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以来曲沃旱烟之嬗变

2017-01-10靳婷婷

关键词:旱烟烟丝烟草

靳婷婷

(山西大学 近代中国研究所, 山西 太原 030006)

明清以来曲沃旱烟之嬗变

靳婷婷

(山西大学 近代中国研究所, 山西 太原 030006)

曲沃烟草种植甚早, 为山西之首, 据传始于明代。 当明末李自成攻破曲沃城池时, 当地遭受兵旱饥荒, 人民能够在内忧外患情况下得以存活主要依靠烟草利润。 清代是曲沃烟叶种植与加工鼎盛时期, 大小烟坊百十家, 已操纵整个曲沃地区经济命脉。 民国时期, 曲沃旱烟受政治环境影响, 产量下降。 新中国成立之后, 曲沃旱烟又渐恢复。 曲沃旱烟的嬗变对曲沃经济乃至晋南地区商业有着很大影响。

明清; 曲沃; 旱烟

0 引 言

明清以来, 三晋地区莫不称道“曲沃孝义之烟”, “曲沃旱烟”冠于晋省, 素有“曲沃旱烟香十里”之美誉。 据明嘉靖版本《曲沃县志》载:“烟旧无此种, 乡民张时英, 自闽中携种植之。 明季兵燹踵至, 民穷财尽, 赖此颇有起色, 今则邑民大食其利矣。” 清乾隆《新修曲沃县志》载:“烟草, 叶厚而味辣, 种出吕宋, 名淡巴菰。 明万历末, 有携至漳泉者, 马氏造之, 日淡肉果, 渐传边地, 皆衔长管火点, 吞吐, 其气味, 以御寒却瘴。”[1]425《山西通志》则云:“晋人种烟草, 汾代昉于曲沃。” 《山西日报》载“曲沃县境产烟产棉甚多, 人民颇不患贫。”[2]由此可知, 早在370多年前曲沃就有烟草种植业与烟草加工作坊了。

1 明清时期曲沃旱烟的发展状况

明末是山西烟丝作坊诞生期。 最早的烟坊首推郑世宽(创始人)的“永兴和”(字号), 其产品以“郑世宽”命名, 作坊设于曲沃下坞村。 郑世宽, 翼城枣园人, 明天启年间迁居曲沃, 在下坞村建了三间北房, 亲自刨烟。 刨烟丝的专用工具—刨烟凳,凳面前低后高呈倾斜状, 夹板安放在上面, 烟叶夹在夹板里面。 刨烟前, 先将每片烟叶抽去茎, 用稀释的菜油和水喷洒在烟叶上, 为的是增加烟叶的韧度, 然后把烟叶码整齐, 一叠一叠地压在烟凳上, 直压到烟凳再无空隙。 刨烟时, 人坐在夹板上, 然后用一把特制的刨子, 刨出的烟丝会落到一个呈小船形状的刨斗中, 随着刨子的一来一去, 细细的烟丝就像木匠刨木头的刨花一样, 从烟刨上冒出来, 洒下去。 郑世宽创办的烟坊刚开始本钱少、 配料好, 一家人既是东家又是掌柜, 还是伙计, 全家齐出动, 每天推(刨)多少销多少, 信誉日高。 到了清初, 郑世宽创办的烟坊得到晋东南潞安府一家大富商支持, 烟业越做越大, 销路越来越广, 已发展成一个鼎鼎有名的大烟坊了。 随着社会对烟坊消费的认可, 烟坊市场渐趋扩大, 曲沃烟丝由近到远、 由内向外、 从南向北得到发展。 继郑世宽“永兴和”之后, 许多对后来影响深远的烟坊相继开办。 如曲沃北白集村的兴隆昌, 创始人王梦龙。 此外, 还有世昌和、 福昌公等。 这些作坊的经营者大部分是当地人, 作坊主要分布在曲沃城关、 席村、 东宁村、 北白集村、 林节村、 杨庄村、 下坞村、 北赵村、 问卦村、 杨谈村等地。

