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SAMVT模型中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分析
2017-01-06厉双安赵金伟田维军张振文
厉双安,赵金伟,吴 杰,田维军,马 震,张振文
( 1.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3.吉林省人民医院;4.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
大鼠SAMVT模型中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分析
厉双安1,赵金伟2*,吴 杰3,田维军3,马 震3,张振文4
( 1.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3.吉林省人民医院;4.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AMVT)是一种罕见的急腹症,约占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6%-9%,占急诊入院病人的1/1000左右[1]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门静脉造影术的广泛应用,使SAMVT的早期确诊率明显提高,敏感性可达90%以上,但对病情的严重性评估价值有限[2],寻求合适的血清学标记物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的评估。
为此,我们采用Fecl3溶液包裹肠系膜的方法建立大鼠SAMVT动物模型[3],同时对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大鼠SAMVT模型的建立
具体实验方法参见文献[3]。
1.2 标本的收集
根据文献实验方法,在不同的时相点,即在不同的分期内,分别抽取大鼠静脉血,并解剖大鼠,切除病变的肠管及肠系膜,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确定分期。每组大鼠30只,结果,成功抽取静脉血、切除病变组织及抽取腹水进行细菌涂片检查的大鼠如下:对照组25例;血栓形成组21例;粘膜坏死脱落组24例;肠管坏死、穿孔组26例。
1.3 检测指标和方法
外周血血浆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及二胺氧化酶(DAO)均采用美国RD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分析。
2 结果
1组分别与2、3、4组相对比,P值均小于0.05;2、3组相对比,P值大于0.05;2组、3组分别与4组相对比,P值均小于0.05。如表1所示。
表1 外周血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二胺氧化酶(DAO)的检测
外周血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检测结果: 1组分别与2、3、4组相对比,P值均小于0.05;2、3组相对比,P值大于0.05;2组、3组分别与4组相对比,P值均小于0.05。二胺氧化酶(DAO)的检测结果:1组与2、3、4组相对比,P值均小于0.05;2、3、4组两两组相对比,P值均大于0.05。
3 讨论
目前,正在探索一些对诊断具有特异性或相对特异的指标,比如,D-二聚体是一个敏感但不特异的指标,但是其结果正常可能作为排除AMVT的依据[4]。
在AMVT中,缺血始于粘膜层,并扩展至浆肌层,对肠系膜缺血的理想标记物应该是在粘膜缺血的早期即可检测到标记物的变化[5]。根据Evennett等人最新综述的材料[6],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是肠系膜缺血颇具临床应用前景的血浆标记物,I-FABP是一种低分子量(14-15KDa)的细胞基质蛋白,参与脂肪酸的消化和吸收,高度表达于小肠微绒毛的管腔侧,当小肠上皮细胞膜性结构完整性丧失时即可释放入血液循环中,其上述特性并结合肠系膜缺血损伤部位的定位,使血浆和尿液中的I-FABP水平可作为肠上皮细胞损伤的标记物[7]。另外,在伴有小肠缺血坏死组的病人I-FABP水平升高,但在肠梗阻病人组,怀疑伴有肠缺血但未发生肠缺血的病人,则I-FABP水平正常[8]。据报道,I-FABP诊断小肠术后肠管坏死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0.90和0.89[9]由于血浆I-FABP的快速清除至尿液并在尿液中蓄积,使之检测尿液I-FABP更具临床应用价值[7]。我们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血浆I-FABP在AMVT形成过程中,随着小肠粘膜的缺血、坏死及肠壁的坏死及穿孔,血浆I-FABP水平逐渐升高,并且对肠管的坏死、穿孔有预警价值。DAO是人类和哺乳动物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高活性的结构酶,95%存在于小肠粘膜绒毛,当肠系膜缺血时,肠粘膜结构被破坏,DAO可大量释放入血,在血中的浓度升高[9],我们在大鼠SAMVT模型中检测的数据显示,在肠系膜缺血的早期,血浆DAO水平即可明显升高,但其水平与肠管坏死无明显相关性。
综上所述,我们在采用Fecl3溶液包裹肠系膜的方法建立大鼠SAMVT模型中,动态检测大鼠在不同病理阶段的外周血血浆I-FABP及DAO水平进行分析,在大鼠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后出现肠粘膜缺血即有外周血血浆I-FABP及DAO水平的升高,血浆I-FABP水平对肠管的坏死、穿孔有预警价值,但血浆DAO水平与肠管坏死无明显相关性。这为我们进一步探索血浆I-FABP及DAO水平评估SAMVT病人肠管病变程度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
[1]Singal AK,Kamath PS,Tefferi A.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J].Mayo Clin Proc,2013,88:285.
[2]Acosta S,Alhadad A,Ekberg O.Findings in multi-detector row CT with portal phase enhancement in patients with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J].Emerg Radiol,2009,16:477.
[3]赵金伟,王钟林,吴 杰,等.Fecl3诱导建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5(10):1641.
[4]Acosta S,Alhadad A,Svensson P,et al.Epidemiology,risk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J].Br J Surg,2008,95(10):1245.
[5]Acosta S,Nilsson T.Current status on plasma biomarkers for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J].J Thromb Thrombolysis,2012,33:355.
[6]Evennett NJ,Petrov MS,Mittal A,et al.Systematic review and pooled estimates for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serological markers for intestinal ischemia[J].World J Surg,2009,33:1374.
[7]Derikx JP,Luyer MD,Heineman E,et al.Noninvasive markers of gut wall integrity in health and diseas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0,16:5272.
[8]Kanda T,Fujii H,Tani T,Murakami H,et al.Intestinal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is a useful diagnostic marker for mesenteric infarction in humans[J].Gastroenterology,1996,110:339.
[9]Iacobellis F,Berritto D,Somma F,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 new tool for diagnosis of acute ischemic coliti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18:1496.
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201005224)
1007-4287(2016)12-1985-02
赵金伟,男,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消化系统肿瘤及急腹症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2016-03-15)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