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与英国象征主义诗人的比较研究
2016-12-21张晓琳
【摘要】象征主义是近百年来西方文学中一个具有深广影响的艺术流派,它结束了西方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的历史,开启了现代文学发展的先河。象征主义文学在诗歌领域内的成就最高,最轰轰烈烈的象征主义诗歌运动发生在19世纪后数十年和20世纪初叶的法国。它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欧美各国,影响广泛而又深远。本文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比较论述了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和英国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
【关键词】象征主义;诗歌;兰波;艾略特
一、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是象征主义的先驱。
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法国正式打出旗号的象征主义是对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和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反拨。象征主义者们主张发掘隐匿在自然界背后的理念世界,凭个人的敏感和想象力来创造超自然的艺术。美国诗人爱伦·坡的理论和创作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诗歌创作原理》中倡导反自然、反说教的诗学主张,并强调形式美、暗示性和音乐性,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理论滥觞。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则可以看作是第一部具有象征主义特质的诗作。70年代初的诗坛奇才兰波为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带来了超现实主义的因素。
19世纪末20世纪初,象征主义从法国扩及欧美各国,发展成国际性文学思潮,并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在英语世界中,代表人物主要有叶芝和T·S·艾略特。叶芝早期诗作中的象征主义是和爱尔兰民族的古老神话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进入20世纪后,随着大量的参加政治运动和社会活动,叶芝的风格逐渐明朗化,其诗作主题开始与现实紧密结合。艾略特是英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荒原》已经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语诗歌之一。
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
兰波是法国象征主义的重要诗人,他以带有强烈梦幻色彩而忧郁浪漫的诗篇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成为了法国文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诗人之一。
1871年5月15日,也就是凡尔赛匪帮大军围城,对巴黎公社的血洗即将开始之际,为革命形势深深优虑的兰波在给一位好友的信中提出了他对诗歌的新观念。他写道:“我是一个他人。”“想成为诗人的人,首要的课题是认识自我,完全地认识自我;他探索自己的灵魂,观察它,体验它,研究它。”“诗人应该是通灵者,成为通灵者。”“诗人通过各种官能的长时间的、无限的、经过推理的错乱而成为通灵者。”兰波称赞“通灵”的诗人是“至高无上的博学者”,因为“他达到了未知境界”。兰波的这一套诗歌理论,比波特莱尔在象征主义道路上更迈进了一步,它明确强调诗歌要致力于表现“自我”,不过与浪漫主义迥然不同,他所追求的自我表现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因为他要求诗人把“我”当作“他人”来加以研究和表现。此外,他还提示了达到象征世界即“未知境界”的具体途径,就是诗人要能动地造成各种官能的互相传感。不言而喻,根据这套理论所产生的诗作,也对读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读者再不能通过字面对诗歌作直接的理解和感受,而必须在想象和感官上发挥相应的主观能动性。兰波阐述其新诗观念的这封信,通常就被称为《通灵者的信》,是象征主义的重要文献之一。
兰波在诗歌创作实践上,也对象征主义诗歌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波德莱尔在《交感》中提出的“味、色、音感应相通”的见解,兰波第一个在他的十四行诗《元音》中作了具体应用,这首诗又以《彩色十四行诗》而闻名于世。
黑A,白E,红I,绿U,蓝O,元音们,我几天也说不完你们神秘的出身:
A是围绕着恶臭的垃圾嗡嗡叫的苍蝇身上的黑绒绒的紧身衣。
E是蒸气和帐蓬的洁白,高傲的冰峰,白色的光线,伞形花微微的振动;
I是咳出的鲜血的红,怒火中烧或深深忏悔时美丽双唇的笑。
U是涟漪,绿海的神奇的颤动,放牧着牛羊的草原上的宁静;
炼金术学者额上的皱纹和安详;O是号角的刺耳的奇怪响声;
被天体和天使们划破的寂静;她眼睛里发出的紫色的柔光!