清朝中叶是曲沃烟叶种植与加工鼎盛时期。 在烟草面积和产量上, 全县烟草种植面积达17.3万亩, 年产量则达1 400余万斤。[3]58在开设烟坊数上, 与郑世宽“永兴和”几乎同时出名的有北容“奎盛盖”、 杨谈“裕世昌”、 北白集“兴隆昌”、 城关“福昌公”。 当时经营烟业者, 大抵都是本地户。 当时, 外地人到曲沃筹建烟坊者与日俱增, 主要有平遥、 榆次、 祁县一带工商资本家, 自建者有之, 与本地富户合营者亦有之, 曲沃烟坊如雨后春笋遍地崛起, 前后大小百余家, 名气较大的有裕顺永、 魁泰和、 东谦亨、 西谦亨、 南谦亨、 北谦亨, 稍后, 魁泰和、 祥云集、 兴隆昌、 隆兴、 东谦亨、 西谦亨、 南谦亨、 北谦亨形成曲沃著名的八家烟坊, 号称“八大家”[4]85。 晋中平遥、 祁县、 榆次一带富商, 大量投资曲沃, 建设烟坊, 以其雄厚的资金和经营网络推动着曲沃烟草业达到鼎盛时期。 如奎泰烟坊在张家口及绥远、 天津、 上海都有总号, 在曲沃高显、 平遥设有分号[5]; 汾城县蒙亨村毛家在曲沃县高显镇开五金魁烟坊, 乾隆时五金魁更名为魁泰和, 设平遥、 绥远、 张家口分号。[6]215据《民国山西实业志·工业篇》载:1926年前后曲沃年产烟叶仍有1 000余万斤, 征税47万余元, 年产烟丝4 000吨, 总产值达1 200多万元(按现行不变价计算), 是当地主要出口物资之一。[7]306-320

2 民国时期曲沃旱烟的发展状况

清末民初, 卷烟传入山西, 对山西烟丝生产和销售造成严重影响。 1914年, 曲沃隆兴烟坊倒闭。 1915年8月, 山西省公署普查全省烟类产销之额, 以曲沃为多, 年650余万公斤。[4]184曲沃旱烟在华北地区独霸一方, 畅销绥察冀、 内外蒙古, 直至东北三省及前苏联莫斯科。 因为山西商人在各商埠占有重要地位, 故华北各大商埠皆有曲沃旱烟出售。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中国和苏俄外交关系一度中断, 使得一向以出口烟丝为荣并赖以为生的曲沃烟丝业雪上加霜, 大多数烟坊生存艰难, 东谦亨、 大德庆等历史上有名的大烟坊相继关门。 1919年, 山西省省长提倡种植烟, 曲沃种籽及烟草广为传播。 “隰县何知事自奉省长提倡种植烟命令后, 已饬令实业技士宜宣讲员随时下乡讲演俾人民了然自种烟草之利益, 刻因本年美国烟草种籽一斗先由试验场附近城关农民水田暨各村有水田之村长副试种, 以资提倡, 拟明年及早购买美国烟草种籽与曲沃种籽之烟草广为播植。”[8]闻喜“由县派员赴曲沃及各产烟地方采购优良烟籽以偏发给各村试种, 会同商会责令现制烟草商号向曲沃等处调查制烟材料配合及推轧等法并购买制造卷烟机器先行试造逐渐改良行销各处”[9]。

1926年, 曲沃较有规模和影响的旱烟作坊计28家。[4]85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 因同蒲铁路未恢复, 交通被阻, 曲沃运输烟草到平遥只能用骡伏, 烟坊营业萧条, 烟草产量逐渐下降。 1939年, 曲沃烟丝加工业由于战乱进一步衰退, 共有34家大小不一的烟坊, 其中大多数处于半倒闭状态。[5]1941年, 日伪实行治安强化运动后即行统制, 按公定价格统由兴亚公司出售, 出城每人只准携带二斤半, 多则没收处罚。[10]1943年, 日军扣押30多家曲沃烟坊掌柜, 其中11家被押送到太原且下令禁止出售烟丝, 曲沃烟坊被迫停业。

1945年, 太岳抗日根据地曲沃县产量约300万斤。[11]1946年, 据太岳行署财经办调查, “三个月收税款20 000 000元, 价值两万万元, 故曲沃烟业确系太岳较大之手工业”[5]。 1947年4月, 曲沃解放。 经多次反复宣传, 各烟坊又慢慢开始生产烟草。 但由于1947年土地改革中侵犯了工商业者利益, 全县最大的烟坊28家就批斗了15家, 中间有10家资产转移到农民手里, 5家经过清算, 商人为之恐慌, 有的把资金转移, 有的埋葬或把存货发到临汾存放。[4]86自1947年冬以来, 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经理逃跑者很多, 太岳行署于是将恢复曲沃烟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据1947年太岳行署财经办关于曲沃烟坊调查材料载:“1947年春, 我们为了发展烟业, 曾吸收一部分, 但因我们离开, 故对刺激种烟叶未起最大作用。 去年种多少, 产多少。 今年如何, 未曾调查, 但估计是更加下降趋势, 故曲沃烟业的恢复将是将来一重大任务。”[5]虽说如此, 曲沃烟业资本还是很雄厚的。 以魁太和烟坊为例, 从民国以来虽经战争影响, 币价几度波折, 但资本积累并未受到致命损失, 到1940年仍有存烟约3 000 多囤(市价每囤14万元)。[5]

