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①

2017-01-05孔竹青

河北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稳定期二聚体血浆

孔竹青

(江苏省南京市红十字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南京 21000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①

孔竹青

(江苏省南京市红十字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南京 210001)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0例ACI患者视为观察组,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金标法测定观察组入院时(急性期)、治疗1~2周(稳定期)、治疗2周后(恢复期)和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观察组并于治疗4周后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预后,比较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稳定期和恢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高于恢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梗死灶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中梗死灶和小梗死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梗死灶高于小梗死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人群,且会随着治疗的有效进行而逐渐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低的患者普遍预后良好,提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判定ACI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急性脑梗死(ACI); D-二聚体; 预后判断

本研究为了明确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ACI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和患者预后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我们对150例ACI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5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关于ACI的诊断标准,均经过头部CT/MR证实;②首次发病;③纳入研究之前30d无使用抗血小板、抗凝、溶栓等药物的治疗史。排除标准:①合并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脑梗塞;②合并肝脏、肾脏、血液系统疾病;③有近期手术和外伤史者;④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观察组150例患者中,男性94例,女性56例;年龄44~70岁,平均(61.5±11.2)岁。另选择同时期的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5~69岁,平均(62.4±10.6)岁。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和《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3]进行治疗,包括根据患者病情管理血压、血糖、血脂等,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预防并处理吸入性肺炎,给予抗凝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进行早期抗栓处理以及营养脑神经药物治疗等。

1.3 实验室检测:观察组患者分别于急性期(入院后次日)、稳定期(治疗后第2周)、恢复期(治疗后第4周)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5mL,置于抗凝试管中送实验室待检。常规离心分离血浆,取上清液置于-20℃冰箱中恒温保存,2h内检测完毕。检测方法为金标法,检测试剂由广州万孚生物技术公司提供,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对照组仅采血一次,采血和检测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4 观察内容: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研究时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同时,根据ACI患者的治疗进展,分别测定观察组患者不同时期,即入院时(急性期)、治疗1~2周(稳定期)、治疗2周后(恢复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及不同梗死体积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改良Rankin量表[4](mRS)对治疗4周后的观察组ACI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比较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mRS评价标准为:完全无症状计0分,有症状但无显著功能障碍计1分,轻度残疾计2分,中度残疾可独立行走计3分,中重度残疾计4分,重度残疾计5分,死亡计6分。0~2分判定为预后良好,3~6分判定为预后不良。脑梗死体积根据Pullicino法[6]计算,梗死体积<4cm3视为小梗死灶,梗死体积4~8cm3视为中梗死灶,梗死体积>10cm3视为大梗死灶。

2 结 果

观察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为急性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稳定期和恢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高于恢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梗死灶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中梗死灶和小梗死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梗死灶高于小梗死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预后不良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μg/L)

表2 观察组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μg/L)

表3 观察组患者不同预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μg/L)

3 讨 论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部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梗死。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长期致残的首要病因,且病死率较高,居于心肌梗死和癌症之后,位于第三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普遍认为,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堵塞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是ACI的发病机制。因此,临床上治疗ACI主张早期确诊、早期溶栓。目前,头颅CT或MR检查依然是确诊ACI的重要手段,其结果通常作为临床上诊断ACI的决定性依据。但头颅CT或MR检查也存在一定局限,即对检查设备、检查医师要求较高,检查费用较高,且对ACI预后的预测作用不足。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治ACI,医学界一直在探寻一种操作简便、结果客观、费用经济尤其是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研判有指导意义的检查方法。

研究证明,凝血-纤溶系统失衡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基本病理过程,ACI患者体内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凝血-纤溶活性异常。研究结果表明,纤维蛋白原含量过高是当前能够确定的唯一的一种心脑血管病的可干预性独立危险因素,人体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超过3.03g/L时,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要比正常人群高两倍[3]。ACI患者因为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失衡,患者的凝血功能处于亢奋状态,同时还伴有继发性的纤溶活性改变,导致血液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大幅度增加,大量的纤维蛋白原有会转变为纤维蛋白,进而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过高的血液粘稠度会导致血流速度减缓,加重梗死组织的缺血缺氧情况。除此之外,血液中过高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会降低红细胞表明的zeta电位,进一步增加血液黏度。

D-二聚体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的特异降解产物,它反映了活体内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说提示内有血栓形成及溶解的发生。大量文献已经证实,D-二聚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密切关系,且认为D-二聚体可作为鉴别患者是否中风风险的重要指标。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健康体检人群,证实了D-二聚体在诊断ACI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不同时期、不同梗死体积的ACI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也存在差异,具体为,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大梗死灶>中梗死灶>小梗死灶,因此,ACI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目前了解脑梗死的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另外,采用mRS标准评价ACI患者预后之后发现,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高的患者普遍预后不良,而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低的患者普遍预后良好,提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也能够作为预测ACI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3]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88.

①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30901627)

1006-6233(2016)12-2000-03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2.025

猜你喜欢

稳定期二聚体血浆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