读”不是简单的读书,而是终生的学习、不断地创新。所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在强调村民勤劳生产的同时,要培养村民的阅读习惯,拓宽村民的信息接收渠道;要经常性地组织村民学习培训,特别是学习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科学的耕作方式,提升村民生产技能。传承耕读文化要从娃娃抓起,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小学开设耕读文化地方课程教育,要让小孩亲身体验传统耕作的方式和传统教育的形式。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三、传承祠堂文化,构建和谐乡村

祠堂文化是村民获得文化归属感与共享感的直接媒介。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祠堂、祖庙具有祭祀、修谱、教化、兴学、司法、抚恤等功能,在乡村治理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这样的大国,特别是在交通和资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统治者要想有效地治理国家,在乡村更多的需要依靠祠堂这种家族组织实现自治,即乡村的精英阶层通过祠堂这个空间有效地管理地方事务。可以说,古代社会的统治者除了运用正式制度外,还依靠包括祠堂在内的非正式制度,实现有效治理国家的目的。①然而,长期以来社会普遍认为宗祠、祖庙属于封建糟粕,要从整体上予以否定。通过走访一些乡村,我们发现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很少有祠堂的位置,经常忽视对祠堂的保护和利用,有的村庄甚至将其拆除,为其他建筑让位。

儿童学习传统礼仪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村庄开始重视祠堂这个载体,积极发掘祠堂资源,合理利用祠堂文化,把祠堂变成农村文化建设的阵地。一些地方的祠堂设立了老人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民间管理机构,为宣传思想道德和科普知识、调解邻里纠纷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有利于乡村基层的和谐稳定。有些村庄则积极引导祠堂活动,请走祠堂内原有的菩萨、神位等,取而代之为成年宣誓仪式、尊老爱幼、移风易俗教育等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培育时代新风尚,为引领先进文化进入农村祠堂、祖庙作了有益探索。还有不少地方把村里的功德榜、成才榜、家训民约等引入祠堂,在祠堂设立棋牌室、电视室、阅览室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对村民开放,节假日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生活观念的变化,个别有条件的村庄还充分发挥祠堂、祖庙的旅游资源,对一些年代久远、保存较好、有一定建筑文化价值的农村祠堂、祖庙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形成旅游景点。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展示祠堂文化,加深村民、游客对祠堂历史、文化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村民对祠堂的保护意识。

桂峰村有一座蔡氏祖庙和一座蔡氏宗祠,是村里最重要的建筑。特别是蔡氏宗祠,村里人都引以为荣。据老人讲,祖庙每个村都会有,但要建宗祠必须是祖上有人中了进士才有资格。桂峰村的祖庙和宗祠历来是村里商议大事、要事的场所,现在村里的一些重要事项除了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外,还要在祠堂公示,特别是每年的蔡氏祭祖(是村里的重大活动)都必须在祠堂举行。另外,村里编修族谱、老人协会开展工作等也都在宗祠。村民形象地称其为村里的“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在祖庙和祠堂决定的事,村民会坚决拥护和支持。

可见,当代的祠堂其名称或许还沿用了旧制,但文化内涵却有了新的变化。祠堂可以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阵地。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正确认识祠堂文化的历史意义,发掘祠堂文化的现代价值,继承和弘扬祠堂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矛盾,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的认识要与时俱进,改变对祠堂文化的传统偏见,充分利用宗祠文化,增强村民的文化归属感与共享感,提升村集体的凝聚力。特别是一些村部办公条件差、村民诉求多的村,要充分发挥祠堂的拓展社会公共空间、综合表达村民利益等功能,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四、传承祭祖文化,弘扬孝道传统

祭祖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且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祭祖是每个中国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传统仪式。

就现有资料来看,我国最早的祭祀行为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相关记载。如,甲骨文中有“岁”“报”“又”等文字记录,是商王为了禳祓避祸、祈福求吉而祭祀历代先公先王的。他们定期通过举行祭祀活动,向祖先奉献各种规格的祭品,取悦祖先,祈求祝福。正如胡适所言,看殷墟出土的遗物与文字,可以明白殷人的文化是一种宗教的文化。这个宗教根本上是一种祖先教。祖先的祭祀在他们的宗教里占一个很重要的地位②。到了周代,关于祭祖有更完整的记录。《仪礼 》就对周时的祭祖仪式作了全面、系统的记载。从中可知,当时祭祖有各种仪式、各个程序,完成一次祭祖要耗时费力,足见周人对祭祖的高度重视。朱熹言“盖人之生,无不本乎祖者,故报本返始之心,凡有血气者之所不能无也”。朱熹认为“报本返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曾国藩也将祭祖列入治家八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其中“考”,就是祭祀先祖。可以说,祭祖体现的是个人、家庭、家族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礼仪的继承和发扬。

村民观戏

村中的清代茶楼

玉泉书斋

中国人祭祖不是单纯的仪式表达,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祭祖的过程中,融入了祭祀者自己对祖先的崇拜、感恩、怀念等多种复杂情感诉求,确认了祭祀者的孝子孝孙的身份,并告诉自己要开始承担延续家族历史、家族文化的责任。祭礼既是对祖先的祭祀,更是祭祀者对生活价值的探求。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传承祭祖文化,不是刻意追求祭祖仪式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是要彰显祭祖文化的内在价值,弘扬中华文化的传统孝道,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正如清代孙希旦所言:“夫祭之为物大矣,其兴物备矣。顺以备者也,其教之本欤?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是故明君在上,则诸臣服从;崇事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尽其道,端其义,而教生焉。”

桂峰村的祭祖文化深厚,除了遇传统节日各家各户自己祭祖外,村里每年都会举行全村人参加的祭祖仪式,并且每三年会格外隆重地举行一次,所谓“每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大祭时,村里的老人会要提前几个月筹备各项事宜,在外工作的村民也都会回到村里,场面非常壮观,已成为当地一种特色文化景观,常常吸引周边群众和许多摄影爱好者前来观看。桂峰村的祭祖文化既是对过去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利用传统文化建设当代农村文化的实践。对桂峰村来说,祭祖就是全体村民文化生活中的大事,是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人历来重视血缘亲情,祭祖扬孝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祭祖不会过时。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冠婚丧祭等特定时间,鼓励村民集合家人、族人举行祭祖礼仪,不断培植后人的孝道观念与感恩情怀,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建设先进农村文化。

美术爱好者在桂峰写生

注释:

① 吴祖鲲、王慧姝:《宗祠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和社会治理逻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4期。

② 胡适:《说儒》,载《胡适论学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祭祖祠堂家训
梁家祠堂史话
CLOSE TOHEAVEN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洪洞祭祖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祭祖
家训伴我成长
奉先祭祖之圣地——圆明园安佑宫二题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