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职学生网络德育的策略

2017-01-11胡智华郑志鸿李廷诚

海峡教育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职校德育工作德育

■ 胡智华 郑志鸿 李廷诚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移动智能技术的日益普及,计算机(如PC)或移动终端(如手机APP) 逐渐成为当代青少年学生获取互联网资讯,进行互联网学习、游戏的重要渠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互联网在给中职学生带来学习、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大量事实表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从积极方面看,它为学校的德育提供了丰富、便捷、有用的教育资源,为开展中职德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新手段和新思路。从消极方面看,互联网上存在大量不健康的资讯、视频、游戏,甚至存在黄赌毒等网络违法犯罪内容,这些都给中职德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深入分析中职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办法,积极引导和教育中职学生做“网络文明使者”,是一个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1.问卷设计的原则和出发点

调查样本设定。以福建经济学校学生为调查样本,通过样本数据,对当前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网络德育的策略建议。

调查采用问卷法。调查问卷共设计三个部分,32个题项。第一部分为受访者基本信息,有3个题项,主要有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家庭结构、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第二部分为受访者上网情况,有23个题项,主要了解调查对象上网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为网络与中职德育的关系,包含6个题项,主要分析研究网络对调查对象的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辅以个案, 通过与学生个别谈话,收集相关信息。

2.关于样本的说明

本次调查以福建经济学校2015级、2016级721名学生(共14个大专业)为对象,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65份。其中,女生269人,男生196人,回收的问卷真实有效。

3.问卷统计的方法

问卷回收后,根据答卷内容进行分类统计,计算选项人数所占的百人比。

4.主要结论

从问卷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职校学生每天上网的介质主要是手机,上网的时间平均2至5小时。其中,55%的学生上网主要是娱乐、消遣,如聊天、看电影、听音乐等,17%的学生在玩游戏,5%的学生上网查资料,5%的学生上网浏览资讯。也就是说,只有约10%的中职学生日常上网与学习有关,过多的网络游戏和聊天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有35%的学生在聊天中经常使用不文明用语,从来没有使用的仅占9%。在心情不好、对方先出口伤人、与别人意见不合、帮别人骂人等情况下,更会使用不文明用语的达85%。另外,对网络不文明用语持无所谓态度的有60%。可见,学生文明上网的意识不强,缺乏网络道德责任,自控能力弱,法律意识淡薄。

当前,中职学生不良“触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校园网无法满足学生的网络需求,增加了学校网育难度。中职学生大部分是住校生,闲暇时间较多。但是,学校校园网建设落后,设备陈旧,网速过慢,信息滞后,功能较少,特别是校园网关闭了一些功能后对学生就更没吸引力。学生在没有过滤的网吧上网,网络负面作用和学校的正向教育产生冲突,造成中职校的德育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充满挑战。

过多的玩游戏和网聊,降低了学校网育的实效。移动4G网络覆盖中职校校园后,不少学生上课期间沉迷于手机游戏而难于自拔,有的学生为了玩游戏旷课逃课,通宵泡在网吧。自律不严的中职学生参与过多的网聊和游戏,不仅严重影响正常学业,还增加了学校德育的难度。

网络上的信息,其中有一大部分如色情、淫秽、暴力、传销等,严重侵蚀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不良信息的存在和对中职学生的诱惑,加大了中职学校网络德育的难度。

中职学生不良触网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

中职学生的身心正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但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较差。特别是在中考失利后,社会的偏见让他们心生自卑。不少学生通过沉溺网络来逃避现实,以获得虚拟世界里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匿名、充满各种诱惑的虚拟世界。互联网信息有些来源不明、良莠不齐,那些有害、有毒的游戏和黄赌毒信息,对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中职学生会产生极大的迷惑,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中职校的大多数教师都能制作比较简单的课件,使用多媒体授课,但对一些网络功能和网络信息了解不多,网页制作以及BBS和BLOG操作技能普遍不强。面对网络上参差不齐的信息,中职校广大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网络素质和网络信息技术跟不上。

目前,虽然一些地方和单位(学校)建有与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关的网页或网站,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网页或网站内容枯燥空洞,更新比较缓慢,娱乐性、交互性和服务性明显不足,对中职学生吸引力不强。

1.充分利用网络特点,开展有效中职网络德育

利用网络实现德育主体的平等性。传统的德育常采用面对面的理论灌输方式,容易造成师生之间关系不平等,学生心理压力大,对教师的引导、教育存在抵触心理。在相对自由平等的网络空间里,中职学生往往愿意放下心理戒备与教师进行交流,师生互动显得更轻松愉快、深入持久,利用网络展开德育的优势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

利用网络实现德育内容的丰富性。目前,网络打破了地域的制约,容量浩瀚、文化多元、内容丰富,中职学生可以做到“一机在手,天下我有”,网络大大地拓宽了中职学生的视野。在多数情况下,中职学生遇到问题或难题也能够上网向人请教求助,情绪不好时可以找到人进行倾诉,网络的丰富功能大大增加了德育工作的宽度和深度。

