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仲淹“卜葬于洛”与继室张氏之茔

2016-12-27璐聂晓雨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万安张氏墓园

◎王 璐聂晓雨

(1.洛阳市文物钻探管理办公室;2.洛阳市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河南洛阳4 7 1 0 0 0)

范仲淹“卜葬于洛”与继室张氏之茔

◎王 璐1聂晓雨2

(1.洛阳市文物钻探管理办公室;2.洛阳市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河南洛阳4 7 1 0 0 0)

范仲淹于北宋天圣四年至六年(1026—1028)为母守丧时,“欲归姑苏卜葬”,后“改卜于洛”,于天圣九年(1031)把范母遗骸迁葬于洛,故范公“卜葬于洛”的时间在天圣中期。洛之茔地依山面水,山环水绕,黄土深厚,当是范公据古“风水术”选定的上乘茔域。据新发现的张氏墓志,范仲淹妻室除嫡夫人李氏外还有继室张氏,张氏为范仲淹幼子范纯粹生母且与范仲淹同茔。

范文正公;卜葬于洛;续弦;张氏之茔

北宋名相范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吴县(今苏州)人。今洛阳市东南万安山下范仲淹墓园乃文正公经“卜葬”而为家室选定的茔地。范母谢氏首葬于此,后文正公及其后嗣附葬于此。据新发现的《宋故冯翊郡太君张氏墓志》,文正公妻室除嫡夫人李氏外,又有续弦张氏,张氏为范仲淹幼子范纯粹生母并与范仲淹同茔。笔者对范仲淹“卜葬于洛”与张氏之茔,作以考述。

一、“卜葬于洛”与茔域地貌特征

古之卜葬是按“风水术”经勘查(磨勘)而择定兆域。古人视死若生,正若荀子言:“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忠臣孝子之极也。”[1]按“生死终始若一”观,封建王室乃至民间,流行卜葬,忠臣孝子的范公亦然。

据《范文正公年谱》(以下简称《年谱》)及范公书录可知,范公“卜葬于洛”的时间在北宋天圣年间中期。

北宋天圣四年至六年(1026—1028),范仲淹为母守孝三年。《年谱》:“四年……丁母夫人忧……五年……时公寓南京应天府……六年……是岁服除。”[2]范母卒于天圣四年(1026),初葬南京,范公持服三年。持服期间,范公确有“卜葬”。范公在《与仲仪待制》云:“昔年持服,欲归姑苏卜葬,见其风俗太薄,因思曾高之北人,子孙幸预缙绅,宜构堂,乃改卜于洛,思远图也。”[3]此言守丧时先卜姑苏,后卜于洛,故卜葬姑苏与卜葬于洛均当持服之时。

据《年谱》,范仲淹于天圣九年(1031)上疏《求追赠考妣状》,把范母遗骸迁葬于洛:“九年,公迁太常博士,移通判陈州,上疏乞将磨勘转官恩泽,遗赠考妣。其略曰:臣自蒙恩改授京官,到今已七年,不敢侥求磨勘,今为迁奉在迩,未曾封赠父母……今欲将磨勘转官恩泽,乞先遗赠考妣,所贵安厝之日,得及追荣。”[2]此言“迁奉在迩”“安厝之日”,说的是把范母遗骸移葬于洛。移葬于洛的地点是河南府河南县尹樊里万安山下(今洛阳市伊川县)。富弼《范文正公仲淹墓志铭》云:“皇祐四年夏五月二十日甲子,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范仲淹以疾薨于徐……其孤护帷帐还洛,卜以是年十二月一日壬申,葬于河南县万安山尹樊里先陇之侧。”[4]此“河南”即北宋西京洛阳,亦为府治、县治。“先陇”即范母于洛葬地。

如上记述范仲淹天圣年间经卜葬、追赠,把母亲迁葬于洛。再下简述范公墓园地貌特征。

古人选择茔域,依赖“风水术”。“风水”含义按郭璞《葬经》的解释是:“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5]“风水术”强调择茔要“向阳近水,依山面水,山环水抱”。从古之堪舆学观察,范仲淹墓园确具如上地貌特征。

范仲淹墓园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0.5公里处,西南17公里为伊川县城。墓园地处伊川盆地东北部万安山南麓。

