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伴精神症状痴呆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6-12-21朱秋艳
朱秋艳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宜春 336000)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伴精神症状痴呆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朱秋艳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宜春 336000)
目的 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伴精神症状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伴精神症状的痴呆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予以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伴精神症状的痴呆患者效果好,且起效快、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
痴呆;精神症状;帕利哌酮缓释片;安全性
痴呆是一种病情呈进行性发展的大脑疾病综合征,患者可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或丧失,视空间技能出现损伤,甚至出现行为、情感及人格的改变,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痴呆是由多种疾病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常见病因是老年性痴呆及血管性痴呆,以及帕金森病、脑积液、营养代谢性疾病等[1]。对于痴呆并伴有精神症状的患者,主要以抗精神类药物治疗为主。帕利哌酮缓释片是临床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常用药物。有研究表明,该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并减少复发[2]。笔者对我院收治的合并精神症状的痴呆患者,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确诊为痴呆合并精神症状,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阿尔茨海默病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3]进行诊断,患者的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不超过25分;BEHAVE-AD(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分超过8分;并伴有良性记忆障碍、抑郁症、瞻妄及认知功能障碍减退;所有患者的阴性与阳性症状评分(PANSS)均不小于60分;所有患者的监护人对于本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内容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严重的脑、心、肝、肺、肾等器官器质性疾病;本年内服用过帕利哌酮;药物过敏。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合并精神症状的痴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30)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予以帕利哌酮缓释片(西安杨森制药公司,批号为 20131210,规格为每片3 mg)口服,3 mg/次,1次/日,后期根据患者情况增减剂量,每次增加3 mg,最大剂量不超过12 mg/日。对照组:予以奥氮平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20131011,规格为每片5 mg)口服,5 mg/日,1次/日,后期根据患者情况增减剂量,单日最高剂量不超过20 mg。两组均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2周及12周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使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4]。疗效,痊愈为PANSS减分率≥75%;显著进步为 PANSS减分率为50% ~75%;进步为PANSS减分率为25%~49%;无效为PANSS减分率<25%。总有效=痊愈+显著进步+进步。安全性使用TESS量表进行评价,TESS评分≥2分为有不良反应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PANSS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疗效更优(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比较(s,分,n=3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比较(s,分,n=30)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t=0.901,0.880,1.035,aP>0.05;与对照组治疗 2周后相比,t=4.035,4.530,4.660,5.021,bP<0.01;与对照组治疗12周后相比,t=1.010,1.579,0.947,1.033,1.601,cP>0.05。
治疗后12周13.5±3.3c14.1±3.3 13.6±2.8c12.9±2.9 22.7±4.4c23.5±4.2 50.1±5.6c51.0±5.0项目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总分组别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21.8±3.5a21.8±4.0 22.6±3.6a23.1±4.0 41.0±5.4a42.5±5.0 86.5±5.0a87.2±5.5治疗后2周18.0±3.2b20.8±3.0 22.1±3.3b21.2±2.8 38.4±5.0b40.7±5.5 79.0±4.4b83.1±5.6
2.2 安全性
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TESS评分为(3.3±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2.0)分(t=8.014,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肝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中有2例头晕,2例口干、便秘,1例外周血肿,1例直立性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χ2=6.354,P<0.05)。
3 讨论
痴呆属于一种大脑高级皮层功能紊乱,并涉及患者的思维、记忆、定向、理解、判断、语言及学习等多方面的损害,患者意识虽保持清醒状态,但其社交能力减弱、情感自控能力差,且伴有认知功能损害[5]。痴呆的发病原因包括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颅内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营养缺乏性脑病等,其发病机理与其脑部的器质性疾病有关,且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异[6]。近期记忆缺损是痴呆患者最早的临床表现,学习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及人格障碍均可在疾病早期出现。研究显示,超过60%的痴呆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症状[7]。
帕利哌酮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常用药物,共为利培酮的主要代谢产物,通过拮抗多巴胺受体 2(D2)、5-羟色胺 2A(5-HT2A)起到抗精神异常作用,同时还对α2肾上腺受体和和5-HT7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性[8-9],对精神异常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治疗作用,能有效改善痴呆患者的精神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和认识功能。
奥氮平也属于5-HT2A的拮抗剂,作为新型的抗精神药物可选择性地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通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异常症状[10]。但临床实践与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奥氮平会引发嗜睡、体重异常、外周水肿、头晕等不良反应,从而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影响治疗效果[11]。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种药物对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均有较好的效果。在用药2周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已经开始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帕利哌酮的起效时间更快。主要是因为帕利哌酮缓释片采用了渗透泵药物释放技术,能准确地控制活性药物的释放,因起始剂量为有效剂量,能快速起效[12-1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说明帕利哌酮相对于奥氮平安全性更高,主要是因为帕利哌酮通过肝脏代谢,渗透泵药物释放技术可准确地控制药物的活性,避免了药物浓度过高引起的不良反应[14]。魏晓云等[15]的研究表明,帕利哌酮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其锥体外系反应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低,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伴精神症状的痴呆患者效果好,且药物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
[1]顾 君,吴 越.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1):56.
[2]朱倩芸.皮峻峰.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6):666-669.
[3]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84-188.
[4]杨 叶,赵明坤.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0):1 475-1 476.
[5]孟爱宏.老年痴呆病发病原因及保健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2):564.
[6]何建军,罗 佶,张 俊,等.老年痴呆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0):127-130.
[7]马 奇,李丽霞,连和谈,等.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2,21(22):2 558-2 661.
[8]丁国安,余国汉,马静山,等.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1,10(12):1 095-1 097.
[9]曹国兴,谢国建.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国产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17):1 695-1 696.
[10]姜雪晶.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9):3-4.
[11]蒋海潮,金凤仙.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J].医药导报,2010,29(5):631-632.
[12]张鸿燕,郝晓楠,王雪芹,等.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开放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2,45(1):20-24.
[13]王士良,蒋永红,李建华,等.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34-35.
[14]邓小娟,杨彦春,王 强,等.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6):355-358.
[15]魏晓云,胡 俊.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J].中国药业,2013,22(5):64-65.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liperidone Extended-Release Tablets in the Treating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Dementia
Zhu Qiuya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Yichun People′s Hospital,Yichun,Jiangxi,China 336000)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liperidone Extended-Releas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dementia.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Jul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aliperidone Extended-ReleaseTablets,and the controlgroup wasgiven olanzapinetreatment.Thetherapeuticefficacy of thetwogroupswas observed.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2 weeks after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P>0.05).Conclusion Paliperidone Extended-Release Tablets has a good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ment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dementia with rapid onset of action and high safet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dementia;psychiatric symptoms;paliperidone extended-release tablets;safety
R969.4;R971+.41
A
1006-4931(2016)22-0029-03
朱秋艳(1984-),女,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神经病学,(电子信箱)15274410926@163.com。
2016-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