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自杀现象看日本文学中死亡意象心理——以三岛由纪夫及其作品为例

2016-12-17崔慧玉

关键词:由纪夫三岛意象

崔慧玉



由自杀现象看日本文学中死亡意象心理
——以三岛由纪夫及其作品为例

崔慧玉

死亡意向及其心理构成了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文学作品,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一点。日本民族对死亡有着毫无恐惧甚至追求和向往的态度,可以说,死亡精神是他们个人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文学所体现的重要内容。日本人的这种死亡尤其是自杀精神和心理,可以通过日本文学中的作家、作品来透析。本文以日本著名文学家三岛由纪夫及其作品为例,探析日本文学中死亡意象的心理。

死亡意象;死亡心理;三岛由纪夫;日本文学

关于生死,我国古代先贤们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庄子·逍遥游》载:“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1]万物自有生死,死亡之于万物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生命中的重要一环。朝生夕死的菌类和生命不超过一个季度的昆虫,它们就这样不自觉地经历了生生死死,与之相比,作为万物之灵的有思想的人类,必然会思考“死亡”这一人生的终极命题。人终有一死,这是确定的,但是,什么时候死,怎样死,则是不确定的。“死亡”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从我们呱呱坠地伊始就高悬于我们的头顶,使我们迷惑不解、惴惴不安。文学作为一种人学,表现人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因而,死亡作为人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也成为了文学作品表现的着力点。不同民族的文学对死亡的理解和表现也有所不同。对死亡给予特别观照的,当属日本文学。在日本文学中,凡是具有一定造诣的文学家,其作品无一不对死亡尤其是自杀这一命题进行表达,这为我们探究日本人的死亡心理提供了一个文学的窗口。三岛由纪夫作为战后日本著名的文学家,他对死亡书写有着特别的偏好,他的小说几乎每部都涉及死亡尤其是自杀死亡问题。其作品是我们洞悉日本死亡文化和死亡心理的重要窗口。通过对三岛由纪夫死亡主题作品的解读,有利于我们对日本文学乃至日本民族的死亡观、死亡精神、死亡心理形成正确的认知。对于三岛由纪夫作品的死亡主题,我们对其解读不能仅局限于作者个人的思想价值观,更要观照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民族文化元素。

一、日本人的自杀现象

(一)日本普通民众的自杀现象

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被称为自杀大国。2002年8月24日在日本横滨召开了四年一度的“第12次世界精神医学会”,发表了当年各国的自杀率,其中日本每10万人中有25.3个人自杀。[2]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4年日本的自杀率(每10万人中的自杀人数)为24.0,居世界第九位,在八国集团中仅次于俄罗斯(34.4)。[3]据新华网消息,日本人2009年年自杀人数又比2008年多了1001人,上升到32143人,连续五年突破了三万。[4]据日本警察厅公开的资料显示,日本的自杀人数1998年到2011年连续14年每年都超过3万,这意味着平均下来每个月自杀人数都在2000人左右,每天平均有85人自杀。[5]1994—2004年10年间,日本的自杀速率是以20分钟为单位,每20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6]自杀成为日本人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自杀人群遍布所有年龄段,上至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下至19岁以下的青少年。

(二)作家自杀现象

研究日本近代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文学家的自杀,许多才华横溢的日本近代文学家都采取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而这种现象似乎是近代日本文学上的一个普遍现象,个中缘由令人费解。例如,比较典型的有芥川龙之介、北村透谷、牧野信一、有岛武郎、川端康成、田中光英、太宰治及三岛由纪夫等。1917年,芥川因短篇小说《鼻子》受到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褒奖而跻身文坛,十年之后,他又因自杀身亡而震惊文坛。虽然仅短短十年的创作生涯,但芥川已然铸就了自己的辉煌,在日本文学史上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若再给自己20年的时间,会是什么样呢?芥川龙之介的自杀很可能是源于他对人生的绝望,他曾在其作品里慨叹:“人生比地狱还地域。”川端康成之死,主要是因为年事已高,深感自身创作力枯竭的他,希望通过他所认为的“无言的死”来实现自己“无尽的活”的目标。本文所要研究的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之所以要选择切腹这一自杀方式结束生命,可能是要重现日本武士时代的死亡美。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日本近代文学家们的自杀现象,毫无疑问是日本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正如著名画家古贺春江生前的口头禅所言——在没有比死忘更高的艺术了。死即是生。这句话同样代表了日本文学家的观点: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死亡,没有比死亡更高的艺术。日本文学家敬畏死亡,信仰死亡。