伊川盆地位于洛阳盆地之南,两者间由龙门伊阙孔道相连。其间伊水自西南而东北纵贯并形成伊河川,四周为秦岭东脉浅山丘陵环抱,构成典型盆地地形。伊川盆地水流纵横,今境内流域达500平方公里左右的伊河支流有白洚河、杜康河、李圪塔河、曲河等。检阅史籍,古之享盛名者称“江左河”。《嵩山志》卷十一:江左河“《通志》作姜左河,源出少室之右。其水西南流经洛阳县界,入于伊水。傅梅曰:予于水边废寺中见一断碣,言唐高宗幸少室过此,爱其山川秀丽,顾谓侍臣曰江左风景不过如此,因称江左”。今伊川境只有江子河且水势弱小。伊川县文化旅游局张保军同志说:“江子河从登封县嵩山西南流经伊川县江左镇,从江左镇北向西流经范仲淹墓园南面,后汇入伊河。”今江子河即古江左河转音。

前已述及范仲淹墓园位于伊川盆地东北部万安山南麓。万安山东连嵩岳少室,西接龙门伊阙,因脊背起伏若马鞍状故称万鞍山,后演变为万安山,也称玉泉山。范仲淹墓园背负的万安山只是万安山西段,此段重峦叠嶂,自西而东形成5个山峰,五峰海拔高度依次为363、403、397、474、356米。若立于正面远眺,此五峰若青龙腾跃,气势非凡。位于万安山南麓的范仲淹墓园所在台地高亢而坦荡,地下黄土积淀丰厚,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2′,北纬34°29′,高程一般为260米。若立于墓园南眺,西南部为伊川平原,江左水自东而西入伊,伊水东北流入洛。远方山峰环绕,南为自西南向东北走势的外方山,西为南北绵延的鸣皋山,范仲淹墓园正处在这样一个背山面水、山环水抱的地理单元。范仲淹墓园东约百米处是唐宰相姚崇墓,西北还埋葬有唐代名相裴度、裴遵庆和张说,西南的伊河西岸还排列有北宋著名哲学家邵雍、程颐、程颢的墓园。诸多名臣雅士的归宿均选择了这片山重水复、气聚风藏的地方。

顺便言及魏明帝高平陵和造山古坟。高平陵为三国曹魏政权第二代帝王曹睿葬地,位于范仲淹墓园东南方的万安山主峰下。高平陵背负霸陵山(又名五纵山),它由相对独立于万安山的相互连接的5个小峰组成,五峰以北边一峰最高,其他四峰向南依次降低,诸峰起伏若青龙腾跃。[6]造山古坟位于日本冈山足守川的龙王山下,是一座公元四世纪末叶的王陵,其背负龙王山,南对濑户内海,而龙王山由自西而东依次降低的5个山峰组成,此五峰名称依次为妙见山、龙王山、三光山、太平山、鼓山,亦有巨龙腾空之势。[7]范仲淹墓园背负山势与诸多帝王陵有相仿之处,由此窥知范公具有很高的堪舆学理论并于洛阳选定上乘茔域。

二、范仲淹继室张氏与张氏之茔

范公虽为吴人,但其祥符年间求学应天书院、天圣年间通判陈州、天禧年间任职京师、景祐年间权知开封府、庆历年间改知邓州等,在中原一带生活长达20余年,且其与家人终葬中原,故在中原而且主要在河南省留下范公众多史迹。仅以新获墓志为例,笔者近年便亲睹了一些出土于郑州、洛阳的与范公相关的墓志。

