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分析

2017-01-09陈志奇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髓系表型白血病

卢 榕,陈志奇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3)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分析

卢 榕,陈志奇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3)

目的:对4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各抗原表达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45例儿童ALL的免疫表型。结果:45例儿童ALL中,B-ALL的患儿明显比T-ALL的患儿多,比率分别为88.8%与11.1%。 B-ALL中CD19与CD22表达率分别为100%、93.3%,敏感性最高。有51.1%的患儿为伴有髓系相关抗原表达的ALL(My+-ALL),主要表达的髓系抗原分别为CD13(20/45)、CD15(8/45)和CD33(6/45)。结论:免疫分型是诊断ALL的重要手段,能夠协同形态学为临床确定诊断、合理治疗、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儿童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L)是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高居儿童肿瘤发病率榜首。FAB方案是以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组化染色为基础的简便方法,由于FAB分类法不能显示细胞来源、分化阶段及预后情况,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的发展,WHO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全面的MICM分型方案[1],其中的免疫学即免疫分型。由于白血病细胞阻滞于分化发育的某个阶段,根据其来源和分化阶段不同,白血病细胞表面或胞浆内的抗原标志也不尽相同。采用已知的单克隆抗体来检测这些标志,进行免疫分型,结合细胞形态学可将白血病诊断的正确率显著提高。由于某些标志与临床特征、疾病危险分层、治疗及进展等相关,免疫分型可以为临床正确诊断白血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并有效评估预后提供依据[2]。现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5例儿童ALL患儿免疫分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各抗原表达规律、分布情况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5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住院患儿45例,皆为ALL初发儿童,男25例,女20例,年龄10个月~16岁。均按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且资料完整。

1.2 仪器与试剂

1.2.1 主要仪器 Beckmam-coulter FC500 MPL流式细胞仪。

1.2.2 主要试剂 采用四色直接标记的荧光抗体,选择单抗如下,T细胞系抗体:CD2、CD3、CD5、CD7;B细胞系抗体:CD10、CD19、CD20、CD22、CD79a;髓细胞系抗体:CD13、CD14、CD33、CD117、CD56、CD15;非特异性早期标志:CD34、HLA-DR。上述试剂均及各自阴性对照均购于Beckmam-coulter公司。

1.3 免疫分型的判断标准

采用欧洲白血病免疫学分型协作组(EGIL)提倡的抗原积分系统[3]。

2 结果

4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单纯型19例(42.2%),以B淋巴细胞表型为主,有15例;T淋巴细胞表型较少,仅有4例。变异型26例(57.8%),以My+-B- ALL(B-ALL伴髓系抗原表达)为主,有21例;My+-T- ALL(T-ALL伴髓系抗原表达)有3例;T淋巴细胞表型/B淋巴细胞表型(T/B)2例。各型强表达抗原分布见表1。

表1 45例儿童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分型

3 讨论

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就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特异性靶向治疗及干细胞移植等技术的出现,其缓解率不断攀升,可达90%以上,但仍有约30%的患儿由于复发而治疗失败。由于T-ALL的临床、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以及相关信号传导路径异常均与B-ALL有所区别,有许多学者认为T-ALL免疫表型患儿预后较B-ALL患儿差,T-ALL是就是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再加上特异性靶向药的兴起,精准医疗的需要,ALL免疫分型至关重要。

本研究中, B-ALL主要阳性表达分别为:CD19(38/38)、CD22(35/38)、CD10(32/38)、CD20(25/38)、CD79a(19/38)、HLA-DR(33/38)。敏感性最高的为CD19,其表达率为100%,明显高于其它B系抗原,对B系相关性白血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也可为特异性靶向治疗提供靶点。其次是CD22,表达率为92.1%,这是近年来靶向治疗研究的新热点。CD20的表达率也较高,由于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是针对CD20的特异性靶向药,CD20+的B-ALL采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效果好[5]。CD3和CD7对T-ALL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可用于T-ALL与和B- ALL的鉴别诊断。本研究中,T-ALL的CD2、CD3、CD5、CD7表达率达100%,但CD2、CD5、CD7在B-ALL可见交叉表达,因此CD3对T-ALL的诊断更具特异性。有研究表示CD3+T-ALL的CR率明显比CD3-T-ALL低,提示CD3的表达影响儿童T-ALL的预后,与首次化疗完全缓解有关[6],因此,CD3也是一种预后不好的标志。

