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无为”观念析论

2017-01-10卢金名

关键词:老子万物事物

卢金名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老子》“无为”观念析论

卢金名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无为”观念是老子寄以改变人们处世态度与行为方式的核心方法, 是贯彻在老子对人事、 宇宙、 时代困境、 社会矛盾等问题的认识和探索当中的。 通过对“无为”观念的内涵分析, 可以系统地了解老子思想的指归。 “无为”这一观念的建立, 体现了老子为改善当时的社会秩序提供的新思路。 老子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实现人类在现实世界的文明与繁荣, 而是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下对人类本质的追寻。

《老子》; “无为”; “道”; 经验世界; 超越

0 引 言

作为《老子》中的核心观念之一, “无为”是老子给人们最根本的教导和建议。 老子通过“无为”来表达自己对人与人、 人与世界、 人与道以及道与万物之间关系的理解。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让人们从混乱纷争与痛苦迷失中走出是老子所处社会的时代课题, 而“无为”正是这两者的枢纽。 陈鼓应先生认为: “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动机和目的就在于发挥无为的思想。”[1]34通过对“无为”观念的建立, 老子使超验圆满的“道”与混乱的世间沟通起来, 为人们在如何面对世界、 如何走出现实的困境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1 “无为”——对经验世界的超越

老子是一个善于观察并总结事物规律的智者。 “无为”是老子在对自然现象考察的基础上, 为人们提出自己经过理智思考而得出的建议。 首先, 老子通过观察, 发现一切事物都是处在变易之中, 是不长久的。 正如他所说:“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而况于人乎?”[2]89老子以“飘风” “骤雨”来代表经验世界的现象, 说明一切事物包括人所从事的活动都是短暂易逝的。 老子为人们的生活世界做了一个根本的判断, 即人们努力从事的一切活动, 从长远来看, 最终都会烟消云散, 它们都是“不能久”的。 从这个角度来审视人们的行为活动, 可以发现人们在经验世界所付出的巨大艰辛和种种努力来期望成就的事情, 都是滑稽的, 最终都是镜花水月。 人们实际上处于一种“设计好”的绝望当中, 人们种种的“为”, 都是错误的“执着”罢了。

其次, 老子还发现, 事物不总是朝着人们心中设计的方向发展, 其发展往往是背离人们的意志的。 老子说: “反者道之动。”[2]154这是老子对“道”运作的描述, 指的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即事物都是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动, 走向辩证的自我否定。 这里面蕴含着这样的道理: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 都由其对立面发展而来, 并再次的返回其对立面。 同时, 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 是永远不可能摆脱自身的反面而存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2]8事物因其对立面而彰显, 两者是共生的, 失去一个方面, 也就不会显现出来其对立的方面。 事物不断地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转化, 而且总是与自己的对立面同在, 这就是事物的规律, 即事物之“常”, 不懂得这个规律, 任意而为, 则是危险的, “不知常, 妄作, 凶”[2]61。 老子希望人们能够知晓事物的内在规律, 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种种作为。 老子说: “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2]253这句话反映的意思是人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的所作所为恰恰是导致其目的不能实现的原因。 劳思光先生说: “所谓‘无为’, 即指自觉心不陷溺于任何一外在事物。 事物皆在‘反’中, 固不可执; ‘为’者必‘执’, 亦必成陷溺。”[3]179这是说人的作为与事物的本然规律之间存在一种不可调和的冲突, 如果人们一定要去作为的话, 就会陷入一种与事物的规律相违抗的矛盾中, 最终会走向失败。

老子从宏观的眼光来对经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 从而对人们的生活、 行为产生了自己的看法。 无论是从事物流逝来看, 还是从现实事物运行的规律来看, 要有所作为的观念都是不可取的, 不但不能使人们达到目的, 反而会与现实世界产生对抗, 是痛苦的根源。 因此, 老子在一种理智判断下, 否定了执着于“为”的价值取向, 提倡“无为”。

