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家传戏 发展之一

2016-12-20

中华儿女 2016年14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家评剧剧目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评剧,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明珠。

成立于1955年的中国评剧院,在建院方针“以演现代戏为主的国家级示范性剧院,同时上演新编历史剧和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戏及外国名著改编剧目”的指导下,61年来,恢复整理和创作了300多出优秀现代戏及传统剧目,其中20多部剧目80多位演职员先后获中宣部、文化部、北京市多个奖项。《杨三姐告状》《秦香莲》《花为媒》《刘巧儿》《小女婿》《黑头与四大名蛋》《马本仓“当”官记》《良宵》《城邦恩仇》《母亲》等众多经典剧目深受观众喜爱,造就了一代代优秀表演艺术家如筱白玉霜、新凤霞、喜彩莲、花月仙、李忆兰、魏荣元、马泰、张德福、席宝昆、陈少舫、赵丽蓉等。

中国评剧院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的创作理念,发扬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广泛吸收其他姊妹艺术之长,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使评剧艺术成为当代流行的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

人才培养是推动戏曲振兴的基础。2015年,文化部试点开展“名家传戏一一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在39个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中,遴选出114名戏曲表演艺术家,采用“一带二”的形式,每位艺术家向两名学生传授两出折子戏。

以谷文月、刘萍、李惟铨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评剧表演艺术家们,通过“名家传戏一一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大胆探索改革,创新传承技艺,为评剧艺术发展继续做着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家评剧剧目
评剧产业的特色文化版块发展模式探析
新形势下唐山评剧如何焕发生机
忆花鼓戏表演艺术家何冬保先生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优秀剧目进校园
淘气包弟弟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
从表演艺术家牛桂英看晋剧
评剧《良宵》海报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