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急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7-01-09李志强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儿童医院药房药师

刘 晶,李志强

(1.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2.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某院急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刘 晶1,李志强2

(1.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2.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目的: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急诊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患者退药的防范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山西省儿童医院急诊药房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登记收集的退药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类统计退药原因。结果: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为主要退药原因,其次为治疗方案改变,家中有类似自备药品等。结论:可以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增进医患沟通、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合理性来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急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

药品是用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特殊商品,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指出,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1]。而在实际工作中,退药的情况屡有发生,这不仅影响药师的调剂工作,同时还增加了药品使用的安全隐患。儿童作为用药患者中的特殊群体,其用药的安全性问题较成年患者更为突出。因此通过分析总结山西省儿童医院急诊退药原因,进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对医院药房药品质量改进和保证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急诊药房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登记收集到的87份退药记录,分类统计退药原因。

2 结果

分析87份退药记录发现,退药原因包括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治疗方案改变,病情变化住院治疗,不配合治疗,家中有类似自备药品,医师开错处方和放弃治疗未用药品等,其中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为主要退药原因,其发生率占退药原因的44.83%,其次为治疗方案改变,占退药原因的14.94%,其他退药原因的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退药原因构成表

3 讨论

3.1 退药原因分析

3.1.1 药品本身因素 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为退药的主要原因,占退药情况的44.83%。发生ADR的药品中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占大多数。儿童因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易受到各种致病菌的侵袭,因此儿童的疾病以感染性发热疾病为主,导致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儿童。但抗菌药物易引起过敏反应,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不合理有关[2]。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和辅料均可诱导过敏反应的发生,此外与各类抗菌药物配伍使用是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3]。

3.1.2 病情因素 由于儿童病情变化较快,且急诊留观一般不准超过24 h,患儿住院治疗后,家属要求退回剩余的药品。因治疗方案改变引起退药。一方面,疾病治疗本身为探索性实践工作,尤其是在急诊,往往是经验治疗,依据病情所定治疗方案差异较大,另一方面是患儿家属求治心切,认为医师所开药品使用后疗效不佳而要求换药。

3.1.3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自身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家中有自备药品和患儿不配合治疗两个原因。其中不配合治疗是因儿童依从性差,具体表现为惧怕肌肉注射、静脉穿刺以及雾化治疗不配合;口服药物因剂型或口味患儿不接受而导致的不配合服用。此外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患儿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在阅读药品的说明书后认为医师的治疗方案欠妥,自行放弃治疗造成药品未用,而在不愿承受经济损失造成退药。

3.1.4 医师因素 因急诊患者较多,病情复杂多变,导致出错概率增加,医师将药品名称、规格、剂型、剂量、数量等开错而引起退药。

3.2 对策

为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以及在发生不可避免的退药时,如何保证退回药物的质量,需要从医院、医师和药师等方面加强管理。

3.2.1 医院制定合理的退药制度 为了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规范退药工作,保证退回药品质量,山西省儿童医院根据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对患者退药做出如下规定:a)下列情况可申请退药:经药剂科负责人确认,药品存在明显质量问题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重要不良医学事件无法继续使用的;因患者病情变化修改医嘱的;医师处方有误、重复开药;电脑程序故障导致多收费的;开具的相关检查项目取消等。b)退药时间在不得超过取药后3 d,以购药发票时间为准。

退药程如下:

3.2.2 医师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 医师接诊时,应仔细询问患儿的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需考虑患者家属的药物过敏史)等,合理制定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多药联用。严格掌握中药注射剂的,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加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4]。

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退药则要求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并针对用药方案和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等情况向患者家属解释清楚,以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此外还应了解患者家中药品的贮备情况,避免重复开药引起的退药。

3.2.3 药师加强药学服务,控制差错率 药师作为患者服务的最后一站,在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药师在处方审核过程中若发现有任何疑问,应及时与医师充分沟通,请医师修改处方或重新签字确认;在调配过程中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出现发药错误时及时记录并告知其他同事,避免类似错误重复出现;发药时要充分利用药学知识向患者详细做好用药交待及注意事项,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患者;定期更新药品信息动态,及时向医师提供新的药品信息,如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剂型,包装等改变;定期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将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反馈回临床;定期分析退药情况。在发生不可避免的退药情况时,药师应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进行退药,认真检查所退药品(外观,包装,批号),保证退回药品的质量。

退药不可避免,但退药的发生率可以有效控制,其依赖于医院,医师和药师三方密切配合。医师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掌握药品信息,加强工作责任感,尽量降低因工作失误等人为因素造成的退药。而作为药师应了解相应的医学基础知识,汲取累积丰厚的药学知识,为临床医师及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各医疗部门应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以降低退药情况的出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1] 杨世民.药事管理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2] 王瑛琦,张业象,江 静.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监测的报告分析[J].今日药学,2009,3(19):12.

[3] 谭乐俊,王 萌,朱 彦.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20:3889-3898.

[4] 喻俐懿,徐 瑾,王 斌.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6,3:182-185.

本文编辑:王知平

刘 晶,男,主管药师,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R952

B

1671-0126(2016)05-0046-02

猜你喜欢

儿童医院药房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妙手仁心 洞察细微——访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
湖南省儿童医院青年科技协会成立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