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的发展要义
——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

2016-12-18沈望舒

关键词:核心北京功能

沈望舒

(北京社会科学院 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



北京的发展要义
——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

沈望舒

(北京社会科学院 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

虽然北京疏解非核心功能的工作成效显著,然而距离中央要求的强化首都核心功能工作,却显相对薄弱。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地位,对以先进思想文化行动来凝聚、示范、辐射、引领、服务全国的核心功能,有很高的国民期盼。古今关于首都“应然”早有约定俗成的首善共识,国家和人民对中国首都的“实然”持有与时俱进的改善要求。用改革开放、创新进取的文化自觉,树立当代中国首都信仰与首都观,高举以首善追求为核心理念的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大旗,着眼对国家战略的首都担当,着力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首都责任与使命,努力通过卓越人物、美好风物、精彩事物构建首都故事,以彰显城市文明高位、中国文化高峰,是新时期首都建设的“必然”之路。

北京发展;首都文化;核心功能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工作时指出: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他所提的5点要求之首是: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因“四中心”、三战略、一目标高度理念化,故取文化广义说,以下用“首都文化核心功能”概称之);随后再列其他: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打造首都建设的精品力作;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1]习近平在考察北京工作时的讲话,将首都工作置于国家战略的特殊价值与要素环节,突出首都对全国现代化的神经中枢意义,强调首都当发挥的政治引领、文化凝聚、国际感召、科技带动诸功能。

两年来,为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北京发起了治理“大城市病”、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攻坚战。因方向明确、目标明细、思路明晰,于城市减臃消肿上进展显著,为新发展腾空间添动能。但也反衬出在关键且应优先的“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方面的薄弱——相关思想认识、目标设计、路径安排、资源配置、制度支持笼统含糊,尚处起步倡导期。

强化核心功能与疏解非核心功能,相互关联却互不替代,没有因疏解非核心功能则令核心功能自然优强的逻辑。而且若少了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时代表现,北京发展会偏离“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无法满足国与民对“应然”的内心期盼,难以履行首都城市对国家战略肩负的责任义务。因此贯彻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的讲话精神,着眼“应然”首都、着手“实然”首都,在文化自觉自信基础上着力走中国特色“首都观”指导下的“必然”之路,具有现实和长远的重要性。

一、求“应然”,重首善,当立“首都观”与首都信仰

“我们做北京工作应深入研究,国家和人民需要怎样一个首都,用老百姓的话说,怎么配得起中国的首都”。[2]2016年伊始,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提出首都“应然”命题,《北京日报》号召,在此高度上“来认识和把握城市建设,增强首都意识,强化担当精神。” “任何时候都要把履行好首都工作职责放在心上,作决策自觉考虑发挥首都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抓工作自觉坚持首善标准,努力使首都的建设管理与党和国家要求、人民的期盼相一致”[3]。认识“应然”早有理性线索。

(一)城市领衔社会进步,城市的核心是文化;古今中外都有对首都城市文明先进性的认知认同,首都文化核心功能导引带动社会发展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指出:“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4]。以“火车头”形象,精妙阐释城市及城镇化过去、现在、将来的意义。

与中国“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概念异曲同工,人本主义城市社会学代表人物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体,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结。”“我们与人口统计学家们的意见相反,确定城市的因素是艺术、文化和政治目的,而不是居民数目”。[5]218他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存储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6]1揭示了人本城市的品性在文化,精彩在文化,核心在文化的真谛。

首都多为城市功能的佼佼者,令社会渐悟其对城市建设的榜样力量。人们将有历史成就的首都,当作一时一域的文明高地予以欣赏、观仰、评析,留下种种誉美记载,相关“核心功能”也藉此化身首都“应然”而代代流传——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帕克直喻首都城市为文明的工厂[7]。

(二)怀有“以文化人”传统的中华民族,出于祈福家国安康繁盛、思善向善求善之愿,对于国都延续悠悠千载的“首善”情结

“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名句,见诸两千多年前的《史记》《汉书》[8];“首善之区”作为专事京师文化形象的词组,因《金史·礼志八》中“京师为首善之地,四方之所观仰”[9],成了千余年的观念。各种典籍描述历朝首都,如长安、东京、汴梁等“体国经野”雄心与景象者不可胜数。仅赋体文学,自汉班固《西都赋》、张衡《东京赋》,经历晋左思《三都赋》、唐李庾《两都赋》、宋周邦彦《汴都赋》,再到元黄文仲《大都赋》,明顾起元《帝京赋》、清乾隆帝《盛京赋》等,竟然因“帝国书写、时代气象”之共性,而专辟一类。

