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2017-01-05李瑾
李 瑾
(锦州市黑山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辽宁锦州 121400)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李 瑾
(锦州市黑山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辽宁锦州 12140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危型HPV检测以及宫颈活检,评价HPV感染阳性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结果: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测阳性患者中各分型的阳性率分别为:非典型鳞状细胞+非典型腺上皮细胞(53.8 %),非典型鳞状上皮内病变(48.1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90.2 %),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90.3 %),鳞癌+腺癌(95.5 %)。在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中的阳性率分别为正常和炎症(53.3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分级Ⅰ(70.3 %)、CINⅡ(73.9 %)、CINⅢ(79.5 %)、癌(93.8 %)。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病变的演进有一定的关联性,癌变程度越高HPV感染阳性率越大,因此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筛查;临床应用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包括以下几点:病毒感染,性行为及分娩次数,其他生物学因素(如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吸烟等。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1],早在19世纪70年代研究者就发现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此后许多流行病学和分子学研究均证实了HPV与宫颈癌的病因学关系[2]。Bosch和Manos等通过收集来自22个国家的宫颈癌活检标本作PCR检测,发现99.7 %的肿瘤中都可以检测到HPV DNA,而且各国间无明显差异。这是迄今为止所报道的人类肿瘤致病因素中的最高检出百分数,同时也表明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具有普遍意义[3]。因此早期筛查HPV有利于早发现宫颈癌的前期病变,若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则能减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以160例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测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其HPV以及病理活检分析HPV感染在宫颈癌各发展阶段的感染阳性率,分析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60例TCT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阳性标本中,非典型鳞状细胞+非典型腺上皮细胞39例,非典型鳞状上皮内病变(atyp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ASC-H)27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ision,LSIL)41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igh-grde squmous intrepithelil lesion,HSIL)31例,鳞癌+腺癌22例。年龄(41.63±2.27)岁,首次性生活年龄为(23.23±1.52)岁,怀孕次数为(2.28±1.15)次,生产次数为(1.67±0.34)次。排除有盆腔放化疗史者及全子宫切除者。研究对象的年龄、地域、合并病史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宫颈细胞学检查 采用TCT:于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界处取样,样品细胞装入液基保存液小瓶中,刮片毛刷在小瓶内搅拌数十秒,再通过膜的负压过滤法,将标本中的杂质分离,取滤后的上皮细胞制成直径为20 mm薄层细胞于载玻片上,95 %酒精固定,巴氏染色、封片、显微镜下阅片,按TBS法做出诊断报告。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US)及以上病变为阳性。
1.2.2高危型HPV检测 采用凯杰Digene HC2HPV DNA检测系统,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对以下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8、HPV59、HPV68予以检测,RLU(标本的相对荧光值)/CO(阳性定标域值)比值≥1.2诊断为HPV阳性。
1.2.3宫颈活检 阴道镜观察,取出现宫颈移行上皮以及血管微细变化且伴有碘试验、酸醋白试验阳性部位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判断标准按《乳腺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与遗传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液基检查结果阳性率比较 在39例非典型鳞状细胞+非典型腺上皮细胞中阳性率为53.8 %,在27例非典型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中阳性率为48.1 %,在41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中阳性率为90.2 %,在31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阳性率为90.3 %,在22例鳞癌+腺癌中阳性率为95.5 %。见表1,可以看出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液基检查结果阳性率比较
2.2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活检诊断结果阳性率比较 随着细胞学诊断分级的升高,HPV感染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活检诊断结果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其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性感染可以引起宫颈癌[4]。HPV感染过程通常分为潜伏感染期、亚临床感染期、临床症状期和HPV相关的肿瘤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常发展成浸润癌需10~20年时间[5],因此,在宫颈癌筛查中加入HPV检测能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使病情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6]。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TCT检测阳性患者中各分型的阳性率分别为,非典型鳞状细胞+非典型腺上皮细胞(53.8 %),非典型鳞状上皮内病变(48.1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90.2 %),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90.3 %),鳞癌+腺癌(95.5 %)。在不同病理检查结果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正常和炎症(53.3 %),CINⅠ(70.3 %)、CINⅡ(73.9 %)、CINⅢ(79.5 %),癌(93.8 %)。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病变的演进有确定的关联性,病变程度越高HPV感染阳性率越大,因此,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1] 梁华茂.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9):3239-3241.
[2] 李翠芝,姚海英.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性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5(21):53-54.
[3] 王婷婷,周瑾,黄百灵,等.HPV感染与宫颈癌预防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14(20):3988-3990.
[4] 陈园园,王英红.人乳头瘤病毒亚型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9):1336-1341.
[5] 陈静娜,陈丽丹,张卫云,等.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2501例调查[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10):1487-1491.
[6] 张婵,孙媛,吴茉莉,等.HPV病毒感染与宫颈炎症及宫颈癌之间的关系及意义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8):968-970.
2016-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