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
——基于无锡地区产业发展中人力资本贡献的视角

2016-12-27◎李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无锡竞争力院校

◎李 富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学院,江苏无锡21 4 1 5 3)

高职教育研究

无锡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
——基于无锡地区产业发展中人力资本贡献的视角

◎李 富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学院,江苏无锡21 4 1 5 3)

人力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本分为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表明在无锡产业发展中,对无锡产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非技术人员,无锡人力资本的这种贡献结构不仅造成用工荒问题日趋严重,也造成了无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停滞不前,而技术人才主要由高职教育提供,目前无锡高职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难以满足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因此,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是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

高职教育;产业发展;契合;人力资本;贡献

一、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

国外关于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比较成熟,比较著名的经济学家如阿瑟·刘易主张,经济发展过程是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传统农业部门的扩张过程,现代工业部门在扩张过程中将会把沉积在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干净。配第与克拉克两位经济学家研究了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的结构演变规律,指出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因在于产业之间相对收入的差异[1]。

Hausmann,Hwang and Rodrik认为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转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Romalis认为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转化的方向,因此也就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路径和速度[2]。

国内关于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研究也有一些,通过比较,这些研究具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主张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推动作用,如吕宏芬等认为人才结构和发展水平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技能基础[3];靳卫东认为人才结构和人才素质决定了产业结构转化的速度[4];罗国勋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不仅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且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进速度和高级化的实现[5]。二是主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本配置起到促进作用,如边文霞认为产业结构的变迁使得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配置发生改变,即衰退产业中的人力释出,而被新兴的产业吸纳[6];张其春和郗永勤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人力资源素质和技能提出新的要求[7];刘俊和曾美玲结合1978年~2011年产业结构数据,分析产业结构变动与人力资源需求二者的关系,认为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

此外,还有很多学者认为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本应协调发展,如王晓君认为现阶段我国同时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的巨大压力,从产业发展的趋势着眼,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整合,实现人力资本与产业协调发展,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9]。但总体来讲国内真正对区域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本关系通过实证进行深入研究的较少,在其中探讨职业教育作用的就更少,而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很有必要,也将是未来产业和教育领域相融合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力资本对无锡产业发展贡献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来对无锡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测定人力资本因素对无锡产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技术人才和非技术人才对无锡产业发展的贡献权重,探讨无锡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无锡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出相应建议。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t)LαKβμ,影响一国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劳动力投入(L)、资本投入(K)和综合技术水平(A(t)),考虑到贸易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此选取技术人员、国内非技术人员、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入、出口额、进口额共6个变量来衡量无锡产业发展,选取2000年~ 2013年共14年数据。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得到KMO检验值为0.660,sig.为0.000,表明原始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见表1)。

根据特征根大于1和累计贡献大于85%的原则,得到两个特征根5.593和1.883,构建两个主成分F1和F2以及无锡产业发展表达式F。

F1=0.3946技术人员+0.4124国内非技术人员+0.3959固定投资+0.4113研发投入+0.0199出口额-0.1520进口额

F2=-0.0991技术人员+0.0790国内非技术人员-0.0206固定投资+0.0744研发投入+0.7236出口额+0.6739进口额

F=0.3202技术人员+0.3285国内非技术人员+0.2910固定投资+0.3265研发投入+0.1971出口额+ 0.0559进口额

对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所得的权重见表2。

从权重可以看出,对无锡产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国内非技术人员,也就是说无锡经济、产业的发展当前阶段主要依靠的仍然是非技术人员,这也是无锡地区用工荒形成的重要原因。无锡产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这显然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不相符,也与无锡的经济地位不相适应,因此无锡地区如果想要继续维持其经济发展在全国的前列地位,就必须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

表1 KMO and Bartlett's Test

表2 无锡产业发展各因素贡献权重

从实际来看,自21世纪以来,无锡工业经济以体制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型显示、节能环保、微电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八大新兴产业在无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3年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6043.66亿元,但需要注意的是无锡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2013年无锡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41.0%,相比之下,目前主要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至80%,因此无锡整体经济、产业发展仍有很多路要走,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三、无锡产业人力资本需求结构造成的产业发展困境