2 “道”——“无为”产生经验世界价值的依据

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念, 并肯定了其在经验世界的价值。 老子说: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2]8这里的意思是说, 圣人不执着于作为, 不对事物进行干涉, 则功业自会成就并能够永存。 王弼注云: “自然已足, 为则败也。”[4]12老子认为, 人无需刻意作为, 万事万物是自足的, 事物将会自发的得到恰当的安排, 世界将会处于一种人们努力作为却达不到的自足状态。 事物处于“自然”的状态, 这本身就是完满、 自足的。 其中的缘故, 被老子总结为是“道”的存在。 老子说: “道常无名, 朴虽小, 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宾。”[2]203“道生之, 德蓄之, 物形之, 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道生之, 德蓄之; 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2]16“道”在万物之上, 是万物的规则, 在“道”之上, 则没有任何人的指示, “道”自然是这样的。 “道”与不违背“道”而表现出来的德是生养万物并使之得到发育、 成熟和保护并得到自我完成的生命之源, 它的功用贯彻在事物生发完成的整个过程中, 作为一切事物得以维持的根本保障。 老子通过“道”为万物的自足性寻找了一个基础的支撑, 从而“道”成为了宇宙中最为根本的存在。 因此, “道”被赋予了宇宙终极实体和万物主宰的品格。 老子说: “道冲, 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 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 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 象帝之先。”[2]129“大道泛兮, 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 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常无欲, 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可名为大。”[2]145“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2]145“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2]138“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2]206“道”空虚无形, 不露锋芒, 与物同尘, 广大周遍, 作用无穷无尽却又那样微弱, 是万物的依持和归附, 具备使天地万物和谐稳定的品格, 是万物之所以然的缘故。 “道”的存在不能在经验世界观察到其踪迹, 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作为, 而其功用又是普遍于经验世界的, 又可以说是无所不为的。 可见, 老子赋予“道”以内在性、 普遍性、 决定性、 先验性和完满性的统一, 并把“道”的这种特殊的属性称为“玄德”。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自足和完满的真正原因, 因此, 老子强调遵从于“道”, “孔德之容, 惟道是从。”[2]82行动遵从于“道”, 就可以在经验世界获得好的效用, 就是最大的德, 人应该依凭“道”, 而不是妄自作为。 而“无为”正是遵从于“道”的方法。 老子说: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2]190老子认为人逐渐减少对“为”的执着, 做到“无为”, 使自我免于陷溺于事物, 如此便是真正的遵从于“道”, 而“道”则自然成为人的行为法则, 因此人也就具有了“道”所赋予的德性品格, 便可以在经验世界达到“无不为”的实用效果。 这要求人既不要作为, 也不要刻意的不为, 因为人的主观执着本身就是“为”。 如李泽厚先生所解释的那样: “只有任社会、 生活、 人事、 统治自自然然地存在, 这才是‘无为’、 ‘上德’, 也就是‘道’。”[5]88那么于作为主体的人来说, 就是要消除掉主观意志对现实事物的干扰, 使之转化为静观万物自然运动的“自觉心”。 这并不是要人没有任何在经验世界有所作为的表现, 而是人在经验世界的作为, 是“道”运行于人这个主体所表现出来的而已。 老子曾举例子作描述: “含徳之厚, 比于赤子。 蜂虿虺蛇不螫, 攫鸟猛兽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 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 和之至也。”[2]253老子认为婴儿没有主观作为的意识, 因此婴儿是“无为”的。 但是婴儿并不是没有任何“为”的表现, 而是其在经验世界的表达, 是符合于“道”的。 然后, 老子又举出婴儿种种的表现, 说明人达到“无为”的要求, 就可以使“道”的德性获得显现, 与万物的“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2]165一样, 能够在现实中处于一种安全而且能够长久的和谐状态。

“无为”的现实价值是老子通过对“道”的概念的阐释而成立的。 这要求人们要把自身理解为宇宙自然的一部分, 而不是游离于自然之外的自由体。 人同样受到“道”这个宇宙普遍法则的制约, 必须通过“无为”来顺应它, 避免出于无知的行动导致与自然法则的冲突。 因此, “无为”并不是消极的回避, 而是让宇宙的本然在人的世界里获得实现的方法, 是一种回归宇宙大生命的途径, 具有经验世界里的价值, 处处生机勃勃。