(三)日本人死亡心理的成因

普通日本人和日本作家的非正常死亡(自杀),绝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日本著名精神医学教授野田正彰对日本人的死亡心理进行分析时,从社会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准确的把脉。在他看来,居高不下的自杀人数实际上与社会差别的拉大密切相关,在残酷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胜利者得意忘形,心满意足,而失败者,社会没有给予其应有的宽容和怜悯,这给失败者造成强烈的挫败感。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并获得胜利,人们通常从孩提时期就开始有意隐瞒自己的弱点,在与人交往中不说心里话,这导致人们之间的关系愈发冷淡、疏远,缺乏关爱和温暖。他的这一分析,深刻而准确地道出了日本普通民众自杀的深层次社会原因。

探究日本人的死亡心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从其岛国的地理位置和社会文化角度入手。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自身资源匮乏,更多需要从国外进口,内部竞争激烈;空间上的局促,给人们的心理上罩上了一层压抑感。海啸、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发,给日本民众心理造成一种世事无常的宿命观念和悲剧气质。禅宗也给日本文化带来很大影响。“死生如一”的禅宗思想想形成了日本人“以死为生”“以死为美”的独特死亡观。同时日本传统的社会道德教育就是隐忍。日本流行不抱怨文化。东京天普大学心理医师西天亘说,“在日本,发泄愤怒、焦虑的途径不多。这是一个重视秩序的国家。年轻人被调教到要能把自己装进一个非常小的盒子。无法表述真实感情。”如果他们无法承受压力,就会抑郁,有些人会认为,“死才是唯一的出路”。[7]于是,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双重压制就造成了日本民族封闭狭隘的民族性格。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日本人性格封闭狭隘,但是,对于自杀这一行为,他们却给予足够的、特殊的宽容和理解,甚至对“殉国型”“利他型”的自杀持支持鼓励态度。这种特殊文化心理很应是造成日本人自杀倾向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三岛由纪夫文学中死亡意象的心理分析

(一)三岛由纪夫自杀的心理动因

作为日本文坛巨匠之一的三岛由纪夫,他的自杀身亡为人们留下了许多谜一样的问题。他自杀的真正原因,向来都是众说纷纭。我们认为,造成其最终走向切腹自杀这一死亡之路的并不是某个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其童年生活和他生活的时代及文化背景两个方面入手,去剖析他的自杀的原因,以及其自杀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日本人的死亡心理。

三岛的童年,表面上看起来是幸福快乐的,他得到了其祖母的深切关爱。然而这种关爱是一种极端反常的“宠爱”——她被整日关在祖母的病房里,不能与外界接触。生活在祖母变态的宠爱之下,使其和亲生母亲、伙伴以及大自然这些童年生活的必需部分完全隔离开来,造成了三岛童年生活完全在畸形的状态下度过。三岛曾经戏谑说:“13岁的我,有一个60岁的情深的恋人。”[8]上中学以后三岛才回归到父母身边。即使这样,祖母还经常抱着孙子的照片哭泣。从今天的心理学理论视角来看,这种被祖母变态的、极端的爱包裹着的童年,不但使三岛失去了与父母、伙伴以及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失去了许多童年本该有的人生经历和欢乐,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陷入自闭、自恋中难以自拔。三岛幼年时期长期被“囚禁”在祖母的病房中,他的祖母长期卧病在床,在这个过程中,幼小的三岛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祖母与病魔斗争过程中的无助与绝望之感。这种感觉在幼小的三岛的内心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伴随其一生。同时,童年时期被剥夺了与外界接触的他,在心理上产生了许多压抑和委屈。然而,传统的日本教养又使得他无法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些压抑和委屈,他只好自己消化。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就会在无法发泄的情况下蓄积成促使他走向极端性格的童年诱因。

