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卡西平治疗新诊断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及其对脑电活动的影响分析
2016-12-15杨秋
杨 秋
(锦州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锦州 121000)
奥卡西平治疗新诊断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及其对脑电活动的影响分析
杨 秋
(锦州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 研究分析奥卡西平治疗新诊断的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及其对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新诊断的部分性癫痫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卡西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脑电活动情况。结果 通过观察比较连续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电信号无明显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卡西平对于治疗新诊断的部分性癫痫具有确切的疗效,而且对患者脑电活动的影响较小。
奥卡西平;癫痫;脑电活动
癫痫是临床上常见的脑部神经内科疾病,发病机制转为复杂,主要是由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生障碍,脑部神经元放电出现异常所导致,遗传、惊厥、脑外伤及脑血管病等均可诱发癫痫[1]。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反复发作,因短暂失去意识而对患者自身及他人造成伤害。因此选择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治疗药物非常重要。本次研究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分析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治疗新诊断的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及其对脑电活动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新诊断的部分性癫痫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35.13±6.59)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病程(4.15±1.07)年;发作频率2~87次/月,平均(38.42±10.34)次/月。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5.33±6.69)岁;病程2个月~7年,平均病程(4.95±1.67)年;发作频率2~89次/月,平均(38.92±10.84)次/月。
纳入标准[2]:所有患者经新临床诊断及脑电图证实,均符合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癫痫发作的国际分类及1989年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国际分类,确诊为原发性部分部分性癫痫。从未接受过任何抗癫痫药物治疗。经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患者颅内无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畸形及其他进行性病变。意识清醒时可正常沟通交流,能够服从治疗,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有严重精神意识障碍的患者,有严重肝、心、肾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有其他作用于神经系统合并用药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对于年龄在16周岁以下及体质量在60 kg以下的患者,初始用药剂量为50毫克/次,2次/天;7 d后调整用药剂量为100毫克/次,2次/天;其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增减用药剂量,但最高用药剂量应控制在400毫克/次以下。对于年龄在16周岁以上及体质量在60 kg以上的患者,初始用药剂量为100毫克/次,2次/天;7 d后调整用药剂量为200毫克/次,2次/天;最高用药剂量应控制在400毫克/次以下。
1.2.2观察组:患者给予奥卡西平治疗。对于年龄在16周岁以下及体质量在60 kg以下的患者,初始用药剂量为75毫克/次,2次/天;7 d后调整用药剂量为150毫克/次,2次/天;其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增减用药剂量,但最高用药剂量应控制在600毫克/次以下。对于年龄在16周岁以上及体质量在60 kg以上的患者,初始用药剂量为150毫克/次,2次/天;7 d后调整用药剂量为300毫克/次,2次/天;最高用药剂量应控制在600毫克/次以下。
1.2.3脑电图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个月、第12个月时采用视频脑电图加蝶骨电极检查法进行脑电检查。所用仪器为视频脑电图仪,左、右耳放置的电极为参考电极。在患者清醒、安静、卧位状态下描记脑电图2 h,采用人工计数法计算常规脑电图在20 min内痫样放电的数目,同时选取30 s基线平稳、无伪差的脑电信号计算α、θ、和δ波数。使用脑电地形图生成系统,在0.5~30.0 Hz频域生成脑电地形图,频域范围分为δ(0.5~3.8 Hz)、θ(4.0~7.8 Hz)、α(8.0~12.8 Hz)、β(13.0~30.0 Hz)四个频段。
1.3观察指标:以治疗前30 min内痫样放电数目为基数,以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30 min内痫样放电数目与基数相比较,根据患者癫痫波减少程度将治疗效果分为四个等级:①控制:癫痫样放电减少100%,患者的癫痫得到完全控制。②显效:癫痫样放电减少75%~99%,患者的癫痫部分得到控制。③有效:癫痫样放电减少50%~74%,患者的癫痫得到一定控制。④无效:癫痫样放电减少小于49%,甚至有所增加。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3]。
1.4数据处理:对获得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统计与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临床治疗效果:在连续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3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3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χ2=4.26,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治疗效果比较[n(%)]
2.2对脑电活动的影响: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的α、θ、δ和β四个波数的脑电信号,与治疗前相比较无显著差异,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奥卡西平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是卡马西平10-酮衍化物,对患者的大脑皮层的运动具有高选择性抑制作用。奥卡西平作为一种无活性前体物质,在肝脏内能够很快被胞质酶所激活,对电压敏感钠通道发生阻滞作用,进而使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膜获得平稳控制,抑制神经元的依赖性动作电位出现持续性高频反复放电,有效地阻碍癫痫病灶的痫性电活动的传播,同时减少神经突触对兴奋冲动的传递,使钾通道传导性得到增加,抑制被高电压激活的钙离子通道,降低皮质纹状体突触的谷氨酸神经递质的传递,达到调节病灶神经兴奋度抑制癫痫发作的目的[4]。
卡马西平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钠通道的灭活效能,限制癫痫发作时神经元高频动作电位的发散,同时阻滞钠通道和动作电位的传递,对神经兴奋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产生抗癫痫作用[5]。作为临床部分性癫痫治疗经典用药,卡马西平主要用于治疗强直性阵挛发作及部分性发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奥卡西平治疗新诊断的部分性癫痫的疗效要好于卡马西平,使用奥卡西平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而使用卡马西平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5.0%。在对两组患者的视频脑电图检查中,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的α、θ、δ和β四个波数的脑电信号,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种药品对癫痫患者的脑电活动的影响不是很明显。有统计资料显示,70%~80%的新诊断的部分性癫痫患者可以通过单一抗癫痫药物控制其发作[5]。因此选择初始治疗药物时,正确选用药物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奥卡西平具有治疗效果确定、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对于治疗新诊断的部分性癫痫患者来说,服用奥卡西平是一种安全有效地选择。
[1]高瑞波,姚宝珍.奥卡西平治疗60例部分性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脑电活动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10-12.
[2]李哲,杨春清,杨环玲,等.奥卡西平治疗新诊断的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及其对脑电活动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5):2894-2896.
[3]杨春清,李哲,杨环,等.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对成人部分性癫痫认知功能及脑电图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22):3373-3375.
[4]李强.奥卡西平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1):48-49.
[5]王勇,顾教伟,王大斌.拉莫三嗪与奥卡西平单药治疗学龄期儿童原发性部分性癫痫对脑电活动的影响[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2,31(6):475-477.
R742.1
B
1671-8194(2016)31-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