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次词加工文献综述

2017-01-05温荣芬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词素复合词语义

温荣芬

(广东金融学院 外语系,广东广州 510521)

英汉次词加工文献综述

温荣芬

(广东金融学院 外语系,广东广州 510521)

本文主要回顾了英汉词汇加工模式,分析讨论次词(主要是英语词素)加工在各词汇加工模式中的作用以及汉字字形加工机制中次词(偏旁)的作用,然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词素加工和偏旁加工的相关研究。

次词加工;整词加工模型;分解加工模型;双通道加工模型;多水平互动激活模型

英汉次词加工(sub-lexical processing)是指英语词素、汉语词素、汉字和偏旁的加工。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外国的汉语学习者,人们想像记住母语词汇一样容易地记住目标语言的词汇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词汇学习中,对比两种语言的次词加工能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词汇的内部结构,这有助于他们更容易地记住新字词。

国内外对词素、汉字和偏旁的加工都有很多的研究。本文回顾了主要的词汇加工模式,分析讨论次词(主要是词素)加工在各词汇加工模式中的作用以及汉字字形的加工机制中次词(偏旁)的作用,然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词素加工和偏旁加工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目的是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次词加工作一个归纳总结,同时希望能为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学者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概览,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点启示。

一、词素加工理论

(一)整词加工模型

整词加工模型是由Butterworth提出的。他认为说话者知道的每个词都已在“心理词汇中明确列出”[1]。每个词都有其词汇表征,词形、相关语义、主要类别、合适的句法语境、次范畴化框架等信息都储存在词汇表征中。这个假设认为在词汇层面上不用对形态结构进行编码,所以词汇加工认知中没有涉及到形态分解。因此,判断一串字母是词还是非词是通过直接匹配心理词汇而完成的,也就是说,将输入的字母串与存储在大脑里的全部词汇进行匹配。这种整词加工模型不认为存在次词加工,即词素、汉字、偏旁在词汇加工中都是不起作用的。

这种模型假定心理词汇中形态结构只有一种组织原则,并有助于将相同根词的复杂形式进行归类。此模型也提到,形态相关的词似乎相互间有着“特殊的亲和力”[1]。例如,nation,national和nationalization这些词汇有不同的心理表征。显然,整词加工模型为一些复合词的表征和处理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然而,在心理词汇库里列出所有的词汇明显是多余的,这也有悖于记忆的经济原则。

(二)分解加工模型

分解加工模型是由Taft和Forster[2]提出的。他们提出了形态分解假说,指出“词汇的形态分析优先于整词搜索”。在词汇加工中,我们首先会检查所输入的字母串是否可以分割成词素和词根。如果可以的话,所有词缀都将被分割出来,只剩下根词作为加工提取单位[3]。然后,用根词作加工提取单位,在心理词汇中搜索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就通过查看主心理词汇来决定是否存在与词素和词根结合相对应的具体词条。如果在表征中没有与根词匹配的单位,在心理词汇中也没有与整词相对应的单位,那么这个词是整词加工的。

显然,在这个模型中,词素是复合词的基本提取单位,所有复合词的加工都是通过组成它们的词素进行的。这个模型将记忆存储最小化,大脑没必要给每个词都提供记忆空间,因为这些词汇有相同的词根。这个模型中,次词的加工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然而,有些词汇由可能是词缀但又不能分割的字母串组成,分解似乎就多余了,因为它们通常是整词加工的。再者,对于那些伪复合词,比如corner,其分解也是多余的。在加工这些词汇时,分解会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荷。对于这些情况,整词加工模型提供了更快更好的解决办法。

(三)双通道加工模型

无论是整词加工模型还是分解加工模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许多复杂词的加工中存在词素分解,然而也确实有一些复合词是通过整词加工的。这两种理论都不能很好地圆满地阐释复杂词的加工过程。因此,学者们提出了体系结构更为适中,兼具上述两种模型优点的双通道加工模型[4]。

在双通道加工模型中,复杂词的词素表征和整词表征同时存在于心理词汇中。因此,复杂词可以从整词表征中直接提取也可以从分解表征中间接提取。根据不同因素(例如使用频率、语义透明度)来选择使用这两种方式。由Schreuder和Baayen[5]提出的竞赛模型是双通道加工模型的一个典型例子,因为这个模型认为整词加工通道和基于词素的加工通道是共存的,而且是平行起作用的。这个模型中假定存在三个不同但又相关联的阶段:(1)分解——也就是输入的启动词与复杂词的整词以及组成它们词素的提取表征的对比匹配。(2)授权——查看共同激活的各种表征能否在它们次词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整合。(3)组合——如果整合是可行的,可以通过复合词组成成分的表征估算复合词的词汇表征(同上)。