郑州市西郊黄冈寺经考古发掘出土的有贾正之墓志和与贾正之合葬的贾妻蔡氏墓志。贾正之葬于崇宁四年(1105),墓志为范仲淹幼子(四子)范纯粹撰文,楷书。蔡氏与贾公合葬于元祐四年,蔡氏墓志为洛阳贾冈撰文,书体为传抄古文。[8]蔡氏志文言“蔡氏母高平郡太君范氏,文正公之长女,亦公直母舅姊”,即蔡氏母为范仲淹长女,贾正之母为范仲淹次女,而蔡氏与贾公结为夫妻。富弼撰《范文正公仲淹墓志铭》有述:文正公“娶李氏,故参知政事昌龄之姪,封金华县君,卒于鄱阳,今举而附焉。四子:纯祐,守将作监主簿,少有气节,以疾废于家;纯仁,进士第光禄寺丞;纯礼,太常寺太祝。皆温厚而文。识者曰:范家有子矣。三女:长适殿中丞蔡交,次适封丘主簿贾蕃……一男纯粹一女二孙幼”。[4]此言范仲淹长女“适殿中丞蔡交,次适封丘主簿贾蕃”,而郑州西郊出土墓志中的贾正之即贾蕃之子,蔡氏乃蔡交之女,范仲淹志文所言范公之女谱系与新获石刻墓志相合。兹将志文中的姻亲关系表示于下(见下图)。

笔者在林沄先生、李德方先生和孙新科先生的指导下,对蔡氏墓志传抄古文进行了释读。仅此言及。

洛阳伊川新获墓志为张氏墓志,现收藏于千唐志斋博物馆。志盖篆书“宋故冯翊郡太君张氏墓志铭”,彭汝砺篆盖,志石楷书40行,满行43字,李清臣撰文,摘录于下:

宝文阁待制、鄜延路经略安抚使范公,守边岁余,方饬治文武,欲以清定外寇,而母夫人终于守治之寝,乃奉柩返河南,卜葬万安山尹樊村先文正公茔域之次。陕西转运副使井君季能录其谱系事实以来曰:夫人宝文待制公所生母,而宝文公,文正公之幼子也。文正公盖以忠义事仁宗皇帝,其名传四夷,书国史。而宝文公克承厥美,昌大于后,与其伯仲同时立于朝,由夫人教谕有法。仆幸与宝文公数联识相好也,敢为请铭。皆以杰铭法。

夫人张氏,生钱塘,曾祖袆望之,考袆亢。夫人髫鬌,相者言当显父母,乃相谓:以嫁庸儿,终湛里巷。尔岂若从贤者处乎?遂以归文正公。嫡夫人蚤世,夫人用文正公指意,佽助家事,敬老字孤,隆姻穆族,凡二十年。温庄靖共,动必欲礼。文正公出入省府,长民赋政,提兵临边,参中书政事,而已报罢,其间升黜进退去就,盖有义夫人能识其所以然者。文正公家无余赀,喜施予,内恤疏属,外赒士大夫。家人常饲脱粟,夫人悦乐推顺之,至于奁具褚衣,或奉以为助。

宝文公生七岁,文正公寝疾,属夫人曰:是儿亦当大成,吾不及见之矣。逮其长也,使知吾所守所为者。及居文正公丧,虽困窭末尝有不足之叹。宝文公初就学,夫人告之以文正公之遗意。既束发,又告知以文正公所以治身治家之法。及其立朝,又告之以文正公所以事君者。谆复不已,柔爱在心,严厉在色,族人师仰之。

范仲淹姻亲关系示意图

熙宁中,宝文公为中书检正官,以正论忤柄臣,且以罪去,惧伤夫人,意徐入开白。夫人曰:吾从尔先君,固屡逐,直道不可诎也。诎去庸何伤?子怀禄谄事人,非父母之耻耶。宝文公为陕西转运副使,议者欲再兴师,公上书极论非计,人为公惧。夫人慰勉之曰:不如先君,汝大节也;或失禄养,吾能安之。奏上,神宗皇帝谓辅臣曰:范纯粹论事,遂有父风,其言可听也。卒罢大举。未几召以为尚书右司员外郎。及神宗晏驾,入临还家。夫人执手恸哭曰:汝疏远小臣,先帝所识拔。中间妄意言大事,在它人则贬,在汝则听。此宜如何报?吾所以恸也。嗟惋不食,是日感风痹之疾。宝文公帅怀庆,夫人曰:曩从尔先君开府于此,汝今嗣之,荣孰比!然先君有德在人,慎毌失父志之望。后五年宝文公以户部侍郎名还朝,夫人疾有加。会延安阙帅,朝迁重其选,以命宝文公;公以侍亲不可以远行辞之至五六。二圣遣使谕曰:廷安重寄,军事方起,从夫人辍爱子以往可乎?夫人谓宝文公曰:君命不可终拒,吾虽赢老当力疾以行也。诏赐茶药数十百斤,听择名医二人以偕。慰宠恩数,未尝有也。延亦文正公之旧治。既至岁余,病亦剧,乃以元祐七年壬申九月二十七日丁未弃孝养,享年七十有一。诏赠冯翊郡太君。夫人惟一子。孙男三人……孙女六人。

