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学生口语传播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2016-12-16王壮辉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关键词:口语表达

王壮辉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对大学生口语传播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王壮辉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摘要:口语传播是现代社会人们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也应该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现代大学很重视学生活动,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种广播台电视台等校园媒体、各类学生社团、各级别学生会组织,都为同学们提供了广泛的人际交往空间,锻炼了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传播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大学生都有着较强的口语传播能力,高校教学实践表明,大学生的口语表达依然存在参差不齐现象。

关键词:口语表达;语言缺失;传播能力

口语传播,也叫有声语言传播,是指传播者即说话的人,通过声音并运用特定的语词和语法结构及各种辅助手段向受传者,也就是听话的人,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口语传播是现代社会人们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也应该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对大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

渤海大学在全校同学中开设了《教师口语》《语言表达技巧》《公关语言》《口语训练》等课程。在2014至2015学年度,为了更好地进行口语传播能力训练,学校对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及师范类专业2014级500名同学做了问卷调查,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情况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得出一些思索和建议。

一、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分析

(一)大学生语言能力问卷调查

这次问卷调查,包括学生人际交往情况、参与学校活动情况、课堂发言讨论情况、社会实践场所语言运用情况及学生语言表达意愿等方面。调查问题及结果如下:

1.你是什么专业的学生?

调查对象均为2013级大二学生,在校学习近两年,是学生参加校内外活动最活跃的时期。调查范围涵盖文理专业,共550名同学。

2.是否乐于与人交谈?(熟人和陌生人)

结果显示,有85%的大学生认为在和熟人,比如室友、朋友、家人等交往时,表现良好;在与陌生人交往过程中,66%的学生表示不是特别愿意与陌生人打交道,但如果有明确目标也基本能说明个人想法。而33%的同学表示因性格内向、胆小、害羞、自卑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不想与陌生人交谈,找不到话题,甚至无话可说。

3.课堂或学校活动能积极发言、热情参与吗?

在课堂、班团会等公众场合中能积极发言并热衷参加各种学生活动的仅占19%,面对课堂提问,有61%的同学表示即使会也不愿意说,还有20%的同学表示真的不知怎么说。

4.公众场合发言会有恐惧感吗?

有25%的学生表示在与他人进行沟通时缺乏自信,在众目睽睽之下容易紧张,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表达,甚至会出现沟通障碍。参加过演讲比赛、辩论赛、主持人大赛的同学占15%。

5.和人交流时有语无伦次现象发生吗?

32%的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在公开场合讲话或与陌生人交谈时会出现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的现象。

6.平时在阅读时注意语言积累吗?

同学们的平时阅读比较集中在看小说、杂志、专业书籍,以及一些自媒体浏览上,刻意对精彩语言关注的仅占8%。

7.说过粗俗用语吗?

80%以上同学曾经讲过某一类的粗俗语言,或者在表示开心时,或者在表示气愤时。有25%的同学说常常会有这一类语言脱口而出。

8.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满意吗?

被调查者中只有15%的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很满意,58%的学生认为基本满意,27%的学生对语言能力的运用不满意。

但90%以上的学生都有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强烈愿望。而且33%的学生都表示自己曾经采取过相关措施以提高口语能力,如参加班级和学校的竞选演讲,从事社团工作,上过专门的口才训练班,课堂上给同学讲故事等。

(二)大学生语言能力缺失具体表现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语言能力表现不均衡,部分大学生口语传播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惧怕交流,缺少锻炼

渤海大学正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讲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养成同学们思考、创造、动手能力,大学生活中的同学们应该具有自觉意识和自律能力。然而,在高校课堂上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老师不点名提问,很多同学都会低着头,回避老师的目光,不能做到主动发言,失去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还有一些学生,他们不愿意参加任何大学活动,不在公开场合发表意见,失去了展现才华的机会。也有的学生不喜欢与人交往,做“宅男宅女”,失去了锻炼口语的最基本的平台,以至于见人都不会表达基本心情了。

2.素材不足,欲说无语

在调查同学们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和陌生人交谈时,总有一些学生说找不到话题,谈话过程很被动,很尴尬。这是由于平时训练不足,语言表达意识不强,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在想说的时候却不知说什么或不知道怎么说。说话是一种心情、思想的表达,表达的是某一具体内容,之所以人们在和熟人说话时能够愉快交谈,是因为和熟人之间有共同的话语空间,在这个话语空间里,两个人有着共同的关于某一事物的记忆、某一故事的描述,所以他们有话题可谈。当和陌生人交流时没有这个共同的沟通内容,就会出现欲说无语现象。因而,需要大学生平时多积累素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做一个有渊博知识、有文化内涵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

