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

2016-12-30

当代经济 2016年15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经济

刘 茜

(中山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

刘 茜

(中山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如何借鉴与吸取欧美和东亚这两种国际上具有典型意义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的经验教训,构建符合自己国情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良性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本文从西方经济学说中经济政策视角及东亚模式来考察和分析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并得出结论:政府与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政府与市场既要“分离”又要“合作”,是互补关系。

政府;市场;关系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也是长久以来各国政治学界和经济学界关注的热门课题。在实践中,随着市场经济的成长与发展,欧美发达国家不断调整其政府与市场关系,逐步形成市场主导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政府干预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前提,市场调节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因。

一、西方国家逐步形成市场主导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

在西方,市场的兴起是在商品交换与生产的基础上开始的,市场作为一股力量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并影响着政府的改革与运行。许多国家的经济、福利等政策都是在市场力量也就是经济精英推动的结果,以至于在美国出现了所谓的经济精英政治家现象。

1、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通过满足社会需要获取利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制度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以市场为中心,围绕市场这个轴心运行。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若生产超过需求,企业所不愿意有的过多的存货会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若生产低于需求,企业库存会减少,企业就会增加生产。企业人是否进行投资生产,首先决定于实际利率的高低。利率上升时,投资需求量就会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需求就会增加。一般说来,整个经济趋于繁荣时,企业对未来会看好,从而公认为投资风险小;而经济下降趋势时,企业对未来看法会悲观,从而会感觉投资风险较大。总之,由于企业根据产品销路来安排生产,一定会把生产定在和产品需求相一致的水平上。

(2)市场经济不但是产品经济,还是货币经济,不但有产品市场,还有货币市场,而且这两个市场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产品市场上总产出或总收入增加了,需要使用的货币交易量增加了,需要使用货币的交易量增加了,在利率不变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利率会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影响投资支出,从而对整个产品市场发生影响。

西方国家实行货币政策,常常是为了稳定经济,减少经济波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那时候,厂商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即使中央银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为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特别是由于存在着流动性陷阱,不论银根如何松动,利息率都不会降低。这样,货币政策作为反衰退的政策,其效果就相当微弱。在西方,有些学者把货币政策制止通货膨胀的效果比喻为马用靽绳拉车前进,意思是说:效果很好;然而他们把货币政策促进繁荣的效果比喻为马用靽绳使车后退:即政策很难发生作用。

(3)依靠市场力量可达到两个市场同时均衡,但却未必能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为此,需要依靠国家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节。各种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对利率、消费、投资和GDP会有不同的影响。价格水平是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由市场力量所决定。工资水平也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但是,市场力量决定的价格水平和工资水平的变动又可能影响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如果某一时期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政府既可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还可以将两种政策结合起来使用。如,当经济萧条但不太严重时,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又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可采用紧缩货币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可用紧缩性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用扩张财政增加总需求,用扩张货币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

2、市场经济影响着政府行为

(1)国民生产总值高低影响着市场活跃程度。西方国家经济是市场经济,但政府也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与西方国家的财政直接有关。拿政府支出来说,美国政府在一段时间内支出曾经大约占GDP的三分之一。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国民收入从总支出角度看,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而从总收入角度看,则包括消费、储蓄和税收,是市场活动的风向标。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时通过雇请公务员、教师、建立公共设施、建造舰队等为社会提供了服务。一支高素质的研究与开发团队是改善技术进步的一个关键因素。政府在鼓励技术进步、改善技术增长方面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教育。政府提供了对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支持中的大部分,这种政府经济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支出,有着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因此,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因此,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财政政策的一种有力手段。

(2)GDP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但GDP并不万能的。一是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如某地赌博和黄色交易盛行,也许GDP水平很高,但不能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能给人们带来幸福,而只能说明社会生活腐朽;二是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如果只顾经济总量和速度增长,而不顾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那么经济可能增长了,但环境可能严重污染了。今天GDP上去了,明天可能要为治理环境污染付出比今天增加的GDP几倍的成本;三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例如,如果为了经济增长有高速度,而拼命消耗资源,对资源采取低效的、掠夺式的利用,那么,可能一时经济上去了,以后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劲和潜力却丧失了;四是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例如两个生产了同样多GDP的国家,如果一国国民十分健康,人均寿命很长,享有较多闲暇,而另一国民劳动十分紧张,疲于奔命,人均寿命也短,那么,前一国民显然比后一国民幸福得多;五是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例如,即使两国人均GDP水平很高,但一国贫富差距比另一国大得多,显然,前一国的社会总福利要比后一国小得多。