近现代依旧相承逢京城论首善的风气: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请开学校折》用“建首善而观万国”之语为据,陈炽讲“京师者,天下之首善也。移风易俗,必自根本起”[10]之理。百年前建立民国,研究者所集定都南京资料,尽显热血人们细化“首善”之心:说原则——国都“为全国文化荟萃之区,不能不籍此表现一方,以观外人之耳目,一方以策国民之奋兴也”[11];作演讲——视国家权力对城市文化精神的塑造为常轨,力倡“‘革命先革心’,人心之善恶,风俗厚薄,政治良窳之所基也,人心之害不去,不惟无以厚风俗,即有良政,安能行之而无弊呼”[12]。孙科在表建都主旨的纲领性文件《首都计划》序中写道:“良以首都之于一国,固不唯发号施令之中枢,实亦文化精神所荟萃”[13],寄殷切希望于首都文化核心功能之心溢于言表。即便在鲁迅先生的社会形态文论中,也屡见“首善之区”词组的运用……

(三)定都北京后的新中国首都建设,仍承谋“首善”创一流精神;且在认识不断提升中,使首都文化核心功能量质齐进

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规划的指示,向来紧扣国家首都性质与首都文明的主轴。如中央书记处1980年对首都建设方针的指示,堪称首善文明价值标准,首都文化的形象描述——要把北京建成全中国、全世界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要把北京建成全国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第一流城市,也是世界上比较好的城市;要把北京建成全国科学、文化、技术最发达,教育程度最高的第一流城市,并且也是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要使北京经济上不断繁荣,人民生活方便、安定……[14]144再如1982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设定“首善之区”的城市建设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服从和充分体现这一城市性质的要求。[14]144-173

1953—2004年,北京六次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实证了首都文化的应然、首善认识的发展,可见让北京工作造福城市、服务中央与全国的功能建设从未停步。进入21世纪后,北京市委推出诸如:《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意见》(2006年),《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2011年),以“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为法治建设总体目标的《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意见》(2014年)等等,用高度的首都意识激励文化自觉,扭住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牛鼻子”求首善、创一流。这是北京在党和国家领导下,赢得首都改革、建设、发展一系列成就的重要原因。

溯古述今可以产生文明互鉴效果。结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的讲话精神,王岐山关于“北京市为全国作出表率、当好首善”[15]的希望,刘延东对北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16]的要求,能将“应然”首都升至对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简明模式——以“首善”追求与首都担当为旗帜服务大局的中国特色“首都观”。

如此“首都观”中重视传承优秀历史传统,更强调现代性。一是直面基础环境的更迭,如城市人口早已迥异于宣统退位时的约百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约两百万,数量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情市情翻转,如早已摆脱当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积贫积弱,开始跻身现代国际大都市行列。二是承认主体色调的变化,如城市文化中地域、局部、近期、单一等意义趋低,国家、民族、长远、多样等意义趋高;古老与新兴、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坚守与突破等交织融和渐为常态。三是适应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水涨船高,如日益重视形神统一的先进性、代表性、展示性、引领性、带动性价值,为市民、国民及人类提供多维视角……

因此,以“首善”担当为核心概念的“首都观”,主在“先觉、先行、先倡”的文明内涵。包括体现让北京成为56个民族与30余省区市古今优秀文化的代表展示者,国家发展治理思想路线的模范践行者,科学之真、人文之善、绿色之美道德情操的弘扬先行者,各类首善言行的生成推动者等价值取向,有使首都居住和建设者以较高个体素养、群体魅力、精彩服务,而造福市民、国民与世界的文明高峰城市的作为。积极向上的首都观,有利于树立内生动力之基的“首都信仰”——卢梭说: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美德。信仰被社会视作行为原则、理想追求、价值目标,一旦“首都人”有信仰,将使城市有前途、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17]首都观、首都信仰,堪称把握了“应然”与“为了谁”之题的高起点。

二、审“实然”,重“峰值”,须识首都价值、谋首都作为

古人颇重“知非与改过”,说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可改进,即一日无步可进。科学“应然”有理想气质,与“实然”现状呈现落差是规律;带有缺陷、明“非”显“过”的“实然”,既是包含“我是谁”等无法回避的社会真身,又是人们要奋斗要变革的原因。首都文化核心功能有应、实两面,实然还显现“有”“缺”两面。认知、改善实然,为求应然、行必然之阶梯。

(一)前实然——中国首都已是当代社会文明的东方高地

第一,国家的繁荣强盛,拉升对北京“声音、主张、行为”的全球关注。以首都之名代称一国向为世界惯例,如同“华盛顿说”为美国官方言论、“巴黎态度”即法国政府意见。新中国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使中国晋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全球增长领先的消费市场,2015年对世界经济年贡献率占比超过25%[18]……巨大的物化实力令欧洲东望,让美国战略重点东移。北京代表并传输的中国形象、中国趋势,从未像近年般为世界瞩目:仅国内“两会”动辄吸引千余外媒记者,足见中国与世界舞台中心之近。当然频频举办奥运会等世界级、“九·三”阅兵等国家级盛事,也最彰文化中心含金量。

