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对神经科住院患者的康复效果

2017-01-05拾丹丹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入院住院

拾丹丹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徐州 221000)



临床护理路径对神经科住院患者的康复效果

拾丹丹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徐州 221000)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神经科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神经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分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入院15 d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总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用于神经科住院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功能锻炼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路径;住院患者;神经科;康复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专门针对某种疾病设计、制定,具有时间顺序的、标准化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只需根据护理路径表规定的护理内容进行标准化的护理操作即可[1]。该护理模式对护理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简化了多余环节,让护理操作更加系统化、标准化,以实现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2]。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神经科住院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神经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男49例、女35例,年龄(53.6±10.5)岁,疾病类型:脑出血20例、脑梗塞64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6例、中专及高中32例、大专及以上16例;观察组:男50例、女34例,年龄(54.0±9.8)岁,疾病类型:脑出血22例、脑梗塞62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9例、中专及高中33例、大专及以上1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方法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护理路径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

1.2.1制定护理路径表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我科实际护理工作经验,以护理、治疗、用药、检查、健康教育、活动、入院指导等护理手段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绘制出临床护理路径表。

1.2.2实施护理操作 (1)患者入院第1 d,护理人员进行入院介绍,测量呼吸、心率、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饮食指导,劝导患者戒除烟酒,并向患者讲解疾病和护理路径表的相关知识;(2)第2 d,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遵医嘱进行药物指导,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3)第3 d,进行相关基础操作,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心理疏导,针对存在吞咽障碍者,留置鼻饲管,并解释留置鼻饲管的作用、注意事项等;(4)第4~5 d,对患者加强基础护理,积极预防肢体挛缩、压疮、感染等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对患者进行休息、运动指导;(5)第6~10 d,做好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加强静脉血管保护,对穿刺血管进行湿热敷,指导患者进行床上锻炼及患肢被动活动;(6)第11~17 d,指导患者做吞咽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病情拔管,进行饮食指导,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7)第18~21 d,监督患者的肢体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嘱患者多摄取粗纤维食物,以保持肠道通畅,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

1.2.3评价指标 (1)在患者入院时和入院15 d后,分别运用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定量表(FMA)、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焦虑、抑郁情况;(2)记录住院时间、住院费用;(3)运用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Barthel指数、FMA、SAS、SDS评分 入院15 d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FMA、SAS、SDS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善(P<0.05),且组间的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分)

2.2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

2.3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73例、一般8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率96.43 %;对照组满意58例、一般10例、不满意16例,总满意率80.95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45,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模式,它是在循证医学、医院管理学、持续质量改进、整体护理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标准化的诊疗方法[3]。

传统的护理模式是护理人员根据医嘱进行护理操作,护理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同时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也不够强烈,患者往往难以获得全面的、系统化的护理服务[4]。临床护理路径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的所有护理工作,严格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划分,将护理项目具体到所有环节中,护理人员只需根据护理路径表规定的内容执行护理操作就能让各项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从而避免护理人员因工作繁忙而出现护理差错或疏忽的问题,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临床护理路径会根据疾病发展特点,让患者、患者家属与护理人员一同制定康复训练时间表,这样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参与积极性,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焦虑程度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对神经科住院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功能锻炼效果;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在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总满意率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用于神经科住院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功能锻炼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1] 谭丽萍,田凤美,闻彩芬,等.神经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6):459-461.

[2] 伍玉玲,曾丽,叶英,等.责任大包干护理工作制度对神经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102-103.

[3] 张娟.个性化护理对降低神经科患者 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067-2068.

[4] 李建芳,卢艳飞,黄海英,等.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紧急介入治疗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3):1164-1166.

2016-08-15)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入院住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白内障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踏莎行 住院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