(一)用工荒问题对产业发展的延缓

随着计划生育周期、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沿海发达地区资源环境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要素价格更低廉、资源环境更宽松的中西部转移。而且无锡外来务工人员的主力在苏北,但是这几年苏北的发展日新月异,产业投资增长较快,无锡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正逐渐丧失,苏北务工者更愿留在家乡就业。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外来劳动力的减少,造成了无锡企业用人的紧张,也带来了无锡的企业用人成本逐年上升,对无锡产业发展形成了不利的冲击,给无锡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所谓的“用工荒”,其实并非真正的“用工”荒,而是之前廉价的、低要求的,无需考虑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保障的“用工”机制已经发展到尽头,以往建立在劳动力低工资、超负荷劳动强度和恶劣就业环境之上的低成本增长模式,已然没有生存空间。对于传统的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随着人力资本的不足,成本高涨,产业竞争力不断下降,必须要求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而无锡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没有达到时代发展的预期要求,造成对人才需求的不均衡状,整体非技术人员需求较多,加剧了用工荒的存在。

(二)产业竞争力的止步不前

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Trade Competitiveness)指数,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时比较常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TC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该指标均在-1至1之间,该值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越接近于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

2000—2013年贸易竞争力指数(TC)图

从TC指数来说,自2000年以来无锡贸易竞争指数不断增大,在2008年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见下图)。这意味着无锡产业的竞争力自2000年开始逐渐增强,从2002年起逐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自2008年以来无锡产业竞争力又有所下降,且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始终在0.3以下,一般认为TC取值为(-1,-0.6)时有极大的竞争劣势,取值为(-0.6,-0.3)时有较大竞争劣势,取值为(-0.3,0)时有微弱竞争劣势,取值为(0,0.3)时有较小竞争优势,取值为(0.3,0.6)时有较强竞争优势,取值为(0.6,1)时有极强竞争优势。无锡贸易竞争力指数始终在0.3以下,说明无锡的产业竞争力并不高,且自2009年以来,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更是在0.2以下,产业竞争力停滞不前,说明无锡产业急需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未来已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增加技术人员的贡献,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是无锡产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四、无锡高职人才培养的产业适应性

无锡产业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就需要进行产业转型,需要技术型人才的支持,技术型人才主要是由高职院校培养,高职院校也只有适应地区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先机。

(一)高职毕业人数与无锡技术型人才需求的差异

无锡技术人才急缺,而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由高职院校培养,自2001年无锡高职院校成立以来,无锡高职院校毕业人数逐年增长,在2008年达到高峰,之后又有所降低。2013年无锡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人数为181329人(见表3)。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无锡技术人才的缺口大概60万,如果该年全部高职毕业生都留在无锡也不能满足无锡地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但事实上有很多高职毕业生毕业后并没有留在无锡,而是去外地发展,这也是造成无锡技术型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3 2001—2013年高职毕业人数

(二)专业设置与无锡产业发展需求的错位

从无锡高职专业设置来看,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较多,但专业趋同严重,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会计等大众化专业几乎每个学校都开设,而新兴专业开设的院校比较少,如新材料、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类、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所需专业几乎没有高职院校开设,金融保险等专业性现代服务业专业也只有4个学校开设,这就造成有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应量较大,学生毕业很难找到工作,专业就业对口率较低,而有些新兴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但这些正是无锡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紧缺人才,这也造成无锡高职院校对无锡产业转型的支持力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人才培养模式与无锡企业人才需求的脱节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注重与企业的合作,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工学结合,无锡地区的高职院校也是如此,但在工学结合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削弱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的紧密性和契合性。

1.校企合作很多都是松散型。无锡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式上尚处于浅层次、松散型水平。组织化程度不高,合作深度不够,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大都停留在项目支持、实习基地提供和教师挂职锻炼等方面。这种合作,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教育的生产性和消费性告知,真正的校企合作应是双方自愿、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从这个意义上看,无锡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即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具有良性循环机制的、能将高职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校企双赢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2.合作企业很多都是外地企业。无锡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与企业的合作,无论是松散型还是紧密型,但由于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的要求,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而另一方面企业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少而又少,因此造成只要企业愿意合作,无论省内还是省外,高职院校都会接受,这就造成很多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是外地或外省的企业,特别是订单班等的定向培养方式,为外省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培养的技能劳动者外流现象严重。即使有学生愿意留在无锡,由于培养体系是以外地企业为主,与本土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差别,也会造成人才培养的不适应性。

3.毕业生综合素质不强。高职院校和一些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目的性更强,主要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是否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是能否在职场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因此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专业实践,然而,在当前社会激烈的竞争中,仅仅拥有过硬的技能还远远达不到发展的要求,还需要拥有敬业、爱岗、诚信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无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许多高职毕业生重技能、轻素质,影响了就业竞争力和后续的可持续发展。

