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2016-12-29黄胜林罗君梅陈丽云毛雪梅

护理学报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中脘症候消化性

张 魁,黄胜林,罗君梅,詹 珏,陈丽云,毛雪梅

(佛山市中医院 脾胃科,广东 佛山 528000)

【中医护理】

自我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张 魁,黄胜林,罗君梅,詹 珏,陈丽云,毛雪梅

(佛山市中医院 脾胃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观察自我穴位按摩辅助治疗对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符合标准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对足三里、中脘、太冲进行自我穴位按摩,5 min/穴,1次/d,持续4周。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及有效率。结果干预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10.14±1.97)分,观察组(6.60±3.62)分,组内比较,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观察组治愈4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指导,加用穴位按摩能明显减轻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穴位按摩;肝胃不和;消化性溃疡;护理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好发于胃和十二指肠,是一种全球多发病、常见病。目前西医以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作为主要用药,根据患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个体化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常获得满意疗效。但随着幽门螺旋杆菌耐药率的增高,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效也受到影响[1]。中医药运用经络流注和穴位补泻等理论治疗消化性溃疡,常常可以收到满意疗效[2-3]。肝胃不和是本病最常见的证型[4],穴位按摩是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可调动机体抗病能力,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5-6]。本研究对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为期4周的穴位按摩,以期了解自我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5年1—12月就诊于佛山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的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7];(2)中医辨证属肝胃不和证[8];(3)18~65 岁;(4)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取得配合者;(5)未接受过穴位刺激治疗者;(6)自愿参加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狭窄、穿孔、大出血;(2)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3)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如肝、肾、造血系统、心肺、内分泌系统疾病;(4)局部皮肤破损或有皮肤病;(5)已参加其他实验研究,影响本研究指标;(6)依从性不佳及中途因故中断。共纳入符合标准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40.29±6.80)岁;症状持续时间(4.12±1.67)月,学历:初中或以下16例,高中、大专7例,本科或以上5例。观察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8.32±3.19)岁,症状持续时间(4.57±1.55)月,学历:初中或以下14例,高中、大专10例,本科或以上6例。2组在年龄、性别和学历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指导,包括:(1)波利特10 mg,晨起餐前服;铝镁加混悬液20 mL,3次/d,餐前服用。(2)指导患者适当运动,保持规律的生活,劳逸结合,自我调情畅志[9]。(3)饮食上避免进食油炸、辛辣、巧克力、浓茶等刺激性食物或饮料,戒烟酒,多进食豌豆、白萝卜、洋葱、鲢鱼生姜汤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食物,用佛手适量代茶饮。食物要温热,切忌海带、动物脂肪、海鲜等油腻、生冷、荤腥食物。4周/疗程。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联合自我穴位按摩。

1.2.2.1 穴位按摩方法 取穴和按摩护理方法,(1)取穴:双侧足三里(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膝盖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所指处);太冲(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中脘穴(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2)按摩手法:操作前洗手、修剪指甲,拇指伸直,垂直于腧穴做匀速圆周运动,范围在以腧穴为中心直径2 cm内,其余四指自然伸直并拢起固定和支撑作用。(3)按摩顺序:先中脘穴,再双足三里,最后双太冲。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出现酸、麻、重、胀或发热为准。(4)按摩时间:5 min/穴位,每晚20:30按揉1次,共 25 min,4 周/疗程。

1.2.2.2 穴位按摩指导 (1)理论指导:研究者讲授穴位按摩方法,包括穴位的位置、按摩手法、时间、频率、力度等[10]。同时,将具体按摩方法拍成视频发给患者,强化患者对按摩方法的掌握。(2)操作示范:研究者在患者身上示范取穴、按摩手法。随后患者在研究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按摩过程中了解患者对穴位按摩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感受。(3)考核方法:根据穴位按摩评分标准由2位研究人员共同对患者进行考核,全部考核合格。

1.2.3 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门诊随访1次/周,并建立微信群,研究人员作为群主,定时对穴位按摩时间、常规治疗及复诊时间进行温馨提示。并制定穴位按摩记录表,每周定时接龙进行汇报与更新。根据穴位按摩记录表计算出观察组患者的穴位按摩完成率为91%(以实际操作次数/计划操作次数×100%),依从性较好。

1.2.4 评价指标 分别与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评价。

1.2.4.1 中医证候积分 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型分级量化标准参照 《中药新药治疗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包括脘胁胀满或胀痛、吞酸、嗳气、呃逆、情志抑郁、不欲食、善太息、胃脘嘈杂共8个方面,根据其程度分为4级,由无、轻、中、重度分别记为 0、1、2、3分,8个方面合计得分为总分。

1.2.4.2 疗效评价 中医症候症候的疗效评价标准,(1)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95%~≥70%;(3)有效:症状、体征消失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70%~≥30%,(4)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症候积分减少<30%。

1.2.5 资料收集 收集数据的研究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熟悉本研究的研究流程,问询技巧和沟通训练考核合格。治疗前、后由研究人员在门诊单独诊室,收集2组中医证候积分数据。