在这个模型中,假定提取表征与一个或多个词汇表征相关联,同时词汇表征由概念节点组成,概念节点又与句法和语义表征相关联。因此,提取表征对相关的句法和语义表征的映射是“由概念节点居间促成的”[5]。因此,竞赛模型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从更高的语义和句法层面到概念节点和提取表征的激活反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由于词根和复合词的一致性,语义透明的复合词更倾向于通过组成它们的词素进行加工,同时非语义透明的复合词则更倾向于通过整词表征的方式加工。因此,决定概念节点激活水平的不仅有提取表征的激活程度,还有语义和句法表征的反馈。

总的来说,这三种方法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很明显,整词加工模型和分解加工模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而双通道模型是将分解模型与整词加工模型相结合,提出一个较均衡的观点,因此越来越被广泛接受。无论如何,人们在复合词加工过程中存在形态影响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6]。在此影响下,有了词素识别,分解也就产生了。

(四)多水平互动激活模型

由Taft等人在2006年提出的多水平互动激活模型很好地阐释了汉字字形加工机制(见图1)。Taft的多水平互动激活模型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形、音、义。字形加工由图形激活开始,而后图形又激活不携带位置信息的偏旁或者简单文字的偏旁,进而结合复合汉字中偏旁的位置信息形成携带位置信息的偏旁。对于相同偏旁来说,不同的携带位置信息单位之间存在着相互抑制的联系。这个模型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首先,当偏旁是一个简单汉字的时候,简单汉字的表征和偏旁的表征是一致的。第二,无论偏旁是否是可以独立使用的汉字,都有明确的表征,也携带位置信息。第三,简单汉字和复合汉字的表征在加工体系中处于不同水平。复合汉字是通过构成其偏旁的携带位置信息表征来识别的。继而,偏旁又是通过抽象的不携带位置信息的偏旁及其位置信息激活的。

图1 多水平互动激活模型

这个模型向我们展示了汉字加工的总结性描述。同时也为一些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的信息:偏旁对汉字加工有重大影响。

二、相关研究

因为本文是汉语和英语中次词词素加工的文献综述,所以本节主要讲述词素加工和偏旁加工的相关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利用词汇决策中的反应时间,眼动检测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PRs)等方法来检验语言加工。这里讨论的是与对母语者词素加工的启动试验相关的研究。

(一)母语者词素加工的相关研究

许多研究发现词素在激活目标复杂词时会产生启动效应。Münte,Say,Clahsen,Schiltz和Kutas[7]认为:相比不规则的过去时形式,规则的过去时形式能更好地启动与它们相关的词根。Eisenbeiss和Clahsen[8]还发现德语里规则与不规则分词的启动效应对比明显。他们的发现表明,规则的德语分词可以分解成语言成分,形态结构在即时加工中起重要作用。Boudelaa和Marslen-Wilson[9]证实在阅读阿拉伯语动词转化的名词和动词时,词素效应先于语义和整词词形的激活。Neubauer和Clahsen[10]在实施的掩蔽启动任务中发现母语者将德语的规则分词形式分解成曲折词尾,整个过程都有启动效应。Clahsen和Neubauer[11]在对派生德语词形加工的研究中发现了较强的词素启动效应,因此,此研究在派生词加工中重现了母语者词素分解这一结果。

然而,词素启动在语义因素中的作用仍然备受争议。Frost R等人[12]发现在希伯来文中即使启动词和目标词语义不相关,也有词素启动效应。不仅如此,它们还随着语义相似度增加而启动效应增强。他们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词素启动效应不能单独考虑语义因素。在英国和法国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13]。他们的结论是,语义透明和语义不透明的词素加工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相反,在一些试验中,语义透明所产生的促进效应比语言不透明更明显[14]。的确,如Feldman,O’Connor和Moscoso Del Prado Martín[15]所说,在至少75%已发表的掩蔽启动实验中,语义透明比语义不透明的促进效应更强。大量研究数据表明,透明和不透明条件之间的差异已经达到了统计学意义。

总的来说,以往研究表明在屈折词和派生词中都存在词素启动效应。在加工多词素词汇时,需识别形态结构,再进行分解。但是,语义因素是否在词素启动效应中起重要作用仍然存在争议。

(二)二语者词素加工的相关研究

最近,一些学者开始探讨二语学习者对复杂形态词的加工方式,并将其与一语者进行对比。一些人声称,一语者与二语者的加工方式是一样的,但是二语者的加工方式没有一语者那么自然,那么快,因为二语者会受到母语的影响[16]。也有其他研究表明,二语者的词汇加工与一语者区别较大[17]。也就是说,在复杂形态词加工中,二语者主要依靠整词形式存储,而一语者则根据语法推算。

