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读方法例谈
2016-12-23王之秋
句是指文辞语意已尽处;读是指诵读文章时较为短暂的停顿。因此,明辨句读是读懂文言文的起点。阅读文言文首先要学会断句,断句的基础是基于对文章意义的整体理解。
一、抓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和连词。虚词主要起联词组句的作用。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连词多用在两个句子之间,连接两个句子或词组,它们的位置往往是断句的标志。例如:《吕氏春秋·察今》中的一段: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故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二、抓两个相同词的连用。文言文中两个相同的词连用,如果不是形容词重叠,就往往从中断开。例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三、抓人物对话的起止。文言文中表示人物对话开始的标志多有“曰”字,掌握这个特点,往往可以一目了然把对话部分和叙述语句断开。例如《孟子见梁惠王》的一段: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四、抓句式的对比和对偶。古人作文讲究行文整齐,特别喜欢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例如《滕王阁序》的一段: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五、抓选项断点不一致的地方。上面所说的四种办法只能断出整个篇段的基本轮廓,对于不容易断开的句子,还要细心推敲每个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及句式特点,既要瞻前又要顾后,才能确定出合适的断句位置。例如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II卷: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
本题断点很多,但其中大部分断点是一致的,考生先要排除这些断点相同之处,再对比点不一致的地方。本题断点不一致的地方有三处:一处是“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此处关键要注意对“且”这个连词的理解。“且”是“而且”的意思,表明有进一步的意思。连词多用在两个句子之间,连接两个句子或词组,它的位置往往需要断句。这样,就排除了A、D两个选项。二处是“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此处关键是对“冒籍”的理解。“冒籍”本意是“冒名顶替”,是动词。在这里动词用作名词,指“冒名顶替的人”,显然要置于上句,而不能置于下句。如是,也就排除了A、D两个选项。三处是“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此处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对“发”的理解,“发”是“揭发”,其主语是“事”,在“事”前必须断开;二是“用”“以”均是目的连词,同义复用,在其前应该断开。这样就排除了B选项。故C项正确。
另外,断句所解决的是句与句之间的大停顿,而在每一句之中小的顿挫和换气,也涉及到对语义的理解和表达,阅读时同样须要恰当处理。这首先要学会断词;是词,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是词不要他们随便组合,硬把他们读到一起。其次,要把句子的中心词和连带成分弄清楚,阅读时在恰当的地方停顿和换气。
王之秋,教师,现居甘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