国内外研究ALL髓系抗原表达的文献较多,多数学者认为表达髓系抗原阳性的ALL(My+-ALL)的白血病细胞同时来源于淋巴及髓系祖细胞,或者是多能淋巴造血前体细胞的转化结果 。本研究中23例ALL伴有髓系相关抗原表达,其中表达率最高的为CD13(20/45),其次为:CD15(8/45)、CD33(6/45),有51.1%(23/45)的ALL患者伴有髓系相关抗原表达(My+-ALL),略高于佟海侠等[7]的研究,其结果显示42.5%的儿童ALL表达髓系相关抗原,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儿童ALL髓系相关抗原阳性率不会超过24%[8],但是国内近年来也有文献报道超过50%[9],更有甚者如邢超等[10]的研究中儿童ALL的CD13表达率高达87.6%,明显高于国内其他文献的结果。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儿童ALL表达髓系相关抗原阳性率的差异较大,可能与检测方法、阳性判断标准有关,也可能与样本数量、地域有关。国内外关于儿童ALL表达髓系相关抗原对预后是否有影响尚无统一结论。

CD13不仅表达于髓系祖系,也可见于各阶段粒细胞上,CD33主要分布在髓系血细胞的早期阶段。CD13、CD33常在ALL中有不同程度表达,本研究中CD13与CD33在ALL中表达率分别为44.4%(20/45)与13.3%(6/45),因此CD13与CD33在判断白血病是否混合有髓系来源时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CD34抗原选择性地表达于造血干(祖)细胞的表面,是目前公认的,识别早期造血干(祖)细胞的最早的抗原,可以作为监测原始细胞的一个很好的标志[11]。在本研究中,CD34在ALL中的表达率为73.3%(33/45)。据报道,ALL标本中,CD34表达的白血病细胞比CD34不表达的白血病细胞更不易凋亡;在T-ALL中, CD34表达的白血病细胞显示出更明显的增殖活性[12]。CD34在T-ALL的高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CD34+的T-ALL完全缓解率低于CD34-的 T-ALL 患者。有研究认为CD34抗原表达是儿童ALL的独立高危因素,临床特征上主要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等髓外浸润[13]。

当ALL伴有髓系抗原表达时,可能在细胞形态及组化染色上发生一定的改变,特别是混合型急性白血病,给实验室骨髓细胞形态学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困扰。在这些细胞形态及组化染色模棱两可的白血病诊断中,免疫分型的作用显得尤为为重要,尤其是诊断混合型急性白血病(T淋巴细胞表型/髓系表型、B淋巴细胞表型/髓系表型、T淋巴细胞表型/B淋巴细胞表型、T淋巴细胞表型/B淋巴细胞表型/髓系表型)时。

骨髓细胞形态学具有成本低,时间短等优点,能够确诊多数 ALL,易于在各层次医院开展。但是传统的FBA分型只能在细胞水平对白血病进行分类,而细胞的形态千变万化,对工作人员要求较高,对于混合型急性白血病等形态不典型者判断困难,有一定局限性。免疫分型是通过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抗原标志,客观地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来源进行分析鉴别,对骨髓细胞形态学是有力的补充,不仅有助于临床确诊,其分型更为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提供有力依据。

[1] Naunheim MR,Nahed BV,Walcott BP,etal. Diagnosis of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from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Blastcri-sis.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Clin Neurol Neurosurg,2010,112(7): 575-577.

[2] 刘小红,陈吉庆,唐云章.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与疗效关系[J].临床医学,2005,25(5):58-59.

[3] Bene MC,Castoldi G,Knapp W,etal. Proposals for the Immun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Leukemias.European Group for the Lmmun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Leukemias(EGIL)[J].Leukemia,1995,9(10):1783-1786.

[4] Cox CV,Martin HM,Keams PR,et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Progenitor Cell Population in Childhood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lood,2007,109(2):674-682.

[5] Claviez A , Eckert C , Seeger K,etal.Rituximab Plus Chemo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CD20-positive B-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J].Haematologica ,2006 ,91(2) :272-273.

[6] 熊 昊,张耀东,胡 群,等. 23例儿童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生物学特征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8):605-608.

[7] 佟海侠,王秋实,陆春伟,等. 207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细胞遗传学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19(3):696-701.

[8] Pui CH,Behm FG,Crist WM.Clinical and Biologic Relevance of Immunologic Marker Studies in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J].Blood,1993,82(2):343-362.

[9] 包丰昌,马 平,刘 炜,等.118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2):3-5.

[10] 邢 超,杨军军,陈 慧,等.15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96-98.

[11] 李熙鸿,熊珍玉,王晓阳.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D34+表达的临床意义[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6,2(3):140-142.

[12] Shman TV,Savitski VP,Fedasenka UU,etal.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CD34+and CD34-Leukemic Subpopulations in Childhood Acute Leukemia[J].Hematology,2007,12(5):403-407.

[13] 王 艳,郑晓敏,张晓春.儿童急性白血病CD34、CD117抗原表达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6):641-645.

本文编辑:周文超

卢 榕,女,主管技师,从事血液与骨髓检验工作

R392

B

1671-0126(2016)05-0034-03

猜你喜欢

髓系表型白血病
建兰、寒兰花表型分析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检测的临床意义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分析
HAD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GABABR2基因遗传变异与肥胖及代谢相关表型的关系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表型与血清学测定的临床意义
7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