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6-12-28刘水冰杨奇王东光
刘水冰+杨奇+王东光
[摘要]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培养药物技术转化、生产、流通、使用、监管等应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有着本质区分,其培养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药学的发展和进步。本文深入分析了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目前的招生对象、培养时间、课程设计、培养模式及毕业要求;指出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无本质区别、缺乏社会认同感及实际工作能力差的普遍问题;提出要制订细致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建立实践基地和选拔专业学位导师、加强管理和轮转及继续教育衔接等改进措施。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硕士,为药学的发展培养真正高水平的人才提供质量保证。
[关键词] 药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0(c)-0075-04
[Abstract] The graduate students of professional master of pharmacy (M. Pharm) are cultivated as high-level applied talents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uch as drug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circulate, use, supervision, and etc. Professional M. Pharm is different from the academic M. Pharm.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M. Pharm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medicin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rollment target, training time, curriculum design, training mode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M. Pharm, points out some common problems such as trainings for professional M. Pharm and academic M. Pharm are similar, graduated students of professional M. Pharm are lack of social identity and actual work ability, and put forward good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detailed training plan, establishing practice place, selecting the supervisors of professional M. Pharm, and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rotation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Qualified graduated students of professional M. Pharm are the guarantee for cultivating high-level pharmaceutical talen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y.
[Key words] Pharmacy; Professional degree; Cultivation mode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master of pharmacy)是指有专门职业要求的研究生教育学位,区别于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学位。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特点是学术性与医药职业性紧密结合,主要从事具有明显医药职业背景的工作。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药物技术转化、生产、流通、使用、监管等应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1]。尽管在政策制订层面认为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同等重要,无高低之分,但是大部分院校更重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或者说院校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面无论模式还是经验都更完善和丰富。此外,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学位教育区别很小或者无明显差异,导致培养的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毕业后不能胜任岗位需求,用人单位不重视获得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等实际问题[2]。
1 现状
1.1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与培养时间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为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人员,要求相当的宽泛,而不是仅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才能报考。入学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100分,英语100分,药学综合300分(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事管理学)。全国有45个大学招收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
1.2 药学专业学位的课程设计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主要对象为药学本科生。药学本科生在本科教学阶段的主干课程有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药用高分子材料、仪器分析、药剂学、药事管理、制药工艺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生物化学、遗传学、药学导论、人体解剖生理学等。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选课与选修课与学术型学生没有显著的区别。这些课程设置明显区别于临床医学专业,导致药学专业人才医学知识匮乏,不懂医学与临床,只是了解一些皮毛,远远不能满足医院临床药师的岗位需求[3]。
1.3 培养模式
药学硕士研究生主要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学术型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基础教学与科研工作;专业型研究生就业方向为制药企业、医药研究所和医院药剂科等。研究生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理论课学习阶段(1年)和实践阶段(2年)。目前药学专业学位的导师主要仍由学术学位的导师兼任,2年的实践其中1年做科研工作,另1年找相应的基地实践[4]。不少院校为了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制药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建立校企“双导师制”,研究生除了完成理论课的学习外,在制药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并进行考勤、绩效考核、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这为药企培养专业型人才开拓新的思路[5]。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最后1年中要整理数据、撰写研究论文和毕业论文及准备毕业答辩,因此最后1年的基地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1.4 毕业要求
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时只要发表1篇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或综述)即可,而学术学位研究生,绝大多数会发表1篇以上SCI论文。对于学术型研究生,毕业论文就是自己所做的研究课题,评价标准统一完善;对于专业型研究生,如果校外实习单位与校内导师没有共同合作项目,毕业论文很难能有机结合,很多学生迫于无奈只能增加科研工作减少基地实习,毕业论文和学术型学生一样提交基础科研研究成果。