第二,聚民族精华、举全国之力,令北京拥有突出的首都资源禀赋。因悠久的建城建都史,以丰富的历史遗存体现古都风韵。因核心功能建设而人文荟萃:北京为国内高等教育最发达城市,高校数量和质量均居国内第一,全市近1/3人口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0%(参照系:我国为37.5%,中高收入国家为33.9%,高收入国家为75.1%)。北京科技研发力量领先:政府科研院所263个,全国占比6.5%;高等院校研究机构650个,全国占比17.6%;标准研发机构全国占比1/6,标准研发人员的科技人员全国占比10%(总人数54.6万,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比1/7),两院院士全国占比46.7%……[5]84。

第三,世界经济低迷时节,北京发出的理念主张等尽显活力中国风。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主张;亲诚惠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构建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关系思想;加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将国家发展与广大发展中伙伴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原则;强调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品质的对非政策立场;推进多边外交,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的改革,增加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的战略;加强务实合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寻求同各方利益汇合点的倡议,以及中国倡导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等举措。

第四,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北京用新思想新部署尽显“中心、核心”功力。如党的十八大以来明方向长信心的思想精神理念供应频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五大支柱性政策,以补短板防风险把握发展的战略重点、以战略重点带动面上工作的方法,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重点任务等等,都是眼下及“十三五”时期国家发展中牵一发动全身的“衣领子”式要害。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绩效导向、能力导向等方法论引领,保障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使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在“三期叠加”复杂环境下整体向好。

第五,首都长期具有国内文化生产力主体优势。10年前相关统计表明:北京地区的图书出版社占全国总量的40.93%,音像出版社这一占比是42.6%,电子出版单位是47%,报纸出版单位是13.21%,期刊出版单位是29.67%……*数据来自2009年4月,北京市委宣传部重点课题“关于首都公共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的调研报告。北京还是国内图书资料机构、艺术表演场所、会议展览场馆、体育健身场地、博物馆和文化馆等最多的城市,是新旧媒体云集的城市;另外,北京还是137家外国驻华使馆、17家国际组织代表处所在地,并忙碌着190余个外国常住媒体机构……

中关村则以早、多、强代表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缩影。早,起步于1978年3月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后,全国第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第一个高科技园区等众多第一的诞生地。多,先是“科企”增量大:2013年6 000家,2014年1.3万家,2014年2.4万家;再是区内企业创收多,2011年后年均复合增长达20.2%,2015年示范区总收入4.07万亿元。强,既在能量绩效:中关村以全市2.97%的土地面积,实现对全市经济增长36.8%的贡献率。更在炫目团队与人物:2015“中国U25”创业者五成来于此,占“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中国50强”榜单17席;现有“独角兽”(指近年产生、资产超10亿美元“科企”)40家,占全球的20%、全国的60%;入围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的百度、京东、联想,跻身世界领域前列的中芯国际、紫光、京东方等。中关村吸引“千人计划”“海聚”“高聚”人才1 752名,占全国21%[19],成就了李彦宏、雷军、刘强东等一批企业家……《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5》新证:北京的创新综合能力排名居全国首位[20]。

最新研究成果再显北京的全国文化高原质地——《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2015》,综合得到83.20的最高分而位居指数榜首,与次席56.59分间有26分落差;五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文化禀赋要素87.02分(第二名为57.73分),文化经济要素77.14分(第二名为55.95分),文化管理要素84.46分(第二名为58.68分),文化潜力要素88.70分(第二名为55.55分),文化交流要素81.22分(第二名为63.49分)[6]66-122。陆续有最新数据补充上述判断:来自北京市文化局消息:2015年北京动漫游戏产值达455亿元,占全国动漫游戏总产值的1/3;出口额达58.7亿元,居全国首位[21];文化部产业司“中国文化产业系列指数”显示,北京市文化产业综合指数连续五年全国排名第一[22]。

(二)后实然,中国首都与“应然”之文明峰值存在缺憾

用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新华社:《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O一六年新年贺词》,《光明日报》2016年1月1日。贺词提到: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句式:改革任务那么重,发展困难那么多,全国希望看到首都文化成功故事,首都以思想行动的精彩贯彻中央路线的示范带动不能缺席。据此说内观外视下的首都功能实然,错位、缺位是要害。

