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认知理论在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7-01-05黄营英张会君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病人理论情境

黄营英 张会君

(辽宁医学院护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教 与 学·

情境认知理论在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黄营英 张会君

(辽宁医学院护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 评价基于情境认识理论的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护理实践的教学效果,为改进和提高护理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以接受过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实践教学的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临床护理教师的素质、教师一致性和临床教学最好特征的认知以及需要改进的问题和建议。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表示他们的护理教师表现出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热情,鼓励他们的学习,对病人友善尊重等属性特征。26.3%的学生表示在该课程中有相同的临床护理教师很重要,45.7%的学生认为在教学中有相同的护理教师很重要。学生希望更多地与病人接触,更加标准化和系统化地临床学习。学生提出教师应熟悉课程并在适当的水平教学生等。结论 情境认知理论为了解和分析护理临床教学实践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宝贵的概念性框架。本研究证实:临床护理教师应提升其榜样示范作用;应为学生提供一致性的反馈,实施标准化和系统化护理临床教学;教师需加深对临床护理课程的理解,为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情境认知; 实践教学; 护理

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on)也叫做共享认知理论(Shared cognition),是当代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学习领域专家们广泛接受。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的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1]。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帮助护理本科生将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使学生获得护士所必备的护理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按照情境认知理论,学生接受这种临床学习体验的广度和深度依赖于几个关键因素,包括临床教师的态度、临床课程安排以及教师和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2]。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实践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大,难点多,是学生学习、教师授课的重点、难点。如何使护理本科生掌握循环系统常见病的护理,无疑是对教师的一大挑战。本研究将情境认知理论与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实践教学相结合,总结支持情境认知的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护理本科生情境认知的学习能力,并对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改善护理实践教学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辽宁医学院2012级护理本科生101人为调查对象。其中女生97人,男生4人,平均年龄22.1岁。学生完成了循环系统护理实践课程后,完成问卷填答以调查他们的学习体验。

1.2 方法

1.2.1 调查实施 教学预备阶段:研究者本人及实施情境教学的临床护理老师均阅读了关于情境教学的大量资料,对情境教学的学习精神、技巧均熟练掌握并多次亲自体验了情境教学全过程。针对护理部制订的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教学计划,综合循环系统病区专科护理理论及工作特点,制订教学计划表。临床护理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中护生需掌握的护理知识和技术,给予理论和操作培训。

教学阶段:临床护理教师按照循环系统教学计划,充分利用临床环境,为学生实施标准化的临床教学。

1.2.2 研究方法 在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实践教学结束后,我们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学生对于此次临床护理教学的认知情况,共发放101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5.0%。

1.2.3 测量工具和统计方法 本调查研究设计的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九个封闭式问题,关于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专业素质的认知,使用李克特五分量表,从(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第二部分为学生对护理临床教师的一致性认知。这两部分所得数据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进行分析。问卷第三部分是两个开放式的问题,分别为学生对循环系统临床护理教学的最佳特征的认知以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这一部分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反复阅读收集到的书面文字资料,逐字逐句分析其含义并进行分类推理。通过对资料细致地分析,将共性部分以研究者的语言归纳成本研究的主题。对有意义的内容进行编码,提炼主题,找出反映主题的相关文字,寻找各类主题之间的相互关联。

2 结果

2.1 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专业素质的认知 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专业素质都有较好的认同,特别是学生表示他们的教师有良好的沟通技巧,积极热情,鼓励学习,对病人友善尊重等。虽然学生表示教师为他们提供的教学活动大部分是在病房内病人床边进行的,但仍有超过1/3的同学表示他们接受的教学活动不是主要在病房内。见表1。

表1 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专业素质的认知(n=96) %

2.2 临床护理教师的一致性 26.3%的学生表明他们在循环系统护理临床教学中有相同的临床护理教师。45.7%的学生认为在该课程中有相同的教师是很重要的。见表2。

表2 临床护理教师一致性(n=96) %

2.3 临床护理教学的最佳特征和改进建议 由学生回答两个开放式问题。见表3和表4。

表3 临床护理教学的最佳特征(n=96) 例(%)

表4 临床护理教学的改进建议(n=96) 例(%)

3 讨论

情境认知理论为研究护理临床教学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概念性框架,按照情境认知理论,学生学习体验的广度和深度依赖于几个关键因素,包括临床教师的态度、临床课程安排以及教师和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2]。