1948年经过纠偏, 烟坊再次恢复起来。 1948年晋绥十专署曲沃烟坊调查材料载:“经过纠偏, 把义和泰、 永和成等五家地主兼营的都退回去了, 其余五家因为本人不认, 暂由群众管理, 继续经营。 曲沃烟坊家数也由28家增加到41家, 在数量上增加13家。 据县府建设科统计, 晋绥边区有16 000亩烟草, 约可收250万斤”, 大大促进了晋绥边区经济的发展。[10]

3 建国后曲沃旱烟的发展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除曲沃外, 山西大部分地区的烟丝作坊停业。 除去原来存在的烟坊外, 曲沃烟丝作坊又有增加, 如沆丰太、 天和成、 新隆和、 世兴昌等。

1949年3月,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指出, 没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 使国家掌握经济命脉, 建立起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领导成份的国营经济。[12]211949年冬, 曲沃县人民政府在晋裕花店和晋裕织布厂旧址开办晋裕烟厂, 属地方国营企业, 职工50余人, 日产旱烟20余囤(约53公斤), 1952年撤销; 1950年, 临汾供销社在曲沃北赵村义和泰烟坊旧址创办国营合作烟厂, 职工100余人, 日产旱烟40余囤, 1958年停业; 1952年, 曲沃县从事烟丝制造的烟坊有38家, 职工799人, 资金685 364元; 1953年7月9日, 毛泽东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对国家资本主义进行了阐述, 指出公私合营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带着很大社会主义性质, 资本家只获得利润的约四分之一, 四分之三是国家和工人的, 所以对工人和国家是有利的; 1954年1月6日至16日, 中央财委召开1954年扩展公私合营计划会议, 以中财委原拟《关于有步骤地将有十个工人以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基本上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的意见》(草案)为基础, 对公私合营的方针、 政策、 方法步骤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3月4日, 中共中央批准了会议的报告和中财委的《意见》, 强调各地要重视调查研究, 注意总结经验, 为制定1955~1957年三年计划和1955年年度计划做好必要准备。 此后, 各地开始以公私合营为主, 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13]129-1311956年2月, 曲沃20家旱烟作坊和1家手工卷烟厂合并组成曲沃县公私合营曲沃制烟厂(曲沃卷烟厂前身), 主要生产烟丝。[4]86当时参加合营的字号有魁太和、 丽生源、 新隆和、 天和成、 宏生、 长生源、 谦亨永等21家字号。[14]1133

曲沃烟坊公私合营后, 全厂有职工265名, 资金308 421.84元, 厂址设城关席村。[14]1133从产量上说, 虽远远追不上清末民初水平, 但从质量上讲, 由于能集百家之艺、 取百家之长, 曲沃生烟、 皮烟、 香料烟名声大振, 保持了名牌传统, 发挥了名牌特技, 信誉日高, 名播四方, 在曲沃旱烟发展史上又一度出现兴旺景象。

曲沃制烟厂于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 1964年迁建于曲沃城关公社北关大队公路北侧, 第一任厂长为陈鸿德, 第二任厂长为郭志英, 第三任厂长为李保珠, 第四任厂长为尹广智。

1956年曲沃制烟厂合营后主要生产烟丝, 辅助生产卷烟。 从1974年起, 大量生产卷烟, 烟丝则成为辅助生产。 1979年改为曲沃卷烟厂, 年生产能力为2~3万箱, 1980年卷烟产量为16 320箱, 计有“合作” “祝福” “迎新” “玫瑰香”“浍河” “曲沃” “长青” “彩凤” “尧都” “广胜” “晋南” “咀长青” “咀飞虹塔”等15个品种, 产品主要销于临汾地区,其次分销于福建、 内蒙古、 河北、 山东、 河南等10省市部分地区。[14]11331992~1993年因出口需要, 曲沃卷烟厂又连续两年生产了一些烟丝, 其后直到并入太原卷烟厂再没生产。