1.5 能力考核
学术型研究生能力考核可以通过研究课题的研究意义、进展、发表论文数及影响因子等方面进行考核;但是专业型研究生没有统一标准的考核指标,即使发表很好的SCI论文并不意味能够胜任临床药师或制药企业的工作,但专业实践又是一个软指标,不容易量化考核。正因为如此,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考核还相当不成熟,还需认真探索并建立确实有效的考核标准,培养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专业型药学人才。
2 存在的问题
2.1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无本质区别
造成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无本质区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培养目标明确,但培养体系不完善。尽管各大院校招收药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但是由于缺乏专业学位指导老师,没有规范的实践基地和考核标准,不能保证并达到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1]。第二,培养特色不明显,课题方向偏重基础研究。许多导师和用人单位将研究生毕业时有无发表SCI论文成为是否能找到好工作的必要条件,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上学期间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尤其是基础研究相对于应用研究更容易发表SCI论文。这种短平快的功利主义,以及纯粹用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研究生水平,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忽视了药学及相关领域中实际问题,课题研究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些因素造成了专业型研究生在根本上与学术型没有实质上差别[6]。
2.2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缺乏社会认同感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遍存在基础研究能力差、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因此被普遍认为没有学术学位研究生有含金量[7]。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专业型研究生因偏重实践,因此在前沿技术领域了解较少,创新思维能力较弱[8]。专业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在短时间内很难收到很好的成效,这需要长期保持获取前沿技术并善于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分析并不断思考探索能力密切相关,因此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由于专业型研究生不偏重学术研究,因此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在学术上能力较弱,大部分研究生不能胜任基础常规实验;此外,专业型研究生在实践中没有受到规范良好训练,实际工作能力不比学术型研究生占优势,造成专业型研究生低人一等的感觉[9]。究其原因,很多院校采取双导师制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但有调查表明“双导师”制设计初衷不错,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效果不佳:①校外实践基地规范化程度不高;②校内外导师没有共同项目,缺乏共同指导平台;③校外导师带教经验与水平参差不齐[10]。没有严格规范的培训严重影响了培养效果,工作水平和能力不足自然不能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同。
2.3 医学知识的匮乏使之在临床上无法指导合理用药
患者的性别、年龄、个体差异、疾病复杂程度不同使个体化治疗方案越来越受到欢迎,医院亟需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和给药方案的制订。然而,在临床上药物的处方是医生开具的,临床药师一般没有干预权,其实并不是所有医生都懂得合理用药,尤其是抗菌药物耐药后的治疗,还有老年患者、重症复杂疾病患者一般会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这些都需要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但是,临床药师在本科时期没有系统学习内科学和外科学等医学主干课程,在研究生培养期间也无此基础课程的授课,造成临床药师对疾病了解不清,因此在真正会诊和给药方案讨论时不敢指导用药[11]。医生很难从药师那里获得用药的帮助,造成临床药师不能被重视,仅能做些资料收集分析等常规工作。
3 改进措施
3.1 细致的培养计划和目标
根据招收计划、学生主观意愿和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制订细致的培养计划及目标,比如为制药企业培养高级药学人才还是为医院培养临床药师[12]。为制药企业或医药研究所培养的研究生,将主要从事药品销售、药物研发、生产质量保证和合理用药等工作,因此在学校必修课的选择方面,主要选择药学前沿讲座、新药靶点的发现、药物研发、药事管理与法规、执业药师通识课程、新药研究与注册、医学统计学等,为下一步实践奠定理论基础。为医院培养临床药师,将主要从事临床教学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比如参与会诊和给药方案讨论、患者用药的血药浓度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13]。因此必修课需要增加《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学科的学习,医药不分家,不懂医学就不能准确指导临床用药[14]。此外,药学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药学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交叉性、实用性,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强调以应用和问题为主线对不同学科知识加以整合,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15]。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3.2 实践基地的建立及专业学位导师的培养和选拔
实践基地的缺乏与不规范导致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不能保证[16]。实践基地的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制药企业和医院日常工作繁忙,管理者不愿意额外增加工作负担,因为接收研究生的培养,就需要有专门的负责人、管理办法和相关的考核措施等。实践基地不规范表现在医院建立了成熟的医学生实习轮转制度和管理办法,而没有药学生相应的措施,既无理论指导又无任何经验可供参考。建立规范的实践基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17]。
缺乏专业学位导师是另一个影响培养质量的原因[16]。高校可以和药企与医院合作,药企将熟悉企业通盘管理且有责任心的高级管理人才推荐成为专业学位导师候选人,医院可以将知识全面并具有高级职称的药师推荐成为专业学位导师候选人[18]。高校需建立完善细致的考核标准,对导师进行选拔和培训,合格者被聘为校外专业学位硕士导师。只有优秀的导师和完善的管理、培养、考核制度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19],才能胜任岗位的实际需求。
3.3 加强实践管理和轮转制度
实践综合能力强应该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最大的优势,因此对于实践需要高度重视,根据培养计划到制药企业和医院进行实践[20]。很多院校没有系统的规划,管理者为了避免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关系,通常安排研究生在一个岗位持续实践1年,这影响了研究生的全面培养和知识面拓展。在制药企业实践的学生需要在药物研发、生产、质检、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实习,只有全面了解掌握药企各个方面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才能更好地为药企服务。在医院实践的药学生需要像临床医生一样进行各个科的轮转,参与各科室的查房和病例讨论,知道临床各科用药的剂量和给药方法,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给药方案[21]。
3.4 考核标准灵活多样