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的结果不一致,理论上的解释也似乎有争议。Portin,Lehtonen和Laine[18]探讨了芬兰学习者在视觉词汇选择任务中是如何加工瑞典语中的曲折名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语者在处理低频词汇时使用了形态分解。ZHANG[19]在不规则词形中发现了形态启动效应。Clahsen和Neubauer[11]通过对比母语者和二语者的词汇选择任务和掩蔽启动实验来研究派生词的加工。实验中,二语者实验组在掩蔽启动实验中没有启动效应,而母语者实验组在实验中有显著的启动效应。这项研究表明,二语者更多地依赖整词加工而非形态分割。Filipovic-Durdevic D和Pastizzo M[20]对比了英语母语者与塞尔维亚的英语学习者,他们从中发现塞尔维亚学习者对规则形式的词有促进效应。

总之,前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些人认为,一语者和二语者的词素加工一致;而有的研究则表明,二语者与母语者的词素加工大不相同。

(三)汉语形态加工和偏旁加工的相关研究

大多数的汉语形态加工研究认为,在复杂形态词的词汇加工过程中,形态信息可以得到激活。在加工过程中复合词进行分解,在心理词汇中用特定的词素来表征。

ZHANG B和PENG D[21]认为汉字合成词在心理词汇中是通过分解方式表征的。Clay W和Thomas B[22]则表示,受过良好教育的汉语母语者充分利用了语义和语音来进行字符解码,但他们稍微倾向于语义解码策略,这表明语义解码是汉字识别的默认方法。ZHANG[19]认为,一方面,汉语复合词,尤其是语义不透明的,似乎是作为整体正字单位出现在心理词汇中。另一方面,构成复合词的词素的语义在汉语复合词的视觉识别中得到激活,属于分解加工。

在偏旁的次词词素加工中,许多研究认为偏旁促进了汉字加工。汉语母语者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词汇解码策略中的视觉信息[23]。与语音分析不同,说中文的人注重汉字的语义识别。Shu H和Anderson R C[24]研究表明,汉语学习者在确定语义信息时广泛使用汉字的语义偏旁知识。识字的读者通常利用语义偏旁来识别不常用的汉字。

Ding等人[25]发现和目标汉字共享偏旁的启动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很多特定领域的研究证实了语音和语义偏旁的统计意义[26]。例如,语音偏旁的一致性和组合性会影响汉字命名任务[27]。至于语义偏旁,Chen J M和Weekes B S[28]认为,语义偏旁的三要素,即透明度、一致性和组合性在词汇选择[29]和语义分类任务方面会影响汉字识别。

三、结语

总之,这些理论提出了词汇的不同加工方式。但有一点是清楚的,所有这些理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整词加工模型表明,我们将所有词汇都涵括在心理词汇中,这显然是多余的,也有悖于我们大脑的节约原则。而分解加工模型表明,对于不规则词汇的分解似乎是多余的。双通道加工模型是整词加工模型和分解加工模型的整合,提出了一种更为均衡的观点,在这相对复杂的系统中记忆存储达到最大化。多水平互动激活模型表明,偏旁分解确实有利于汉字加工。

然而,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回顾,我们看到,复杂词的加工受词素影响这一观点达成一致[30]。也就是说,英汉复杂词汇在加工过程中,其形态结构被认知,并进行分解。虽然以往研究认为在屈折词和派生词中存在词素的启动效应,但对于语义因素在词素启动中是否有重要作用仍存在争议。以往有关一语者和二语者词素加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不一致,有研究认为一语者和二语者词素加工的方式是一样的,也有研究认为一语者和二语者词素加工大不相同。以往关于汉字形态加工的研究主要关注形态,对偏旁的研究较少,在此背景下,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研究值得我们探索。

[1] Butterworth B. Lexical representation[M]//Butterworth B. Language Production(Vol. 2).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83: 257-294.

[2] Taft M, Forster K I. Lexical storage and retrieval of prefixed words[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75, 14: 638-647.

[3] Taft M. Processing of Characters by Native Chinese Reader[M]//Li P, Tan L H, Bates E, et al. The Handbook of East Asian Psycholinguistics(Vol. 1: Chine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37-249.

[4] Baayen R, Dijkstra T, Schreuder R. Singulars and plurals in Dutch: Evidence for a parallel dual-route model[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7, 37(1): 94-117.

[5] Schreuder R, Baayen R. Modeling morphological processing[M]//Feldman L. Morphological Aspects of Language Processing, Hillsdale: Erlbaum, 1995: 131-156.

[6] Longtin C M, Meunier F. Morphological decomposition in early visual word processing[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5, 53: 26-41.