第一,内观自身。错位,主在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喧宾夺主。迷恋“肌肉男”和经济硬实力的欲望历史漫长:20世纪50年代,头两个北京总体规划文本中就有“首都应该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特别要把它建设成为我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北京不只是我国政治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而且还应该迅速把它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23]的观点,显示喜工业、重经济倾向。2010年前后喧闹北京的世界城市大讨论,强势观点密集于当经济、金融、产业等“硬实力”高位城市,弥漫着轻视、忽视、乃至无视首都文化核心功能气氛。相关取向因实施力的积极支持,驱使北京走入功能万象、自我膨胀,大城市病日重,而后者——以精神文化力引领、示范、带动各地,则因其量质欠佳、行动化成果较少,功能绩效走弱。

缺位,主在城市对国家和民族的心灵感召、精神凝聚、理论与道路吸引的形象化有效供应数量不足,服务亮点显少。若跨越硬件与规模的数据高位,可见文化软件洼地:在思想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后代的影响上,较明显的成就尚少;对发展现实向思想文化所提问题,首都理论及实践较有说服力的成果尚少。首都思想理论文化界若能面向世界精彩而全面地阐释中国,在回应关切、解决问题、哲学价值、模式方法角度,向国家与世界奉献独有见解、新知识来源、新思想建树,北京不仅将拥“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美誉,还将雄辩地展示首都文化核心功能。只是目前,国民所盼首都文化价值和可复制的成功案例,于振奋市民、辐射周边还不尽人意,示范全国的绩效更难以高估。缺位,还包括常态化领域性缺失: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平台(国家乡愁寻根处)、美好民族文化的荟萃集成(多样文化展现处)、卓立当代文明的国家人物、辐射各地及世界的文化精品、启迪心灵的首都故事等,有共识、被公认的系列不多,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24]质量距离更大。缺位造成首都文化“颜值”“峰值”危机,与“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25]要求的能力有差距。这跟核心功能的担当心态相关联——如所颁“北京精神”,有底线性概念、有共性好词,却未容集万众“应然”、突出京城个性的“首善”。回避具高峰指向、有奋斗难度、存压力风险的质化目标,或许可视作影响核心功能建设的原因之一。

第二,外视三城。把握实然,可纵看历史、也可横阅同侪;横阅时,既可反复陈述有国情差异的巴黎、伦敦、东京,也可认真比较国内有地情差异,但动力澎湃、活力精彩的他城。其实,欣赏历史不长,却大显成功态的国内经济中心、科技新锐、商贸豪强城市的精神文化点滴,照样收获文明互鉴的启示。

参悟上海之“势”。2014年习近平继2月视察北京后、5月考察调研上海,上海随之而现奋力做“龙头”之势。其势首在凝魂聚气:以党中央向上海“交任务”为题,围绕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主题,上下齐议勇于担当。其势又在锁定关键:围绕“当龙头、增活力”主旨落实落细改革机制,以核心价值观强化文化活力——“在非物质层面表现出的对内向心力、融合力、凝聚力,对外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思维、方式、路径、杠杆等八个分项,政府职能目录、购买服务目录和政策安排等细节,文化治理十方面重点,发展八大文化产业路线图,进行深度动员[26]。上海之势更在决策层的扎实推动,市委用“一号课题”[27]、书记挂帅并指导督办形式来诠释要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是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关键是要依靠创新人才,基础是要有良好创新生态环境,重要的是要有重大工程与项目支撑。《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22条)以及《关于促进金融服务创新,支持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金融20条)等,让上海“近者悦、远者慕”,当天下英才创新立业舞台的诚意满满。

体验深圳之“实”。从2016年初《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中可见一斑。方案直面发展中八个不足,展现优秀城市发展方略以危机意识和问题导向为前提的内质。内容删繁就简,仅选有利于攻坚克难的一个核心动力概念“文化创新”作主旨,以突出实践性;只立一个兼备杰出性、创新性、参与性、效益性,具有发散引领力潜质的城市文化目标“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以区别文化立市、强市等模糊提法,针对市民期待、点明共同愿景。方案摒弃“决定”或“意见”类套路,一反城市文案太多止步于战略层面考量和对任务原则表述之风,让目标所率的五大体系,为115项任务与完成时间所建构,与分工表、目标责任书相配套,方案颁布和签约程序同步。用顶层设计、顶层统筹、顶层统管浑然一体的管理体系,令观者对“创新思想理论载体,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城市精神体系”“创新城市形象标识,构建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的文化品牌体系”等目标[28],怀有好奇、兴趣与信心。