三岛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是日本社会发展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民众的精神自由被政府剥夺,社会整体氛围比较压抑,民众对政府的监督比较薄弱。来自民众阻力的减少,纵容了政府推行愈加强硬和危险的对外政策。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日本的知识界从二战以后陷入了信任危机。造成这种信任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原本坚信的思想理念、意识形态,在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中后,产生了与自己所期望的社会局面完全背道而驰的社会现实。正是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导致了当时的日本思想和理论界一批比较有影响力和指引价值的刊物,都转变成了一般的知识性刊物,失去了原本的具有指引社会生活的意义。换句话说,就是只做文章的思想,失去了唤醒推动社会变革力量的思想。在笔者看来,在这种极端压抑的社会大环境下,整个日本国民的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束缚。三岛作为一个作家,本身在思想上就较为敏感,这种社会环境给其造成的精神上的愤怒、委屈等压抑更加严重。这也是为什么他最后采取极端右翼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选择切腹自杀的一个原因。

(二)三岛作品中的死亡意象

在三岛由纪夫的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其小说,基本上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死亡意象。其中的代表作《金阁寺》是这种死亡意象的典型作品。在研究这部小说的死亡意象时,我们不妨将这部作品看成是一个梦,作者三岛由纪夫正是这个梦的主人,三岛借助作品的主人公来表达自己。梦的主人沟口被三岛设定为一个哑巴。身体的天生残缺使得他从小就养成了自卑的性格。梦的大概情节是:沟口受到父亲的影响非常喜欢和向往金阁寺。去世前,父亲担心沟口未来的生活,于是将其托孤给金阁寺的住持,沟口自此成为金阁寺中的一个弟子。然而进了金阁寺以后沟口发现,现实中的金阁寺完全不是儿时父亲给他描述的那般美好,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但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也只有金阁寺还能想象成完美的。战局的恶化使金阁寺所在的日本京都遭受到空袭,金阁可能毁于战火。想到金阁寺可能毁于战火,沟口的心中却产生了一种悲剧性的美,这种悲剧美使得金阁寺更加辉煌了。沟口受到残疾朋友柏木的刺激,他对茶花女和房东女儿产生了性冲动,他渴望着和她们做爱。然而,由于对金阁寺的幻想,他的愿望每次都成了泡影。因此,沟口认为金阁寺破坏了他的好事,因而对金阁寺产生了深深的恨意。沟口的性压抑后来在美国大兵的指使下通过踩烟花女的肚子得到释放,然而当这件事被告发到住持那里时,他却一直都不肯去忏悔。后来他目睹了住持嫖妓,这两件事掺和在一起,造成了师徒二人之间关系急剧恶化。在最后的希望破灭以后,沟口决定要烧毁金阁寺。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沟口实施了他的烧寺计划。

我们认为,这个梦的主题其实就是完美与毁灭。沟口的初恋情人有为子在他心中就是一个完美的女人,然而沟口却因为欲得到她而采取下流手段被状告而诅咒她,有为子又恰恰因为偷情而死。在三岛看来,人除了肉体之外什么也不是,他本人所要寻找和回归的,就是一种偏重于肉体欲望的变态行为。实现纯粹的肉体欲望的自由,就是主人公所追求的“人生”。在小说《金阁寺》中,主人公父亲的死亡引起的三岛对生命的感慨,则是其死亡意识的真实写照。小说原文这样写道:“忧伤和虚无从生命的底层升起。我的目力所及全是生命的虚无。”

从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出,三岛本人对完美是极度追求的,但是如果这种完美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他无法面对,就会采取毁灭的方式来面对真正的现实。包括他的生命。

