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浙江卷作文的论证破解技术

2016-12-23龚瑞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11期
关键词:虚拟世界虚拟现实现实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破解技术

今年浙江卷作文的话题是“虚拟与现实”,关乎现代科技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VR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新生事物。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面对这一“现象”,呈现三种表现和态度:一是“拥抱”(接受),一是“远离”(拒绝),一是“保持距离”(谨慎)。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某一表现和态度来确定立意。题目的指向很清晰,审题的难度降低不少。而且,绝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中庸”的角度:保持适当的距离。

然而,这一话题存在一大难点。“虚拟”技术正处于萌芽阶段,尚未完全成型。正如一只正在孵化中的蛋,还不知道长出来的小鸡是怎样的,更毋谈优劣利弊。要准确判断并持有一个鲜明的观点,难免落“虚”。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破解这篇作文的技术,让论证落到实处。

破解技术一:类比推断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运用我们已有知识结构和经验体系,进行自主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对未知事物的认知,可以由具有相同或类似性质的事物去推断分析。虚拟技术作为一项新事物,我们无法准确掌握其发展的走势和优劣。但是,在历史发展的滚滚洪流中,人类经历了某些历史阶段中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曾经的蒸汽时代,二十世纪的计算机技术,在当时都是新生事物,但已然成为当下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论证的时候,可凭借已知推及未知。

从智能手机的问世到如今的普及,人们同样经历了追捧、拒绝、质疑的心理。但如今结果如何?智能手机已经牢牢地在历史舞台上站稳了脚跟。曾经追随的人,如今热情不减;曾经扬言拒绝的人,如今却依赖于它;而那些自以为能很好地与之保持一定距离的人,也已经随波逐流。人擅长用直观感性的思考说出看似理性的话。很多人不假思索地说要与现代科技保持距离,但没有人真正做到,然而根本不必做到也不可能做到。因为如同智能手机一样,VR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总体而言是解放人类,推动社会的技术,一切曾经出现过的类似的事物都不曾被淘汰。所以背弃或是刻意敬而远之都是徒劳,只要历史不会倒退,VR就注定要被人接受和追随。

但VR带来的潜在混乱要如何解决?其实,历史也已经给出了答案。互联网问世后不久,许多人就注意到了这不被法律约束的世界会带来犯罪。的确,网络犯罪曾经大行其道,当下也依然存在。但是,网络犯罪已经很大程度地被法律所制止了。即使是人类完善了几千年的物质社会,犯罪依然存在,我们又怎么能苛求网络一尘不染呢?所以,网络从诞生开始,就注定了其不会被轻易淘汰,纵使它有天生的瑕疵和未来的斑斑劣迹。相反,我们从中可以找到VR的未来,许多大家所担心的混乱必然会被法律或协议所约束,VR的利弊天平也总会在总体理智的社会下倾向我们想要的一端。

我们对VR新技术的了解和认知是很浅的,而且技术未成型之前,并不能为它的利弊下定论。那如何来推断论证呢?这里采用类比思维,用另一曾经出现的新事物“智能手机”来类比,以人们对待“智能手机”的态度来观照人们对待“未知事物”的态度。同样,第二段也用了类比的方法,以“网络犯罪”的规约来对应“VR”发展中危机的处理,告诉人们不必“杞人忧天”,将之视之为洪水猛兽。

破解技术二:辩证统一

面对“善与恶”“好与坏”“新与旧”等话题时,如果偏执一方,二元对立,往往会阻碍论证走向纵深。论证说理并不需要一个你对我错的最终结论,它是开放的、多元的、相互补充的,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它才可以不断进行下去。从哲学角度出发,辩证统一是论证得以深入的绝佳思路。

这是个技术变革的时代。4D技术早已根植于科技馆、世博会等场所与世人见面,涵盖影音、网络等多功能的Google眼镜开始普及,iphone7的全息影像功能让无数果粉翘首以盼,而阿里创始人马云提出的“Buy+”计划(用虚拟技术实现人们在家进行“实体购物”的设想)也已进入初步试用阶段,虚拟技术实际上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不难想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全面踏入虚拟技术遍地开花的生活。我们不妨来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亲临”演唱会的快感,“见证”一项世界纪录的诞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甚至某一天,我们可以利用虚拟技术破开时空的大门,刷新真理的极限!

