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017-01-07陈梦凯
陈梦凯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亲身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从小意识到生活中有数学,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
关键词:应用数学;生活情境教学;数学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1.015
数学这一学科源于实际生活,最终又应用到实际生活。所以,我们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便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这门学科其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明白学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学科教学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要善于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教学。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数学,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与数学“亲密接触”呢?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切实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密切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我们每天乘坐的电梯不按数字不能上下楼;不看钟表不知道时间;买东西花钱不用数学知识不行……所以,教师可以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提问:你们都会哪些数学知识?你们一天的生活能不能离开数学?在学生的思考和议论中,他们会自己发现,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才能激发起学生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主动性。
二、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数学教学
学习数学这一学科的最终目的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既然如此,那么数学的学科教学就应该和生活紧密相连。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因此,我们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经常采用相关情境导入新课的授课模式。比如,在学习一年级“前后”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先设置一个情景:“同学们一定记得前两天举行的学校运动会,咱们班也参加了低年级组的跑步比赛。”这时,教师可播放运动会比赛录像,让学生重温当时的比赛画面,接着定格一幅画面,提出问题:“谁跑在最前面,谁跑在最后面?”以此引出所要讲授的内容“前后”。再如,在讲授“认识物体”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观察家里的各种家具、电器,初步感知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然后再让学生触摸自己面前各种形状的学具,从视觉到触觉,感受物体的几何形状,导入新课。这种设置生活情境的导入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是思维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有亲切感。比如,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设计生活中的游戏环节,将算术卡片制成一封封信的形式,将一个个得数标在邮筒上,让学生扮演邮递员,把一封封“信”投递到对应的“邮筒”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个个兴趣高涨,俨然一副邮递员的样子。一堂课下来,枯燥的计算教学被设计成一个有趣的数字游戏,得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再如,在学习“分类”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同学们喜不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逛商场呢?”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用多媒体播放商场物品摆放图,请学生认真观察并说出观察到的物品的摆放特点,以此引出很多物品需要分类整理的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使学生直观认识到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总之,创设生活情景进行教学的方式不仅得到了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而且突出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过程中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从低年级就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比如一年级“位置”一节的教学,教师可以由教室中物品的位置引申到生活中学校、书店、影院的位置。这些看起来很容易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引申,学生不可能意识到生活中还有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反过来,课堂上学到的关于位置的数学内容也能帮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比如拿到一张电影票,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快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座位等。
三、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理解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所以,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去接触实际生活,并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比如在“圆的认识”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生活问题:“为什么下水井的盖子采用圆形而不用方形?”运用数学知识积累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由于圆的直径相等,所以当下水井的盖子翻起时永远不会掉下去。如果能把这样的生活问题带进数学课堂上,就能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又能直观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学习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要时常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意义。比如在学习了“位置”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自己家的前、后、左、右分别有什么建筑;学习了“分类”后,让学生分类整理自己的书包,在家里分类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玩具;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后,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拿着20角去买东西……总之,竭尽所能地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将数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让我们的教学由传统的书本教学转化为生活教学。只有把生活和数学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较好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