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DF3联合检测血清PSA与MUC1蛋白水平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①

2017-01-05邱小兰韩学东施建华

河北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准确度敏感度良性

邱小兰,韩学东,施建华,任 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甲乳外科,江苏 南京 223399)



GDF3联合检测血清PSA与MUC1蛋白水平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①

邱小兰,韩学东,施建华,任 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甲乳外科,江苏 南京 223399)

目的:探讨GDF3联合检测血清PSA与MUC1蛋白水平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于甲乳外科已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50例作为乳腺癌组;同期选取在我院住院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50例作为乳腺良性疾病组;同期选取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女性50例作为正常组。通过检测两组血清GDF3、PSA、MUC1和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对比分析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乳腺癌组血清GDF3、PSA、MUC1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5-3、CA125、CEA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MUC1两两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清GDF3、PSA、MUC1三者联合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1单项检测以及两两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F3联合检测PSA和MUC1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更有确诊意义。

乳腺癌; GDF3; PSA; MUC1; 肿瘤标志物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发布数据统计,2008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新诊断病例约138.4万例,死亡45.9万例,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年轻化及升高趋势[1]。人生长分化因子3(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3,GDF3)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中的重要成员,研究发现其与脂肪生成、早期胚胎发育有重要关系,还在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2]。目前尚未见到GDF3联合检测血清PSA与MUC1蛋白水平诊断乳腺癌,因此,本研究通过联合检测上述指标,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本院甲乳外科2013年08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50例,乳腺良性疾病50例,同时随机选取在我院体检健康的50例正常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45~70岁。乳腺癌组年龄45~69岁,平均58.24±6.46岁,二期29例,三期21例。乳腺良性疾病组年龄46~70岁,平均57.93±6.85岁,乳腺增生11例,乳腺纤维瘤26例,乳腺囊肿13例。正常人组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7.84±6.79岁,为正常体检患者。纳入标准:①诊断标准依据我国《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版)》[3]。②乳腺癌患者自发病以来未进行系统的化疗、放疗等治疗;③患者及家属志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②合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者;③合并白血病等严重的原发疾病;④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实验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采集4mL肘静脉血,若有研究对象需进行乳腺手术,则在术前采集静脉血。将静脉血装入未加抗凝剂的采血管中,静置于室温下20min,将采血管按3000r/min离心10min,待离心结束后将上层血清用Ependorff管装入EP管中,每管0.5~1mL,分别编码,放入-80℃冰箱中保存备用。

1.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3.1 GDF3、PSA与MUC1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血清GDF3、PSA与MUC1浓度水平。分次将GDF3、PSA与MUC1加入相应抗体免疫实验微孔板,使其与HRP标记的相应抗体结合进而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加底物TMB显色,并不断实现颜色的变化。采用全自动酶标仪测定标本血清中的GDF3、PSA、MUC1浓度的吸光度(OD值),最终通过绘制标准曲线精确计算标品中的GDF3、PSA、MUC1浓度。

1.3.2 PCA15-3、CA125与CEA:本研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PCA15-3、CA125与CEA的浓度。采用有分离胶的真空管收集患者血清,将样本、定标液和质控品在室温(20℃左右)下平衡后并放置于ROCHE E601电化学分析仪的试剂盘内在2h内完成检测。

1.3.3 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的计算方法[4]: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十假阳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100%

2 结 果

2.1 三组血清GDF3、PSA、MUC1水平比较:本研究显示,乳腺癌组血清GDF3、PSA、MUC1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乳腺疾病组和正常组血清GDF3、PSA、MUC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血清GDF3、PSA、MUC1表达水平比较

注:*P<0.05,与乳腺癌组比较 compared with breast cancer group;#P>0.05,与正常组比较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2 三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本研究中,乳腺癌组血清CA15-3、CA125、CEA水平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和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乳腺疾病组和正常组血清CA15-3、CA125、C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比较

注:*P<0.05,与乳腺癌组比较 compared with breast cancer group

2.3 乳腺癌组血清GDF3、PSA、MUC1表达水平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情况:本研究显示,乳腺癌组血清GDF3、PSA、MUC1单项检测,其敏感度依次为:PSA>MUC1>GDF3,特异度依次为:MUC1>PSA>GDF3,准确度依次为:PSA>MUC1>GDF3。见表3。

2.4 血清GDF3、PSA、MUC1表达水平联合检测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情况:本研究显示,血清GDF3、PSA、MUC1两两联合检测,PSA+MUC1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DF3、PSA、MUC1三者联合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单项检测以及两两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血清GDF3 PSA MUC1表达水平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情况n(%)

表4 血清GDF3、PSA、MUC1联合检测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情况n(%)

注:*P<0.05,与GDF3+PSA、MUC1+GDF3比较 Compared with GDF3+PSA and MUC1+GDF3;#P<0.05,与与GDF3+PSA、PSA+MUC1及MUC1+GDF3比较 Compared with GDF3+PSA ,PSA+MUC1 and MUC1+GDF3

3 讨 论

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以及正常人群血清GDF3、PSA、MUC1表达水平的联合检测,以判断其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

研究结果发现,乳腺癌组PS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可见PSA水平的升高与乳腺组织的恶变有重要关系,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PSA表达虽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学者研究发现,PSA水平随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加重,其水平也显著降低,在本实验中并未进行此方面研究。

上述表3可以看出,GDF3、PSA、MUC1两两检测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优于单项检测,其中PSA+MUC1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其他两组,提示PSA和MUC1的高度表达与乳腺癌相关性较大。表4提示,GDF3、PSA、MUC1三者联合检测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达到最高。因此GDF3、PSA、MUC1三项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效果最佳,故在临床中联合使用GDF3、PSA、MUC1诊断乳腺癌,避免漏诊。

本研究通过对5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血清GDF3、PSA、MUC1表达水平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证实GDF3联合检测PSA和MUC1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更有确诊意义。后续研究我们将对乳腺癌患者的血清GDF3、PSA、MUC1之间的影响机制以及其与肿瘤标志物之间的联合检测是否更有意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 黄哲宙,陈万青,吴春晓.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现况-全国32个肿瘤登记点2003年至2007年资料分析报告[J].肿瘤,2012,32(6):435~439.

[2] 陈梁,李建华,李建辉,等.GDF3联合CA125,CA153,CEA等血清指标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环球中医药,2013(S2):178~179.

[3]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1,21(5):367~417.

[4] Moore R G,MacLaughlan S,Bast R C.Current state of biomarkerdevelopment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J].Gy-necol Oncol,2010,116(2):240~245.

①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发展基金,(编号:BKY2004003);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12NJMU148)

1006-6233(2016)12-2026-03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2.036

猜你喜欢

准确度敏感度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一款基于18位ADC的高准确度三相标准表的设计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新时代下提高电视记者新闻敏感度的策略途径分析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