然而,目前的VR技术比互联网技术更具不可知性,我们怎么能够把安全交给一项新生的、未经考验的技术呢?退一步说,假设就算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解决安全问题,但其本身还是存在一个致命缺陷:易造成“虚拟”和“现实”界限的混淆。VR技术能够让虚拟世界的“虚拟”越来越接近现实世界的“现实”。你一觉醒来,究竟是处在现实世界,还是在臆想出来的虚拟世界,甚至是在虚拟环境中创造出的另一个虚拟的梦醒场景呢?“虚拟”和“现实”如此相像,我们如何分得清?想想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周围是真实存在还是虚构幻想的呢?人没有坚定的信念就容易胡思乱想,当“虚拟”和“现实”的分辨出现不确定性,当人不能分清两者,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思索的漩涡,就像计算机语言中无解的算法会使计算机瘫痪一样,人脑是经不起这样的折磨的。

当然,任何事物都逃不开独立统一的规则,当然也无外乎虚拟现实技术,但如何使其发挥有利的一面,关键在于以什么方式去拥抱,科技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是利是弊,在于掌握技术的使用者。

文段首先列举当下广受关注的4D、Google、iphone7等事物,说明虚拟已经不知不觉地潜入我们的生活,并且占据一定的地位。但下文笔锋一转,谈及VR技术作为新兴产业存在的危机,进一步反问虚拟世界的安全性,以及虚拟与现实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最后,将对立的两面统一到一个高度:新事物发展总要面临各种声音,或支持,或抵制。科技的属性本身无所谓好坏善恶,而在于使用者出于什么目的,什么态度。

在此,继续运用哲学思维,将论述上升到消费社会、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质,文章层次必然更上一层楼。

马云说过:“我们在经历的这一技术革命,是在释放人的大脑。未来三十年,整个变革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虚拟现实虽说离我们尚远,可我知道,倘若它在未来某一天火起来,必将促进生产的升级和革新,引导新兴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从视频游戏、事件直播、视频娱乐,再到医疗保健、房地产、零售、教育,未来可以畅想,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认知,将会有怎样的新貌。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所以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虚拟技术的成长壮大,而且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这个世界总不能一成不变,生活总要有点新意。虚拟与现实,万象流传,内心的愿景与精神需求也会从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联系当下社会发展趋势进行背景分析,阐释未来的技术革命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改变消费社会的方方面面。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阐述了新事物的发展势不可挡,昭示了美好的愿景。

破解技术三:点面结合

在论证逻辑和结构上,注重点面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论证力度。所谓“点面结合”,就是举例要有侧重点,“点”是典型事例,相对聚焦详写;“面”是散点事例,概括铺排。如下文:

谷歌地图曾在2010年推出VR游上海世博会的应用产品。当时国人和外国游客接踵而来,上海虽有良好的交通治安系统,但依然陷入了水泄不通的窘境。所以很多人都遗憾地放弃了游览世博会的打算。在家打开电脑,配上相应设备,也能身临其境,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行走”在世博会的展馆里,甚至还能听到过往游客嘈杂的交谈。VR技术带给人类的不只是最极致的视听体验,而且还能缓解交通拥堵,减少车辆尾气排放的难题,从长远角度考虑,VR是一种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

当然,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VR技术一开始也并不一定会被大众全盘接受——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贝尔发明电话时不是还被妇人质疑这项伟大发明的实用性吗?近代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也正是因为不被时人接受,而被冠以“破坏风水的怪物”之名拆毁,甚至1946年,美国人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时,谁能想象这个笨重的大家伙会以闪电之势在几十年内将世界一次次更新换代!

通过VR游世博会的典型事例,例数了新技术应用的诸多好处。从现在到未来,都是必然的趋势。第二段紧承上文技术带来的便利,铺排一系列新事物被接受的事例,论证虚拟新技术最终将被接受的问题。点面结合,让论证更立体更全方位。

龚瑞峰,教师,现居浙江兰溪。

猜你喜欢

虚拟世界虚拟现实现实
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纽带
REALITY BITES
虚拟世界大门正启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在虚拟世界关爱“小博友”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