品味义乌之“强”。一个县级市,不单创出令某些省区都瞩目的GDP总额,还享受党中央、国务院“国际商业之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等光鲜定位[29],可见特定领域之强。一个小商品产销带,书记持“改革要主动,发展靠争取”的积极理念[30],民众拥“买全球、卖全球”的博大胸怀,可见思想精神之强,一个远离京师省城的地域主体,始终用改革的实体形象、创新式紧跟步伐来辅佐国家战略和支撑中国模式:当国家元首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功推行对欧外交时,首个“义新欧”专列抵达西班牙,送去小商品、运回红酒、橄榄油等,大宗贸易让马德里全城沸腾;当国家领导人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联络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三国并收获合作新进展,4天后首列“义乌—德黑兰”货运班列通车。2016年“两会”期间,王毅外长独用此例论述中国外交接地气,可见义乌“讲政治”实力之强。

全域掠影实然,首都文化积聚共和国建设基础,强在党和国家领导集体撑起的思想精神文化主峰,中关村科技文化骄人群峰,举国之力、全市奋斗的资源禀赋高峰。弱在面对历史应然、时代应然、民族应然,城市对“首善”核心概念的专注与定力的一贯性,致使非核心功能喧宾夺主、养痈遗患;弱在当中心、做“排头兵”的自信担当力度的一贯性,致使在争先进、举旗帜时,精气神上对比习近平“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有距离。这都反映首都观、首都信仰的不足,导致首都文化形象、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供应能量欠缺,理论层、产品与服务层成为薄弱环节。而国家级、世界级价值生产与传播影响力欠佳的首都文化,将难以履行民族复兴战略中的首都责任。

作为关注“实然”和“我是谁”的落脚点,厘清首都文化价值轮廓,对强化首都核心功能、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服务的务实行动,具有积极意义:

“首都文化以历史悠久的北京地域文化为基础,反映着中国与时俱进的城市文明。因而是荟萃全国各民族精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传承往昔、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兼收并蓄人类社会精神营养的文化;是体现首都地位、发挥首都功能,通过首都价值服务全国的文化;是经典文化、公益文化和产业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文化;是高质量的文化创新生产力队伍,凭借厚重的文化内容,宏大的文化消费,现代科技的载体形式,显著的中心市场功能,突出的辐射和影响能力,提供精神产品和精神服务的文化;是用政治文明、科学力量、人文思想和文化经济的品质,不断向社会进步注入活力的文化”[31]。多年前的概括与现今词语有差异,但贯穿首善追求,大体勾勒出首都文化价值及功能的形象。

三、循“必然”,重“教化”,为首都功能集要素强要务

明晰应然与实然,意在“必然”之路——按当代中国首都责任担当的规律,依首善理念、首都意识的内涵强身固本“补短板”,便可解答首都发展“怎样满足新时期的新需要”,“特别是怎样承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这三个首都核心功能”的命题[2],有效推进“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工作。为使全市“同欲”、共力核心功能强化优化之业,须在要素和要务的高质高效方面下功夫。

(一)坚定首都文化方向,坚持先进和“首善”的“首都领跑”

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是常识,首都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代表是常理。因此首都文化的先进性,关系国家方向、民族道路、人心凝聚大局,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大计。韩震教授说: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也不可能成为黑格尔所说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民族。[32]中国首都同于此理——时代价值尽在文明高位属性之中。首善核心概念统领的首都意识,综合反映中国思想路线优势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当今追求首都首善,贵在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内涵,融入首都活力、首都成功、首都故事,从而发挥激励全市、带动全国的核心功能。目前正确的思想理念已到位,关键在匹配与理念相关行动的适时增强。

2011年北京市委号召: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到2020年,把首都建设成为在国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文化中心城市,成为全国文化精品创作中心、文化创意培育中心、文化人才集聚教育中心、文化要素配置中心、文化信息传播中心、文化交流展示中心,发挥好首都文化中心的表率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作用、提升驱动作用、桥梁纽带作用、荟萃集聚作用。[33]全面表达了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高度与广度。

2014年北京市委要求:北京作为首都,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在各项工作中,都必须坚持首善标准……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34]文化的核心是思想,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以文化人。要让北京丰富的先进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走进群众的生活里,融入群众的思想中。[35]强调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文化发展具有风向标和引领作用,必须更加自觉地服务国家文化发展大局。要加快建设先进文化引领高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加强思想意识形态工作、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履行好新时期首都职责。突出明示了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境界和努力方向。

发展理念到位后,亟需疏解非核心功能工作的推动力度,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建设。要重视与理念相符行动的落细落实,包括用制度机制安排和资源力量配置,推动理念内容朝流程化、任务化、社会有获得感方向的物化;包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魂聚气,扭转一般的倡导多而强化行动多处云端的遗憾。尽快以有针对性的顶层设计、顶层统筹、顶层统管,使之深入重点领域,深入政府、事业、产业、市民价值链的重要环节,用“文化+”的举措贯彻执行北京市委“思想道德引领战略、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33],推动首都文化核心功能建设也能出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般热烈气象。