书写的元音字母,原只是作用于人的视觉,标志着一定声音的符号。然而在这首诗里,兰波却给它们“染”上了色彩,赋予它们生动的形象和异样的音响。经诗人笔墨的描述,一个普普通通的母音字母A,可以令人联想起色彩——“苍蝇身上的黑绒绒的紧身衣”那样的颜色;联想起动态——苍蝇围着垃圾堆旋转一样的动态;联想起气味——“恶臭的垃圾”的气味;联想起声音——苍蝇嗡嗡叫的声音……。形、色、味、音、运动……在这首诗里彼此启发,互相应和,构成复杂的交响。
三、英国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
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被称为欧美现代主义的大师,是后期象征主义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诗歌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文艺复兴后期英国剧作家和玄学派诗歌的影响,形象具体准确,思想感情融合,用联想和暗示为联系,反映了2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怀疑和幻灭的情绪。长诗《荒原》被西方评论家认为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是20世纪欧美文学中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在艾略特的《荒原》中,诗人多用模糊、抽象的象征体,其联想性、暗示性、象征性更含蓄委婉,曲折多变。《荒原》长诗的寓意和基本象征手法都来自关于“圣杯”的传说。据说古代某个地方的渔王因年老而失去了繁殖能力,他的领上原是肥沃的,收获丰盛的,而今变成了荒原。因此需要一位少年英雄手持宝剑,历尽种种艰险去寻找圣杯,求得圣水,以便医治渔王,使大地复苏。这里,长诗所整体象征的主题意义是复杂的。有人认为“《荒原》的主题是绝望而不是希望”,有人认为“诗的主题是荒原的拯救。”艾略特自己则说是对生活的“毫无意义的牢骚。”其实,《荒原》中有绝望也有希望。绝望多于希望。复杂的象征性的神话传说,暗示西方文明世界的经济恐慌和精神危机,充斥了绝望的“毫无意义的牢骚”。然又暗示基督教神秘主义思想和宗教救世思想,于绝望之中流露出一线冥冥希望之光。《荒原》用各种象征、隐喻、影射、暗示,表达现代人的精神荒原及其复杂的内心世界。渔王是生命力的象征,渔王的衰败是现代文明社会荒芜的象征;水是情欲的大海;耶稣象征舒展的春天;燕子比喻自由和爱情;“枯死的树”是精神枯竭的象征;“岩石而没有水而有一条沙路”,“维也纳、伦敦并无实体,”是对西方文明社会荒原的象征;“春天里,把薛维尼送到博尔太太那里,”是猥亵淫乱生活的象征;“破碎的偶像”是丧失宗教信仰的表现;而“雷霆的话”则是象征了上帝拯救人类的宣言。
《荒原》复杂的象征,还表现在其象征物象征含义的多样性、多义性,常常用同一意象来象征不同的事物。“岩石”意象,它是精神空虚的象征,“这里没有水只有岩石,岩石而没有水而有一条沙路;”同时又是避难所、坚定信仰的象征,如“请走进这块红石下的影子”。“水”有时是情欲之海的象征,具有滔滔洪水本身固有的毁灭一切的性质,如“水的死亡”,“小心死在水里;”同时又是生命甘泉的象征,“若没有水我们就会停下来喝了;”还可以是欢愉快乐的象征,“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同样,对“火”的描绘,在“对弈”中,“七枝光烛台的火焰,”是上层妇女骄奢淫逸生活的象征;而“使点燃了很久的烛焰变得肥满,又把烟缕掷上镶板的房顶”中,烛火征服了黑暗,暗示罪恶之行在光亮中堂皇地进行;而在“火诫”中,火是圣火的代表,又是欲火的象征,在“雷霆的话”中,“他隐身在炼他们的火里,”火又是指炼狱之火。艾略特说:“一首诗对于不同的读者可能有着不同的意义,而所有这些意义可能都不同于作者的原意。……一首诗可能具有远远超出了作者本人所能觉察到的范围以外的内涵。”《荒原》意象的多重多义,象征意义的繁复多变,使得诗歌内涵更具复杂性、暗示性、联想性和含蓄多义的特征,使得“它实际说出的东西要比他有意表达的东西更多。”复杂而多重多义的象征,正是诗人和读者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体现。
四、结论
本文通过比较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和英国象征主义诗人的诗歌,可以发现虽然都属于象征主义文学,却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兰波要求诗的语言“应当是灵魂与灵魂的交谈,它综合一切,芬芳,声音,颜色,思想与思想的交错。”兰波通过他的诗作,创造出“染色听觉”的理论,提出诗人应是“通灵者”的主张。“通灵者”,按诗人的意思,也许“是指那经过了决定性考验而最终透视一切的人,他将光辉地感受万物的动向,他将参与造物的意欲。”作为诗人,兰波认为诗是“通灵者”的最高表现形式。他追求“染色听觉”,探索“感官错位”,主张:“把昏眩的感觉给固定下来”,倡导“记录不可表达的事物”,这无疑引起了法国诗坛的第二次“战栗”。兰波在诗歌创作中绘声于色,绘色于形,讲究音乐感,强调象征、隐喻和极端的凝练,从而卓越地继承和发扬了波德莱尔的“声、色、味”重叠交感的艺术主张,进一步扩大了诗的领域,繁衍了诗歌的表现力,丰富了诗歌的审美情趣。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曾说过:“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兰波的诗就有融这三位于一体的功力。
艾略特以深邃的思想和艺术的匠心,把当时社会的精神和气氛熔铸进自己的诗歌中,给人们留下了一份形象的文献资料。诗歌构思诡奇、引典繁多,象征隐晦,的确艰涩难懂。《荒原》展现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败坏和危机,对于腐朽的资本主义文明的揭露、批判和否定是相当深刻的。“荒原形象”因此成了日趋没落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象征。诗人通过对人类学、神话学的研究,运用大量的、整套的象征语言和形象,在远古神话的框架里镶入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和现代“荒原人”的形象,冷漠、贫瘠的“荒原”就成了现代欧洲社会的一个缩影。诗人具有非凡的想象能力,善于运用拼贴、镶嵌手法,剪现代生活与神话传说的片断,给予重新组合,造成新的艺术境界。诗歌运用意识流手法,造成时空的错位和倒置,使历史与当代并存,神话人物与现实人物共处的局面。《荒原》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长诗具有一定的哲理高度。
【参考文献】
[1] 艾略特. 诗歌的音乐,象征主义·意象派[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118.
[2] 加 缪. 弗朗茨·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与荒诞[J]. 文艺理论译丛, 2010:3.
[3] 程抱一. 介绍兰波[J]. 外国文学研究, 1981(2).
[4] 闻一多. 闻一多全集(三)[M]. 开明书店版丁集, 1993:247.
【作者简介】
张晓琳(1992—),女,汉族,西安临潼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15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