五、促进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契合的建议

(一)产业层面

1.加速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产业转型

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强引导,加快创新、创业、创优,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将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通过招商引资优势企业,引进先进管理理念、高新技术和高端人才,改变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现代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渗透和运用,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管理手段和服务技术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企业素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既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支撑,也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突破了单一企业和产业的范围,着眼于一个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或合作关系的相关企业和机构等的联动,从而构建这一区域产业的特色竞争优势,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无锡应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强力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强化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加快发展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群,在坚决推进现代产业改造升级优化的同时,实现产业联动发展,提高产业新型化程度的着力点,提高产业价值链层次,从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层面

1.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区域产业结构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迁而进行适当调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在进行专业设置时,高职院校要区分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性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结合行业特点和区域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设置。这不仅需要考虑区域产业现有的状况,也要考虑到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向,并在结合学校自身办学优势的基础上,开设一些具有前瞻性和能够反映办学特色的优势专业。减少专业设置趋同、重复率高而带来的就业不通畅、人才结构过剩等现象,在避免恶性竞争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的竞争力。

2.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构建岗位引领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对专业面向的行业工作岗位进行梳理,设立基于职业典型工作任务要求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无缝对接。在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安排上,高职院校应要分析专业面向的专业岗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并对这些能力进行分解和重构,然后根据重构的职业能力设计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相关专业的课程开发中应结合一带一路、制造业2025的要求,注重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着重加强先进制造技术、现代服务业等相关行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使课程开发体现国家战略调整的主流。[10]

3.加强与企业合作,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高职院校需要打破自我封闭的办学模式,与社会接轨,与企业结成亲密联合体,重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共享企业的资源,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优越的条件,实现与市场的零距离接触,让学生真正了解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企业规范对学生就业理念、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辐射、陶冶作用,认清自己,做好合理职业生涯规划,为日后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企业反馈,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的人才更能得到企业的认可;校企的深度合作还可以支持本校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岗位实践,学习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更新相关的知识体系,加强自身的实践经验,从而使教学能够贴近社会实际,为学生传递有效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力。

4.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社会适应性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素质是学生施展专业技能和熟练应用专业知识的基础,也是职业岗位对学从业素质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借鉴行业、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需求的标准,在考虑不同行业不同特点的基础上,与相关企业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计划,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法和测评体系,在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综合素质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应仅仅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责任,也应是专业教师的任务,专业教师在准备教学方案时就需要同时考虑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相融合,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共同提升。

此外,为鼓励区域企业参与当地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地方政府应合理地对合作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如地方政府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点,选择有实力、愿意付出的企业建立稳定的高职教育企业实习基地,对校外实习基地给予奖励补助;而为提高企业接受实习生的积极性,应建立实习生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对于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合理的补偿,补偿标准可由政府和企业协商解决。同时,政府也应将合作育人纳入企业社会责任,在对企业给予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的同时,应对实习企业进行监督和评价,对不重视实习生,实习质量得不到保障的企业进行问责,从而促进校、企、政合作的多赢。

[1]Günter Walden.Du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service society[J].BWP special edition 2 0 0 9,2 0 0 9:24-2 5.

[2]Ute Hippach- Schneider,Martina Krause,Christian Woll.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Germany[R].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 an Communities,2 0 0 7:4 8-5 0.

[3]吕宏芬,王君.高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关联性研究:浙江案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 1 1(1):6 7-72.

[4]靳卫东.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的动态匹配效应——就业、增长和收入分配问题的评述[J].经济评论, 2 0 1 0(6):1 37-1 4 2.

[5]罗国勋.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变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 0 0 0(3):26-2 8.

[6]边文霞.北京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互动关系的解析[J].人口与经济,2 0 0 8(4):3 9-4 3.

[7]张其春,郗永勤.区域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J].现代经济探讨,20 0 6(8):1 6-1 9.

[8]刘俊,曾美玲.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 0 1 3(3):1 2 3-1 26.

[9]王晓君.论人力资源与产业协调发展[J].统计与决策,2 0 0 6(8):1 5 0-1 5 1.

[1 0]万伟平,李森,王贵兰.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融合[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 0 9(1):6 1-6 4.

(责任编辑 倪玲玲)

G718.5

:A

:1671-9123(2016)01-0046-07

2015-12-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A880084);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43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B-b/2015/03/021)

李富(1974-),男,浙江安吉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产业安全、职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无锡竞争力院校
无锡一棉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