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疗效比较

2017-01-09耿海燕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开腹内膜淋巴结

耿海燕

(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疗效比较

耿海燕

(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

目的:观察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2015年收治的17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淋巴结切除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患者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除淋巴结数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癌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可靠,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发生的一种恶性肿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1]。传统的开腹手术,手术创伤较大,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及内镜设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腹腔镜在临床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得到了一定应用[2]。为进一步观察腹腔镜在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比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妇产科2014~2015年收治的17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经子宫内膜诊刮病理检查确诊,子宫内膜癌分期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分期标准。依据不同手术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86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年龄47~78岁,平均(52.3±2.7)岁,其中Ia期患者38例,Ib期患者31例,II期患者17例;按病理类型腺癌70例,鳞癌13例,透明细胞癌3例。对照组86例,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年龄46~79岁,平均(51.8±2.6)岁,其中Ia期患者39例,Ib期患者33例,II期患者14例;按病理类型腺癌72例,鳞癌13例,透明细胞癌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分期、病理类型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依据FIGO2009年修订的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指南I期患者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子宫内膜癌II期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对照组:全麻成功后患者取平仰卧位,取下腹部左旁正中切口长约20 cm,进入腹腔后,探查与手术步骤同腹腔镜组基本相同。

观察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麻醉满意后取头低臀高、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单后,于脐上约2 cm处穿刺置入10 mm穿刺套管,建立CO2人工气腹,压力12~15 mm Hg,经套管置入腹腔镜镜头。于左右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置入10 mm、5 mm穿刺套管各一,脐孔旁做第四穿刺孔。对盆腔、腹腔仔细探查,留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行细胞学检查。双极电凝处理患者双侧输卵管峡部,将患者右侧腹膜打开,充分暴露患者卵巢动静脉、输尿管及髂部血管区,电凝闭合患者卵巢血管。将右侧髂总血管鞘打开,清除髂总、髂外、髂内、腹股沟深及闭孔组淋巴结,左侧以相同方法清除。于腹主动脉分叉前方打开后腹膜,显露肠系膜下动脉、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组至肠系膜下动脉。打开子宫直肠腹膜,分离直肠前间隙,打开膀胱反折腹膜,分离膀胱阴道间隙,将膀胱下推至宫颈外口下方,Ligasure电凝离断子宫圆韧带、子宫动静脉,将两侧主骶韧带切断,然后环切阴道穹窿。经阴道取出标本,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盆腔,缝合阴道断端,左右下腹各留置引流管一根。行广泛子宫切除时,以超声刀打开输尿管隧道,游离输尿管至膀胱入口,充分显露膀胱侧窝、直肠侧窝,紧贴盆壁切断主骶韧带,切除阴道长约3~4 cm,其余方法与前相同。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手术的淋巴结清除数量等。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建立气腹时开始,出血量=吸引瓶内总液体量-冲洗液体量,开腹手术组以切皮开始,出血量=引流瓶内出血量+纱布吸血量。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包括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方法切除淋巴结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见于50~69岁绝经妇女,40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仅占5%。研究显示,因患者多已绝经,绝经后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使得许多患者可以及时就诊,通过诊断性刮宫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3]。

临床上将I、II 期的子宫内膜癌称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方法。传统手术创伤较大,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内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也已有了广泛使用[4,5]。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考虑与腹腔镜应用时间较短,各种设备操作不熟练有关。但是超声刀、双极电凝等器械的使用以及人工气腹有腹腔内正压的压迫止血作用,使得腹腔镜手术的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腹腔镜手术的视野开阔,易分辨组织结构,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影响子宫内膜癌手术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淋巴结的清扫数量,研究发现,两种手术方法切除的淋巴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方面,腹腔镜手术减少了创伤对腹腔内脏器的牵拉,减少了手术操作、纱布等对腹腔内脏器的刺激,另外减少了术后的疼痛,有利于恢复。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癌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可靠,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曹世姣,张广亮,夏伟兰,等. 腹腔镜与开腹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 2012,28(7):1132 -1134.

[2] 涂 画,刘继红.2011年NCCN子宫内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11):803-806.

[3] Zullo F,Falbo A,Palomba S.Safety of Laparoscopy vs Laparotomy in the Surgical Staging of Endometrial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me J Obst Gynecol,2012,207(2):94-100.

[4] 张 萍,李佳蕊.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10,20(9):691-694.

[5] 杨 菁,贺 敏,邢 辉,等.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4,16(28):47-50.

本文编辑:周文超

耿海燕,女,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R713.4

B

1671-0126(2016)05-0044-02

猜你喜欢

开腹内膜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1 3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中转开腹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