(二)坚定首都文化使命,坚持以精彩成风化人的“首都教化”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38]文化生于政治、经济,又影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的本质,令社会成为“以经济为基础、政治为中介、文化为导向的有机体”。[37]中国首都是政治、行政、法律、治理等中心基础上的文化中心,是中央政府强大治理力、国内一流资源配置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文化中心。首都文化职责,显示国家利益先于城市利益的二者统一,重在用成功、行动、形象进行示范的倡导贯彻战略,以艺术、文明、思想三层成果表达的凝聚国民并影响世界的效果。这种内部性支撑、外部性使命并重的特点,有助于认识塑造文明的“教化”之义。

北京对首都文化责任曾做“一个标准、四个更加自觉”的概括:“按照首善的标准,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重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的重任”[33]。

习近平主席概括新闻媒体的“48字”职责使命,同样契合首都文化: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从中可全面对接首都建设的方向路线、根本职责、基本方针、目的效果、职业担当、传播使命等,形成具体的城市工作任务。至于“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方法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用足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38]的立足点,也适用于首都文化的气质、品质、素质建设。

首都文化主旨在“教化”。古人用“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等诠释文化孕育精神引导社会的独特作用。其益首在树人修心,以知是非、善恶、美丑;再在齐家治国,以影响、规范、善化社会关系;还在大同世界,以公平正义、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构建国际环境。杨耕教授曾揭示文化三大教化作用:传递文明(掌握人类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念),规范人的行为(社会规范理性主导人的行为),凝聚社会力量(用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提供社会标准,通过社会教育内化个人价值观)[37]。衡量文化功能主看对城对国对世界“成风化人”的能量。

针对民众文化心态的教化,是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的七大主要目标之五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说明与中国经济公认的巨大进步相比,遵法守规、诚信友善、文明礼貌等公私道德素养欠缺是巨大短板。市民文明为首都最重要的城市形象,无序无德及戾气低俗等不文明现象,极大危害着首都的文化感召力与公信力。所以,应从小、从每个人拥有正确首都观和良善心态起步,率先在京师普及大国“民心之大、民德之大”意识,践行“物质文明成就东方巨人,精神文明成就东方伟人”之理,通过北京人持续的 “心灵革命”和广泛的首善言行,带动城市与国家的文明进程。

针对社会文化生态的教化,是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条件。生活工作方式的优质优秀,离不开影响它、制约它的社会环境的文明化。全民道德、法律、科学、网络等素养的改善,道德、法律、科学、网络等水平的提升,除去成长教育和媒体舆论的正能量,还亟需围绕首都价值、首都功能的城市文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组织化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化和品牌化建设有进展。公民道德与社会诚信的培育,要有榜样力量的感召,还要有制度与法律的保障,使破坏文明、低素质的突出现象及时受到道德或法制的戒勉处置。从而使首善追求具备向好氛围和进步大势,让首都文化有不断增强的、代表国家文明峰值的社会底气。

针对城市文化形态的教化,是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基础。坎坷历史风雨的涤荡,让北京在优秀文化传承和先进文明吸收上得失并存,城市文化肌理、建筑风格等形象构件几经曲折变更的经验教训深刻。深入研究、科学定位后按国家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来相对固化“首都应然”,改进完善“实然”,用中国特色来物化街区、加强首都信仰,体现习近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神,传播文明之都与时俱进的“形、魂、道”学问,让设施形象为市民熏陶、国民自尊、外人观仰出力,使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在人们感官体验上得以认同。

针对理论文化神态的教化,是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旗帜。教化在传播领域分为三层:底为以艺化之美引人,中为以品物之好聚人,上为以价值之真迷人。国人曾因西方大人物讲中国不足虑而愤愤,那人所言意思:中国不生产可影响人们价值观的文化内容。近几百年里,中国虚心学习西方,自身对人类当代文化贡献率远低于经济。改变状况,需要首都背靠国家领导集体颇有建树的观念文化主峰,汲取中关村、深圳等使科技文化腾飞的营养,化首都人才、机构优势为多领域的顶端成果优势,用思想文化理论研究的卓越,升级主题峰值和经典颜值。

针对产品服务业态的教化,是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支柱。成功的文化形象,归根结底靠精彩传播的文化产品、服务项目安身立命。习近平说:“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24]首都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产品,拥有强大的文化生产力主体、强大的文化消费中心市场、强大的文化宣传推广平台,形成全面、特色、高效的品牌化服务,具备展现优秀历史文化和当代文明的内容库、创意群和科技力,是首都巩固“全国文化中心”的务实而基础的本职建设。

(三)坚定首都文化高位,坚持发展凝魂聚气的“首都三物”