研究论文的选题须紧密结合药学及相关领域科技转化、注册与申报、生产与技改、推广与流通、药学服务、药品监管及临床给药方案等实际问题。学位论文类型可以是专题研究、典型案例分析、技改方案等,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2-23]。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药学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24]。除了研究论文、毕业论文和答辩以外,专业型硕士的考核还应该把平时实习工作时的出勤率、表现和平时成绩算在内。
3.5 继续教育(攻读博士学位)中的衔接
药学与医学密不可分,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逐渐拥有高学历(博士学位),但是药学人员相对来说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外语水平普遍较低[25]。为了保证知识不断更新以及跟上医学发展的趋势,药学专业学位的硕士生毕业工作后要根据需要逐渐加强继续教育,可以通过短期脱产培训、听讲座、网络自学等方式进行,根据学习时数记录继续教育学分。此外,还可通过攻读博士学位提高能力和水平[26]。
4 结语
医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建设,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受到了世界的瞩目,医学的进步也有目共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在很多医学技术上都创造了世界领先或全国的首例,比如世界第2例、全国首例的换脸术[27],全国首例的小肠[28-29]和子宫移植[30]等。然而我国药学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目前只有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被国际认可,大部分的药物都是仿制药或改构药,并且和同类国外进口药物相比,疗效差距明显。我国在传统中药研发方面没有明显进展,在西药研发方面不占优势,导致药学发展落后。药物的研发是一件资金投入巨大、耗时非常长的工作,除了增加新药研究经费投入,还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药学专业人才从事药物的研发。此外,临床药师要真正发挥作用,指导监督临床合理用药,尤其是抗菌药物的研发进入瓶颈期后,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的产生非常重要[31]。药学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只有从人才培养方面下手,才能真正使我们药学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徐蓉,李伟,李晓波.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问题的探讨与思考[J].药学教育,2011,27(5):1-4.
[2] 杨红,缪丽燕,顾炳仁,等.协同培养药学硕士复合型人才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221-222.
[3] 王宁,邵宏,付超,等.临床药师知识体系建立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优化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3, 22(6):728-732.
[4] 宋少江,杨建军,李岩,等.药学硕士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217-218.
[5] 孟庆国,姜永涛,傅风华,等.校企联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药学研究,2014,33(12):733-735.
[6] 张永泽,董维春.我国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58家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调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6):71-74.
[7] 刘太胜,钱扬,王晖.广东省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67-69.
[8] 刘太胜,王晖.广东省药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857(1):109-111.
[9] 李晨,李小强,曹蔚,等.国内外药学专业学位发展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8):736-739.
[10] 苏简兵,梁靓,束艳.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有效运行功能研究[J].大学教育,2015(1):13-15.
[11] 焦杨,冯娴婧,罗莹,等.临床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体系设计[J].药学教育,2016,32(2):15-17.
[12] 朱志军,白娟,张楠楠,等.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9):16-17.
[13] 叶晓春.开展临床药学势在必行[J].中国医药指南,2011, 9(8):347-348.
[14] 汤文璐,茅以诚,洪兰.在药学生中开展医学基础教育的探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4,23(4):256-258.
[15] 孙荫众,敖宝寅.复合型医药人才培养与创新医药教育模式的关系[J].药学教育,2011,27(5):14-15.
[16] 刘耀,邱学文,夏培元.关于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药房,2016,27(6):851-853.
[17] 张万敏,杨亚明,严中平,等.对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双导师制”与专业实践工作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7):190-191.
[18] 张永泽,董维春.我国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30(6):71-74.
[19] 彭缨,张艳,黄肖霄,等.关于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双导师制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6,32(3):11-14.
[20] 黄晓珩,王益玲.美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4,4(3):1-4.
[21] 史慧峰,邵宏,孙明扬,等.北京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药学轮转实践教学效果分析[J].中国药学,2016,25(2):140-144.
[22] 蒋心惠,尚京川,母昭德,等.药物分析方向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J].科技导刊,2016(6):39-40.
[23] 张淑秋,王锐利,侯晓峰,等.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药学教育,2016,32(1):11-14.
[24] 胡晋红,汪玲,何珂,等.以专业学位发展为基点构思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4, 14(6):401-405.
[25] 裴保方,曹松山,陈海燕.浅谈医院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346-347.
[26] 洪建治,王洪泉,叶显撑.做好临床药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J].首都医药,2000,7(12):22.
[27] 魏予青.传承百年中国整形外科奠基者的不朽医魂——专访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候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美容医院院长郭树忠教授[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5(10):66-68.
[28] 无.西京医院成功实施我国首例活体小肠移植成功[J].医学信息,1999,12(8):2.
[29] 无.西京医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机器人活体小肠移植手术[J].医学争鸣,2016(1):7.
[30] 无.西京医院中国首例人子宫移植入选“2015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J].医学争鸣,2016(2):19.
[31] 黎明,江泓,谢雄,等.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3):3092-3094.
(收稿日期:2016-07-22 本文编辑:张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