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治疗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及行为的影响

2016-12-19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评量标准差

廖 清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西院区皮肤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积极心理治疗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及行为的影响

廖 清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西院区皮肤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观察积极心理治疗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及行为的影响。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积极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社交回避和苦恼量表,评价两组心理状况及行为状态。结果:干预后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躯体化以及精神病性因子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恼情绪及社交回避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治疗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及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增加其社交行为。

银屑病;积极心理治疗;心理状况;行为状态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十分常见,和精神因素的关系十分紧密。银屑病发病﹑皮损加重和复发受焦虑﹑抑郁心态和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影响。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治疗银屑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18~52岁,平均(38.25±12.68)岁;病程3~20年,平均(13.45±10.98)年;文化程度小学2例,初中18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3例。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19~54岁,平均(39.42±11.28)岁;病程3~21年,平均(14.19±11.37)年;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19例﹑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根据银屑病的临床表现﹑皮损特点﹑好发部位以及季节性进行诊断。临床表现主要是出现红色丘疹及银白色鳞屑,严重可泛发全身,最常见的部位是四肢伸侧,病情冬季往往会加重。

纳入标准:①病情处于进行期;②具备单独完成调查的能力。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精神疾病﹑系统性疾病以及其他皮肤病;②无法单独完成问卷。

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①对银屑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与护理进行讲解,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②嘱多食用高蛋白食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牛羊肉等;③要求穿宽松舒适的衣服,讲究个人卫生,注意室内空气流通;④告知涂药的方法,以及阿维A胶囊服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给予鼓励,做好情绪安抚工作[1]。

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给予积极心理治疗。①观察及保持距离阶段,医生应使患者能够从一定的距离看待自身的处境,选择适合自己的态度及行为方式。②调查阶段,该阶段对出现的心理冲突进行了解,分辨其属性。③处境鼓励阶段。作为冲突伙伴或周围环境的实施者,从而使自身疾病的社会性发生改变,积极面对自身出现的症状。④重新评价阶段。积极解释出现的症状,因而也能作为实施者,使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地位得到认可,从而摆脱症状所带来的苦恼,并明确发病的原因及其治疗[2]。通过每天30~40min单独心理干预的实施,结合实际进行阶段的合理选择,持续干预3周。

3 观察指标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社交回避和苦恼量表进行评价。

症状自评量表包含症状特点以及心理状态的评定等。量表主要包括10个因子,分别是敌对﹑焦虑﹑抑郁﹑强迫症状以及人际关系敏感等,可以对人的心理状况以及行为状态给予客观的评价。每1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①没有:自觉无该项问题;②很轻,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对被试者并无实际影响,或者影响轻微;③中度:自觉有该项症状,对被试者有一定影响;④偏重:自觉有该项症状,对被试者有相当程度的影响;⑤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对被试者的影响严重。

社交回避和苦恼量表包括28个项目,用于苦恼情绪评价的占14条,用于社交回避评价的占14条。采用“是”﹑“否”评分法,范围0~28分。得分高表示具有较高的社交回避倾向,社交困恼也就更大。回避和困恼量分量表的信度分别是0.87和0.85。回避分量表的分数为:常模+标准差=4.14+2.62。焦虑分量表的分数为常模+标准差=3.92+3.1。总分为常模+标准差=8.03+4.64。当做题者的分数低于(常模+标准差)分数时,表示个体表现正常,没有社交回避和苦恼情绪问题;当做题者的分数高于(常模+标准差)分数,但低于(常模+2*标准差)时,则表示个体在社交回避和苦恼情绪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专业人员的检查。当做题者的分数高于(常模+2*标准差)分数时,则表示存在社交回避和苦恼情绪的问题,需要接受专业的帮助。问卷发放时间为入院第1天以及入院3周后,要求患者当场填写并收回。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100%。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 果

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n=50)精神病性 1.88±0.36 1.86±0.32 1.69±0.42△ 1.80±0.34偏执 1.89±0.34 1.85±0.40 1.78±0.28 1.77±0.29恐怖 2.22±0.23 2.14±0.25 1.82±0.43△ 1.97±0.52敌对 1.91±0.18 1.93±0.20 1.77±0.15△ 1.86±0.18焦虑 2.05±0.30 2.04±0.29 1.54±0.22△ 1.73±0.28抑郁 1.76±0.33 1.77±0.37 1.46±0.23△ 1.58±0.31人际关系敏感 2.04±0.29 2.02±0.31 1.81±0.26△ 1.92±0.25强迫 1.92±0.25 1.94±0.23 1.69±0.12△ 1.81±0.17躯体化 2.01±0.21 2.00±0.25 1.65±0.24△ 1.78±0.20其他 1.84±0.37 1.81±0.35 1.83±0.41 1.80±0.39因子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观察组(n=50)

社交回避和苦恼得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社交回避得分(4.44±1.88)分,苦恼情绪得分(5.18±2.56)分,SADS总分(9.54±3.48)分;对照组社交回避得分(7.45±3.58)分,苦恼情绪得分(7.98±3.76)分,SADS总分(15.84±5.43)分。两组社交回避和苦恼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 论

银屑病患者的社交回避行为以及苦恼情绪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这主要是因为银屑病导致患者外在形象受损,皮肤表面脱屑严重,表现为银白色鳞屑且层层堆积在皮肤表面,或出现关节变形以及脓疱等,指甲变厚,头发变得坚硬,使患者自卑,不愿露面,甚至对家人与朋友产生排斥,更不愿参加任何活动等[3]。积极心理治疗引导积极面对社交,帮助能够以局外人的目光看待自己,忽略自身外表的缺陷,关注内心品质与精神的培养。从而使患者树立社交的信心,并且善于修饰自我﹑讲究卫生﹑消除异味。通过积极心理治疗,可使患者社交回避倾向降低,减少苦恼情绪。银屑病患者易出现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以及社交敏感等各种心理问题,采用积极心理治疗,可促进对疾病以及自我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工作与生活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在积极心理治疗的作用下,重新认识自我,相信自身的能力与潜力,积极应对疾病。

本研究中,100例中25~35岁有72例,在银屑病患者例数中占有绝对优势。这主要是因为银屑病多发于青壮年。干预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中各因子得分明显更低,表明患者心理状况更佳。干预后观察组的社交回避得分﹑困恼情绪得分以及SAD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心理治疗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及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增加其社交行为。

[1] 杨文华.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 徐杰.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3] 林雪香,张峰,卢婉娇.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9):25-27.

R275.986.3

B

1004-2814(2016)11-1121-02

2016-07-15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评量标准差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用Pro-Kin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对于平均差与标准差的数学关系和应用价值比较研究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