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实践研究

2016-12-17宁树学

关键词:文明大学生教育

宁树学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实践研究

宁树学

文明修身教育是国家安定和谐、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保障,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升社会公众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应遵循规范性原则、自律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以及适度性原则。通过“一二三四五”常态化工作模式的实践,使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大学生;文明修身;实践

文明修身教育是国家安定和谐、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保障,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升社会公众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行为习惯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系,它不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尽人意的事都是由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造成的。[1]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作为未来社会生活中的精英,直接关系到良好社会文明道德风气的树立。高校要站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抓好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

一、文明修身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文明修身教育是国家稳定、社会进步和家庭和谐的重要基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不只是决定个人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其周围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文明状况。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文明素养水平就是整个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文明程度和水平,关系着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和谐。高校要切实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文明修身教育内化为大学生自觉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内在需求,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使大学生群体成为我国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关键在质量。[2]构建和完善高等院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高校校园伤害案频发,2011年的药家鑫案、2013年的复旦大学投毒案等等,突显出一些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对人性的践踏。大学生道德的缺失也要求高校加强文明修身教育,帮助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也是高校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三)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高等学校的德育目标,即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3]而从文明修身教育的实践来看,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也包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别是从操作层面看,文明修身教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其活动的目标指向与高等学校的德育目标高度契合。由于文明修身教育的“实”,使其成为高校德育目标实现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养成,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

(四)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文明修身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帮助大学生构建高尚的精神家园,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思想和个性都未完全成熟,自身存在矛盾性和冲动性等特点,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超出社会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而文明修身作为大学生提高文明素养和道德品格的重要途径,主要是靠学生的自觉自为,以此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自觉自为意识,进而引导大学生成为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文明修身教育的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是一项经常化、日常化的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遵循各项法律规章制度,显示公平公正,否则就会出现随意性。规范性原则即是指高校教育者在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章制度进行。通过规章制度的方式,高校把对学生最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日常行为等方面的要求加以规范,以制度管理为保证,形成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把倡导的思想道德原则融于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之中,把自律和他律、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有机结合在一起。

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规范性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的文明修身行为要服从国家法律规章,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市场经济社会是法制社会,依法治校是时代对学校的要求。随着我国法制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也日益增强。在社会生活中,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已懂得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文明修身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的意识。二是高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规范化。高校的制度是高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也是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规范高校管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对高校而言,制度体系的建设应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具体制度的出台应符合程序规范、内容科学、发布到位、执行严格等要求。

(二)自律性原则。大学生的自律,是指大学生自觉地对生理需要、心理活动、思维活动、行为举止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实际形式规范自己的言行,最终强化主体意识,提高社会化程度的组织行为方式和教育管理途径。[4]一方面,自律性原则提倡大学生在文明修身过程中的主动自觉约束,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自律本身是一种体现大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与以教育者为中心的他律教育方式相辅相成。但自律优于他律,以自律作为大学生文明修身的原则之一,能够有效地避免他律所带来的逆反情绪和心理对抗,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作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高校教育者在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自律性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能动性,激发学生文明修身的内在动力。它符合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符合“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于加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动员大学生自觉参与文明修身活动,成立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律组织,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班委会和团支部等学生组织和团体的自我管理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律,自觉自为地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建设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三)发展性原则。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是既有量变也有质变的上升过程,具有前进性、连续性、层级性。发展的本质是进步、是上升、是完善。发展性着眼于发现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发展中的个体差异。相信学生有改变的潜质,一些不文明行为可以在外因和内因的作用下得到矫正。始终在友爱、信任、尊重的气氛中从发展的视角、用发展的观点,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和缺点,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发展性原则要求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因行施教,从而使学生的发展具有内存动力,通过由不文明到文明的转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适度性原则。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必须把握一定的度,坚持适度性原则。处理好高校教育者与大学生在文明修身工程中的主体地位、自律与他律之间的关系,坚持以学生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长期以来,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育理论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个是“教师中心论”,另一个是“学生中心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认为,学生的心智成长完全有赖于老师,学生对于老师来说是被动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教育活动应该以老师为中心。以卢梭和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则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老师不应该也不能主宰这一自然过程,而只能是这一自然过程的服务者。老师不应当充当指挥者和向导者,而只应该是一名助理和监护人,老师应当站到学生的身后去。总之,应当以学生为中心。笔者认为,不能以认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认为“教师中心论”是合理的,也并不以认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学生中心论”,而应该以学生为本,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充分发展来考虑老师的作用。毋庸置疑,高校的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更是如此。

学校就其直接的办学目的而言是为了学生,学校首先是为学生存在的。虽然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依赖、相互需要的,但学生是办学的原动力,大学生在自我行为的认知判断中具有主体作用,要充分承认和重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教育者则承担着引导和教育的主体作用。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首要目的是为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要强调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高校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要服从大学生发展的需要。实质上,即使高校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也仍然是要以大学生为根本。大学生集体自律活动的广泛开展,反映了大学生对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和愿望。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集体自律活动,要给予适当的组织和正确的引导,指导大学生形成一种文明、平等、向上的群体风气,陶冶和感染更多的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三、文明修身教育的常态化工作模式解析

课题组通过在所在学校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实践,总结形成了“一二三四五”的常态化工作模式,即坚持贯穿“一条主线”、加强“两项教育”、发挥“三个作用”、开展四项活动,全面落实“五个一”,确保文明修身教育取得实效。