伟大复兴需要思想文化的风帆。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安东尼奥·葛兰西对文化有自己的理解与建树。他认为文化“是一个人内心的组织和陶冶……达到一种更高的自觉境界,人们借助于它懂得自己的历史价值,懂得自己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自己的权利和义务”[39]。另外, 葛兰西关于 “文化领导权”的概念长期吸引研究者,他由马克思“民间的信念往往具有物质的那种能量”,阐发“知识和道德”对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文化在以一种特殊的权力塑造“普遍共识”或赢得大众的积极赞同。近年美国约瑟夫·奈的软实力学说(指价值为核心、吸引为手段、同化为目的,影响他国喜好与意愿的能力),国内文化软实力理论,某种角度可看作是“文化领导权”探讨的延续。

首都文化核心功能建设之重要,也在于对思想引领及文化领导权的重视。作为国家文化战略重镇和要素环节,首都核心功能建设是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太多的方面。但历史由人、事、物组成,可由人物、风物、事物分述表达最多的文化意愿、能量与价值,作首都文化传播渗透力的绩效重点。

第一,核心人物,指基于人才、高于人才,为领域、产品、服务、项目成功领衔于时代的能量领袖,学业、创业、事业、产业因其而熠熠生辉,其至少为某处的主心骨、动力源、火炬手、凝聚剂。历史由人民创造,但其阶段多由代表性人物所标注——世界文明进步以杰出人物为里程碑,中国革命建设靠卓越人物当定盘星,科技革命发展用成功人物作参照系……首都文化核心功能建设要改变有高原少高峰的状态,需要精彩事物连绵涌发趋势,要以团队为基础、人才为核心、人物为关键。只有当文化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各要素环节,由低到高覆盖各领域重要岗位,多有像中关村科技生产力主体的优秀代表,多拥有想干、会干、能干成事的核心人物,首都风格、中国气派、世界品牌的文化供给侧力量就会生机勃勃,巩固全国文化中心、并向全球文化中心进发的“知识和道德领导力”也将走强,北京带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能量会随之今非夕比。

第二,特质风物,指风光景物,常喻指一地一国的文化气候,使用时有重特点特色的倾向。首都文化的代表性在大格局,首善性在经典化。所谈风物是从访客角度,突出围绕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目标,在三大领域构建国家级展示传播的内容集成。一是以情感人、深系乡土、综述多民族文化共美的中华乡愁群;二是说祖道根、信雅铺陈、纲述悠悠神州文明繁衍的国史追思带;三是历数事实、全景成就、生动亮色梳理新中国和平崛起的复兴大业展。它们不同于碎片状地说民族,冷峻编年器物知识般说历史,阶段中心应景渲染式说发展,而是用情动内容、美好故事、时尚载体、哲理思维组成的家国文明主题板块,使各方同胞都能在首都找到自己文化根脉,在北京看到让后代自信自豪、使外人称羡向往的华夏文化价值。人与景活化形成的城市风物,和历史遗存,和现有博物、展览、教育、电影、演艺及地域主题文化机构,和各种时尚街区和“互联网+传媒”文化一起发力,首都文化核心功能就将以传统文化结合当代文明的双塔雄姿而彰显强势。

第三,标志事物,指现象级的文化符号,代表精神高度、元素广度、系统维度的事与物,它具有给外部崭新印象的功力。大者如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改革开放数十年的辉煌,它们使发展中国家对神州气象兴致盎然——在西方榜样、自身困境之外,开辟可以为鉴的崭新视阈。中者如2008北京奥运会、2014北京APEC等事件过程,一是借顶级世界会展身份、传扬中国当代风貌,高效率促成人们的认知、认同和共识。二是创造发展腾飞机遇,如西班牙巴赛罗那因举办一届奥运会,便由一般城市跃入欧洲第七大城市之列……小者如经典的名胜、机构、发明等等。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建设,需要代表中国“神、魂、道”精髓,展现中国创意、创新、创造结晶,标志中国文明、力量、成就的实体化系列事物。保持类似事物源源不断发端处、辉煌处的地位优势,是首都价值和首都功能提升的日常要务。

十八大以来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之首,是“为民”“担当”“发展”意识。强化优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必将聚焦于“为国”主题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内容强调对国思、国情、国史等的代表、示范、引领主导性;“履责”主题下的国家战略排头兵、铺路石式的“担当”,行动强调实施国家部署时有自觉、律己严,动作快、讲效率,以及很主动、当模范;“品质”主题下以先进优秀为要求的“发展”,强调正能量的绩效式带动、辐射、影响作用。

