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研: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与政策协调

2017-01-05刘川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东莞市东莞驱动

刘川

(东莞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东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研: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与政策协调

刘川

(东莞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依赖劳动力和资源能源等低成本要素的东莞企业亟需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对东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东莞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科研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鼓励程度、培养科技创新需要的本土人才,是东莞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可行措施。

东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协调

东莞作为著名的“世界工厂”,是制造业名城,早期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的确为东莞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资源要素的优势也已经丧失,原有的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等也在逐渐弱化,东莞进入了一个亟需进行转型升级的局面。另一方面,东莞的产业基础雄厚,市场主体众多,企业对核心先进科学技术的需求十分旺盛,依靠科技推动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空间非常大,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制造业优势,进一步激活和释放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与动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用科技创新来驱动经济的发展,是将科技、创造力、知识等作为带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强调原始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它包括两层概念:一是创新是为了驱动发展,二是未来的发展需要依赖科技创新来驱动,劳动力和资源要素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来驱动。通过创新东莞才能突破传统的加工制造模式,开创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打破东莞当前劳动力等要素逐渐失去优势的局面,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东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仅是响应国家的决策,积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也有利于改变传统加工制造的标签,促进东莞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东莞实现由加工制造向高新技术新兴产业转变的进程,东莞市的创新驱动式发展刻不容缓。

一、东莞市创新驱动发展现状

东莞市长期以来实行对外开放,紧跟改革步伐,经济增速十分快,因此是各种新形势、新机遇以及新问题的集聚地,新常态在东莞市的表现十分典型。在经济换挡期,东莞市面临着结构调整、驱动力转化等问题,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人口优势弱化,资源要素稀缺,因此东莞市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推动长期发展。在创新因素驱动经济发展过程中,东莞市的表现有喜有忧。

(一)经济总量大但质量不高

2008年,东莞市经济发展遭受重创,但是2008—2015年间,东莞市经济在逐步复苏,出现了经济发展总量巨大但是质量不高的状况。表1为东莞市八年间宏观经济发展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东莞市自2008年以来,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总量巨大,但是增速不断放缓,说明东莞市经济发展规模已经相当大,但是经济支撑力不够强大。由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不断增大,资源要素难以延续,环境容量逼近极端,此种以资源与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已然行不通。

2008年东莞市三大产业的比例为0.3︰52.8︰46.9,发展到2014年,三大产业比例为0.3︰45.9︰53.8,虽然产业比例取得了较为优化的协调,但是作为东部地区发展位于前列的城市,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缓慢,这与固化的依靠资源、环境发展经济的模式有关,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因此发展空间受限;其次,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技术为经济发展的内生推动力,由于东莞市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因此经济发展缺乏内在支持,导致投入产出比率低下,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拉低了经济发展质量。

表1 2008—2015年东莞市宏观经济数据

数据来源:东莞市统计局《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1 东莞市2008—2014年间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

(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一是东莞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全省前列。

从图1可以看出,东莞市的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都在逐年增加,2014年发明专利申请量6912件,相比上年增长7.1%,发明专利授权量1624件,相比上年增长8.6%,在广东省位居第四位和第三位。2014年科研经费支出增长超过2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80家,有效总数达到755家,已经建立了23个新型研发机构,12个专业技术创新平台,158个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称号,并且在《福布斯》大陆创新能力最强城市中排名第11位。

二是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逐年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

东莞市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之后,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升。2013年东莞R&D经费支出109.9亿元,增长32.4%,增速在珠三角九市排第一位,2014年东莞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16%,2015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预计达到2.3%,连续六年快速提升。目前,东莞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8%。随着各级研发机构的建立以及政策的支持,城市创新氛围良好,带动了产业集聚以及技术外溢,产生了外部经济效应,创新发展环境优良。

(三)创新工作重视度增强

东莞市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后,科技创新工作得到了许多肯定,许多高科技研讨会以及研发机构会议在东莞市相继召开。全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工作交流会、全省新型研发机构现场会、全国电机能效提升工作现场会等在东莞召开,这些会议的召开就是对东莞科技创新工作的巨大肯定。会议中有省委、省政府、科技部、工信部、工程院等省部级重要领导出席并且发表讲话,对于东莞市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激励东莞市在创新驱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并且声明会进一步放权,提供优良的市场创新环境,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契机。

(四)国内外创新资源利用率提高

2014年全年全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65宗,其中包括合同外资金额共43.15亿美元,同比增长6.8%。其中实际利用外资45.29亿美元,同比增长15.0%。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9亿美元,同比增长7.7%,专用设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2.39亿美元,同比下降17.4%。

