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PBL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实践课中的应用
2016-12-24王慧周春樵
王慧 周春樵
互联网+背景下PBL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实践课中的应用
王慧 周春樵
PBL教学法是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育方式。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互联网资源支持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的构建过程。通过PBL教学法,能让学生通过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实际操作掌握计算机实践技能,了解计算机专业知识,使学生构建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PBL教学法;互联网+;计算机基础实践
目前,高校计算机课学习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计算机课程学习下来,很多同学理论知识掌握得不错,却不能解决简单的电脑应用问题。为了能让学生掌握好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使用这些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引入了PBL(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教学法。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的收集成本更低廉,方法更便捷,沟通方式更方便和多样化,也为PBL教学法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更恰当的时机和条件。
一、PBL教学法的发展现状
PBL教学方法是英文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缩写,中文名字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育方式。PBL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医学教育,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1969年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首创,并于20世纪80年代落户欧美,紧接着在新加坡、香港等地流行,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典型的代表学校包括荷兰的顶级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新加坡共和国理工学院等。目前,PBL教学法除在医学学科教育应用外,也广泛用
于其他学科,如工程、建筑、外语等。
二、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与传统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的严肃教学氛围不同,PBL教学法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自主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它不仅对理论学习大有益处,还可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体差别见表1。
表1 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表
三、互联网+背景下PBL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为推进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教学,培养同学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在上海理工大学开设的MS-OFFICE全计考实践课程中试用了PBL教学法,将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整合,同时通过互联网环境下的各种教育手段推进教学。
1.实施步骤
(1)资料收集。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对学习该课程的同学进行分组,每组同学负责一个主题,根据考试大纲和主题内容收集相关资料、汇总、分析,并制作该主题PPT。
(2)资料汇总。通过课前辅导、讨论组讨论,对该主题学习内容进行讲解、练习、互相沟通,加深理解。
(3)汇报讲解。上课时,由小组成员负责对学习内容进行讲解、介绍,并回答同学提问,最后,由全体同学对该组成员的授课情况进行打分。课程最后,由任课老师对该部分内容的不足或理解错误的部分进行补足和订正,并进行总结归纳。
(4)课后辅导。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将标准课件、答案、参考资料更新至课程中心网站和利用FTP、QQ、微信雨课堂等多种互联网沟通方式,帮助同学复习、加强和巩固相关知识。
图1 PBL教学法
2.实施结果
在该门课程中,笔者利用互联网的知识信息搜索、人际沟通、24小时开放的课程平台等多种辅助手段,结合PBL教学法,推进知识教学和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对采用传统教学法的教学班和采用PBL教学法的教学班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发现,通过PBL教学法,学生的总体成绩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其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比例从25%上升至53.85%,不及格学生比例从7.5%下降至2.56%。通过对比发现,采用PBL教学法,对于原来成绩良好(80-89分)的同学促进及作用最大,28.85%(53.85%~25%)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是由原来成绩良好和中等的同学进步来的,这或许与PBL教学法对于同学的知识搜索、整合等综合能力有一定的需求,所以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同学教学效果更佳。
表2 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法期末成绩对比
图2 不同教学方式期末成绩对比图
四、PBL教学法的不足之处及解决办法
1.该方法对本科教学课程设置的比重问题
本次教学中,笔者基本上在60%~70%的课程设置中采用PBL教学法,但在最后验收阶段发现,部分同学的练习时间不足,对自己负责的主题非常熟悉,对其他知识了解程度不足。针对该项不足之处,在今后的课程中应进一步调整PBL学习和课堂学习及操作练习比重,在完成主要负责部分的任务前提下,加强综合性练习的比重及任务,同时在每节课的最后环节加强知识点和实践环节的巩固和练习,以增强学习效果。
2.知识结构过于发散,缺乏系统引导,课程逻辑性不足
互联网的低成本和便利性为PBL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但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一些麻烦。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同学很难辨别哪些信息对课程有用、哪些是无用信息,导致部分同学分享的信息杂乱,没有逻辑性,给课程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设置时,教师要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精准把握教材内容,指导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然后进行任务设计和实例内容填充,确保任务设计一直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并且在每次课程最后进行总结与归纳,查缺补漏,构建完备系统的课程内容,完成理论知识的系统构建。
3.知识的不确定性
在互联网上,很多知识点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很多知识内容百家争鸣,各有各的说法。例如,关于TCP/IP协议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就有分为四层和七层的介绍,这些分成方法以不同的角度对该协议模型进行解释,并没有对错差别,但对于教学和针对实际考试的课程教学就带来一定难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不同知识点的分析和解说,对同学进行引导,指出问题所在,提醒学生在自学和完成任务过程中忽略的知识细节,可以帮助他们深入研究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4.PBL教学法的任务设置难度大
PBL教学法是以“教学并重”为教学设计理念,通过实境情境为纽带、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过渡、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要对PBL教学法中的任务进行合理设置,使任务既贴近实境,使学生感觉学有所用,同时又能通过任务设置合理性,将了解计算机发展过程、学会计算机软硬件组成和配置、网络配置、windows操作系统等应用及Word、Excel、Powerpoint等各种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嵌入其中,而不是单纯做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对学生也应加深了解,设计任务时不仅要考虑针对知识点设计任务,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学习能力、专业程度等综合考量,设计任务的难度和广度。
5.PBL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PBL教学法能有效执行的关键在于,教师不但要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敢于创新的先进教学理念。任课教师对教学方式的可操作性、对该门课程的总体把握程度、对上课的进度、节奏都要有较高的掌握能力,要帮助同学把握上课主题的进度、程度,同时对相关知识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五、总结
根据数据对比,在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法教学效果良好,该方法的教学容量远超出传统教学法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成绩,也能充分挖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潜力,使每名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获得最大的收益。同时,PBL教学法把感知、理解、巩固、运动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精神,使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学生人际互动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1]田丽.任务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2012(7).
[2]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2(11).
[3]武澎,扬扬.计算机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
[4]郑智钊.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ASP.NET网站建设课程中的应用[J].才智,2015(2).
[5]李慧.任务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4(2).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计算中心)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1.049
上海理工大学2016精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般项目“‘互联网+’背景下PBL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