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改进方法

2016-12-15刘广学

关键词:特困生爱心儿童

刘广学

(吉林省德惠市郭家镇中心小学 吉林德惠 130314)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改进方法

刘广学

(吉林省德惠市郭家镇中心小学 吉林德惠 130314)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农民工涌入到城市建设的大潮里,他们努力工作为城市化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抛妻别子,甚至常年留守在外不回家!农民工长年累月外出劳动,让自己孩子留在家里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形成了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有一个名字叫“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工作之余,我对生活区域的留守儿童有一些了解,知晓一些留守儿童的现状,根据我的实地调查、踏查,他们有的寄居在班主任家里,有的在外公外婆或亲人家里,甚至有的自己独自居住生活。他们的现状令人堪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概括他们的现状有如下特点。

留守儿童 农村教育 小学教育

一、关注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

1.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差。我校有126名留守儿童,分布在各个年级。不爱学习,上课不注意听课,不完成作业,迟到,旷课等现象在这些学生身上经常出现,在期末考试中,大多数学生成绩偏低,甚至有的学生成绩出现一位数。

2.留守儿童身上不良行为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不良行为不能及时进行教育,多数留守儿童随意花钱,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说脏话甚至打架。

3.留守儿童自卑的多。多留儿童多数不与小伙伴交往,不爱参加同学们组织的游戏、活动,不和同学交流,尤其是来自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他们的自卑心理更强。

4.留守儿童教育难。我们班主任、科任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都认为留守儿童教育很费心,而且教育后不见成效。留守儿童不完成作业是常事。老师与留守儿童交谈时他们经常说忘记了,不会做,尽管老师苦口婆心多次教育,开导,但还是经常发生这种现象。

针对以上情况,我多次思考,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让他们向往积极上的生活,有浓厚的学习欲望,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基,需要多方面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开展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二、改进留守儿童现状方式方法

关于留守儿童的实际状况,根据实际踏查掌握的特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有如下的改进留守儿童现状的方法。

1.父母尽养育之责。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孩子是家长的责任。正确处理打工与孩子读书的关系,可以把孩子转到打工地读书,不能因打工而忽视了孩子的教育。要经常回家看看,经常打电话了解情况,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源头鲜水。

2.长辈要减少溺爱。老人对子孙格外喜欢,对他们的需求都尽量满足,有些甚至是无力的要求也不去制止,长期这样留守儿童便形成了不良喜欢习惯。因此作为长辈或监护人不能过度溺爱子孙,有无理要求、不良行为及时制止,避免染上恶习。

3.教师献无私之心。在学校,老师要引导留守儿童和同学一起玩,一起游戏,共同学习。我们要利用空闲时间及时给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经常家访。对留守儿童多一些体贴,多一些关爱,他们就会少一些孤独,少一分自卑,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4.学校营造关爱氛围。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要积极为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创造条件,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开设亲情热线,对高年级同学开展心理咨询,开放图书室,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兴趣活动,使他们在学校里快乐成长。

三、构建留守儿童新乐园得具体策略

对于留守儿童生活现状,我们决定从关注他们的身心做起,走进他们的心灵,让学校成为他们的生活的新乐园。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学校大队部认真设计留守儿童档案,让学生有成长的痕迹。

如:

★★留守儿童档案★★

?

2.建立“一对一”帮扶。学校根据学生的现状,全校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活动,在生活的捐助活动,每学期学校领导带领党员、教师、学生向农民工子女、特困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建立了爱心基金会,每年捐款资金近万元,用它长期资助一些特困生,另外,学校号召每位教师至少资助一名特困生,直到小学毕业,主要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帮助,尤其是在“六一”儿童节、教师节等一些重要的节日,给特困生捐款捐物,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孩子们的身边,学校的连续开展的爱心工程建设,让学生懂得,没有爱的人生就像没有太阳的天空,灰暗无光。爱心使人更懂得责任;爱心使天地更为广阔;爱心使人生更为完美。以爱心对待你生活中际遇的每一个人,这就是快乐终身的真正密诀!

3.树立责任心,做点滴小事。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责任心培养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具体到抽象。我们在点滴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们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不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我们都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4.开展班级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学校以班级为主体,定期召开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谈体会,并且要求学生利用周日或其他学生在家时间,实践自己的感恩活动 ,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展了为远方的父母做事,对父母说知心话,给父母送礼物,等活动,体会和感受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弘扬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5.感谢师恩,让爱心传递。学校通过举行演讲比赛、举行作文比赛、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问好,遇见年长者自觉问好。教师节,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道一声“老师辛苦了”。组织“感谢师恩”感恩贺卡制作大赛。

6.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家校联系。深入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共建留守儿童工作活动,在切实抓好校内教育的同时,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配合,成立家长委员会,重视通过家访、电访、召开家长会议,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完善家长学校的各种制度,办好家长学校。在学校校园网 ,“德育教育专栏” 里开设了“家长学校”、“心理教育”、“政策法规”、“少先队”等栏目,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家长互动,共同促进我校的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提高。

结语

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是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共同责任,愿我们共携温暖之手,共筑爱的长城,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特困生爱心儿童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高校特困生工作中问题与对策研究
108名特困生有了“代理妈妈”
有心育才是前辈 矢志报国看后生:颜正明与二百五十八个特困生
“六·一”——我们过年啦!
编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