3.不知所云,词不达意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因为自己语意表述不清、语无伦次很是烦恼。一些同学惧怕“即兴发言”,觉得自己必须事先写好稿子,而且即便照本宣科也不见得表述得自然流畅。甚至很多大学生在进行口语传播时不知所云,词不达意。这种现象说明其平时语言的基本功力欠缺,应多读、多听、多写,训练语言说、写能力。在调查中问道学生看书是否关注积累精彩语句时,很少有学生表示注意到书中句子的具体写法和用法。句子的积累是让人说话时能准确表情达意的手段,口语表达其实是把一些“语点”在头脑中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个具体句子,再组成一个具体内容传达出去。就如同写作中打腹稿一样,没有写作的基础,没有准确运用单独语句的能力,是不会把一个事情说清楚的。

4.滔滔不绝,无逻辑性

有的学生很能说,平时和大家交流时语言也是滔滔不绝,但细细品味,却不知道他说话的主题是什么,天马行空,这就是语言的无逻辑性。语言逻辑和人的思维逻辑是分不开的,只有明确所要讲话的主题、论点、论据、结构,才能使一席话达到传播的效果。

5.庸俗口语,无语言美

大学生在一起相互交流时可能会比较随意,语言较为通俗,甚至会说一些粗俗用语。但是,在正式的人际交往中,粗俗的语言是沟通大忌。语言美是什么?就是人际交往中言辞的美,包括交谈的内容、方式等。基本要求为:语言要准确、生动、文雅、谦逊。语言美是交际的必要手段,直接影响语言交际的效率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要想达到语言美,需加强语言修养,提高文化素养,加强思想情感、道德品质的培养。

2015年新华社规定了第一批新闻采访中禁用的词汇,其中社会生活类不让使用对人格有伤害的用语,如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独眼龙、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词汇。近年来,网络用语中对脏话词语进行缩略后新造的词如NB、SB等,也不得在报道中使用。其实这不仅仅是对新闻界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自觉净化语言、尊重他人、养成良好语言习惯的要求。

二、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缺失的原因

在大学生口语传播过程中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不良现象呢?笔者结合口语教学实践,概括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课堂教学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积极性

大学课堂经过教学方法改革,强调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互动,开展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讨论活动。但在现实中,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学生主动发言情况不乐观,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缺少创造性的对话交流,“讨论”也有名无实,没能达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愿意发言的同学保持沉默,想发言的同学没有良好的语境,使学生觉得个性化的表达受到忽视。长此以往,大学生主体表达欲望减弱,口语表达能力自然缺少锻炼。

而且,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培养体系,尤其是怎么能让专业的口语表达课程和不同专业课程实现真正的融合,是对课堂教学的一大考验。

(二)课程设置没能有力培养口语传播表达能力

目前在我国的大学里,除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之外,相关口语表达的课程在高校设置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作为一项基本能力,口头表达不是随意而为的,它同样是专业性较强的一门学问。口语表达课程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而目前这类课程的设置却往往存在于一些公共选修课中。如类似于“普通话口语”、“口才训练”、“演讲与口才”、“交际口语”等,很多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境地,更不用谈及系统性的教学了。

(三)语言环境没能激发学生参与口语活动的热情

一方面,语言环境指学生是否有参与口语活动锻炼的平台。学校虽然也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但次数少,实际参与的学生更少,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风气没有真正形成。虽然有一些学生社团,演讲协会、主持人协会、朗诵协会等,但因缺乏有效指导,缺少系列活动,大多处于散漫的状态。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演讲、朗诵、辩论比赛的占了35%,这其中有一半的同学表示很希望参加,但这类活动太少了,没有机会参加。可见,校园内各种语言类比赛的力度还不够大。要想使学生得到常规的口语训练,除了加强课堂练习之外,还需要提供配套的语言锻炼环境,让学生经常性地参加各类语言类竞赛,规模不一定大,以班级为单位的主题演讲都可以,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另一方面,少部分大学生认为少言是君子之为,“沉默是金”,个性张扬则容易引起非议,从而“不愿出头露面,怕别人说出风头”。确实,谦逊含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美德,但是21世纪的年轻人应该是具有竞争精神的,竞争合作、内敛进取,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正能量。