2015年5月19日,徐建华深入考察东城街道和松山湖高新区,亲自督导创新驱动发展工作。在2014年,新建东莞同济大学研究院和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2家新型研发机构,松山湖大学创新城完成一期项目,全市新增7个创新科研队伍,总数位于全省第三,并且引进了一批先进制造等高端科研项目,举办高规格活动来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工作稳步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得到加强。推动出台《东莞市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促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方案》,启动科技保险试点,专利质押融资累计贷款1.12亿元。

(五)科技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据统计,2014年东莞市实现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为953.31亿元,同比增长16.3%,比工业增加值高出7.5%,说明东莞市在实行创新驱动策略以后,高新技术制造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发展迅速。其次,2014年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为1219.54亿元,同比增长13.9%,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相比,高出5.1%,说明产业正在不断转型,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松山湖高新区,成为发展代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75亿元,同比增长16.2%,比全市增速高出一倍多,为其他高新区的发展起到了模范带头的示范性作用。同时,全市32个镇(街)中已有27个镇街获得一个或多个“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称号。

二、东莞市创新驱动发展制约因素研究

(一)人才瓶颈困境凸显

目前东莞市各类高层次人才共5.7万人,其中享受中央“千人计划”的专家1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7人,市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5人,从数据可以看出,高层次人才紧缺,直接造成了创新驱动的制约瓶颈。

首先是人才总量不足。东莞市在人才引进方面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方式,这种引进方式有利于进行短期招聘、技术咨询,但是过于灵活的引进方式会导致人才长期流失,因为高层次人才在短期合作过程中体会不到安全感与归宿感,会加快人才流失;此外,如果有愿意长期合作的机构进行人才挖掘,那么人才流失现象会更加严重。

其次是人才质量有待提高。东莞市在“人才留用方面”提供的待遇还不够优厚,虽然建立了一部分有利于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的机构,但是对于人才的后续培养不够完善,并且部分人才培养计划与文件尚未真正落实,一方面是因为实施创新驱动的时间不够长,许多经验有待积累;另一方面是有关机构对于人才流失以及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以导致高水平人才稀缺。

最后,东莞市在引进外来优秀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本市的高层次人才,增强人才归属感,才能从根源上减少人才稀缺困境。

(二)科研投入不足

近年来东莞市社会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1年的1.51%提升到2013年的2%,但是总体投入力度小于广东省平均水平,目前科研投入已达到2.2%,但是仍然低于广东省平均发展水平2.4%,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政府对于企业放权不够,导致企业行动能力受限,在研发、科技等领域“放不开”,部分企业甚至融资存在困难,因此进一步的研发受到资金限制;其次,企业和政府等相关机构对于科技创新对经济贡献的力度认识不够,因此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束手束脚,不够重视;最后,东莞市大部分科技创新来源于引进外国技术,本土创新量少之又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非长久之计,还需要培育本土科研团队,强化本土研发能力,才能逐步从根源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利用创新驱动策略推动经济的转型增长。

(三)科技服务业的产业链条不完善

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创新驱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调整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关键一环,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东莞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服务能力和质量也在稳步提升。但从总体上来说,东莞市的科技服务业仍然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集聚效应仍不够突出,产业链的发展不够完善,致使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往往很容易导致个别企业带头,却不能形成相互联系和扶持的产业链的局面,影响科学技术的传播,影响科技创新的发展,从而影响到东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此外,科技服务业的布局不集中,企业间的关联性比较弱,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科技服务业关联带动能力差,不能很好地促进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各个企业间的科技创新处于独立状态,出现重复研究,浪费研发资金和创新资源。

(四)科技创新资源分配不合理

影响东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因素还有科技创新资源分配不合理。科技创新资源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要素,没有资源如何谈创新。一般情况下,能为科技创新拥有的或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的都属于科技创新资源,如资金、信息、产业基础、人才素质、实验设备等。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都在努力整合资源,实现“为我所用”的目的。东莞的科技创新资源仍然缺乏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在地区、部门间分布还处于“分散”状态,无法形成集成优势,导致创新能力不足。而东莞的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园区和部分企业手中,分配极为不均匀,导致一些企业有心而力不足,想要科技创新却得不到充分的资源支持。

另外,科技创新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企业间也存在着信息共享问题,在一项新的创新出现后没有得到信息传播共享,缺少有效的共享途径,使从事创新活动的主体无法快速有效对这些科技资源进行搜索整合和利用,导致一些企业还在盲目地浪费时间和资源去研究,导致重复研究现象严重,使得创新效率产出偏低。同时存在着一些企业拥有创新资源却不善于利用,造成创新资源浪费,这也是东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创新成果少的一个原因。