志文较详细记述了冯翊郡太君张氏身世,明确了张氏乃范仲淹继室并是范仲淹幼子范纯粹生母。志文言:“夫人张氏,生钱塘。”“夫人髫鬌……遂以归文正公。嫡夫人蚤世,夫人用文正公指意,佽助家事,敬老字孤,隆姻穆族凡二十年”。此言范仲淹嫡夫人李氏早亡,张氏按范仲淹指意担当操持家务达二十年。由志文“夫人宝文待制公所生母,而宝文公文正公之幼子也”可知,宝文公即范仲淹幼子范纯粹,为张氏所生,而且志文言张氏“惟一子”。据此,张氏乃范公侧室。范公嫡夫人李氏卒后,侧室归正成为继室。志文言:“延亦文正公之旧治。既至岁余,病亦剧,乃以元祐七年……弃孝养,享年七十有一。”张氏当在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卒于延州,享年71岁。据此张氏当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比生于公元989年的范仲淹小33岁。继室张氏,未见于《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神道碑》等史籍。而富弼撰文的《范文正公仲淹墓志铭》,关于范仲淹“四子”,在记述长子纯祐、次子纯仁、三子纯礼后未接叙第四子纯粹而接叙“三女”,记叙“三女”后方记“一男纯粹”。若未读张氏志文,可认为富弼对范仲淹第四子范纯粹排列在范公第三子与“三女”之后的写法是因纯粹年幼之故。读了张氏志文,方知这种排列又当是对范公继室及继室生子的一种回避性写法。

志文言张氏“卜葬万安山尹樊村先文正公茔域之次”。“之次”有范仲淹墓地“之后”“之侧”意,但一定在范公选定的茔域之内并与范公同茔。据《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叁·千唐志斋壹》记述,张氏墓志于“2002年2月在伊川县彭婆乡范仲淹墓园东侧出土”。[9]此言“范仲淹墓园东侧”指的是今墓园东垣外侧。因为东垣为1994年文物主管部门所筑,旨在保护墓园第一域(范公墓园分为二域,第一域内葬范母、范仲淹、范纯祐)。第一域内自1994年以来未出土石刻墓志,但今之东垣乃近世所为,非为范公当年所卜茔域东界,东垣之外侧的一定范围仍属茔域区,故张氏墓志出土地点亦在茔域内,张氏与范公同茔。

综上,笔者依据史书记载并结合实地踏查与新获墓志,论述了范公“卜葬于洛”的时间为北宋天圣年间中期,所卜之茔地是按古“风水术”选定的上乘茔域。范公继室为张氏,张氏乃范公幼子纯粹生母并与范公同茔。言之当否,望方家指正。

[1]王先谦.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 9 8 8.

[2]楼钥.范文正公年谱[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4.

[3]范仲淹.与仲仪待制书[M]//范仲淹全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 0 0 4.

[4]富弼.范文正公仲淹墓志铭[M]//范文正公文集:卷9.北京:中华书局,1 9 8 4.

[5]周文铮.地理正宗·葬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 9 8 3.

[6]王璐.魏明帝曹睿高平陵的考古调查与初步研究[J].河洛春秋,2 0 1 0(2).

[7]李德方.造山古坟倭王陵论[Z].未刊资料.

[8]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黄冈寺北宋纪年壁画墓[J].中原文物,2 0 1 3(1).

[9]中国文物研究所,千唐志斋博物馆.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叁·千唐志斋壹[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 0 0 6.

(责任编辑 卞建宁)

K878.8

:A

:1671-9123(2016)01-0013-04

2016-02-07

王璐(1980-),男,河南洛阳人,洛阳市文物钻探管理办公室馆员。

猜你喜欢

万安张氏墓园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墓园里的机器人(环球360°)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万安
苏万安 藏石欣赏
汤显祖墓园发掘的纷扰
圣诞节的那双手套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
读当代作家傅爱毛的《疯子的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