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市域初中语文名师专业发展家园
2016-12-13文/陈邦
文/陈 邦
营造市域初中语文名师专业发展家园
文/陈 邦
四川省泸州市初中语文名师陈邦工作室自2013年底组建以来,按照“名师引领,同伴互助,研训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领衔名师的示范作用,整合优质资源,通过课题研究、指导带教等形式,破解初中语文教育教学难题,引领学科发展,积极推广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逐步成为市域初中语文名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品牌建设
核心理念 追求初中“个性语文”的教学境界。“个性语文”的内涵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等因素都具有个性;教学要遵循教育的科学性,体现教学共性,教学要追求艺术性,彰显教学个性;个性化的教师要把握语文教学共性,开发个性化的教学内容,针对个性化的学生群体,设计并实施个性化的语文活动;个性语文在共性中生存,在个性中超越。
发展目标 建设泸州市初中语文“个性语文”名优教师团队;破解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僵化与随意的难题,建构“个性语文”理论与操作体系;提炼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个性语文”流派;将工作室打造成富有个性和特色,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工作室。
文化设计 倡导“相互悦纳,追求卓越”,工作室研修理念为“学习、践行、反思、创新”,宣言为“兼收并蓄,个性飞扬”。
人员遴选 工作室成员要有强烈的专业发展愿望,有深厚的语文学养,有扎实的初中语文教学技能,认同“个性语文”理念;同时要有打造课堂教学精品的诉求,能参加工作室组织的自主研修、网络研修、集中研修、游学访学等活动。
活动实施
工作室以“提升经验,形成成果,产生辐射”为目标,以“落实自主成长,强化网络研修,规范集中研修”为途径,以“聚焦课堂,打造代表课”为抓手开展一系列研修活动。
自主学习 阅读《大学》并熟悉背诵,研读《中庸》《诗经》,开展交流;自主阅读影响较大的最新的文学作品;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初中语文教学专业期刊;阅读余映潮、黄厚江、管建
刚等语文教学名家的专著;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和教育故事,坚持撰写网络研修或集中研修心得;提交语文梦、语文人、语文事、语文课案例;每学期打造一节代表精品课;深度解读初中语文教材,背诵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
团队研修 每月开展1-2次集体研修活动,工作室成员要按照要求参加活动,并认真撰写心得,指定人员及时编辑研修简报;通过QQ群、网站等网络平台,每月开展1-2次网络研修,逐步向全市辐射;以“蜀道行”工作坊、泸州市名师工作室成员、省市国培工作坊成员为基础,辐射全国初中语文教师;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古叙送教”项目,选派优秀教师参加送教活动;组织成员参加暑期文化名人故居访学活动,集中安排,学员自费参加。
专题研究 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选择一个课题打造一节代表课,形成深度解读课文的论文,精心设计教案,并开展教学实践,形成课堂实录,引导教师反思;围绕“作文教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教学六技术”等选题,设计微型课题开展研究活动。
成果提炼 工作室提炼出初中文言文“诵读·趣读·自读”教学策略,将文言文诵读策略、趣读策略、自读策略三部分内容进行整合;编写《初中语文教学技能与艺术》,出品“个性语文”核心成果;每个成员都撰写了与“语文梦”有关的文章;成员积极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个性,用生动的语言和形式介绍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的追求、理念、过程、成果;每名教师撰写一篇语文教育故事,提供一节“语文课”的文章。
主要成效
探索了名师工作室建设策略以名师为品牌、以学科为纽带、以研修为主要方式,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服务四位一体和师范院校、教育部门、中小学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一体化;确立了工作室的主要目标:打造学科团队,开展学术研究,承担培训任务,发挥辐射作用,提炼教育成果;同时按照愿景激励、自我约束、互动推进、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自愿申报,组织考核的程序,建立工作室研修团队;引导团队成员致力于长期的课堂教学研究,力图将工作室打造为集教学、教研、科研、培训于一体的教育研究高端团队。
形成了名师工作室小组研修机制以区县为单位划分小组,并围绕微型课题确定主题,小组成员集中讨论交流;小组成员参观考察本组成员所在的学校,组织语文教育交流活动;小组打磨1-2节送教课,准备1个专题讲座,到1-2个小组成员所在学校开展送教活动;小组成员外出活动要高度重视人身和财产安全,要维护工作室形象;研修小组要对工作室负责,全权组织活动,小组成员要服从组长安排,全程参与活动;研修小组要注意收集研修成果,及时宣传报道;成员要将研修心得发邮件给小组长,小组制作小组自主研修简报,并发给工作室轮值教师。
建构了名师专业共生策略 充分利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和行政支持,利用培训机构的学习资源和学术支持,利用名师任职学校的时间和经费保障,促进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提出自主成长三个一,每天读一点:团队成员坚持每天读书并随时向其他人推荐经典文章或者文集,每课改一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不断改革自己的课堂,形成个人教学模式和风格,每周写一点:每周写点文章,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坚持撰写教学论文,并及时发表到团队网站;采用“自主互访”和“小组活动”两种主要形式开展活动;以送教为契机集体磨课,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以“跨区域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专业共生策略研究”课题为核心,锻炼队伍,打造团队;以“中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等课题研究为支撑,聚焦课堂,着力实现团队成员素质提升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产生了良好的研修效果 工作室领衔人陈邦,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初中语文“蜀道行”工作坊主持人,成都师范学院“个性语文”“聚焦课堂”工作坊主持人,曾受邀在北京大学为教育部“国培计划”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种子班做专题讲座;通过专业协作有效地实现了区域共同进步,基本形成市域初中语文名师特色团队;工作室成员通过研修,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同时,促进了名优教师培训的机制创新,建构了区域名师工作室建设模式,促进了教师的“立体声研修”,为骨干教师培训机制提供了鲜活的元素。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