三、东莞市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协调研究

2015年4月22日,东莞市委市政府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的意见》,提出34条具体举措全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直接惠及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也成为构建具有东莞特色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的重要探索。

(一)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应目标,并监督目标完成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的意见,到2020年东莞市在创新主体、研发投入、创新载体、创新成果、产业支撑等5个方面的主要指标上均位于全省前列。全市科技型企业总数超过1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率先基本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2.9%。这些具体而明确的指标为东莞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聚力前进,有了统一的方向。其次,将经济指标进行量化有利于进行考核与评估,发现不足并及时纠正。

(二)重点突出自主创新,培育本土创新能力

要打造以松山湖高新区(生态产业园区)为龙头、重点镇街为有力支撑、各区域协调推进的全面创新格局;加快建成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从政策中可以看出政府对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视,外来技术的引进不是解决创新动力不足的根本办法,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投资,提升社会科研经费的支出,并且优化科研经费的利用,在研发方面严格把关,提高发明类专利质量。

其次,政府需要进一步放权,给企业更多权利,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市场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市场竞争让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确保在竞争中生存下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层面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和突破,要按照这一要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努力营造让创新活力充分迸发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

(三)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避免“一刀切”

结合东莞市具体发展情况,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高分“自选动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东莞特色的政策措施。其中,首次提出按不同区域分层次推动创新的思路,实施“创新布局优化”工程。这种根据地区发展情况进行创新驱动措施设定的策略有利于各个地区的优化发展,避免了浪费地区资源,或者制定虚空指标,加重地区发展负担。

(四)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的有效结合

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向来都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东莞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颁布的主要政策之一《东莞市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实施方法》就是为了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的有效结合。通过信贷风险补偿与奖励、科技保险补贴、专利保险补贴等多种方式来支持在我市设立的科技型企业、从事科技金融的机构等,引导带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企业的支持。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减轻压力,在研发前就获得研发投入资金,能使企业更专注于科技创新研发。

活跃民间资本也是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有效结合的一个表现,东莞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民间资本的支撑。资本市场化才能较大程度地运用金融资源。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市的银行存款余额已经突破了一万亿元,意味着民间资本巨大,但投资渠道传统保守。活跃民间资本借贷能够让企业从多种渠道获得研发资金,对于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甚至可以带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活跃民间资本能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促进东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运行。

(五)培养科技创新需要的本土人才

东莞的企业对外依赖性那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本土创新人才,只能从外部引进技术。东莞作为一个地方性城市,高校很少,又不太重视人才的培养,举办的科技创新活动较少。因此,东莞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在教育上,要实施教育与人才优先投入、优先发展,坚持培养激励并举,着重培养人才。其次,企业要在内部进行员工创新培训。企业内部培训也是培养本土人才的一种方式,企业内部所获得的科技创新成果也能为该企业带来效益。另外,可以采取企业和本地高校合作的模式,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科技创新的本土人才。东莞市不少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企业都需要科研院校的支持,不仅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实力,还可以保持企业与本土学校间的友好关系。东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要结合东莞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需求培养的本土创新人才,更适合东莞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科技创新标准,节省人才和东莞经济科技之间的了解磨合期,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

四、结语

对于东莞市来说,资源过度利用、环境容量逼近极限以及创新驱动力不足是其最主要的发展问题,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无法持久,因此需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来推动经济集约型发展。 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引导、支持与企业的创新、努力,尤其是在步入“稳增长、新常态”这样一个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就更应该在换挡期发现经济体制内部的不足,及时纠正,以免在发展过程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企业与政府应当各司其职,合作规划东莞市转型发展的新未来。

[1] 廖晓东,郑秋生.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J].决策咨询,2015(3):79-84.

[2] 赵成鑫,张恩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简论[J].科技风,2013(10): 63-64.

[3] 张利珍,秦志龙.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83-90.

[4] 李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理论与当代,2015(7):57-63.

[5] 刘建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1-2.

A Strategic Survey of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in Dongguan

LIU Chuan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523808,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fierce competition, enterprises in Dongguan are demanding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since they depend on low-cost resources.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 relevant data, the write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and the status of the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The study show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creative talents and the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R&D. Therefore, it will be more efficient to encourage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cultivate local technical talents.

Dongguan;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policy coordination

2016-06-12

刘川(1968—),男,江西安福人,教授,主要从事产业升级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F292

1009-0312(2016)06-0001-05

猜你喜欢

东莞市东莞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莞香杯”第四届东莞市诗歌大赛启幕
东莞市耐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