利用网络实现德育方式的便捷性。网络信息自身的便捷性是网络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中职校教师和学生能够同时了解国内外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方面信息,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发表看法、讨论问题、交流思想。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中职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动态,提高中职校德育工作的效率。

利用网络实现德育手段的形象性。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克服传统德育课堂以单一的讲授、说教、理论灌输为主的教育形式的弊端。通过创设图文并茂、声情融合、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的网络学习环境,使中职学生在形象、生动、直观和快乐的活动中获取有用的知识,提高对德育学习的积极性。

2.优化德育网站,加快校园网络建设

提高网络德育质量,丰富校园网络资源。校园网已成为网络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中职校应把建设校园网的规划与学校的长远发展统一起來,把服务教学与服务德育结合起来,在优化和丰富校园网资源方面做到:版面活泼,个性突出,贴近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形式生动,内容丰富,把书本中生硬、抽象、呆板的教育内容,用生动、具体的事例、游戏、故事和视频影像的方式呈现,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细心维护,及时更新,德育专题网站建立之后,学校须设有固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学生参与网络德育直播问答

切实抓好校园网络的舆论引导。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多元性、匿名性、虚拟性特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乘机会在网络上发表虚假信息和谣言。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受挫后容易在网上进行人身攻击,泄愤,发布虚假和不健康的信息。因此,应切实加强校园网络的舆论导向,找准学生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深入到虚拟社区主动和学生在线交流,有针对性地引导校园网络的舆论导向,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对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学生参加茶道实训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正日益成为中职学生开展社交活动、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中职校应适应新媒体变化,探索以新媒体为载体的网络德育新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和多维空间角度提升中职学生的德育素养。让正能量的信息在校园里占据主体地位,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切实加强校园网络的技术保障和监督。中职校要充分利用技术,对不良的网络信息进行有效过滤、识别、屏蔽。同时,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机制,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提倡文明上网,鼓励学生举报不良信息或网站,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实现校园网络建设的良性循环。

3.提高中职德育网络队伍的素质

中职德育工作者要树立“网络教育”的观念。网络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带来了多元的文化,里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职校教师应树立现代化的网络德育意识,主动学习普及性的网络技术,努力做到能与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平等的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上网的指导,努力帮助学生在网络世界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接受德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职德育工作者要改变教育模式。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6-18岁之间。他们具有较强的叛逆思想,有厌学情绪,责任心弱,自制力差。网络的出现,使中职学生感到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一定程度上转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找到了自我情绪宣泄的出口。传统的德育方法,如先灌输后消化的“填鸭式”策略已难奏效。因此,中职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改变教育教学模式,主动到学生身边,通过和学生的网上接触,了解他们的情绪波动,掌握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要增强驾驭网络的能力。中职校德育工作者要切实加强网络技术的学习,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切实增强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使命感,充分利用网络拓展德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从学习延伸至生活,使之成为中职学生的良师益友。可以通过建立个人主页、微博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通过开辟专栏、虚拟社区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实践指导,打造德育工作的新阵地。

4.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网络素质

中职校要加强学生网络知识的学习。现实中,手机成了中职学生日常不可或缺的随身物品,上网也成了中职学生不可替代的生活习惯。因此,学校要加强中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的学习,让他们全面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情况、主要功能和安全防护,促使他们自觉、自发地把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学习、生活、交际的载体和方式。

中职校要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问卷数据显示,针对“你认为网络道德是什么”的回答,中职学生回答“诚信”的42%,回答“公平”的38%,回答“安全”“公开”“公正”“互助”“抵制不良信息”“独善其身”和其他的分别占32%、 23%、34%、23%、21%、16%、13%。可见,中职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不强,心理总体还不够成熟。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教育和帮助学生提升上网主体意识,重点培养学生在网络世界里的道德判断力。只有学生的判断能力增强了,才能识别网络资讯的真假、正误,才能把握自己的底线,才能辨别和抵御各种有害信息,成为有道德、有品行、守秩序的文明网民。

中职校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文明行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大部分网民在网上使用的都是虚拟的身份。中职学生的辨别、判断能力不强,极易受到不文明行为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其中去,成为不文明上网行为的 “参与者”。要强化德育工作者的教育手段,通过开展一系列文明上网活动,以正面和反面事例,教育中职学生全面、深刻认识文明上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注重强化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在日常的上网过程中培养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

师生走进社区开展学雷锋活动

中职校要探索将网络游戏融入德育工作的新模式。网络游戏对于中职学生的影响,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大问题。中职校可以尝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把娱乐性与教育性、真实性与虚拟性结合起来,拉近德育与学生的距离。如开发“吸毒的危害”“为什么不提倡早恋”“竞争与合作”等专题游戏,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做人的道理。这样,用传统教育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网络方式得到解决,使学校德育工作丰富多彩。

总之,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环境下,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的优势,让网络正能量成为中职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促进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动力。同时,拓展中职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网络德育工作,提供新手段和新平台。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职校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