3.1 临床护理教师的态度

3.1.1 提升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临床护理教师在护理实践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他们的教师来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临床知识和技能。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很重要的,但只有这一点不足以成为一个好老师。教师的行为、态度和对学科的热情会间接影响学生。问卷中的封闭式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临床护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受到学生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学生发现临床教师显示出良好的沟通技巧,积极热情,鼓励学习,对病人友善尊重等。开放式问卷部分表明,“热情”和“善于鼓励”的教师可帮助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临床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1.2 增加与病人接触的机会 学生可以从临床学习环境中学习到从课堂及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如与病人的互动方法等。真实的临床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为学生以后从事护理工作奠定一定的情境基础。在临床教学中,学生观察和参与同医务人员以及病人的交流是学习的一个中心任务。

近1/4的学生(24.0%)认为临床教学的最好特征是临床教师提供机会,花时间在病房与病人互动。有17.7%的学生表示,他们希望更多地与病人接触,希望每个人有更多机会练习临床技能,体验临床实践活动。另外,调查中显示:只有62.5%的学生表示大部分的临床教学是在病房中进行。虽然学生高度重视临床床边教学,但教师经常避免在病房内进行教学,有时让学生缺乏足够的临床体验。虽然有些病人表示他们享受并经常从床边教学中获益,但经常在病房内进行辅导教学可能会让病人感到不自在,这点也使得病房内教学难以顺利进行。

3.1.3 提供一致性的反馈意见 及时的反馈对提高学生的临床知识和技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一般会抱怨,对于他们的表现和进步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反馈。7.3%的学生表示希望从临床护理教师得到更频繁和更有建设性的反馈。鉴于只有26.3%的学生在循环系统临床实践学习中有相同的教师指导,更大的教师一致性可能有利于做好对学生的观察和反馈。

3.2 临床课程安排

3.2.1 临床护理课程标准化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临床教师的作用是充当领路人。有一部分(14.6%)学生要求知道更多的临床课程计划,更加系统化的临床护理课程,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整合。这部分要求因临床情形不断变化而较难实现,比如要找一位符合临床教学要求的病人等。

3.2.2 适当增加临床护理教程的长度 约7.3%的学生表示,他们希望本次课程有“更长的教程、更多的临床时间”。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和情境,它只能在运用的过程中才容易被完全理解,学习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互动而实现的建构过程。更多的临床时间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加充分地与病人互动,无疑会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不断地积累临床经验,最终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成长。

3.3 加深对临床护理课程和学习目标的理解 临床教学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临床课程缺乏一致性和连续性。一个清晰地教学目标可以使师生都受益。本研究强调临床护理教师熟悉课程和提前做好准备是非常重要的。8.3%的学生提出教师应该更加清楚什么是必需的教学内容,并且应该在正确的水平教学。在一定范围内,教学活动应满足学生的需要并逐步增加挑战性。

情境教学对教师水平的要求较高,教学中能否正确引入学习目标,设计恰当的病案,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这也是在教学中需重视的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前花时间制订教学计划。在教学前应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时间以及学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适当提高教学水平,并在每次教学中为学生明确提出学习目标。

总之,情境认知理论为护理临床教学提供一个宝贵的概念性框架来建设和提升临床教学环境。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揭示了接受过循环系统临床护理教学的护理本科生的学习体验,指出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对策,从而促进临床护理教学不断完善与更新,促使学生和教师共同提高。

[1] Brown JS,Collin A,Duguid 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1989,18(1):32-34.

[2] Durning S,Artino A.Situativity theory:a perspective on how participants and the environment can interact:AMEE Guide no 52[J].Med Teach,2011,33(3):188-199.

Evaluation of the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based on situation cognition for patients with 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

Huang Yingying, Zhang Huijun

(SchoolofNursing,LiaoningMedicalUniversity,Jinzhou,Liaoning121000)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nursing undergraduates' learning experience in the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based on situated cognition for patients with 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an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improvement.Method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the nursing undergraduates (n=96) who had just completed the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circulatory system.All studen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 three-part questionnaire regarding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ir clinical tutor's attributes,the consistency of the tutor,and the best features of the tutorials and need for improvement.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Results Students perceived that their nursing teachers displayed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enthusiasm,encouraged their learning,and were empathetic toward patients.26.3% of students reported having the same clinical nursing teacher for the entire year,and 45.7% considered having the same clinical nursing teacher was very important.Students would like increased patient contact,greater structure within their tutorials,and greater alignment of teaching with the curriculum.Conclusion Situated cognition theory provides a valuable lens to view students' experience of learning within the clinical environment.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students' appreci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ers as role models,the need for consistency in feedback,the importance of structure within tutorials,and the need for teachers to hav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iculum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for each teaching session.

Situated cognition; Practical teaching; Nursing

辽宁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UPRP20140860);辽宁医学院教改研究项目重大项目(编号:ZD201303)

黄营英(1980-),女,硕士,讲师,从事护理教学工作

R471

A

10.16821/j.cnki.hsjx.2016.12.013

2015-12-26)

猜你喜欢

病人理论情境
坚持理论创新
谁是病人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