[7] Münte T F, Say T, Schiltz K. Decomposition of morphologically complex words in English: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J].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1999, 7: 241-253.

[8] Eisenbeiss S, Clahsen H. Morphological priming in the German mental lexicon[J].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1999, 22(6): 991-1060.

[9] Boudelaa S, Marslen-Wilson W. Discontinuous morphology in time: Incremental masked priming in Arabic[J].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2005, 20: 207-260.

[10] Neubauer K, Clahsen H. Decomposition of inflected words in a second language: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German participles[J]. Studi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9, 31: 403-435.

[11] Clahsen H, Neubauer K. Morphology, frequency, and the processing of derived words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speakers[J]. Lingua, 2010, 120: 2627-2673.

[12] Frost R, et al. Morphological priming: Dissociation of phonological, semantic, and morphological factors[J]. Memory & Cognition, 2000, 28 (8): 277-288.

[13] Marslen-Wilson W, Bozic M, Randall B. Early decomposition in visual word recognition: Dissociating morphology, form, and meaning[J].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2008, 23: 394-421.

[14] Diependaele K, Sandra D, Grainger J. Masked cross modal morphological priming: Unraveling morpho-orthographic and morpho-semantic influences in early word recognition[J]. Language & Cognitive Processes, 2005, 20: 75-114.

[15] Feldman L B, O’Connor P A, Moscosodel Prado Martín F. Early morphological processing is morphosemantic and not simply morphoorthographic: A violation of form-then-meaning accounts of word recognition[J].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009, 16: 684-691.

[16] CHEN L, SHU H, LIU Y. ERP signatures of subject-verb agreement in L2 learning[J].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2007, 10: 161-174.

[17] Clahsen H, Felser C. Grammatical processing in language learners[J].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2006, 27: 3-42.

[18] Portin M, Lehtonen M, Laine M. Processing of inflected nouns in bilinguals[J].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2007, 28: 135-156.

[19] ZHANG Beizheng. A study on the processing of English derived words in Chinese EFL learners[D]. 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012.

[20] Filipovic-Durdevic D, Pastizzo M. Morphological facilitation for regular and irregular verb formations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speakers: Little evidence for two distinct mechanisms[J].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2009, 13: 119-135.

[21] ZHANG B, PENG D. Decomposed storage in the Chinese lexicon[M]//CHEN H C, ZHENG O J. Language processing in Chinese. Amsterdam: North-Holland, 1992.

[22] Clay W, Thomas B. Chinese character decoding: a semantic bias?[J]. Read Writ, 2010, 23:589-605.

[23] Chikamatsu N. The effects of L1 orthography on L2 Japanese word recognition[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96, 18: 403-432.

[24] Shu H, Anderson R C. Role of radical awareness in the character and word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hildren[J].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1997, 32: 78-89.

[25] Ding G, Peng D, Taft M. The nature of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radicals in Chinese: A priming study[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4, 30: 530-539.

[26] Hsiao J H, Shillcock R, Lavidor M. An examination of semantic radical combinability effects with lateralized cues i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J]. Attention,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2007, 69(3): 338.

[27] Lee C Y, Tsai J L, Su E C I, et al. Consistency, regularity, and frequency effects in naming Chinese characters[J].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005, 6(1): 75-107.

[28] Chen J M, Weekes B S. Effects of semantic radicals on Chinese character categorization and character decision[J].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 46(2): 181-196.

[29] Feldman L B, Siok W W T. Semantic radical in phonetic compounds: Implications for visu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in Chinese[M]//Wang J, Inhoff A W, Chen H C. Reading Chinese script: A cognitive analysis,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9: 37-64.

[30] Smolka E, Komlósia S, Rösler F. When Semantics Means Less Than Morphology: The Processing of German Prefixed Verbs[J].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2009, 24(3): 337-375.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Chinese and English Sub-lexical Processing

WEN Rong-fe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Guangzhou 510521, China)

In this paper, theories of Morphological Processing including the Full-listing Model, the Decomposition Model, the Dual-system Model and the Multilevel Interaction Activation Model are reviewed respectively. And morphological roles are discussed while reviewing those theories. Then the related studies on sub-lexical processing are reviewed.

Sub-lexical Processing; the Full-listing Model; the Decomposition Model; the Dual-system Model; Multilevel Interaction Activation Model

2016-09-21

温荣芬(1982—),女,广东梅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心理语言学研究。

H313

1009-0312(2016)06-0076-05

猜你喜欢

词素复合词语义
语言与语义
西部裕固语的并列复合词
基于词素解构的高中英语词汇扩充方法分析
词素配价理论与应用
南昌方言“X 人”式复合词考察
从词素来源看现代汉语词素同一性问题
论名词补充式复合词的界定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词素溶合与溶合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