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的回归生活之我见
2016-12-12冯灵
冯灵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常常忘记,品德首先是在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伟大的义务感,只有当它能在生活实践的每一步中得到生动体现时,才能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在培养未来的一代人时,我们应当首先在个人领域,即在青年人靠良心的驱使而产生并得到控制的相互关系领域里,培养最纯洁,最富有人道主义的情感。”当今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特别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或者说正在体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的教学。
一、以学生生活实际为载体,努力拓展教学资源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最基本载体,在我们使用教材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实际,它是教材不可多得的补充素材,学生纷繁的现实生活世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力避脱离儿童生活实际、单纯枯燥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我在长期的品德教学中,尽其所能,力求收集学生珍贵的生活实际,拓展教学资源,与教材密切联系,使品德课成为学生总结生活经验、提炼社会知识的课堂,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健健康康过秋天》是小学三年级的一篇课文,课文要求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的激情,在美好的秋天里热爱各项运动,健康成长。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课前要求学生广泛搜集喜闻乐见的秋天景色,和同学们分享你最喜欢的秋景,这下可热闹了,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同学和大家分享了秋天的桔园美景,有的同学和大家分享了金黄色的稻田美景,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同学和大家分享着他和家长旅游三峡时所见到的满山红叶,这可真是难得的教学资源啊!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展示一些相关图片,把课程资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其感受秋天的美好,锻炼身体,健康成长,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学生生活五彩缤纷,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不可多得的资源作为载体进行教学,我们班上有这么一个特殊人才,他最“喜欢”打架,不论对与错,也不管对方有多少人,他心中就一个字“打”,这真让老师头皮发麻,怎么办?恰巧,我们班上也有这么一个挺大度的孩子,他不计较,不生气,能包容,而学习成绩也特别优秀。这一可比性极强的两个现象,真是难得资源,我在品德课上,就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进行比较,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心宽无处不桃园”,后来这位“勇敢”的小伙子还真的变了。
二、以情景建设为依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品德的教学,强调要为学生营造文化情景,加强品德文化的渗透和传递。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小学生最主要的动力,加上品德课又相对单调,老师枯燥的教学,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创设情景尤为重要,老师要千方百计为他们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我在教学《安全才能回家》这篇课文的时候,先给学生展示一些交通事故的图片,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惨痛结局。这个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和了解交通规则的兴趣,怎样才能安全回家呢?这就为我们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怎样了解交通标识,怎样遵守交通规则,他们会主动钻研,认真学习和掌握,会自觉投入到教师设置的教学课程中,顺理成章完成教学目标。
三、以实践活动为手段,力求促进知行统一的完美结合
小学生道德观念的确立,思想品德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仅靠品德课本的几篇课文就起到作用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实践、体验、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体验、反复实践、逐渐提升的过程,但值得提醒的是,小学品德课是小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途径,品德课担负着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任务。如何使“知”与“行”达到完美的统一呢?我觉得知行统一,其实质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去内化理论,要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实施教与学,立足于学生生活、围绕生活、提升生活经验和能力,达到回归生活、知行统一,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年级有这么一篇课文叫《伤心的地球母亲》,课文列举了很多人类破坏环境的画面,这对学生而言,毕竟是课本上的,我在教学时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河边(恰好学校附近有条带水河),这条河的污染很严重,让学生感知河水污染的程度,体验河水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生目睹被污染的河水,都唏嘘不已,很多学生都在纷纷谴责,这样的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达到了课程编排的目的,伤心的地球母亲,我们能袖手旁观吗?
在品德教学中只有立足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回归生活,并努力拓展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知性统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