(3)政府通过税收和物价调节激活市场。政府税收可将高存者原来可能用于储蓄的一部分收入征收过来,以政府支出形式花费掉,这样,社会中消费数量增加,市场活跃。国民收入分配不均,人们越是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市场越死,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收入和消费增加了,周围人或同一阶层人会顾及他在社会上的相对地位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影响消费的另一因素为价格水平。货币收入不变时,若物价上升,实际收入下降,若消费者要保持原有生活消费水平,则油费倾向就会提高;反之,物价下跌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下降,直接影响着商品市场。

二、东南亚国家政府主导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

东亚作为新兴现代化国家和地区,其权威政府对经济发展起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并对市场实施了广泛而深入的干预甚至替代。

1、一般说,发展中国家由于结构、组织、制度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不宜快速推行全面的自由化和市场化,在适合竞争性的经济领域应该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而对于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自然垄断等“市场失灵”领域则适宜采用政府作用。政府与市场并不是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而是政府在帮助和促进市场发挥作用。20世纪40~60年代,二战结束后发展起来的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认为市场的力量难以迅速调整经济结构,再加上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显露出市场内在的缺陷,而苏联在中央集权的管理下取得了相对成功的工业化,使得结构主义学者们深信政府的计划和控制必能弥补市场的失灵,并主张通过国家总体计划,筹集资金以推动工业化,强调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中央银行运用哪些工具来变动货币供给量呢?其一便是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之所以能成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主要的手段,是因为运用这种政策手段有着比用其他手段更多的灵活性。例如,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中央银行可及时地按照一定的目标来买卖政府债券,从而比较易于准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

2、我国从建国初期成功完成对资本主义的改造至改革开放之间,中国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完全由政府统一来决策和配置,整个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也完全由政府一手包办。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人才培训服务平台、政策咨询服务平台、投融服务平台、权益保障服务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卫生人员培训,建立中小企业培训专业师资队伍,支持和培养一批骨干培训机构,推进校企、校地合作,开展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法规、经济形势、市场动态、人才招聘及境内外会展等公共信息资讯。政府事无巨细地包揽一切社会经济事务,扮演的是一种全职全能的角色。在改革之初,这种政府主导一切的管理方式,在当时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迅速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体系,促进了经济的突飞猛进。政府的干预还是起到了市场所不能起的作用,在短时间内积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大生产,实现经济的腾飞。政府成了经济发展强有力的“第一推动力”。

3、经济发展历史证明,经济的增长方式从来都不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一个国家可以享受好多年令人兴奋的经济繁荣,而接下来的也许就是一场经济衰退,甚至是一场金融危机。信心一般不被认为是经济因素,然而,它却可以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影响经济事物的变化。货币贬值政策,既可把国内的经济维持在接近充分就业状态,又能消除国际收支的赤字,其结果当然是比较理想的。然而,这种理想结果只有在信心不变的条件下才能达到。如果不是这样,货币贬值动摇了人们的信心以致使他们相信货币还会继续不断地贬值,那么,外国资金会迅速撤走,国内物价也会大幅度上涨。这些事态又会使货币进一步贬值,如此循环往复,货币的贬值越来越严重,而且还使整个国内的经济处于萧条状况。这一惨痛的过程大致反映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地区各国普遍存在的事实。可以看到经济领域之外的信心因素是决不应加以忽视的。

三、我国现阶段政府与市场关系展望

1、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较为有效的配置资源的形式,无论是国际市场竞争,还是国内市场竞争,都会给企业和技术进步带来强烈的刺激因素,从而摆脱技术创新、技术变革的羁绊,以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明智正常的。只有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价格更放开,竞争更充分,资源利用更经济、更有效。这就意味着,作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百姓能有更多创业、就业、致富的机会;作为消费者,百姓能有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可选择,得到更多实惠。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就要不越位、不缺位,做好该做的,管好该管的,解决对公共服务、市场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作为社会成员,百姓能得到更公平的上学就业机会,更安全的食品药品,更好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及更干净的水和空气。与此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不应当把它加以神化。这需要我们超越这种神话,超越“看不见的手”的自由市场经济的范式,对市场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2、十八大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货币市场上,很有可能出现扩大或收缩货币数量的情况。当条件成熟时,我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货币政策以便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以此而论,西方经济学的银行制度可以扩大和收缩货币流通量的论点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综上得出结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说市场是万能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都伴随有政府的干预和协调。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协调力度或程度又是以市场经济本身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负效应的大小而定的。也就是说,政府干预、协调目的是使经济运行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政府不能随意干预经济运行,而只能因势利导。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的。

[1][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M].北京:人民发展出版社,1994.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陈雨露.国际金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郑秉文.市场缺陷分析[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5]李善岳.中国政府管理通论[M].北京:中共中央学校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孙 嘉)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政府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