3 “无为”的实现方式和外在表现

人们首先需要知道达到“无为”的具体方法, 才能实现“无为”带来的现实价值。 老子“无为”的实现方法, 是从心灵入手的。 老子说: “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 凶。”[2]61老子认为人的心灵要完全不受万物的干扰, 达到虚静的极致, 才能明了自然的法则, 避免凶险。 可见, 心灵的虚静, 就是达到“无为”的必要条件。 为了满足这个条件, 老子给出了三条根本的建议, 即寡欲、 不争和绝学。 首先, 老子认为, 欲望是人有所作为的开始, 是社会混乱的缘故。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2]45人们对外物的欲求, 会使人的行为失去秩序, 招致混乱和伤害。 人随着成长便远离了婴儿般的淳朴, 欲望就会升起, 这时便需要消除掉。 老子说: “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 天下将自正。”[2]138当欲望升起, 老子便用原始的清净淳朴来消除欲望, 让心灵回归到静的状态, 剥除了作为的原始动因。 第二, 老子认为, 人人相争也是祸患的根源, 是心灵不虚静的表现, 因此, 老子强调不争。 老子说: “上善若水, 水善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 故无尤。”[2]30老子认为水是接近于道, 因为水的行为是不争的。 人们要像水一样, 包容谦让, 真诚不争, 就能避免失误。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弗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 是谓配天, 古之极也。”[2]266“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59与人争的主观目的会导致行为与客观的法则相违背, 所以懂得实际规律的人不去和人争。 优秀的武士不显示威武, 懂得作战的人不发怒, 善于取胜的人不直接去对抗, 正因为这种不争的品德, 顺应了客观规律, 因此与之相争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最后, 老子认为人的认知也是对“无为”的障碍。 “智慧出, 有大伪”[2]70, 智巧的出现, 人们便出现欺诈和虚伪, 因为人们依持自己的智巧, 这样会蒙蔽本真。 老子说: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2]73对于众人来说, 学问是指导行动、 为人处世不可缺少的, 但是在老子看来, 正是人们对自己认知的执着, 才导致了人们的行为的偏颇, 与道背离。 因此, 老子认为人们应该保持清净淳朴, 减少欲望, 抛弃所谓的学问才能免除忧患。

寡欲、 不争和绝学是老子为人们达到清静无为而提出的建议, 同时, 老子还描述了达到“无为”的人的外在表现。 他认为, 处于“无为”的人, 有三种较为明显的外在表现, 即适度、 柔弱与为客。 首先, 老子认为, 处于“无为”的人, 是不会行为过度的。 老子说: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 长足矣。”[2]181“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2]176事物总是走向自身的反面, 因此过度的行为将会带来负面的效果, 适度才可以长久。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现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 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2]92有道的人合于自然的德性, 是不会有超过限度的行为, 也不会过度地表现自我, 夸大自己。 再者, 抱守“无为”的人, 其外在表现是柔弱的。 老子说: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于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2]172王弼注: “虚无柔弱, 无所不通。 无有不可穷, 至柔不可折。”[4]120柔弱的东西可以适应刚强的东西, 可以在其中自由出入。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2]289“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2]294老子看到柔弱产生的适应能力, 而赞叹无为的德性, 说明柔弱也是“无为”的一种表现。 最后, 老子认为, “无为”的人, 是居于客位, 像客人一样, 而不是主动方。 老子借用兵者的话说: “吾不敢为主, 而为客; 不敢得寸, 而退尺。”[2]269老子用居于客位作为对得道者的一种描述。 因为“无为”的人, 没有主动地去向外界施加主观的目的, 好比是客人, 对外界没有主观期待而能处处随顺之。 这与老子讲的“守雌” “居下”相一致, 都是为宾不为主的意思, 是“无为”德性的表现。

4 “无为”观念的处世指向

以“无为”处世, 其意义指向可以归纳为两点。 其一, 面向现实层面的意义。 在老子看来, 人们之所以陷入混乱与痛苦中, 是因为人们对待世界的态度和方式是错误的。 老子曾对一些现象批评说:“使我介然有知, 行于大道, 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 而民好径。 朝甚除, 田甚芜, 仓甚虚, 服文采, 带利剑, 厌饮食, 财货有余, 是为盗夸。 非道也哉!”[2]211在国家衰弱, 田地荒芜, 人民基本生活水平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依然有人挥霍奢侈, 放纵欲望, 争夺用强, 蓄积财物。 这样无视社会承受能力, 随着自己的好恶进行不合理的作为, 必然会导致社会的混乱。 人们不能认识到这样做的后果, 依然相继投入到对外物的争夺和依靠智巧进行周旋的循环中。 因此老子感叹: “荒兮, 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 如享太牢, 如登春台。”[2]77人们盲目从众的结果, 就是人们对自身的伤害。 所谓: “生之徒, 十有三; 死之徒, 十有三; 而民生生, 动皆之于死地, 亦十有三。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2]199能够安全长久的人只有少数, 大部分人因为不明了现实的法则采取错误的行为方式而招致自身的灭亡。 现实的种种不合理的现象, 包括政治、 军事和人事等等的层面, 归根结底, 就是人们陷入了被外物调动的境地。 人们既渴求控制外在世界, 又不知道正确的方法, 因此造成了生存状态的恶性循环。 老子看到了这一点, 对外物的欲望、 由此产生的斗争和人们自以为是的智巧, 是招致社会失去秩序的源头。 他希望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使人们的身心从被时代的占有中解放出来, 从与客观法则的对抗中休歇下来, 来获得自由、 长久和秩序。 这正是庄子用浪漫的语句所表述的那样: “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物物而不物于物, 则胡可得而累邪!”[6]579老子“无为”观念的提出, 是针对现实的症状而给出的一味药石, 用以救治时代中的特殊不调症状。