第一,贯穿“一条主线”。将文明修身教育活动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内容,纳入教学单位党委、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一主线,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加强“两项教育”。一是正面引导教育。开展学习和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正面教育和文明实践活动,向学生传递讲文明、尚道德、守法律的正能量。特别是要发挥课堂主渠道及学生工作主阵地作用,拓展在大学生中弘扬正能量的方法和途径。二是自我反思教育。针对社会上和校园中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开展各种主题讨论和反思教育活动,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引导学生反思和对照自身文明状况,充分调动学生在道德和行为选择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切实加强和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第三,发挥“三个作用”。 一是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把学生会、学生社团及基层团支部等组织发动起来,围绕“文明修身”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二是发挥学校教职员工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提高后勤员工的服务意识。学生工作干部由于与学生接触密切,一言一行易受学生关注和品评,对学生的教育发挥着引领作用,因此尤其要强化学生工作干部的示范作用。三是发挥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党员、学生干部、学生中的各类优秀典型的示范作用,强化正面引领,发挥好自我批评与互相监督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各级团学组织的作用。

第四,开展四项活动。开展“文明礼仪”系列讲座活动。聘请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同志或相关专家,集中组织开展系列讲座,从“言”“行”“举”“止”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理解“礼”的内涵,使广大学生意识到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倡导“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细节展示文明,礼仪决定成败。”每年至少举办面向全体学生的专题讲座4次。

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推广语征集活动。为激发学子参与修身、宣传修身的源动力,可以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推广语征集活动,让那些朗朗上口、寓意深刻的推广语来激励、教育更多的学子明礼修身。经评选采用的推广语将以宣传标语形式在校园内张贴,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氛围。

开展校园不文明行为图片、漫画展活动。以院(系)为单位广泛征集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图片,以及学生根据实际自己创作的不文明行为漫画,并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通过适当方式予以展示,通过图片、漫画展感染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理应继承和发扬的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开展“净化校园”活动。结合实际,组织学生适时开展清理食堂、公寓、图书馆、教室、办公楼、教学楼、公共绿地等校园公共场所的“牛皮癣”活动,清理“替课”等不文明广告;开展清理教室桌椅及其他公共场所的乱写乱画、随意丢弃垃圾等教育活动,杜绝“课桌文化”“墙壁文化”“讲脏话”等现象,切实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在教育中体会文明的内涵。

第五,落实“五个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实现文明修身的“五个一”。在文明修身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读一本修身立德书籍;组织一次 “文明修身”主题班团会;为学校加强文明修身教育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参加一项“文明修身”主题教育活动,完成一篇文明修身教育感悟或心得。

四、文明修身教育的成效与经验

通过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学生的政治信仰更加坚定。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占所有学生的90%以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保持在60%以上,学生党员占比始终保持在5%以上。二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感动“春雨义务家教”“大手拉小手”“阳光助残行动”等志愿服务品牌。三是学生的文明素养提升。学生的文明行为,影响和带动了城市文明。如,学校门口的公交车候车点,学生主动排队候车,带动周边市民文明乘车,成为城市文明的展示窗口。

通过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实践,也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领导重视和工作自觉是保障。领导的关注与重视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动力源泉。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方案扎实落地、顺利开展离不开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要把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也需要各级党团组织和学工系统的工作自觉。只有各责任主体紧紧按照方案要求,自觉行动,主动担责,落实措施,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是科学设计和常态推进是关键。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合理设计。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更需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精心设计,优化具体举措的可操作性。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推进的系统性工作,具有长期性特点。学生不文明行为习惯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特别是文明修身行为内化为学生的自发要求并升华为学生的道德素养,更需要长期的坚持。

三是主动参与和自觉践行是基础。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主体和对象是大学生,如果主体拒绝接受或被动参与,必将影响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实际效果。因而在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学生易于接受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切实调动和发挥大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为提高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实效性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丰富内容和创新形式是源泉。文明修身永无止境,要紧密结合国情和校情,不断把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新成果纳入到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体系中,不断创新工作内容,活化工作载体,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真正使文明修身活动持之以恒、知行统一,为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五是解决问题和讲求实效是根本。实效性是检验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主要指标,也是开展此项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在工作中把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目的,勇于创新,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切实把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重中之重,才能为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提供不竭的动力。

[1] 王树兵.桓台实验学校(中学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学行为规范,做文明学生[EB/OL].(2010-03-25) [2015-05-20].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1173480100he9v.html.

[2] 李宣海.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J].上海教育,2011(18):10-11.

[3]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EB/OL].(2012-07-15)[2015-06-20].http://wenku.baidu.com/link?url=1d2RxO0T_RN6IZrXsZv6FAPC0CGCt7 InHKi1SOA1e6ZtOx8QQRvuIi3bJSTCePeFA8CkFBybktR-Y Ak34wnUZhJbn5yq7i3d6m4y7r0-J07###.

[4] 张平保.论自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云南高教研究,1999(1):29-30.

【责任编辑李丽】

G641

A

1009-5101(2016)05-0136-04

2016-06-19

北华大学2014年重大教研课题“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宁树学,北华大学学生工作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吉林132013)

猜你喜欢

文明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对不文明说“不”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