1.2.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建立数据库及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描述。2组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与方差齐性条件下,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资料t检验,R×C列联表资料构成比分析使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为(20.50±4.08)分,观察组为(21.53±3.7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4周后,对照组平均中医症状积分(10.14±1.97)分,观察组(6.60±3.62)分,组内比较,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2组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组内、组间的比较(±S,分)

表1 2组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组内、组间的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4周后 t P对照组 28 20.50±4.08 10.14±1.97 7.550 0.038观察组 30 21.53±3.76 6.60±3.62 11.212 0.024 t 0.372 2.360 P 0.713 0.026

2.2 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经4周治疗后,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观察组治愈4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2组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中医疗效对比(例)

3 讨论

3.1 自我穴位按摩有助于减少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 中医学理论将消化性溃疡归于“胃脘痛”、“胃痞病”范畴,患者多焦虑,情志不畅,郁怒伤肝,木逆伐土,故见多见肝胃不和证候。现代社会,情绪起伏常常左右着人们,使自稳状态失衡,产生一系列神经、生理、内分泌、免疫功能等方面应激改变,消化的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之间失衡,从而发生消化性溃疡。《沈氏尊生书·胃痛》曰:“胃痛,邪干胃脘痛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气机郁滞,横而犯胃,胃失所养,肝胃不和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基础。刺激足三里对胃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2]。《难经》曰:“腑会中脘。疏曰:腑病治此。”刺激中脘穴可促进胃黏膜修复[13],而太冲穴主“胸胁支满……终日不得太息”,为足厥阴肝经之输、原穴,现代研究发现刺激太冲穴可提高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抑制亢进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修复、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使丘脑的疼痛任务激活体积下降从而减轻疼痛的作用[14]。

穴位按摩是中国传统医学诊疗的常用方法,中医学认为“脏腑居于内,肢节居于外”其间通过经络系统相连,通过按揉体表穴位,达到治疗脏腑疾病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自我按摩足三里、太冲、中脘,经4周干预后,观察组比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减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能的原因为,刺激中脘气血流注,达到和胃健脾,温中化湿,补气益元的作用;指压和按摩太冲穴,具有疏肝和胃,调和阴阳,辅助修复溃疡黏膜、消胀定痛之功效;足三里穴是全身强壮之要穴,按揉可缓解胃肠胀痛,调节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与类似研究结果相符[15]。

3.2 自我穴位按摩对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结局无影响 本研究采用消化性溃疡常规西药治疗和常规护理,经过4周治疗后,与加用穴位按摩的观察组在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金氏对6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4周的针灸干预结果类似[12]。这是因为目前消化性溃疡西药以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药为主,在常规的足够疗程下,对胃溃疡的愈合有较好的疗效[16-17]。

综上所述,在西药常规治疗和健康指导的前提下,对中脘、太冲、足三里进行穴位按摩,更有助于改善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胀痛、吞酸、嗳气、呃逆、不欲食等症状。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34-445.

[2]王红霞,党志博,党中勤,等.温胃止痛颗粒联合穴位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溃疡病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3):434-436.DOI:10.13359/j.cnki.gzxbtcm.2015.03.012.

[3]徐丽艳.穴位帖敷治疗43例消化性溃疡护理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5,7(4):118-119.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5.4.060.

[4]周晓虹,叶梓苇.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4):4-5.DOI:10.3969/j.issn.1671-7813.2011.04.01.

[5]兰 天,郭群英.腹部按揉结合穴位按摩治疗急重症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7B):56-58.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0.14.021.

[6]陆金英.穴位按摩联合足浴对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0,17(4B):61-62.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0.08.024.

[7]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学,2014,43(12):243-246.DOI:10.13558/j.cnki.issn1672-3686.2014.03.002.

[8]张声生,李乾构,王垂杰.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医杂志,2010,51(10):941-944.

[9]凌 云,刘文伟,黄一鲜,等.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1):160-162.DOI:10.16190/j.cnki.45-1211/r.2015.01.057.

[10]郑丽维,俞晓莲,陈 丰,等.按摩四关穴对肝阳上亢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1322-1326.DOI:10376/j.issn.0254-1796.2015.11.008.

[1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2]金 丹.针灸治疗6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报告与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51-52.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2.02.033

[13]陈文婷,傅国强,沈卫东,等.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3):658-661.DOI:10.3969/j.issn.1671-0258.2011.01.006.

[14]王文琴,张永臣.太冲穴的临床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1,31(12):1427-1428.DOI:10.16367/j.issn.1003-5028.2011.12.045.

[15]梁 芳,闫 蓓,张 爱,等.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对慢性胃炎疼痛和焦虑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7A):2419-2421.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19.044.

[16]张少君,董小林.PPI联合瑞巴派特促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溃疡愈合的疗效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25(6):686-690.DOI:690.10.3969/j.issn.1006-5709.2016.06.024.

[17]刘 浩,李 燕,刘 锋.中药联合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4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6):28-30.DOI:10.3969/j.issn.1672-951X.2012.06.011.

R248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21.064

2016-02-26

张 魁(1978-),女,湖南湘阴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陈伶俐 王 影]

猜你喜欢

中脘症候消化性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