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临床护理

2016-12-18余志娟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满意率家属小儿

余志娟

(南平市第二医院,福建南平 354200)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临床护理

余志娟

(南平市第二医院,福建南平 354200)

目的:探究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高热症状缓解率为76.3 %,满意率为97.5 %;对照组高热症状缓解率为43.8 %,满意率为66.3 %。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与高热症状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儿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儿体温,减轻其临床症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对此类疾病的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护理体会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疾病,主要是指上呼吸道的鼻、咽和喉部的呼吸道炎症。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通常病原体为病毒或细菌。免疫功能低下者为其易感人群,小儿聚集地如学校等往往成为该病的高发区,大部分患儿表现为呕吐、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重症患儿还可并发高热现象。肛温超过39℃(高热)[1]的小儿若不及时治疗,病情恶化可引起小儿高热惊厥。因此改进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的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患儿160例,其中男性96例、女性64例;年龄0.5~5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2~7 d、平均病程4.1 d。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并伴有明显高热。排除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者,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及肝肾功能不全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向患儿家属介绍科室情况、主治医师、责任护士、治疗方案等,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并做详细记录,若发现患儿出现惊厥现象,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其治疗。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其具体的护理方式如下。

1.2.1环境护理 注意室内日常通风,每日通风次数在4次左右,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且保持室内湿度控制在60 %左右,保持患儿室内温度处于到20~24 ℃,夏季时可将患儿放置在空调房内或室内放置冰块,同时需与其家属解释,室内降温可增加辐射散热,促使产热与散热趋向平衡,从而达到降温,帮助患儿退热的目的。

1.2.2口鼻护理 (1)每天使用淡盐水给患儿漱口3~4次,以防止高热造成唾液分泌过少而导致的口腔黏膜溃疡与口腔炎,婴幼儿可喂其白开水;(2)密切观察患儿咽部有无水肿、充血、化脓现象的发生,对于咽部不适患儿可立即给予雾化吸入或口服润喉含片;(3)患儿出现鼻塞时,使用0.5 %的麻黄素液滴鼻,每天使用2~3次,每次用量为1~2滴,及时清除患儿鼻腔内的分泌物,从而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

1.2.3降温护理 (1)在天气温暖或炎热的夏季,用36 ℃左右的温水给予患儿温水沐浴,应多注意擦洗患儿的皮肤,有助于患儿出汗、扩张毛孔,起到降温的作用;在擦洗沐浴的过程中,若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异常、寒战等情况需立即停止沐浴,并及时通知医师;高热合并肺炎以及腹泻患儿应慎用此法;(2)采用4 ℃的生理盐水50 mL保留灌肠,灌肠速度不可过快,每分钟15 mL,在灌肠时应嘱咐患儿腹部要尽量放松、深呼吸,同时将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5 min左右降温效果更佳;(3)在患儿腋下、枕部、腹股沟处放置冰袋,在足心放置热水袋,将冰袋与热水袋均以单层棉布包裹,以防患儿冷伤或热伤;可告知其家属头部降温可促进散热,降低脑组织的充血,降低脑组织的耗氧量,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

1.2.4合并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 一旦发现高热患儿出现惊厥现象,需立即给予患儿平卧位,将其头偏向一侧,并解开衣领,及时清除患儿口腔中的分泌物,以确保患儿呼吸通畅,为防止在患儿发生惊时咬破唇舌,所以还需在发生惊厥现象的患儿上下臼齿处塞入裹有纱布的压舌板或牙垫,同时对于并发抽搐患儿,应保持病房的安静,尽量减少外界刺激,保证患儿的睡眠。

1.3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患儿高热症状的缓解率,并走访患儿家属,调查其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高热症状缓解率76.3 %(61/80),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总满意率97.5 %(78/80);对照组患儿的高热症状缓解率43.8 %(43/80),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总满意率66.3 %(53/80)。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与高热症状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的患儿,若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患儿高热症状会很快减退,若处理不及时,则患儿会出现高热惊厥,造成其脑部功能受损,还有可能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咽后壁脓肿、中耳炎等并发症[2]。

因此,保证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患儿的良好护理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针对其并发症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高热症状缓解率为76.3 %,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总满意率为97.5 %;对照组患儿的高热症状缓解率为43.8 %,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总满意率为66.3 %。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与高热症状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应高度重视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患儿的护理工作,对该类患儿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儿体温,减轻其临床症状,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此类疾病的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李莉.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护理方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z1):70.

[2] 刘淑娟.杨旭佳.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 (5):199.

[3] 邓慧芳.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的临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7):1054-1055.

2016-09-15)

猜你喜欢

满意率家属小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