(四)自身因素造成语言表达困难

自身因素包括大学生本身性格、对语言表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等两个方面。不排除有的大学生性格内向,心理素质差,人前讲话有心跳、脸红、手心出汗、腿脚发抖等现象。这样的学生平时不想、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自然弱化了口语表达能力。这样,在想表达观点时,难以有效地组织语言,从而加重在口语交际中的自卑感,而这种心理又进一步影响了口语表达。

大学生个人对口语表达不重视也是阻碍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状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同学表示没有在大众面前说话的欲望,认为这并不是一种重要能力,也没有想是否需要特殊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更不要说克服困难参加各种语言活动了。

三、提升大学生口语传播能力的方法

大学生口语传播能力在学生今后的发展中至关重要,需要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听、说、读、写的练习

大学生要学会倾听。听是会说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认真听、听明白是学习别人说话技巧的好方法,也为自己多说做准备。听的练习怎么做呢?广播、电视中的节目、故事、新闻等,都是训练听的好素材。但是,不能只听热闹,要对听到的内容加以分析和筛选,弄清内容大概、话语主题、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然后对这段内容进行重复叙述训练,给别人讲解。

大学生要培养好的阅读习惯,要多读好书。书面语是语法规范、用词精准、逻辑性强、表述优雅的语言,我们讲的口语应该吸取书面语的优点,在广泛的阅读中增加语言的素材,汲取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和技巧,通过优雅、准确、动听的表达,增加口语传播的知识内涵。

大学生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训练习惯,即看见什么景物就用语言来描绘,看到一种现象就用语言进行评论,不断地练习说,久而久之,就会敢说和会说。但是这个“说”,不是随意乱说,而是有准备、有计划、有条理地去说。实际上,要想说得好、说得精彩,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即发现素材、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发语成文等,是从思想到语言的提升。

平日要养成多动笔的习惯。要善于观察日常生活,善于发现细节,在观察中把心得用语言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提高写作技巧。

(二)强化逐级语言表达能力的养成

逐级指的是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随着学年不断提高,从基础培养到巩固提升,最后进行效果展示。

1.合理设置课程系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培养平台

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都是大学生表达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主要应该培养三个方面的能力:知识储备、思维能力、语言表达。

知识储备不能从某一单一课堂中获得,这涉及大学各个专业的理论知识、学生自我充实的课外常识,这个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学生自学相结合的,它贯穿于学生口语训练的各个环节,因此鼓励学生课前充分准备老师所留课题,课堂发言讨论。由此,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发言兴趣,让学生爱思考、爱创新,对生活有热情,并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表达方式。

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很重要,包括普通话语音课程、口才课程、演讲课程、思维训练课程、公关礼仪课程等,这些课程和各专业的专业课程训练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主的练习,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以由浅到深的系统化模式为大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定期安排语言活动——语言表达能力的巩固提升

结合语言训练的基础培养阶段的实际效果,应该配合相应的语言类活动,以巩固教学成果。

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学校要定期安排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主持人大赛等活动,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而且不仅组织校级活动,还要在院系和班级组织小规模的竞赛活动,把活动变成常态,循环开展,贯穿全年。在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锻炼空间,以达到培养表达能力的目的。

大学三年级应该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有一个全面提升,课程内容涉及面更广,难度也要有所提高,比如相关谈判技巧、辩论表达、采访能力、职业生涯导航等。谈判能力体现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它不仅需要灵活的谈话技巧、倾听技巧,而且还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极快的反应能力和良好的把握能力。谈判能力要求学生能说、会说。采访能力和辩论能力是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锻炼。全面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表现思想的能力,是社会职场必备之技。职业生涯导航帮助同学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找清发展方向。渤海大学现在已经开设这门课程,效果良好,应该继续加大一些课程内容。进入大三,大学生的心理或多或少会发生变化,许多同学为前途迷茫,通过导航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拓展就业面,多一些选择的机会。

3.模拟表达求职语言——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展示

大学四年级,学生面临实习和毕业,因此本学年的课程应该加强社会实践性内容,特别是应该对大学生求职面试语言技巧进行模拟训练,如为毕业生开设面试求职技巧讲座等。讲座内容包括面试时应该说什么做什么,从穿着到礼仪,从语言表达到肢体表达,还有如何提高面试心理能力,如何在短期内展现自己等。此外,学校还应该举办相关的模拟招聘会,让大学生从中总结经验,为学生真正面试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林喦)

作者简介:王壮辉(1970—),女,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研究。

收稿日期:2015-06-15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54(2016)01-0110-04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
利用有效言语互动为英语课堂注入活力研究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
彝族幼儿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融幸福于语言训练之中
研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对如何提高法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