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2016-12-12徐素环
徐素环
中华文化国学经典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伟大的道德智慧宝库。在开展国学教育之前,我因年岁渐长,生活中的琐事日益增多,在这样的处境中,感觉自己越来越烦躁,很少有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脾气也慢慢地变坏了;自从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以来,我和孩子一起诵读《弟子规》《论语》等文学经典之后,渐渐地能在品阅《论语》的时候静下心来,脾气转好了,工作也用心了。幼儿园国学经典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多人的品行,提升了他们的人文修养水平。
一、百善孝为先,学国学发扬孝道的传统美德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弟子规》中也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孔夫子教导我们:孝敬父母不仅仅是照顾好父母亲、尊敬长辈,平时和颜悦色地对待长辈是最难得的。我平时对家里的长辈虽然没有忤逆不好,可有时烦躁的时候说话不知不觉就大嗓门了;和孩子一起品阅《论语》的时候,学到“子夏问孝”这句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自己平时的言行做得不够妥当;在学习国学时我就和孩子讨论要怎样做才是孝顺的孩子。孩子都积极地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总结出:当今为人子女者,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对我们千依百顺、千娇百宠;到父母老了,需要孩子从物质到精神给予更多慰藉的时候,他们对亲情的渴望远远超过对物质的需求,只需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将孝形于色,带着笑脸,常回家看看,陪老人坐坐,跟老人谈谈;不能常回家的,打个电话。从此,孩子懂得了提醒自己的父母常给爷爷奶奶问候一下:发个微信视频互动,几声问候,几声叮咛;也懂得了对父母亲说话应该和气,和长辈说话尽量做到和颜悦色。
二、在国学经典中,明白了诚信乃人之根本
在学习《论语》及《弟子规》时,有一个字引起了我的关注与深思,那就是“信”。《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弟子规》中也说了“凡出言,信为先”。古人亦云“言必信行必果”。可见,诚信的重要性。曾记得这么一件事:有个家长他的孩子“不太听话”,各方面表现一般。有一次那家长信口说了一句话:“如果期末你能考进班级前十名,再评上三好学生,暑假带你到香港迪斯尼游玩。”结果那个孩子真的完成了这两个目标,父亲却不记得当时的诺言了,没有遵守诺言带孩子去玩,孩子在期盼中也理解了守信的关键。这个家长聪明地用自己的失信教育了孩子,让孩子也明白了:失信会伤害别人,从此,他们父子再也不做失信之事。我且不论父亲的做法是不是很巧妙,但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三、学习经典礼仪,既培养了孩子,也提高了自己
《论语》中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生活中懂得礼仪及待人之道是为人之根本。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对各个环节的行为提出具体的要求,把礼仪内容细化到各环节中,如入园:要求幼儿仪表整洁、进园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与父母说再见等;进餐做到文明用餐,要求幼儿保持桌面干净,爱惜粮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餐后自觉收拾餐具,饭后养成漱口和擦嘴的好习惯。这是开展国学课题以来文明礼仪教育取得的效果,也是学习国学礼仪带来的好处。幼儿园的学习氛围也很浓,有时开会大家一起学《论语》,诵读后一起交流学习心得,许多老师都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感受、做法说出来;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不断有新的感悟、新的想法,更用心地经营自己的生活,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四、学习经典,提升人文素质
《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弟子规》中也说了“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平时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并向同行虚心请教,学习别人的优点。在不断地学习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同时也运用到工作中。如:每天早堂进行经典诵读,幼儿园的大环境里有很多《弟子规》的图片和原文,教师带幼儿去散步的时候都会让幼儿说一说。久而久之,连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也能朗朗上口地说上一段。开展以国学为主体的民族文化教育,用优秀的民族文化构建新一代人的道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精神文明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孩子的心灵之中,彻底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让优良传统重新回归。让幼儿学习和继承前人的优秀道德品质,成为开创时代、引领潮流的一代宗师。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幼儿阶段进行国学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惠民工程。
国学教育让人在纷纷扰扰的喧嚣中能保持自我,淡定从容;在物欲横流的当代,懂得了淡泊名利;让自己在枯燥无味的生活中,学会乐观,向前奋进。对幼儿来说,既是在玩,又是在学习经典国学。对于早期教育来说,它是循序渐进、直观深刻的,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因为我们了解“早期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大脑的各种功能和联系,在于播种幼儿良好情感、能力的种子。做到这些,可以为幼儿日后的智力发展和情感发展打好基础,进而为其一生的幸福打好基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打好基础”。
编辑 张珍珍