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DP患者的血小板聚集计数分析

2017-01-09王润琴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假性血细胞分析仪

荆 敏,王润琴,曾 光

(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山西 阳泉 045000)

EDP患者的血小板聚集计数分析

荆 敏,王润琴,曾 光

(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山西 阳泉 045000)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计数用于实验室判断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EDP患者血小板聚集计数,并与同期46例真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及4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并作推片镜检复核;其中18例同时与枸橼酸钠抗凝标本及未抗凝全血即刻检测之血小板聚集计数比较分析并作推片镜检复核。结果:EDP患者血小板聚集计数为(767±128)×109/L,推片镜检血小板聚集成团、成簇分布,与真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87±16)×109/L、健康体检者的(76±10)×109/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推片镜检后两者血小板均未发生聚集,均呈散在均匀分布;18例EDP患者血小板聚集计数为(781±132)×109/L,推片镜检血小板聚集成团、成簇分布,与枸橼酸钠抗凝标本的(82±15)×109/L、未抗凝全血即刻检测的(71±10)×109/L比较显著增加(P<0.05),且推片镜检后两者血小板均未发生聚集,均呈散在均匀分布。结论:血小板聚集计数可作为实验室初步判断EDP的依据。

EDP;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计数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诱导血小板聚集而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PTCP )的现象日益增加。其中90%以上为ICSH认可的血细胞分析首选抗凝剂EDTA[1]诱导的PTCP,被称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 ),即EDP[2]。

此类标本血小板发生聚集,聚集体体积处于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阈值之外,血细胞分析仪无法准确识别为血小板,将聚集的血小板排除在血小板计数范围之外,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日常工作中,实验室技术人员仍旧采用传统手工法推片染色镜检血小板分布情况,根据血小板是否聚集分布来鉴别真假性血小板减少。然而,实验室引进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已具备识别血小板聚集体的能力并提供血小板聚集(PLT-Clumbs)报警信息及血小板聚集计数,可以辅助鉴别真假性血小板减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实验室半年多来发现的46例EDP患者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之血小板聚集计数,以探讨血小板聚集计数用于实验室初步判断EDP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实验室2016年1~7月发现的46例EDP患者。46例患者EDTA抗凝标本经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首次并二次复查血小板计数偏低,报警提示“PLT-Clumbs”,且推片染色显微镜检发现血小板成簇聚集,经临床确认无出血倾向,实验室检查标本状态正常,排除采血不顺畅等因素后确定为EDP[3]。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0~72岁,平均(35.59±7.96)岁。选取同期46例真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及46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真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男24例,女22例,年龄0~70岁,平均(36.82±7.35)岁。健康体检者男23例,女23例,年龄0~82岁,平均(40.82±8.35)岁。各组的性别、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试剂

德国SIEMENS生产的ADVIA 2120i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推片机组合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及其原装试剂、质控品和染液,日本Olympus显微镜。

1.3 方法

EDP患者、真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46例EDTA抗凝标本均使用ADVIA 212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检测并设置推片机全部自动推片染色,记录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计数及 “PLT-Clumbs”报警提示,同时显微镜检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

同时对46例EDP患者中18例枸橼酸钠抗凝标本使用ADVIA 212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检测并设置推片机全部自动推片染色,记录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计数及 “PLT-Clumbs”报警提示,同时显微镜检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

同步对上述18例EDP患者仪器旁采集未抗凝静脉血即刻使用ADVIA 212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测并手工推片染色,记录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计数及 “PLT-Clumbs”报警提示,同时显微镜检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

每份标本平行测定两次,两次结果取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PLT、PLT-CLM计数、PLT-Clumbs报警及血小板分布比较(表1)

真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聚集计数为(87±16)×109/L,与健康体检者的(76±10)×109/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两者均未报警提示“PLT-Clumbs”,推片镜检两者血小板均未发生聚集,均呈散在均匀分布。

EDP患者血小板聚集计数为(767±128)×109/L,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警提示“PLT-Clumbs”,推片镜检血小板聚集成团、成簇分布,真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87±16)×109/L与健康体检者的(76±10)×109/L比较,显著增加(P<0.05)。

表1 各组PLT、PLT-CLM及血小板分布比较

注:PLT-CLM计数:B与A比较,t=-1.27,P>0.05;C与A比较,t=-6.27,P<0.05;C与B比较,t=-6.07,P<0.05。(A:健康体检组,B:真性血小板减少组,C:EDP组)

2.2 EDP患者各类标本PLT、PLT-CLM计数、PLT-Clumbs报警及血小板分布比较(表2)

EDP患者EDTA抗凝标本血小板聚集计数为(781±132)×109/L,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警提示“PLT-Clumbs”,推片镜检血小板聚集成团、成簇分布,与枸橼酸钠抗凝标本的(82±15)×109/L、未抗凝全血即刻检测的(71±10)×109/L比较显著增加(P<0.05),且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两者均未报警提示“PLT-Clumbs”,推片镜检后两者血小板均未发生聚集,均呈散在均匀分布。