贯穿首都应然、实然、必然的,是文化核心功能建设的质量效益型道路。所需内外“教化”的成功,一靠首都观、首善追求达成全市“同欲”,促使多数城市建设者“先信仰起来”;二靠经典内容、时尚表达、科学传播的主体崛起, “人物风物事物”等经典内容大展丰采;三靠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组合拳,换来对核心功能的凝魂聚气。组织理论界在首都战略定位、首都功能增值研究上有突破,推动政府和规划界在强化核心功能方面改革有设计、工作有布置、制度有安排,协调八方资源力量在改善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上创新创造创业,通过产品服务的亲和之美、文明之善、哲理之佳张扬精神大旗,斩获事业产业共赢的硕果。

唯有优秀团队、优质产品、优势传播所支撑的首都文化才会有魅力“颜值”,唯有坚定、执著、创新、改革、开放的首都文化的艰苦建设,才会攀上无愧于国家与时代的“高峰”。因为实现首都独特功能,是北京发展的长久核心要义。

[1] 北京日报社:《习近平就推进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5点要求》,《北京日报》2014年2月27日。

[2] 郭超:《郭金龙感叹:连现重污染,真叫彻夜难眠》, 《新京报》2016年1月23日。

[3] 北京日报社论:《强化首都意识担当精神 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北京日报》2016年1月29日。

[4] 新华社:《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3日。

[5]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课题组编:《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红旗出版社2012年版。

[6] 范周主编:《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2015》,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

[7] 彭兴业:《首都城市功能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8]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十二卷上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第671页;萧灼如编:《汉语成语组群词典》,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

[9] 《汉语成语词典》编写组:《汉语成语词典》,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617页。

[10] 赵树贵、曾丽雅:《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85页。

[11] 熊浩:《南京近代城市规划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3年。

[12] 蒋太华:《建设新南京之过程》,《首都市政公报》第22期,1928年10月31日。

[13] (民国)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编:《首都计划》,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4] 刘欣葵等编著:《首都体制下的北京规划建设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15] 徐飞鹏、王皓:《希望北京作出表率当好首善》,《北京晨报》2016年3月7日。

[16] 李泽伟:《北京团代表关心啥问题》,《北京青年报》2016年3月7日。

[17] 隋笑飞:《锲而不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光明日报》2015年3月1日。

[18] 张翼:《“十二五”成绩大盘点》,《光明日报》2016年3月1日。

[19] 北京日报社:《中关村 健步在全面改革创新的大路上》,《北京日报》2016年3月5日。

[20] 张景华、董城:《北京科技创新领跑全国》《光明日报》2016年3月4日。

[21] 牛春梅:《北京动漫游戏2015年产值455亿元》,《北京日报》2016年1月7日。

[22] 张景华:《北京动漫游戏产业持续爆发式增长》,《光明日报》2016年2月22日。

[23] 董光器:《从北京城市性质提法的演变看首都60年的发展》,《北京规划建设》2009年第5期。

[24]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5年10月15日。

[25] 新华社:《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12197737.htm。

[26] 胡劲军:《用改革撬动上海文化活力》,《中国文化报》2014年7月23日。

[27] 新华社:《做创新发展先行者》,《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2月11日。

[28] 严圣禾:《深圳出台文化创新发展方案》,《光明日报》2016年1月22日。并参见中国文化报社:《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摘要》,《中国文化报》2016年1月22日。

[29] 邢晨声:《从义乌城市文化转型战略研究说起》,《中国文化报》2016年2月4日。

[30] 何玲玲、胡作华:《义乌:一趟国际班列引发的变革》,《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2月6日。

[31] 朱明德主编:《2004北京文化发展报告》,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32] 韩震:《提出具有原创性和时代特征的议题》,《北京日报》2016年2月15日。

[33] 北京日报社:《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北京日报》2011年12月26日。

[34] 温薷:《北京提出“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新京报》2014年12月25日。

[35] 徐飞鹏、王皓:《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北京日报》2015年11月26日。

[36]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37] 杨耕:《文化的作用是什么?》,《光明日报》2015年10月14日。

[38] 李斌、霍小光:《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引导力》,《光明日报》2016年2月20日。

[39]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葛兰西文选》,中共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责任编辑 孙俊青)

The Essence of Beijing Development: Building up the Core Func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SHEN Wang-shu

(Capital Cultur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It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o disperse the non-core functions in Beijing. However, the building of the core functions of the capital is relatively weak. Beijing is a nation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enter with the role of its national radiation of advanced ideology and culture. This is the expectation of the whole country.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capital is the first good of the consensus of the people. Therefore, we should use the spiri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ing to establish a new concept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apital.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trengthen the core functions of the capital culture so as to respond to the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and to achieve the Chinese dream. It is necessary to tell the story of the good capital through its outstanding figures, its beautifu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products. This will be able to highlight the level of urban civilization. This is the only way for capit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Beijing development; capital culture; core function

2016-08-26

沈望舒(1954—),男,浙江宁波人,北京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F127.1

A

1672-4917(2016)04-0023-10

猜你喜欢

核心北京功能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