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隐学习理论视域下英语学习APP的使用

2016-12-19牟蕾叶向荣

文理导航 2016年31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牟蕾++叶向荣

【摘 要】内隐学习是学习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发进行,有关内隐学习的研究成果对英语教学策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启示。移动设备的高速发展促使英语学习类APP层出不穷,丰富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结合内隐学习理论与英语学习APP的使用,更新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内隐学习;英语学习APP;初中英语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学生之间更有效地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智能电子设备衍伸而来的英语学习Application(以下简称APP)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对于这样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资源,英语学习APP为何能得到快速、广泛的认可及传播?探其本质,在于其巧妙的利用了内隐学习理论对英语学习的有效促进。

一、内隐学习理论涵义

上个世纪80年代,内隐学习理论作为学习和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最热门、最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不少学者对其涵义作了较为全面、深刻的阐释。综观已有研究可知,美国心理学家Reber首次明确提出了“内隐学习”这一概念,并将内隐学习定义为“无意识获得关于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Reber,1967:259)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相对而言的。Reber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学习方式,一种是有目的、受意识控制、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并采取一定策略来完成的外显学习,这也是人类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另一种则是对学习过程缺乏明确意识的内隐学习,换而言之,内隐学习没有明确地意识到或陈述出控制学习者的行为规则是什么,却获得了这种规则的学习方式。(戴雪梅,2005:51-54)内隐学习对二语习得研究开辟了新领域(Dekeyse,2003;Hulstijn,2005),最显著的案例是:一个心智正常的儿童能通过母语环境的影响,轻松且成功地习得母语;而成人的二语习得往往不易。内隐学习在不同程度上都对人类语言,尤其是对母语语法的习得产生了重要作用。

二、内隐学习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堂APP教学的启示

传统初中英语课堂存在明显缺陷,学生学习内容局限较大,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从供需关系上来讲,教材内容的滞后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当前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加之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英语学习APP为解决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提供了一定的利用价值。其使用模式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英语学习APP的内隐学习作用

内隐学习是自发进行的,无需主观意志的努力,因而有着无限的心理资源和巨大的心理容量,这对尽可能开发和利用中学生心理资源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APP中拓展更为广泛的英语词汇或句型,使内隐学习发挥最大限度的优势。内隐学习从“无意识”到“意识”这一连续体来审视学生的英语学习,虽然外显学习在纠正英语语法、改正句子错误等方面仍占主导地位,但内隐学习在复杂规则的把握上更处优势地位。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相互结合、意识和潜意识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作用、同时发生。

(二)与实现教学情感目标相结合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前两者通过众多学者及一线教师的不断努力已有显著成效。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层次的复杂性,如何有效实现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情感目标具有抽象涵义,一味的说教、苍白的阐述、强硬的干预都无法与内隐学习的潜移默化相提并论。

各种英语学习APP,从数量上保证了学习的内容,也为实现当前教学情感目标而做出选择。其选择的意义不仅局限于词汇、短语、句型等语言知识,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一首首积极健康的乐曲、一则则丰富多彩的视频片段,使学生结合情景,内隐地获得完善的社会认知系统,完善他们的认知,开阔他们的思维,升华他们的思想,促进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学者认为,“学生过度依赖网络,教师的主导地位‘岌岌可危”。其实恰好相反,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教师职业角色转型提供了可能,网络只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仍是课堂的主要实施者。如何使学生切实把握知识要点、提高学习质量,教学活动还是离不开教学大纲和教材,更离不开教师。英语学习APP拥有庞大的数量、丰富的内容,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知道如何选择或者选择失误的情况,导致学习活动无效,甚至产生消极影响。教师的引导和督促作用显得格外重要,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因素也体现于此。因而,教师对于APP的选择和内容的确定要进行全面考虑,也要基于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四)英语学习App使用的时间性原则

英语学习APP纵然便捷、灵活、富有多样性,把握APP使用的时间,掌控使用节奏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通过对已有研究梳理和课堂教学实践发现,课堂教学的教学步骤环环相扣,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APP的使用置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只要有利于有效教学,具体在哪一个环节使用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此外,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应做到有的放矢、松弛有度,既不偏颇于APP的过度使用,同时又能巧妙的将其与课堂教学贯穿始终,才能实现此类APP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结合。

三、问题与不足

(一)课堂操作难度增加

对教师而言,大量的APP内容筛选增加了备课难度。想要剔选适用的软件及材料,无疑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旦选择不当,不仅不能给课堂“锦上添花”,反而出现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分散学生注意力、削弱学生学习兴趣等现象,甚至可能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就学生而言,智能软件使用几率增加,意味着学生手动书写的机会自然越来越少,在学生手动作业的布置就需要一个科学的思考和安排。

(二)意识转型尚未实现

内隐学习的效果具有内隐性。一方面,内隐学习由于其无意识、无目的等特征,其学习效果具有内隐性、长期性。许多学生通过内隐学习习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并非会将其归因与内隐学习,而认为是通过意志努力的外显学习获得的;而其长期性也使得学习者即便由内隐学习获得知识技能,也要一定的特殊环境才能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基于长期的中国传统教育现状,大量的教师和家长并不能理解和认同移动学习的方式,将APP的理解停留在娱乐交流等方面,忽视其对学习的帮助。

(三)使用不当易对中学生生理健康产生影响

长期使用智能电器容易导致学生近视、驼背等健康问题。慢性近视、高度近视倾向于低龄化发展,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的青少年长期、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产品,不注意用眼卫生;而长期的埋头、弓背等学习姿势,势必会影响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导致驼背、脊椎变形等健康隐患。因此,在选用此类APP的时间上要有合理的安排和控制。

四、小结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潮流之下,顺应时代、与时俱进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品质。政府的资金投入、学校的理念转型、教师的专业心向,都是影响这一教学手段的重要因素。英语学习APP的层出不穷反应出当前智能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学习者的需求增加。基于内隐学习理论视域下的英语学习APP,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产生的有利作用毋庸置疑,而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用功效和潜能,避免其不足所带来的问题,研究还需向纵深不断开发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万乾,李欣.《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生英语APP使用研究》,《教育论坛》,2015年第9期.第22-23页

[2]李倩.《内隐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10期.第101页

[3]阳志清,洋烈乡.《外语教学中的内隐/外显学习动态权衡观》,《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12期.第23-25页

[4]张宏武,冯有贵.《内隐学习与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72-76页

[5]程志.《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5期.第107-108页

[6]戴雪梅.《学习研究进展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51-54页

[7]Reber,P.J. & L.R. Spuire. Encapsulation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in Sequence Learning[J].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0.2(1998):248-263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教学
淡化英语课堂模式,展示英语学科魅力
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分析
简述趣味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