EDP患者枸橼酸钠抗凝标本血小板聚集计数的(82±15)×109/L与未抗凝全血即刻检测的(71±10)×109/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EDP患者各类标本PLT、PLT-CLM及血小板分布比较±s)

注: PLT-CLM计数:A与B比较,t=-6.01,P<0.05;A与C比较,t=-6.19,P<0.05;B与C比较,t=-1.21,P>0.05。(A:EDTA抗凝组,B:枸橼酸钠抗凝组,C:未抗凝即刻检测组)

3 讨论

1975年Mant即已提出血小板聚集可致血小板假性减少(PTCP )[4]。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原因很多,近来报道的PTCP病例EDP占绝大多数。目前其他血液与血栓学相关研究提示EDP无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可能[5],尚属良性病程,无临床意义。但EDP容易误导临床对此类患者实施过度检查及无效治疗,甚至不得不对正在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停用抗凝药物。于此,鉴别真假性血小板减少要求实验室检验技术人员高度重视。

随着临床全血细胞分析标本大批量的增加,传统手工法推片染色镜检血小板聚集情况因耗时长、人为因素干扰大等特点影响到工作效率。目前,大部分实验室引进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已可以识别血小板聚集体,虽然无法将聚集的血小板准确识别为血小板,但可以提供血小板聚集报警信息及血小板聚集计数,用以辅助鉴别真假性血小板减少;配套推片机自动推片染色,不仅节省人力,而且推片染色质量高。对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降低的标本,实验室检验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血细胞分析仪提示的血小板聚集报警、血小板聚集计数,对配套推片机自动制作的血涂片采取人工复核血小板分布情况等相应措施来快速识别EDP,从而鉴别真正的血小板减少。

本研究对实验室半年多来发现的46例EDTA诱导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计数、PLT-Clumbs报警、推片镜检血小板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46例真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及4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EDP患者血小板聚集计数为(767±128)×109/L,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警提示“PLT-Clumbs”,推片镜检血小板聚集成团、成簇分布,与真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87±16)×109/L、健康体检者的(76±10)×109/L比较,显著增加(P<0.05),且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两者均未报警提示“PLT-Clumbs”,推片镜检后两者血小板均未发生聚集,均呈散在均匀分布。同时对其中18例EDP患者EDTA抗凝标本与枸橼酸钠抗凝标本及未抗凝全血即刻检测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计数、PLT-Clumbs报警、推片镜检血小板分布情况比较。EDP患者EDTA抗凝标本血小板聚集计数为(781±132)×109/L,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警提示“PLT-Clumbs”,推片镜检血小板聚集成团、成簇分布,与枸橼酸钠抗凝标本的(82±15)×109/L、未抗凝全血即刻检测的(71±10)×109/L比较显著增加(P<0.05),且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两者均未报警提示“PLT-Clumbs”,推片镜检后两者血小板均未发生聚集,均呈散在均匀分布。

实验结果分析可见,EDP患者之EDTA抗凝标本经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聚集计数显著增加,报警提示“PLT-Clumbs”,推片镜检可见血小板聚集成团、成簇分布。由此表明,血小板聚集计数显著增加可作为实验室初步判断EDP的依据。与报道结合血小板聚集体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可帮助检验技术人员快速识别假性血小板减少相一致[6]。

因此建议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的实验室,采用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规则设置推片机自动推片,对于血小板计数降低的标本,根据是否提示血小板聚集报警及血小板聚集计数是否显著增高,对自动推片进一步人工镜检复核血小板分布情况来及早判断EDP以鉴别真正的血小板减少。

本研究针对血小板计数降低的标本进行研究,对于真值较高即使发生聚集也未降低至正常参考范围以下的病例尤其是高凝状态患者血小板聚集计数的应用价值也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

[1] 刘成玉,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周小棉,邹 晓.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9):1065-1067.

[3] 刘惠兰,黄美群,陈汉红,等.EDTA-k2 抗凝剂引发的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7):879-880.

[4] 刘晓燕,周玲灵,胡晓蕾.温度与抗凝剂对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影响[J].浙江实用医学,2015,20(5):369-370.

[5] 马 力,张 静,韩志梅,等.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检测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4):20-21.

[6] 吴 卫,崔 巍,李 薇,等.血小板聚集体计数在真性和假性血小板减少鉴别中的应用 [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5):557-559.

本文编辑:周文超

荆 敏,女,主管检验师,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R446.1

B

1671-0126(2016)05-0021-03

猜你喜欢

假性血细胞分析仪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