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2016-12-12濮丽娟
濮丽娟
摘 要:在分析导学式教学法应用方式的基础上了解其具体应用,旨在为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具有意义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
教师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全部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导、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教的过程。以导为中心结合多种教学策略,实现的是一种动态、平衡的教学发展过程。教师在利用导学式教学法中,实施导学是教学法的前提,将教育学充分联系与结合在一起是实施导学式教学法的重点。如何实现高效的导学,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应用方式。
一、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方式
1.创设情境
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方式,将具有浓郁生活场景的形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故事的导入、谈话导入以及实验导入等方式将其应用进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中。
2.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自然被吸引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将问题与教学活动结合,让学生充分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解决发现的问题。
3.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能够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时选择当堂测试的方式,让学生结合新学知识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学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应用模式。将导学式教学法应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合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要求,符合了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是一种良好的教学途径。
二、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中的具体应用
使用导学式教学法应用进小学数学《数与代数》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认识。除了这些基本的还需要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一些感觉以及估算意识。在数的运算以及常见的量、方程、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方面都需要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某教师在进行“千克与克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各种称重仪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都积极发言。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分小组称重,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该教师说道:一个物体的重量不应该只看形状、大小,要看实际重要。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收获了什么?生:学习到了今天教材中提到的千克与克。生:我了解到对于质量比较轻的可以使用克作为计量单位,较重的使用千克作为单位。师: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对。现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判断一下,如果用千克或者克作为表示鲸鱼的重量合适吗?应该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下一节课我们再来解答。
2.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的具体应用
不同的学习内容,导学式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有效区分测量、测量单位、测量的量三个不同名词的概念。另外,根据教学目标还需要掌握平移、旋转、对称等比较简单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空间与图形解决能力。
例如,该教师进行“周长与面积”的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问学生,一个农场主需要建一个篱笆,分别是三角形、圆形、长方形三种,哪一种能够放入最多的羊呢?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计算了三角形、圆形、长方形三种形状的面积之后发现圆形的面积最大……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先是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以帮助农场主的方式实现小组讨论的进一步发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效促进学生的思考。
3.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该部分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加强学生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学生发现问题后通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调查、研究,在实践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实践过程中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解决问题,将学习成果充分展现出来。
例如,某教师让学生在每天的不同时间去测量校园悬挂国旗的国旗杆的杆影长度,进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学生通过8项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物体的影长与物体长度的比值是固定的,并且是正比例关系。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在创设情境中,走出课堂自己动手去测量,比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总结得到了答案,在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动手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导学式教学法应用其中,通过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加强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邱小琴.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科技,2013,17(4):156-158.
[2]王萍.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19(3):174.
[3]王秀馨.试论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6):179-180.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