其二, 对于终极价值的追求。 老子通过冷静的洞察, 认识到事物的短暂和现实世界价值的有限性。 “无为”观念, 不只是为调和现实的方法论问题, 还是一个具有超越意义的认识论问题, 是“追寻对天道、 世道、 人道的全面而终极的理解”[7]104。 老子提出“使民无知无欲”[2]12, 希望民众保持纯洁的心态。 王弼注云: “守其真也。”[4]8老子希望人们通过达到“无为”来实现人的终极本质, 使真理的德性在人的身上获得实现, 从而使人与真理同在。 通过对这个“真理”的描述, 老子又表明了对永恒的超越性追求。 诚如老子所云: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2]95“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 其名不去, 以阅众甫。”[2]82老子的眼光已经投射在宇宙的终极问题上了, 他在纷纭变化的世界中寻找不变的本体。 他认为确实有这样超越的形而上的存在, 把它称为“道”, 认为“道”虽然不可名状, 却是真实可信的。 不管老子是否真的把握住了“道”的存在, 他的探索和思考也代表了人类发展的精神境界。 老子不仅自觉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 而且“认为在社会之上, 尚有一个更高的全体——宇宙”[8]101, 并试图站在以整个宇宙为背景的角度为世界立法。 老子是为整个宇宙的利益做考量, 所以老子追求的正是一种如冯友兰先生说的超越道德价值的天地境界。 这样的精神境界, 可以说是“无为”观念的最高指向。

5 结 语

人类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矛盾性, 因其不仅仅是单纯的生存, 而是同时在生存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生活, 需要依靠实践来改造世界满足自身。 因此, 人类的世界是“‘生存的世界’与‘生活的世界’的矛盾性的存在”[9]25。 老子看到了这个矛盾, 他的办法就是让人回归到自然, 以“无为”来消解这个矛盾。 依老子的办法, 人们淡泊欲望、 与世无争、 不尚学问, 当然是能够使相对粗野的社会环境得以缓和。 但是, 过于削弱人的主观意志, 世界的自我发展是否能够更好地调动其内在潜能以更加适合人的生存?老子所描绘的“小国寡民”的社会, 是否会是人们的真正乐园呢?这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从认为外在事物的短暂以及追求人与“道”的合一(“事于道者同于道”)来看, 老子通过“无为”所追求的价值并不是与人类努力创造文明的事业毫不冲突, 这一点直到今天, 仍然对人类的发展方向具有启示意义。 因此, 与其说“无为”的观念是老子观察到人们的活动已经超出社会的承受张力, 因矫枉需过正而给出对治时代症结之良药的智慧之谈, 倒不如说是老子不以人间的繁荣为根本考虑而是通过使人达到生存的安定与自我回归来使人的本质获得实现的方法。 老子所处的时代, 正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形成今天我们与之共同生活的这个‘人’”[10]68的“轴心时代”。 作为这个特殊时代的代表人物, 老子深刻地思索过人与世界的本质, 并试图从中寻找人类正确的存在方式和对世界、 对自身的正确理解, 他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的政治、 文化和人们对待世界的态度和方式。 老子“无为”的观念将会继续启发人类对自身本质、 对世界、 对终极意义的探索。

[1]陈鼓应. 老子注译及评介[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2]汤漳平, 王朝华. 老子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3]劳思光. 新编中国哲学史(卷一)[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三国·魏]王弼.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 楼宇烈, 校释.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5]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6]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下册)[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7]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8]冯友兰. 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M]. 李中华, 编.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6.

[9]孙正聿. 简明哲学通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10][德]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 智慧之路[M]. 柯锦华, 范进, 译.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8.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Inaction” inLao-Tzu

LU Jinming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China)

“Inaction” is a core concept that Lao-tzu hopes to alter people’s behaviors and ways of life, it is reflected on Lao-tzu’s the understanding and exploration of the problems of human, things, the universe, era predicament,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o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Inaction” is helpful to acquire 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Lao-tzu’s thoughts. The concept of “Inaction” itself is a new idea of Lao-tzu to improve social order. However, Lao-tzu’s fundamental purpose is not to achieve human’s civilization and prosperity in the real world, but the pursuit of human nature in a stable social environment.

Lao-Tzu; “Inaction”; “Tao”; empirical world; transcendence

1673-1646(2017)04-0029-05

2017-04-08

卢金名(1993-), 男, 硕士生, 从事专业: 先秦哲学。

B223.1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7.04.006

猜你喜欢

老子万物事物
万物皆可折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万物生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智者老子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