三、三岛由纪夫及其作品死亡意象背后的日本人的死亡心理

透过三岛由纪夫及其作品对死亡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出,童年的经历,以及生活的时代背景是造成三岛追求完美与现实预期差距之间矛盾的主要心理因素。对于普通日本人而言,虽然每个人的童年经历不同,但是造成他们对死亡扭曲和变态认知的深层社会原因却是一样的——特定社会时代背景造成的心理变化。社会时代背景的压抑是造成人们美好愿望和残酷现实之间差距的主要原因,对这种差距的承受和理解的不同,是导致人们形成特定死亡观的根本原因。而这正是日本人死亡心理的一个共同基础。

日本文学中的死亡意象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学叙事问题,它所反映的是日本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地理、社会环境、道德传统作用于人而导致人的心理变化,进而导致对死亡这一终极问题的价值观念的变化。这种死亡观一经确立,就会在民众中蔓延开来,形成社会风气。日本文学作品中的死亡意象、作家的自杀现象及普通大众的自杀现象,都是这文化观念的产物。这种死亡观一经确立,就会在民众中蔓延开来,形成风气。三岛自己曾说:“死亡这一观念在我的工作中仍是最甘美的母胎。”[9]文学中死亡意象的背后是日本国民在现实压力下心理状态的一种真实写照。三岛由纪夫作为日本文坛巨匠,其作品中的死亡意象和他本人最终走上自杀道路的结局,深深地反映了时代、社会背景给人们精神思想造成的影响,是透过文学作品死亡意象,剖析日本国民和作家心理的一个重要窗口。

[1] 庄子.逍遥游[M]//龙汉宸,等.庄子(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22.

[2] 命运真弄人.日本人的高自杀率和生死观[EB/OL].(2011-11-29)[2016-07-14]http://bbs.tiexue.net/post2_5611059_1.html.

[3] 佛化人生.日本:当自杀成为流行病[EB/OL].(2008-07-27)[2016-07-14].http://blog.tianya.cn/post-1632467-14684021-1.shtml.

[4] 解读日本人自杀现象[EB/OL].(2010-09-09)[2016-07-14].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9/09/c_12535608.htm.

[5] 3月1日恐怕是最多日本人自杀的一天[EB/OL].(2016-03-04)[2016-07-14].http://www.bjweekly.com/archives/2729090.html.

[6] 丛云峰.平均每20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尽 自杀人数创新高震惊日本[EB/OL].(2004-07-24)[2016-07-14].http://news.sohu.com/20040724/n221175128.shtml.

[7] 日本自杀率为什么这么高?[EB/OL].(2015-07-08)[2016-07-15].http://news.qq.com/a/20150708/022695.htm.

[8]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4-5.

[9] 三岛由纪夫.三岛由纪夫选集[C].东京:新潮社,1957:435.

【责任编辑李开拓】

On the Mentality of the Death Image in Japanese Literature through the Phenomenon of Suicide——With Mishima Yukio and His Works as An Example

Cui Huiyu

(ForeignLanguagesCollegeofBeihuaUniversity,Jilin132013,China)

Death intention and psychology constituted important part of Japanese culture.We can see it not from social reality but also from literary works.The Japanese do not fear death on the contrary,they may even pursue and yean for it.It can be said that the spirit of deat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personal spirit.It is also an important embody of Japanese literature.This spirit of death of Japanese especially suicide and mentality,can be seen in Japanese literary works.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famous Japanese writer Mishia yukio and works as an example,analyzes the images of psychological death in Japanese literature.

Death image;Death Psychology;Mishima yukio;Japanese literature

I106.4

A

1009-5101(2016)05-0132-04

2016-08-15

崔慧玉,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主要从事日本语言文化研究。(吉林132013)

猜你喜欢

由纪夫三岛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哦!爸爸》:希望你一生平安、健康、勇敢有正面力
如是说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意象、形神
回不去的三岛时代
三岛由纪夫的心理世界及其文学创作
莫言:三岛由纪夫猜想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