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化物流企业作业成本法应用探索

2016-12-30冯庆国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成本法动因分类

◎冯庆国



石化物流企业作业成本法应用探索

◎冯庆国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基础进行成本分摊,通过对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和量化,更准确地分配成本,通过实施可以再造石化物流企业的流程,提高成本控制水平。从石化物流企业的作业特点来看,作业成本法在石化物流企业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遵循重要性原则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石化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间接成本的比重不断加大。石化物流企业主要提供无形的服务,间接成本更是占了全部成本的绝大部分。传统成本管理过于单一,过于关注财务报表的需求,无法合理地分摊企业的间接成本,致使统计结果简单化,不能有效地反映企业成本变化的真实原因。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基础进行成本分摊,通过对企业各种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和量化,不但更准确地核算出各种产品服务的真实成本,也能有效分析成本变化的原因,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企业可以借此机会通过对企业各作业环节的分析,重新梳理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发现中间效率不高的环节进行优化,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再次提升。

石化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关键点

有效进行作业的识别与成本归集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理论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通过作业消耗资源的动因找到真正的成本动因,再根据成本动因进行成本分配,分配到具体的产品服务上。因此作业的识别与成本的归集是作业成本法应用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业的初识别与分类。根据企业生产的流程,识别为提供产品服务所需完成的作业,以笔者所在石化物流企业为例,该企业主要提供原油及成品油的接卸、仓储及管输服务,为提供服务主要的作业有:引航作业、卸油作业、化验分析作业、搅拌作业、存储作业、输送作业等,同时还有辅助的水处理作业、采购作业、消防作业等。合并同类或性质类似的作业形成同类的成本库,然后将不同性质或者种类的成本库分成若干组,如此合并分类,不但降低了作业核算的成本,而且增加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成本动因分析及成本分配。作业的识别、分类完成后就要进行成本动因的分析,这也是企业进行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初衷所在,在分析、选择成本动因时,选择对基层行为有指导作用的成本动因,有利于达到影响部门、员工的经济行为的目的,例如:耗电量大的作业,以耗电量作为成本动因,有利于达到降低能耗的作用。这种分析如果能够深入、细致,将对企业的管理有巨大的提升,但其中所需投入的时间和耗费成本也是巨大的,这也是很多企业无法进行作业成本法应用的主要原因。美国的卡普兰教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即将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进行统一,用时间作为统一的度量工具,以作业的单位时间—“产能成本率”作为过渡因子,对成本进行分摊,企业可以在某些类别的作业成本分配中使用此方法,这样大大提高了成本分配的效率。

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调动的资源众多,只有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成立管理小组,才能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全员参与从而有效进行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各个步骤。在作业的识别及合并过程中,可能会涉及消除“非增值作业”,这时只有成立了领导小组才能消除其中所产生的各种阻力。在作业成本法应用过程中,需要得到每个员工的配合,只有企业管理层对作业成本法认可和支持,才能做好全体员工的培训,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意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遵循重要性原则

石化物流企业在作业成本法应用过程中,识别及分类作业时,需要对大量的作业进行分析、确认和计量,实施的成本和所投入的时间非常巨大,这时一定要遵循重要性原则,不必对所有的作业进行识别及分类,只需要识别及分类那些对于企业而言重要性相对较高的作业。如果没有遵循重要性原则,企业将被巨大的消耗拖垮,各部门、员工也将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导致应用的失败。

注意将作业成本法融入到价值链管理中

企业的根本目的是盈利,石化物流企业盈利需要“建设—采购—生产—销售”整条价值链高效、顺畅地运行,作业成本的应用需要将成本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尽可能消除“非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从成本优化的角度改造作业和重组作业流程,这是我们进行作业成本法应用的根本目的。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提高了企业运转的效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必须建立在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例如作业、作业中心的分类等必须建立在企业的ERP系统中,系统的架构必须跟着作业的调整而进行调整,这样作业的分类、成本的归集将在系统的构架内自动进行,会大大提高运行效率。

实施作业成本法可能存在的问题

作业分类、成本动因的选择具有主观性。在识别作业、进行作业分类、选择成本动因等问题上不可能永远客观或可验证的,具体的人员必定存在一定程度主观意志的推断和武断性,从而降低了成本的精确性,也可能对企业成本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作业成本计算是比较复杂成本计算方法,需要更高专业素质的员工,如果人员素质达不到这种较高要求,很难有效施实,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进行不断地培训,提高各个岗位人员的素质。

可能与税法相冲突。我国税法一般要求企业采用传统成本核算体系,以防止企业通过调整各会计期间的成本、费用,达到调节利润和企业所得税的目的。因此需要与当地税务机关积极沟通,争取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合法性。

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是一种更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通过实施可以再造石化物流企业的流程,提高成本控制水平。从石化物流企业的作业特点来看,作业成本法在石化物流企业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遵循重要性原则,利用好信息技术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惠州市大亚湾华德石化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成本法动因分类
分类算一算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分类讨论求坐标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
实例研究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内部控制
舟山六横话中“官”语法化的修辞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