4 曲沃旱烟的社会经济影响

曲沃旱烟加工对本县人民生计和国民经济曾起过决定性作用。 曲沃烟坊的生产规律是冬春两季开工, 夏秋两季停产。 其生产规律与农田作业时间不相冲突, 因而大批农民进入烟坊从业, 不仅不会影响日常生产活动, 还可以增加大量收入。 曲沃烟坊作烟需要工人45 000个, 每人工资12万元; 抽烟筋工1 500个, 每人工资2万元[10]; 这对于当时的曲沃人民来说, 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旱烟从生产到销售需要大量配合物及运输力, 而这些大都来自当地和邻县, 这就促进了各种实业的发展。 另外, 当时币值不统一加上路途上携带现款不便, 金融汇兑的票号和钱庄在当地发展起来。 自清雍正开业以来金融汇兑的票号和钱庄曾发展到72家。[5]再者, 烟坊的发展还带动了油坊的发展。 据统计, 每百斤烟叶需油十斤以上。 以1931年计算, 曲沃烟坊平均出产1 000万斤烟草, 需油100万斤; 以榨油作坊计, 每年出油15 260斤, 需油坊66个, 曲沃60多个油坊一年的产油量才能解决曲沃烟坊的用油问题。[10]再如皮麻、 木制、 铁业、 油坊、 香坊、 磨坊、 粮行、 面庄、 红土局、 稿红铺、 砖瓦窑、 杂货、 药材、 京货、 车马店等工商业近千家均以旱烟生产为中心而兴衰; 在运输方面, 因战争关系, 同蒲铁路未恢复, 曲沃发烟到平遥需用骡驮, 每囤脚洋3万元, 统计1948年能做5 000囤烟, 即以十分之六运往平遥则需脚洋9 000万元, 其他各地还要运输, 再连上开店的、 卖面的、 卖炭的等, 牵连的关系更多。[5]曲沃商业发展与烟坊关系莫大, 烟坊业兴盛则市场繁荣, 反之则经济死滞。

曲沃烟坊对晋绥和太岳区经济也起着巨大促进作用。 据1947年太岳行署财经办关于曲沃烟业作坊调查统计, 若能产叶子1 000万斤, 出烟10万囤, 每囤以市价14万元计, 每囤烟值麦子三大石, 共值麦子30万大石, 其烟的成本就是农人的油蔴纸、 蓆及工人工资与运输费等, 此外都归入各种人民手中, 30%才是资本家的。[5]如以30万大石计, 以晋南人民生活水平可养10万人, 以晋东南人生活水平可养活15万或12~13万人, 按太岳区500万人口计, 可解决2%~3%的相等于中农的生活水平问题。[5]据1948年晋绥边区曲沃烟坊调查, 以每人每年平均用粮食1.5石计算, 103 125大石烟即可解决68 750人的全年需用, 30万大石烟即可解决区区20万人的全年需用。[10]因之, 曲沃烟坊的存在与发展不仅关系曲沃民众经济命脉, 亦与晋绥和太岳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1] 乾隆新修曲沃县志,乾隆续修曲沃县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8).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5.

[2]曲沃民情物产情形. 山西日报[N]. 1919-07-02(3).

[3]曲沃编纂委员会. 曲沃二轻志[M]. 曲沃: 曲沃编纂委员会, 1985.

[4]牛玉槐, 任小燕. 山西烟草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5]太岳行署. 太岳财办对曲沃烟业作坊的调查材料[A]. 太原: 山西省档案馆馆藏(全宗号A71-5-218), 1947-02-15.

[6]山西省政协《晋商史料全览》编辑委员会, 临汾市政协《晋商史料全览·临汾卷》编辑委员会. 晋商史料全览(临汾卷)[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6.

[7]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编. 民国山西实业志·工业篇[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2.

[8]何知事提倡自种烟草. 山西日报[N]. 1919-07-28(3).

[9]闻喜改良种制烟草之绌则. 山西日报[N]. 1919-06-29(3).

[10]晋绥边区第十专员公署. 曲沃烟坊调查资料[A]. 太原: 山西省档案馆馆藏(全宗号A105-1-5), 1948-10-10.

[11]曲沃纠正左倾错误决定退补工商业办法. 新华日报(太岳版)[N]. 1948-05-15(2).

[12]陈明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13]秦英君, 李占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9.

[14]段士朴. 曲沃烟史简述[M]. 太原: 《山西文史资料》编辑部, 1999.

The Evolution of Tobacco in Quwo County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JIN Tingting

(Institute of Modern China,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China)

The plantation of tobacco in Quwo County could trace back to the Ming dynasty, being the first county to plant tobacco in Shanxi province. People in Quwo County made their living through the plantation of tobacco when they faced severe drought and turmoil after Li Zicheng occupied Quwo County. The Qing dynasty is a period of great prosperity in tobacco plantation and processing. There were hundreds of tobacco processing workshops in Quwo Country of the Qing dynasty, which became the majority of economy of Quwo County. However, the production of tobacco decreased for political reas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 has not risen again until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China. The evolution of tobacco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economy of Quwo County, and even the business in the Southern Shanxi.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Quwo County; tobacco

1673-1646(2017)04-0045-04

2017-03-04

靳婷婷(1993-), 女, 硕士生, 从事专业: 中国近现代史。

K258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7.04.009

猜你喜欢

旱烟烟丝烟草
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不同因素对烟丝填充值的影响研究
父亲与他的旱烟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短支烟加工工序间烟丝尺寸分布研究
暮色
基于相似性原理的烟丝结构分布稳定性评价
我像妈妈那样抽着旱烟(外一首)
结存烟丝返掺方式的选择
全国首次青少年烟草调查
烟草镜头与历史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