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信息时代的娱乐节目更需加强监管

2016-12-30郑笑冉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娱乐注意力

◎郑笑冉



后信息时代的娱乐节目更需加强监管

◎郑笑冉

信息爆炸式的洪流不断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结果之一便是让我们进入到了信息不再稀缺,反而高度过剩的后信息时代。后信息时代营销策略带来的后果之一便是人们注意力的透支。如何避免心智成为娱乐的附庸,回归对生活意义的关注和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和追问?这既是从古至今的哲学家一直关心的问题,也是后信息时代深具现实性的问题。

科技和我们的注意力

科技原本作为文化的附属品被发明,随着网络信息革命的深入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和思想中的方方面面。步入网络时代,人们日益感受到没有人能逃离科技改变世界的烈焰,信息爆炸式的洪流不断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结果之一便是让我们进入到了信息不再稀缺,反而高度过剩的后信息时代。某种意义上,商业与科技的结合也在反过来塑造人的行为与观念,不知不觉间,我们的注意力已被各种媒介终端屏幕所吸引。

后信息时代营销策略带来的后果之一便是人们注意力的透支。“提高用户体验”已经成为时下商家的流行语,相比工业时代的实物消费,后信息时代的符号消费的逻辑更多的是对消费者身份的虚拟场景的塑造。

如今,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聚会时离不开手机,一个人时更是如此,“低头族”再不是什么新鲜名词。这背后是众多内容制造商试图吸引用户盯住屏幕的方式,说到底是想尽办法吸引用户零碎的盈余精力。用户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注意力分配给最感兴趣的东西。

然而,市场一味迎合人们追求轻松、简单、快乐的娱乐方式,导致过度商业化的娱乐节目正在逐步改变着民众的价值取向,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家园随着互联网时代消费变革的冲击正在逐步消解,整个社会原有的价值体系也在蜕变和瓦解。

资本和我们的注意力

资本与科技的结合仿佛宣示着消费主义胜利,粉丝经济,圈层文化纷纷兴起创造了多重虚拟角色与娱乐方式。如何避免心智成为娱乐的附庸,回归对生活意义的关注和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和追问?这既是从古至今的哲学家一直关心的问题,也是后信息时代深具现实性的问题。

一方面,后信息时代消费主义的一大特征就是创造需求。传统的社团、公司等社会组织形式的存在,靠的是许多个人主观意识之间的连结网络建立的身份认同。后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环境正在改变着人类的主体间网络,同时也催生了多元化、个性化、圈层化、分众化的朋友圈和消费文化部落,这些文化部落叠代而迅速地缔结产生。

互联网扩大了主体间的意义之网,虽然只存在于受众群体的想象之中,但力量却无比强大,互联网时代的社群成员也许彼此间并不相识,但却因为共同的爱好品味认为是同一伙人。现实人际关系在网络中虚拟化,网络虚拟关系也在实体化。

另一方面,我们因缺乏屏蔽和删除过度占用注意力的娱乐内容与市场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流向何方。新的传播格局之中,信息爆炸式来袭调快了受众眼中世界的节奏也令受众群体极易失去寻找意义与价值的动力,成为消费娱乐文化、粉丝经济取悦的对象。

传媒渠道的多样化和便捷化,为大量低营养的、有意思没意义的信息和内容提供了巨大的生长空间,导致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即文化在产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时候,极易逐渐丧失文化的本质,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以娱乐产业为例,“内容为王”口号反应出行业迅猛发展过程中,如何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竞争也在加剧。

以商业力量为主导的综艺娱乐节目努力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格调低俗等问题却不断显现。近日,某综艺节目女嘉宾将好好的白衬衣穿成露肩装还不够,又从胸口扯出卫生纸。某网站综艺节目嘉宾直播中爆出粗口。这些举动令观众网民大跌眼镜。

加强娱乐节目监管成为媒体行业共同要求

资本与传媒业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很早便有学者意识到过度娱乐化及格调低俗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广播兴起的时代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就曾预言,未来“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到了电视媒介兴起的时代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尖锐地指出“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到了互联网时代,《中国大趋势》的作者奈斯比特指出,“人脑与电脑的根本区别,是人脑有心态、心智模式和定见而电脑没有。人脑如果放弃自己的核心能力,用自己的边缘能力去与电脑的核心能力相比,将是灾难。”

娱乐节目盛行却缺乏自律的情况下该如何监督管理,我们不妨看看其他国家的反应。在广播电视行业诞生初期,西方国家对广播电视行业的管理也曾大大滞后于行业的发展。在不断建立相应的法规制度后,西方国家对娱乐节目的管理与监督非常严格。2004年2月1日,美国第38界橄榄球超级大赛中场表演,贾斯汀与珍妮·杰克逊合唱歌曲,演出结尾时,他随手扯下珍妮·杰克逊胸部的一块布料,将所有新闻焦点从紧张的赛程上转移成为八卦话题,这起事件引发巨大争议,最终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开出55万美元的罚单。

很显然,加强低俗内容监督与管理是全世界媒体行业的共同要求,娱乐节目不能没有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感,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同时,在公共领域已被网络空间不断扩大的后信息时代,内容生成逐渐向“消费者即生产者”(Prosumer)的模式发展,观众、粉丝群体对娱乐节目兴趣的热爱和执着,形成了巨大的能量,影响着文化、公益、消费等方方面面,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沟通者、参与者,也是监督者。

娱乐节目社会责任与道德意识不应或缺

在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对公共领域精神家园的天朗气清、生态良好负有一份责任,观众、粉丝共同参与、监督下的节目与作品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综艺娱乐节目自身更有义务坚守社会责任与道德意识,树立栏目品牌的诚信与口碑,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娱乐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